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秋时期,无锡到底是越地还是吴地?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嘉兴桐乡属于吴地还是越地?~

吴越的分界线在桐乡石门(垒石弄)那边,所以桐乡应该差不多是吴越分界的地方吧 http://www.zjol.com.cn/05gotrip/system/2006/08/30/007840554.shtml

一、吴越文化的分布

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这是史书上都注明了的。然而在这以前,吴、越的文化中心又在何方。关于吴都的地望,文献上记载是周太伯奔吴,初居梅里,后居姑苏,此两地皆在苏州、无锡之间,属太湖地域。但我们发现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如南京的锁金村、安徽的屯溪等地。这说明吴文化 的早期活动中心不在太湖流域的苏、无,而是在宁镇及安徽一带。

从苏南的武进、无锡、常熟、苏州、吴县、宜兴到浙北的嘉兴、湖州、德清、临安,余杭,再到钱塘江南岸的萧山、诸暨、慈溪、绍兴、上虞、余姚等地的山脊上,密布着许多石屋建筑,时代从西周至战国时期。考古学界或称其为墓葬,或说是住宅,还有的说是军事堡垒。不论其有何用途,这一大范围内都有这种石屋建筑。从其形制、出土器物相同看,它们应是同一性质的文化遗迹。而在吴文化遗存较密集的宁镇地区至今尚未发现此类遗迹。这说明吴文化与越文化的界限是十分清楚的。太湖地区属越文化的范围,而宁镇地区则是吴文化的中心。

二、吴、越文化的互相渗透

西周时期,吴越文化的疆域泾渭分明。到了春秋时期,宁镇地区的吴文化面貌产生了明显的越化,而太湖地区吴文化因素也多了起来。这些变化体现在墓葬中。宁镇地区的土墩墓中,西周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多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类似,而到了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晚期,青铜器就极少见了。到了春秋时期的墓葬中,虽然瓷器增多了,但几乎不见豆了。西周时期的炊器为鬲、 ,到了春秋则以釜、鼎为主,极少见鬲。由这些变化看,中原的因素明显减少,而越文化的因素则逐渐增多,并最终占主导地位。这说明越文化对吴文化进行了大量渗透和同化。如此强烈的变革只能是越族人的入侵所为。这与史书上所言吴越之乱相符。

在太湖地区也可找到吴文化的踪迹。吴国于春秋早期开始进入太湖地区,并向东部挺进,于春秋晚期占有姑苏并以此定都。在考古学上的体现就是春秋时期,太湖地区的青铜器增多。在太湖地区武进、无锡、苏州、昆明等地都有发现,这些青铜器具有吴文化的特点,时代都在春秋晚期。青铜器这种贵重物品只有贵族才用得较多,往往是上层贵族 的标志。太湖地区在春秋晚期出现大量吴文化特点的青铜器,说明吴国的统治者已于此时入主该地,吴人何时定都姑苏?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应在春秋晚期,可能为吴王阖闾时。吴国虽然在姑苏建都较晚。但吴、越两国的文化都早在春秋前期就已交融。吴文化的始创者应是周人。太伯奔吴与当地的土著融合,蛮夷化,形成了吴文化。当地的土著属何种系。据文献记载应属谁夷的一支。他们与邻近的古越族人有矛盾,彼此争战不休,其结果当然是文化的互相渗透。(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吴越文化地域空间:主要在上海,浙江,江苏,及福建与江西小部分。

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吴文化、越文化

无论吴越文化、海派文化抑或长三角文化,人们大多首先注目于对其空间概念的把握。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吴地文化”、“越地文化”这类地域文化概念,应当是确切的,开展相应的精致研究,也是必要的。在以往的文化研究中,曾经出现过将吴越文化等同于江浙文化的认识,也出现过将“吴文化”、“越文化”、“海派文化”相割裂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受行政区划的束缚,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同一性。
回眸历史发展的长过程,“吴文化”和“越文化”“同俗并土、同气共俗”,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与集成中形成统一的文化类型。从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来看,传统的吴越文化,是海派文化乃至现今长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新生。这些为进一步把握吴越文化的内涵、特质及其价值取向,并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文化整合,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绝非诸种文化因子之间单纯的“传”或“递”,也不是各种传承方式和路径的简单叠加。文化传承的本质,在于各种文化基因的累积和裂变,在于诸种传承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从而使文化具有流动性、延续性和再生性。

