清朝对外族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尤其是对汉人。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清朝时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清朝时的民族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推行“汉法”
  满族入关以前已经建立了以议政王大臣会议为核心, 八旗制度为骨干的一整套颇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入关以后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统治地域和更加复杂的统治局面, 主动仿效明制, 在原有政权机构的基础上, 进一步“参金酌汉”, 不断进行改革, 制定了一系列相适应的典章制度, 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整的统治机构, 形成了以满族贵族为主体联合其他民族统治阶级的统治体制。如仿明制设立户、吏、礼、兵、刑、工六部, 统一管理全国的军事、民政、刑狱诸事宜。仿明内阁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地方官也依明制, 设置总督、巡抚和州县官。入关前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能不断地被削弱直到最后被取消, 八旗制度虽然有所保留, 但是八旗的生产职能已经弱化, 八旗组织由军政合一的组织逐步演变成了单纯的军事组织。

  (二) 推崇儒学
  儒家思想是汉族传统文化的内核, 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与主体意识形态, 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一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 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满族在没有进入中原之前即后金政权时期就已开始注重对汉文化的学习, 并重用了范文程、洪承畴等一批汉族官员士人。定鼎中原后, 通过对汉文化有了更多的接触、了解, 更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汲取汉文化。组织人力对传统文化的汉文典籍进行翻译、整理、编撰, 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子史精华》等巨著问世。另外, 让八旗子弟接受汉文化教育, 八旗官学的学习的内容多以汉文化为主, 考试内容主要是汉族的四书五经等内容。

  (三) 笼络地主和知识分子
  满族统治者深知, 要打破民族界限, 满族贵族与汉族地主阶级必须构建利益共同体, 才能维护自身的统治, 除了要依靠满族贵族和蒙古贵族的力量, 还要依靠汉族地主和知识分子的支持, 才能不断增强统治力。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 就积极争取汉族官僚和地主的支持, 注意发挥汉人统治阶级的作用。入关后, 提倡“满汉一体”, 采取各种措施笼络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 对于前明的宗室、官僚明确规定: “各衙门官员, 俱照旧录用。……其避贼回籍, 隐居山林者, 亦具以闻! 仍以原官录用”。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后的第二年就正式实行了科举取士制度,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给汉族
  读书人入仕开辟了道路, 受到了大部分汉族知识分子的拥护。汉族地主可以通过科举、捐纳等途径做官, 使汉族地主阶级与知识分子恢复旧业, 与清政府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这些措施,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笼络了汉族地主和知识分子, 争取到了汉族的合作势力, 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四) 旗民分治
  清朝统治者为了避免满汉冲突, 实行了“旗民分治” 的政策, 但是“旗民分治” 的种种规定,都是旗人优于民人。旗民兵饷不同, 八旗兵丁俸饷高于绿旗汉兵, 八旗兵有军功者, 予以功牌,“兵部计其叙功, 与之世职”。而绿营兵则大为逊色, “核计功加二十四次, 始叙一云骑尉, 较之八旗功牌, 殊为屈抑”。旗民分居, 内城由八旗驻守, 汉人迁到外城, 尽量避免满汉杂居产生民族间矛盾。旗民在诉讼方面不同, 旗人不归一般司法机关管辖, 要由步军统领衙门和内务府慎刑司负责审理。旗民不同刑, 旗民可以枷号代刑, “凡旗人犯罪, 笞、杖各照数鞭责, 军、流、徒免发遣,分别枷号。”旗民收监不同, 旗人犯罪不下普通监狱, 而下内务府监所, 或圈入八旗高墙之内, 宗室贵族入“宗人府空房”。

  (五) 以汉治汉
  “以汉治汉” 的政策与历代汉族中央王朝所采取的“以夷治夷” 的政策的思路是大体相同的。在汉族聚居区, 用汉官管理汉民, 能够减少统治阻力与统治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协调满汉关系, 得以巩固统治。因为, 汉官更熟悉汉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 汉官在汉族聚居的地方工作具有工作上的便利与优势, 能够拉近与汉族民众心理上的距离, 汉官是清朝政府与汉族民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清朝在汉族聚居的地方的巡抚多为汉族, 据统计、考证, 顺治六年(1649 年) 全国有26 位巡抚, 其中有满族巡抚1 位, 汉军巡抚6 位, 其余19 位皆为汉族,汉族巡抚占73%。光绪二十三年初(1897 年) 全国有巡抚15 位, 除两位满族巡抚之外, 其余13 位巡抚皆为汉族, 汉族巡抚占87%。

