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墨儒道法的不足之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儒,道,法,墨家的优点和不足~

战国诸子百家,儒道墨法最为声名显著,虽争鸣对立而实渊源流长。儒家鼻祖孔子,曾适周问礼于道家始祖老子;墨家出于儒家;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乃是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且韩非深受道家影响,《解老》《喻老》即是明证。四家虽渊源深厚,然亦经历了争鸣、结合、重组的对立与融合过程。

一、儒墨、道法四家的对立点与相同点。儒道墨法四家,就其对待“人”和“社会”而言,可以分为两类: 1、儒家和墨家,两家虽表现为对立,然墨家出于儒家,故“天志”之与“天命”,“兼爱”之于“仁”,何其相似!儒墨两家,均重视人与人之情感,表现为“以人为本”,关爱社会,只不过儒家是知识分子为统治者着想,希望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最终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而墨家则是手工业者为下层劳动人民着想,建立一个“尚同”“尚贤”的小生产者的乐园。

2、道家与法家,法家与道家渊源密切,申不害、慎到,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深受道家影响。此两派虽然社会观炯然不同,然出发点却很一致:都是从自然主义出发,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目的是恢复“结绳而治”的“小国寡民”的氏族社会,其本质仍然是代表下层知识分子和劳动者;法家则从道家吸取了自然主义,从自然动物性的“恶”来定位人本性,制定了法、术、势三结合的一整套统驭之术,专门为上层统治者作独裁服务。 二、儒道墨法在汉代以后的整合。虽然儒家和墨家,道家与法家各有相同之处,然而,因为各自立足之本位不同,故自汉代始,不断整合。首先是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法道合流”,用道家来包装法家,汉初黄老之术盛行,其本体曰“道生法”,是为“道法家”。然而,因为其各自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特别是汉武帝时,综合国力强盛,故这个联盟很快瓦解, 因为统治者驭人则可,一切法“自然”则绝对不能。故此时,董仲舒应运而生,“阳儒阴法”外加阴阳,即以法家为骨骼、以儒家为血肉肌肤、以阴阳家为外衣装饰。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实际上是儒家和法家的有机结合,二者一拍即合,影响中国政治历史两千余年。而自汉代始,道家和墨家也开始相互融合,它们亦和阴阳家,特别是先秦神仙方术相结合,组建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即以墨家的严密组织与纪律,与道家的精神有机结合,而笼罩以神仙方术阴阳五行。 或曰,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何以自先秦严重对立而于汉代如此结合?从根本上说,儒家法家都是为统治者着想,道家和墨家均代表没落或下层知识分子,或劳动者的利益,各自所代表直接层利益一致。在先秦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明显带有区域性色彩,当是时,国家尚未统一,全国性的统一阶层亦尚未形成,故百家争鸣、互相攻讦。一俟统一与一统,则全国文化整合,阶级、阶层整合,故诸子百家之儒道墨法重新有机整合,瓦解构建、优势互补,也就不足为怪了。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目前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便是“诡辩”的名家,也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我们可以、也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

“百家”按照“百家姓”的“姓”以“子”为称呼为代表的思想家。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鬼谷子等。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便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不知道你是不是秦时明月的粉啊?我推荐你看《秦时明月》,粉好看的!《秦时明月》的第三部,就叫《诸子百家》!

战国诸子百家,儒道墨法最为声名显著,虽争鸣对立而实渊源流长。儒家鼻祖孔子,曾适周问礼于道家始祖老子;墨家出于儒家;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乃是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且韩非深受道家影响,《解老》《喻老》即是明证。四家虽渊源深厚,然亦经历了争鸣、结合、重组的对立与融合过程。

一、儒墨、道法四家的对立点与相同点。儒道墨法四家,就其对待“人”和“社会”而言,可以分为两类: 1、儒家和墨家,两家虽表现为对立,然墨家出于儒家,故“天志”之与“天命”,“兼爱”之于“仁”,何其相似!儒墨两家,均重视人与人之情感,表现为“以人为本”,关爱社会,只不过儒家是知识分子为统治者着想,希望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最终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而墨家则是手工业者为下层劳动人民着想,建立一个“尚同”“尚贤”的小生产者的乐园。

2、道家与法家,法家与道家渊源密切,申不害、慎到,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深受道家影响。此两派虽然社会观炯然不同,然出发点却很一致:都是从自然主义出发,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目的是恢复“结绳而治”的“小国寡民”的氏族社会,其本质仍然是代表下层知识分子和劳动者;法家则从道家吸取了自然主义,从自然动物性的“恶”来定位人本性,制定了法、术、势三结合的一整套统驭之术,专门为上层统治者作独裁服务。 二、儒道墨法在汉代以后的整合。虽然儒家和墨家,道家与法家各有相同之处,然而,因为各自立足之本位不同,故自汉代始,不断整合。首先是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法道合流”,用道家来包装法家,汉初黄老之术盛行,其本体曰“道生法”,是为“道法家”。然而,因为其各自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特别是汉武帝时,综合国力强盛,故这个联盟很快瓦解, 因为统治者驭人则可,一切法“自然”则绝对不能。故此时,董仲舒应运而生,“阳儒阴法”外加阴阳,即以法家为骨骼、以儒家为血肉肌肤、以阴阳家为外衣装饰。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实际上是儒家和法家的有机结合,二者一拍即合,影响中国政治历史两千余年。而自汉代始,道家和墨家也开始相互融合,它们亦和阴阳家,特别是先秦神仙方术相结合,组建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即以墨家的严密组织与纪律,与道家的精神有机结合,而笼罩以神仙方术阴阳五行。 或曰,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何以自先秦严重对立而于汉代如此结合?从根本上说,儒家法家都是为统治者着想,道家和墨家均代表没落或下层知识分子,或劳动者的利益,各自所代表直接层利益一致。在先秦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明显带有区域性色彩,当是时,国家尚未统一,全国性的统一阶层亦尚未形成,故百家争鸣、互相攻讦。一俟统一与一统,则全国文化整合,阶级、阶层整合,故诸子百家之儒道墨法重新有机整合,瓦解构建、优势互补,也就不足为怪了。