四。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

自商末周初起,吴和越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的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并于春秋时期相继称霸。这一地区在公元前11世纪“泰伯奔吴”之前,已经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这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家浜文化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佐证。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六朝时期以前产生并存续于江浙地区的吴越文化,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直到六朝前期,吴越民众仍以尚武逞勇为风气。相比中原地区,吴越文化的落后是明显的。但就总体性状而言,粗犷中蕴涵精雅,是当时吴越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近年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吴国大墓的玉器、青铜器中可以看出,吴越人已具有从粗犷中追求精雅的审美心理和实践创造力。
六朝至隋唐的晋室南渡,士族文化的阴柔特质及其对温婉、清秀、恬静的追求,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逐步给其注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南宋直至明清时期,吴越文化愈发向文弱、精致的方向生长。随着工商实业的萌芽,吴越文化除阴柔、精细之外,又平添了消费特征和奢华之习。到清康乾盛世,苏、杭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其间不论是经济、科技、教育,还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都成为这一文化走向高峰并在全国领先的标示,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全国经济中心和南方文化中心逐步向上海转移,“海派文化”愈来愈被人们所接受和吸纳。建国以后,海派文化虽在特殊境遇中屡经波折,但其精神和理念仍得以顽强地传承和发展。所谓海派文化,绝非专指上海一地的文化,而应当被视为吴越文化在深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发展到近现代的一种必然结果。它标示的是,以上海为龙头和轴心的一种文化形态,其覆盖面应当包含如今的长三角地区,而其影响力则远远超越了这一区域的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植根于吴越文化传统的海派文化,日益被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长三角整个区域成为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比翼齐飞,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与小城镇的兴盛,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义乌现象相继出现,都不可能是彼此孤立的偶然因素使然,从这一区域的文化传承与更新中,就不难找到现实的注脚。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深度推进,上海作为长三角领头羊的地位愈加稳固。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区域文化无障碍互动、共同繁荣的急切呼唤。在这种情势下,海派文化必然要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更为自觉的主动性,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从而在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充分展现其文化的引领、统摄与辐射功能。

五:吴越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
江南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今天不论研究吴越文化,还是海派文化,都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其主体文脉与核心精神。长三角文化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继、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归并和重塑传统优势的强大整合力。在当今新形势下,要使之得到应有的张扬和推进,再造长三角区域文化新的辉煌,对其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充分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种开放开拓的自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
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长三角文化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理当对其予以充分吸纳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毫无疑义,大力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正是目前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重任。长三角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求实、务实风格的延续。
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只有始终坚持这种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增强突破意识,摆脱狭隘的视域和地域羁绊,才能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六,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1:吴语,以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等最为典型
2:昆曲,世界文化遗产,600年历史,百戏之祖,
3:越剧:现今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以爱情为主题,以婉转柔美的唱腔,儒雅的女小生为主要亮点
4: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5:梁祝传说
6:白蛇传说
7:师爷文化:绍兴
8:杭州西湖
9:宁波天一阁藏书文化
10:佛教禅宗天台宗
11: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
12:西塘,堪称"活着的千年古镇
13: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14:河姆渡遗址
15:唐诗之路

七,吴越文化名人:

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周文宾,徐祯卿
扬州八怪 ,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汪士慎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
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史学家。年轻时参加明末反宦官斗争,
为“复社”首领。后聚兵抗清,失败后隐居乡间,致力著述,
写成《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文海》等,
开明代以来我国民主思想之先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创立“心学”,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
史称其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严光(公元前37-?)字子陵。

朱之瑜(1602-1682)号舜水,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

孙武——春秋吴国军事思想家;陆逊——中国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张旭——中国唐代书法家;张籍——中国唐代诗人;范仲淹——北宋政治家;范成大——南宋诗人;蒯祥——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沈周——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文徵明——明代杰出画家;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唐寅——画家、文学家;祝允明——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柳亚子——中国近代诗人
陆游,徐渭
余秋雨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鲁迅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

  浩瀚的太湖流域孕育着美丽而又富庶的江南地区,人杰地灵,她是我国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从查山、崧泽等地遗址下层出土文物证明距今五千九百年前江南地区已进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经过远古原始社会、原始部落、蚩炎黄、三皇五帝、跨越夏商之交,这块以无锡为中心的江南腹地早已闪烁出“鱼米之乡”这颗东方明珠的光彩。

