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

来自:安惠生活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2022年元月9日上午在江西省大余县青龙镇(青龙铺)落星亭举办了王阳明先生逝世493周年纪念活动。

虽然没读过阳明先生的书,但他的大名如雷贯耳。读阳明先生的书籍需静心才行,暂时先简单了解一下,不然身为南赣后人,总有愧疚之感,实在汗颜!

一. 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不仅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还是军事家;精通儒、释、道三教;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其学说世称“阳明心学”。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二、著作

王阳明(王守仁)的著作有哲学著作《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三、在赣州

1.剿匪

正德十一年(1516年),时闽粤赣湘四省边界的绵延山区,众多寇贼匪患猖狂,攻城掠地,且互为犄角,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王阳明被兵部尚书推荐升任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

王阳明上任伊始,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夜审老吏、截获贼情,清除内奸、行“十家牌法”,组建民兵、演练军队等一系列举措,然后采取先易后难、声东击西的战术,对漳南、南赣横水桶岗浰头的山贼各个击破,仅用一年三个月时间,就将屡剿不绝祸害当地几十年的匪患全部铲除。

在王阳明看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灭山中贼,是能臣就干得了的事情;而即铲除人们心中的私欲恶念,那才是“圣贤”的不世伟业。

2.办学讲学

他在南赣大余修葺了宋儒周敦颐的濂溪书院,创办了赣州阳明书院,还在龙南、于都等县都创办了书院、社学计有二十多所。他在讲学时论及最多的就是“良知”和“致良知”。

王阳明年谱有明确的记载:“先生谓民风不善,由于教化未明。今幸盗贼稍平,民困渐息,一应移风易俗之事,虽未能尽举,姑且就其浅近易行者,开导训诲。即行告谕,发南、赣所属各县父老子弟,互相戒勉,兴立学社,延师教子,歌诗习礼。……久之,雍雍然渐成礼让之俗矣。”

3.悟“良知”

王阳明在赣县平叛安民的同时,坚持研学弘道,悟出“良知”二字,始揭“致良知”之道,从而完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认知与践行。

王阳明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他把早已泯灭的“良知”深入发掘了出来,更在于他提出了“致良知”的方法论路径,并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正如明史专家方志远所说,如果说贬谪龙场开始造就中国哲学史上的王阳明,南赣汀漳巡抚的任命则造就了中国政治史上的王阳明,正是这两个方面相互激发、相互结合,才造就了一个完整的、千古一人的王阳明。

三、病逝于青龙铺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529年1月5日),王阳明从广东南雄府翻越粤赣交界的大庾岭梅关,进入江西南安府。其后,他进入了现大余丫山灵岩寺稍作休息。

民国八年版《大庾县志·卷十五杂志类·拾遗》对此有一段专记:“王文成征思、田归,至南安,偶入一寺(指丫山灵岩寺)。先是寺有上座僧将入寂,命其徒钥所居禅室,戒毋开,曰‘姑俟我至’。文成见其所钥局甚固,问之,其徒以师语告。文成曰:‘固俟我也。’开之几有书,尘封其上,拂而读之云:‘五十七年,王守仁,启吾钥,拂吾尘,若问前生事,开门人是闭门人。’”王阳明阅后大惊,立即带着随行人员出寺下山上船。

几天后,即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浦(今江西省大余县青龙镇)舟中。临终之际,对他的弟子周积说:“我要走了。”周积听到这句话泪如雨下,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瞑目而逝,享年57岁。

四、落星亭

“阳明学”作为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1994年,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当代儒家冈田武彦发动280名日本友人和民间团体慷慨出资,由浙江省社科院协助,在青龙镇赤江村老圩上的章江河畔(即老青龙铺),修建了“王阳明落星亭”。

纪念亭为四角亭,结构较为简单,琉璃瓦葫芦宝顶,四角飞檐翘角。亭内竖立一座大理石碑,碑高2.14米,宽1.4米,碑上正面是冈田先生亲笔书写的“王阳明先生落星处”,背面则是捐建者的名字。

五、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主要内容:心即理。吾心即天理,心是本体,本来是如如不动、无善无恶、非善非恶,但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就有了善恶是非之心,此时需要我们用良知来校正。

致良知。即随时校正自己的良知。当我们的私心杂念刚一萌动之时,良知第一时间是可以感知到的,而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个第一时间的良知,将这个不善的欲念去除,是谓去恶存善,这也是王阳明心学最关键的一步。王阳明先生总结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知行合一。良知知道了,关键就在于具体行动了,是想偷懒还是想占便宜,心已经告诉你了,那你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及时改正呢。所以王阳明说:“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重点探讨了如何致良知的问题,他认为修身、诚意、致知、格物密切相联,是正心即修习的不同侧面,致良知是为了存理灭欲,存理去欲的方法是克己。

原来阳明先生对南赣有如此丰功伟绩,作为南赣后人不禁心怀敬仰!能够生活在阳明先生理念教化过的南赣,深感荣幸。

现如今的南赣客家人勤勉实干、朴实善良;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学风醇厚。

时刻提醒自己谨记:“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阳明心学,并有所受益。愿阳明先生的精神亦如章江之水源远流长!

注:以上文字来自网络


此心光明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