诸子百家墨儒道法的不足之处视频

相关评论:
  • 15897977239儒,道,法,墨家的优点和不足
    申疮园战国诸子百家,儒道墨法最为声名显著,虽争鸣对立而实渊源流长。儒家鼻祖孔子,曾适周问礼于道家始祖老子;墨家出于儒家;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乃是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且韩非深受道家影响,《解老》《喻老》即是明证。四家虽渊源深厚,然亦经历了争鸣、结合、重组的对立与融合过程。一、儒墨、道法四家的对...

  • 15897977239儒道法墨家对同一事情的不同看法
    申疮园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如果说儒、墨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学术的"显学",那么,法家当时则是在政治上独步天下。 现代的学者描述传统政治的特点,有几种说法:儒表法里,儒法互补,儒道互补。这可见法家对历代王朝的巨大影响。《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谈将其列为六派之一,《汉书·艺文志》中刘歆将其列...

  • 15897977239诸子百家有多少家?除了儒道,其余都去哪里了?
    申疮园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先秦至汉初的诸子百家归并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其中,小说家被认为是不太重要的流派,而兵家和医家则未被列入“十家”之中。实际上,兵家和医家在当时也是非常活跃的学派,分别涉及军事理论和医学知识。诸子百家中,阴阳家的...

  • 15897977239如果你是战国时期的国君,你会采用诸子百家的哪一种学说,为什么?_百度...
    申疮园诸子百家最先发展起来的是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可是很显然,他们的思想到战国时期都不大适用了。老子讲究“无为而治”,孔子讲究“德治、礼治、大同社会”,墨子讲究“兼爱、非攻”,很明显,都跟战国时期那种互相抢地盘,增强实力不相符了。所以,后来在战国时期三晋发展...

  • 15897977239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共几本?
    申疮园6伤心事与玩笑话第二章 儒墨之争1儒与侠 2孔子的药方 3墨子的药方 4两位侠士 5三大分歧 6儒墨再评价第三章 儒道之争1隐士哲学家 2从杨朱到老庄 3无为之谜 4道之谜 5老庄之别 6儒道再评价第四章 儒法之争1血染的思想 2谋士的哲学 3横行霸道 4 两面三刀 5人性是个问题 6儒法再评价第...

  • 15897977239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三千年前的思想就这么先进,为什么
    申疮园自编以下顺口溜,可巧记“ 百家争鸣“。墨儒道法,诸子百家。墨翟兼爱,反对掠杀。选贤举能,治理国家。主张非攻,阶级抹杀。鄙视利禄,老庄道家。民贵君轻,邹国孟轲。实行仁政,放宽刑罚。学优则仕,孔孟儒家。赵人荀况,唯物史家。星坠日落,雨下风刮,春生夏长,自然变化。人定胜天,荀子精华。韩...

  • 15897977239诸子百家的社会思想?
    申疮园现代社会为诸子百家“舍长取短”开辟了道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生,不是采用“一家之言”,而是博采诸家,舍短取长,以实现多元互补和多维整合。事实上,儒道墨法四家的价值观处于不同的方位和级次,经分剥整合,能够形成系统功能意义上的对立互补机制,从而对现代市场经济起到价值导引和思想滋养作用。在...

  • 15897977239对易中天教授的诸子百家的评价
    申疮园志士仁人挺身而起,出谋划策,希望拯救天下,恢复正常秩序。于是,诸子百家蜂起。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曰:“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此言宏观地概括了六家的问题与方法。六家的问题都是如何治国平天下,即“为治”;而六家的学说乃是治国...

  • 15897977239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申疮园1、儒家:提倡仁政,“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代表人物:孔子,代表作品:《孔子》、《孟子》、《荀子》。2、道家:“无为而治”,提倡不扰民,让人民自由发展,是一种鼓励经济发展,不扰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代表人物:庄子,代表作品:《道德经》、《庄子》。3、墨家:主张“兼爱”“...

  • 15897977239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申疮园在春秋战国这个历史的瑰宝中,诸子百家如同璀璨的繁星,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汉书·艺文志》记录着这一时期的学术盛况,共分189家,4324篇,将学术思想划分为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多元体系,其中儒道两家尤为引人注目。儒家,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孔子(《论语》的编纂者)以其深邃的教诲引领世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