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宋濂为太史公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明史》原话。

《明史》(卷128):“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虽白首侍从,其勋业爵位不逮基,而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又号玄真子,谥文宪,浙江省浦江县人。明初大臣、文学家、史学家。方孝孺之师,曾任翰林,修《元史》。后因故被明太祖谪死蜀地。
宋濂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宋濂自述学问的经过:“余自十七八时辄以古文辞为事,自以为有得也。至三十时,顿觉用心之殊,微悔之。及逾四十,辄大悔之。然如猩猩之嗜屐,虽深自惩戒,时复一践之。五十以后,非惟悔之,辄大愧之;非惟愧之,辄大恨之。自以为七尺之躯,参于三才,而与周公、仲尼同一恒性,乃溺于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其可乎哉! 自此焚毁笔研而游心于沂泗之滨矣。”(《文宪集》卷九,《赠梁建中序》)
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明史》(卷128):“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元末,朱元璋称帝,首创明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学。
《明史》(卷128):“六年七月迁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赞善大夫。命与詹同、乐韶凤修日历,又与吴伯宗等修宝训。九月定散官资阶,给濂中顺大夫,欲任以政事。辞曰:“臣无他长,待罪禁近足矣。”帝益重之。八年九月,从太子及秦、晋、楚、靖江四王讲武中都。帝得舆图《濠梁古迹》一卷,遣使赐太子,题其外,令濂询访,随处言之。太子以示濂,因历历举陈,随事进说,甚有规益。”
洪武二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洪武十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朱元璋本欲杀戮,经皇后太子力劝,改为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茂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
《明史》(卷128):“九年进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赞善如故。其明年致仕,赐《御制文集》及绮帛,问濂年几何,曰:“六十有八。”帝乃曰:“藏此绮三十二年,作百岁衣可也。”濂顿首谢。又明年,来朝。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
《明史》(卷128):“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知事叶以从葬之莲花山下。蜀献王慕濂名,复移茔华阳城东。弘治九年,四川巡抚马俊奏:“濂真儒翊运,述作可师,黼黻多功,辅导着绩。久死远戍,幽壤沉沦,乞加恤录。”下礼部议,复其官,春秋祭葬所。正德中,追谥文宪。”
一般认为宋濂于洪武四年因献诗“自古戒禽荒”一语激怒朱元璋,导致此祸。
洪武四年,“上一日御奉天门外西鹰房,观外国所献海东青,敕儒臣应制赋诗。濂七步成,有‘自古戒禽荒’语。上曰‘朕偶玩之耳,不甚好也’。濂曰:‘亦当防微杜渐’。肃(唐肃)亦呈一绝句,有‘词臣不敢志归谏,却忆当年魏郑公’语,上不怿而起。”(夏燮:《明通鉴》卷4)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且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他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
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传记用笔细腻而简炼,较著名所知的作品有《王冕传》、《李疑传》及《秦士录》;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伯温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为何称宋濂为太史公视频

相关评论:
  • 17214996977刘基称宋濂为什么?四方学者称其为什么?
    鄂殃进刘基称宋濂为“太史公”,四方学者则尊称其为“文公”。刘基与宋濂均为明代初期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两人相交甚笃。刘基之所以称呼宋濂为“太史公”,一方面是因为宋濂曾任职太史令,负责修撰《元史》,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刘基对宋濂史学成就的极高认可。在古代,太史公是对...

  • 17214996977为何称宋濂为太史公
    鄂殃进答:是当时学者高度赞颂宋濂在史学上的成就,把他比作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太史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汉宣帝时以其官为令,行太史公文书而已。最著名的太史公就是《史记》作者司马迁。宋濂身为明初大臣、文学家、史学家。方...

  • 17214996977刘基称宋濂为什么
    鄂殃进刘基称宋濂为“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初名寿,字景濂,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

  • 17214996977朱元璋称宋濂为什么?
    鄂殃进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

  • 17214996977明初文学家宋濂
    鄂殃进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

  • 17214996977宋廉为什么被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鄂殃进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

  • 17214996977宋濂为什么被明太祖朱无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鄂殃进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

  • 17214996977宋濂: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晚年被流放
    鄂殃进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不过,尽管获得了极高的荣誉,甚至还成为太子朱标的老师,可是,晚年的宋濂却落下了流放的下场。一 具体来说,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因与其祖父同日生,故名为寿,后改名濂。根据《明史》等...

  • 17214996977如何评价太史公宋濂?宋濂为什么被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鄂殃进宋濂作为一位大臣,是一个忠于帝王,公大于私的人。君为臣纲,宋濂的忠,正如儒家思想中规范的那样。他人为“人君就像父亲、像天一样,难道可以欺骗他吗?”所以就算是在家中之时的私事,但凡是朱元璋询问的,他都毫无保留的交待。明朝很著名的机构,便是特务机构,这是明朝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设置...

  • 17214996977宋濂故居遗址宋濂成就
    鄂殃进朱元璋赞誉宋濂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更是给予他“当今文章第一”的高度评价,四方学者尊称他为“太史公”,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宋濂的《宋学士文集》不仅是他的文学结晶,也是他品德的写照。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更是生动,称他为“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的典范。他侍奉...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