  (六) 满汉官异制
  清朝在官制上实行的是满汉复职制度, 而实际上汉员班列皆在满员班列之下。清朝实行官缺制度, 不同官缺只能由本族人出任或补授。满官缺多于汉官缺, 且都是要害部门的重要职位, 汉缺都是次要职位, 严禁汉人补满缺, 且满人可以补汉缺。地方政权也是如此, 总督一级多由满人担任,知府、知州、知县则多由汉人担任。而边疆大吏如驻防将军、副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 则由满人专任。就全国官员总数而言, 汉人多于满人, 但京城内外文武要缺, 则满人多于汉人, 保证了人数较少的满人集中控制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 乾隆50 年(1785) 中央机关官缺计: 满缺2751 缺, 八旗蒙古缺253 缺, 八旗汉军缺142 缺, 汉缺558 缺。至清末, 清朝的统治日益衰微, 掌握大权的汉官人数才不断增多。

  (七) 满汉通婚
  和亲、联姻、通婚是我国古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所采取的惯用策略, 通过、联姻和亲或通婚可以缓解民族间的矛盾、调解民族间的关系。满族在入关前, 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就曾与汉人通婚, 对投降的汉族官员和官兵配给妻室, 以稳定军心和民心。努尔哈赤将孙女嫁给抚顺守将李永芳为妻,将宗室女嫁给李延龄为妻。顺治帝选汉官之女入宫为妃, 并准满汉官民相互婚娶。顺治五年八月世祖谕礼部: “方今天下一家, 满汉官民皆朕臣子, 欲其各相亲睦, 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 有欲联姻好者, 听之。”

  (八) 圈地、投允和逃人法
  1644年大量的满族人、蒙古人和其他民族的成员进驻北京, 首先面临的即如何解决这些人的生计问题。为了解决入关者的生计问题和旗兵给养, 满族贵族入关后圈占汉人的无主土地和荒地, 作为皇庄、王公勋戚等贵族庄田。顺治元年甲申十二月乙卯朔丁丑下令: “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地, 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 死于寇乱者, 无主地甚多, ……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但在实际圈地的过程中, 圈的不仅是无主荒地, 有主荒地也被圈占了, 造成了被圈占土地的人民流离失所。与此同时, 满族统治者还实行了“投允” 政策, 强迫汉族农民投充成为满族贵族的“包衣”, 以增加庄园里的劳动力。为了防止奴仆逃跑, 清廷又制定了“逃人法”。通过圈地、投允和逃人法, 满族贵族虽然攫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 但却深深的激化了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 使社会秩序动荡不安。所以, 到后来上述弊政被逐渐废除了。

  (九) 剃发易服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和入关初期强令投降的汉人效法满族人的发式和衣着风俗, 在入关前1636年皇太极称帝时, 就明令公布“凡汉人官民男女, 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 男人不许穿大领大袖, 戴绒帽, 务要束腰; 女人不许梳头、缠脚”。顺治元年五月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 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各官痛改故明陋习, 共砥忠廉。”清朝统治者实行剃发易服政策的目的是, 以是否剃发易服作为判断是否归顺清朝统治的一个标准。多尔衮在顺治元年五月讲到剃发令时说: “予前因归顺之民, 无所分别, 故令其薙发以别顺逆”。剃发令的推行, 引起了汉族人的不满和反抗, 一些地方掀起了反剃发的斗争。

额,上面的说的很好了,我只能说,对汉人不公,对其他民族也不公,因为他们随时都准备回到关外,重建满洲金国,而且要隔山海关与中原对抗。禁止其他民族进入东北。丝毫不关心中国利益,一切行为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特权统治地位,一切为了打压汉人和其他民族的反抗,其他民族稍有不满,即以屠杀对待,著名的准葛尔部即被满清屠灭。

  清朝对汉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清朝对汉族的政策是清朝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清朝对汉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推行“汉法”
  满族入关以前已经建立了以议政王大臣会议为核心, 八旗制度为骨干的一整套颇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入关以后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统治地域和更加复杂的统治局面, 主动仿效明制, 在原有政权机构的基础上, 进一步“参金酌汉”, 不断进行改革, 制定了一系列相适应的典章制度, 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整的统治机构, 形成了以满族贵族为主体联合其他民族统治阶级的统治体制。如仿明制设立户、吏、礼、兵、刑、工六部, 统一管理全国的军事、民政、刑狱诸事宜。仿明内阁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地方官也依明制, 设置总督、巡抚和州县官。入关前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能不断地被削弱直到最后被取消, 八旗制度虽然有所保留, 但是八旗的生产职能已经弱化, 八旗组织由军政合一的组织逐步演变成了单纯的军事组织。

  (二) 推崇儒学
  儒家思想是汉族传统文化的内核, 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与主体意识形态, 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一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 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满族在没有进入中原之前即后金政权时期就已开始注重对汉文化的学习, 并重用了范文程、洪承畴等一批汉族官员士人。定鼎中原后, 通过对汉文化有了更多的接触、了解, 更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汲取汉文化。组织人力对传统文化的汉文典籍进行翻译、整理、编撰, 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子史精华》等巨著问世。另外, 让八旗子弟接受汉文化教育, 八旗官学的学习的内容多以汉文化为主, 考试内容主要是汉族的四书五经等内容。

  (三) 笼络地主和知识分子
  满族统治者深知, 要打破民族界限, 满族贵族与汉族地主阶级必须构建利益共同体, 才能维护自身的统治, 除了要依靠满族贵族和蒙古贵族的力量, 还要依靠汉族地主和知识分子的支持, 才能不断增强统治力。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 就积极争取汉族官僚和地主的支持, 注意发挥汉人统治阶级的作用。入关后, 提倡“满汉一体”, 采取各种措施笼络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 对于前明的宗室、官僚明确规定: “各衙门官员, 俱照旧录用。……其避贼回籍, 隐居山林者, 亦具以闻! 仍以原官录用”。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后的第二年就正式实行了科举取士制度,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给汉族
  读书人入仕开辟了道路, 受到了大部分汉族知识分子的拥护。汉族地主可以通过科举、捐纳等途径做官, 使汉族地主阶级与知识分子恢复旧业, 与清政府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这些措施,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笼络了汉族地主和知识分子, 争取到了汉族的合作势力, 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四) 旗民分治
  清朝统治者为了避免满汉冲突, 实行了“旗民分治” 的政策, 但是“旗民分治” 的种种规定,都是旗人优于民人。旗民兵饷不同, 八旗兵丁俸饷高于绿旗汉兵, 八旗兵有军功者, 予以功牌,“兵部计其叙功, 与之世职”。而绿营兵则大为逊色, “核计功加二十四次, 始叙一云骑尉, 较之八旗功牌, 殊为屈抑”。旗民分居, 内城由八旗驻守, 汉人迁到外城, 尽量避免满汉杂居产生民族间矛盾。旗民在诉讼方面不同, 旗人不归一般司法机关管辖, 要由步军统领衙门和内务府慎刑司负责审理。旗民不同刑, 旗民可以枷号代刑, “凡旗人犯罪, 笞、杖各照数鞭责, 军、流、徒免发遣,分别枷号。”旗民收监不同, 旗人犯罪不下普通监狱, 而下内务府监所, 或圈入八旗高墙之内, 宗室贵族入“宗人府空房”。

  (五) 以汉治汉
  “以汉治汉” 的政策与历代汉族中央王朝所采取的“以夷治夷” 的政策的思路是大体相同的。在汉族聚居区, 用汉官管理汉民, 能够减少统治阻力与统治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协调满汉关系, 得以巩固统治。因为, 汉官更熟悉汉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 汉官在汉族聚居的地方工作具有工作上的便利与优势, 能够拉近与汉族民众心理上的距离, 汉官是清朝政府与汉族民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清朝在汉族聚居的地方的巡抚多为汉族, 据统计、考证, 顺治六年(1649 年) 全国有26 位巡抚, 其中有满族巡抚1 位, 汉军巡抚6 位, 其余19 位皆为汉族,汉族巡抚占73%。光绪二十三年初(1897 年) 全国有巡抚15 位, 除两位满族巡抚之外, 其余13 位巡抚皆为汉族, 汉族巡抚占87%。

  (六) 满汉官异制
  清朝在官制上实行的是满汉复职制度, 而实际上汉员班列皆在满员班列之下。清朝实行官缺制度, 不同官缺只能由本族人出任或补授。满官缺多于汉官缺, 且都是要害部门的重要职位, 汉缺都是次要职位, 严禁汉人补满缺, 且满人可以补汉缺。地方政权也是如此, 总督一级多由满人担任,知府、知州、知县则多由汉人担任。而边疆大吏如驻防将军、副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 则由满人专任。就全国官员总数而言, 汉人多于满人, 但京城内外文武要缺, 则满人多于汉人, 保证了人数较少的满人集中控制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 乾隆50 年(1785) 中央机关官缺计: 满缺2751 缺, 八旗蒙古缺253 缺, 八旗汉军缺142 缺, 汉缺558 缺。至清末, 清朝的统治日益衰微, 掌握大权的汉官人数才不断增多。

  (七) 满汉通婚
  和亲、联姻、通婚是我国古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所采取的惯用策略, 通过、联姻和亲或通婚可以缓解民族间的矛盾、调解民族间的关系。满族在入关前, 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就曾与汉人通婚, 对投降的汉族官员和官兵配给妻室, 以稳定军心和民心。努尔哈赤将孙女嫁给抚顺守将李永芳为妻,将宗室女嫁给李延龄为妻。顺治帝选汉官之女入宫为妃, 并准满汉官民相互婚娶。顺治五年八月世祖谕礼部: “方今天下一家, 满汉官民皆朕臣子, 欲其各相亲睦, 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 有欲联姻好者, 听之。”

  (八) 圈地、投允和逃人法
  1644年大量的满族人、蒙古人和其他民族的成员进驻北京, 首先面临的即如何解决这些人的生计问题。为了解决入关者的生计问题和旗兵给养, 满族贵族入关后圈占汉人的无主土地和荒地, 作为皇庄、王公勋戚等贵族庄田。顺治元年甲申十二月乙卯朔丁丑下令: “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地, 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 死于寇乱者, 无主地甚多, ……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但在实际圈地的过程中, 圈的不仅是无主荒地, 有主荒地也被圈占了, 造成了被圈占土地的人民流离失所。与此同时, 满族统治者还实行了“投允” 政策, 强迫汉族农民投充成为满族贵族的“包衣”, 以增加庄园里的劳动力。为了防止奴仆逃跑, 清廷又制定了“逃人法”。通过圈地、投允和逃人法, 满族贵族虽然攫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 但却深深的激化了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 使社会秩序动荡不安。所以, 到后来上述弊政被逐渐废除了。

  (九) 剃发易服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和入关初期强令投降的汉人效法满族人的发式和衣着风俗, 在入关前1636年皇太极称帝时, 就明令公布“凡汉人官民男女, 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 男人不许穿大领大袖, 戴绒帽, 务要束腰; 女人不许梳头、缠脚”。顺治元年五月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 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各官痛改故明陋习, 共砥忠廉。”清朝统治者实行剃发易服政策的目的是, 以是否剃发易服作为判断是否归顺清朝统治的一个标准。多尔衮在顺治元年五月讲到剃发令时说: “予前因归顺之民, 无所分别, 故令其薙发以别顺逆”。剃发令的推行, 引起了汉族人的不满和反抗, 一些地方掀起了反剃发的斗争。

对汉人是极其笼络,但也为了防止汉人,大力实施文字狱,

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分而治之”“众建而分其势”的统治政策与很多国家历史上都出现过的二元或多元政治体制又不一样。二元或多元政治体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有两个或多个主体民族,而它们之间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差较大的情况下,采取的政治体制。“分而治之”“众建而分其势”与 “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一个政策的两个方面。
如果细分的话可以概括:
1,民族屠杀:树立满族人威信
2,民族压迫挑拨各族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互相制约: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3,消灭先进民族的文明:文字狱为代表的思想打压
4,民族歧视:科举考试满人有优待
5,民族隔离:不许汉人进入东北(清中前期)
6,民族监视:文字狱的来源
归根结底:清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清朝对外族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尤其是对汉人。视频

相关评论:
  • 15010817275清朝经略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和原则
    王阁炭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经略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和原则主要包括:因地制宜、怀柔远人、分而治之、文化教育和军事防御。一、政策和原则 1、因地制宜:清朝根据不同的边疆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治理政策。例如,在新疆地区实行军府制,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

  • 15010817275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王阁炭满洲清国的民族政策主要有:1,民族屠杀。通过屠杀反抗的民族来一劳永逸的解决民族问题。例如,满洲清国经过了数十年的战争后,为了彻底控制了西域,消灭了所有的准格尔人。满洲清国在“入关”之后的30多年,不断的大规模屠城,消灭抵抗的中国人。太平天国起义时期,满洲清国几乎消灭了太平天国统治下的...

  • 15010817275在1840年以前,清政府长期推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大...
    王阁炭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它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

  • 15010817275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王阁炭1、清朝在民族政策上推行“汉法”,以适应广阔的统治地域和复杂的局面。入关后,清朝不仅保留了满族特色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八旗制度,还改革和制定新的典章制度,形成了满族贵族与其他民族统治阶级联合的统治体制。2、清朝推崇儒学,对汉文化的接触和了解不断加深,积极学习和吸收汉文化,以儒学为指导思想...

  • 15010817275清朝的民族政策是跟元朝差不多(即实行民族等级政策)还是实行民族平等政 ...
    王阁炭政治上清朝各代皇帝都积极防范汉族人进入权力高层,倚重满族官员是整个清朝的一贯政策,所以与皇帝关系密切的高官大都是满官,另外还严格控制汉族在朝廷的当官比例,以此限制汉族权力。即使在晚清汉族高级官员增多的时候也只有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等几个屈指可数的汉族大官。清朝和元朝的民族政策很不...

  • 15010817275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对内 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清朝的统 ...
    王阁炭对外:闭关锁国 对内: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文字狱,缓解满汉矛盾,禁止圈占农民土地 清朝在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对蒙古等民族地区采取了“因俗而治”和“众建而分其势”的统治政策。清朝平定青海后,自雍正初至末年,结合当地蒙藏民族风俗习惯,先后颁布了《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禁约青海十二条》...

  • 15010817275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王阁炭这种政策不仅有利于巩固清朝的统治地位,也促进了满族和蒙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综上所述,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时采取了多种策略和手段,这些策略和手段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格局。

  • 15010817275清朝在民族问题上的政策
    王阁炭清朝刚入关时是强制同化,比如让汉人剃头留辫子,穿满服,从康熙开始这些表面的顺从汉人基本已经默认,但满人也在处处防范着汉人,比如不许娶汉人女子,汉人为官总有满人在上级压制监视。到了清末需要倚重汉人,所以暂时放松了一些要求,到了清末后期,渐渐有一点失控,甚至有些放纵,已至最后出现袁世凯这样...

  • 15010817275清朝初期是如何强盛起来的?
    王阁炭清朝初期,清政府积极改革明朝宦官乱政等弊政,同时兴修水利,完善农业设施,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使得经济得到了一定恢复,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康乾盛世”,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清朝统治者对内采取了民族分治的民族政策;在文化上,制造文字狱,压制汉族思想;对外则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拒绝...

  • 15010817275清政府采取民族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王阁炭,最大程度地实现各民族政治与文化的一致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各民族在政治与文化上趋于一致性又为各民族的“多元一体”化构筑了基本的框架 这是教科书上的回答,其实嘞,都是忽悠人的,清政府采取民族政策明明就是歧视汉族,说的好听就是上面的啦 ......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