  漫长的历史进程淡薄了人们的感觉。五千多年前创立世界古代文明的东方大国曾先后由三个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大部落所组成。乐部苏浙皖鲁及沿海一带由当时是国最大的部落首领青帝蚩尤统率,他以强大的阵容击败炎帝族共工,直近黄帝族,气吞山河、威震华夏。一度主宰着中国的历史!北方内蒙黄河中游由羌人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率领;西部黄河流域上游蒙古高原一带的狄人由黄帝轩辕氏率领。战略军事家黄帝以少胜多,发明指南车,又联合炎帝,在十分危急困难的情况下出奇制胜,消灭了蚩尤,再击败盟友炎帝,又西伐白帝,建立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正统观念的史学家历来只会歌颂黄帝,而贬低部落所创立的古代源於“混沌时代”,是夷蛮、羌、狄三族共同组成的。更确切地说中华民族应是蚩炎黄三族组成,这才真正是中华文明的起点,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太湖流域却是“地广人稀”、“刀耕火耨”的荒凉之地,曾自居中原福地,歪称太湖江南为“荆蛮之地”,称当地百姓为“南蛮”,带有民族岐视的色彩,这是历史局限性的缘故。

  太湖流域长江三角州“良渚文化遣址群”中出土的五千年前一位军事首领墓中有48把石钅戊、琮、壁、镯、玉钅戊、钩、玉礼器等珍品,有力证明华东地乃泱泱大区、灿灿古文明区。

  古代周族领袖亶父世称周太王即古公亶父生於殷朝第23代商代国君武丁40年左右(约B.C.1284年),至殷朝第25代国君祖甲5年(B.C.1253年)遂建都陕西岐山周原,并生有泰伯、促雍、季历三子。长子婚后无子女,三弟有子昌,聪明伶俐即周文王。亶父暗示王位传季,日后传孙昌。长子孝父让贤,冬去春来,泰伯和二弟带领一支人马迅速南下,渡河过江,直抵太湖北部经无锡坊前直达梅里,安营扎寨,建城立国。时值殷朝第27代国君庚丁8年(约B.C.1212年左右)。泰伯在江南第一古镇--梅里造墙建城,定为国都,号称句吴,这是三千二百多年前江南地区最早城墙。他把西北文化带来江南,并入乡随俗,把古代绘画艺术用在人体皮肤的美化上来,带头实行对百姓的理发制度,把披头散发的长发剪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短发,促进人们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即历史上著名的“断发纹身”。

  次年闻父病重,上慧(即惠)山采约,收集治父病的药方,与弟北上控父治病后返梅里。尔后建立城邑、开发江南、变渔狩之地为稻田,扩大耕地面积,深受百姓爱戴。年后,至殷朝第27代国君庚丁10年(约B.C.1210年左右),古公亶父病亡,兄弟返岐奔丧,把王位继承权让位于三弟季历,并速离岐带孝返锡,为创建的句吴古国不辛劳,呕心沥血,是创建古代吴文化的先驱。

  孔子曾评论泰伯,有“志让两家天下,功辟万古江南”的至德圣人尊称。

  泰伯先让贤后开辟江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融合全国东、西文化,奠定了江南古文明的基础,他不仅仅是吴国的创始人,更重要的,泰伯是一位杰出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和群众领袖,他不坐享其成,而是历尽艰辛,去创建、去开发、去为百姓服务;他不因循守旧继承父业王位,而是去拓新,造就新天地。当弟季历为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后(B.C.1193年),泰伯再次让位于侄昌(周文王),时已年迈,不久病故。无锡人民为永远怀念这位开国国君,厚葬于鸿山(皇山)。泰伯生于约殷朝商王祖甲5年(约B.C.1253年左右),病故于殷朝第30代国君帝乙4年(约B.C.1187年左右),享年66岁,无子,死后传位于大弟仲雍。从此,这位伟人就长眠在无锡梅里(今梅村)鸿山之麓,泰伯墓作为千年古迹供后人瞻仰。

  作者: 苏南三市 2006-4-9 17:50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吴文化与无锡历史初探
  根据历史记载:无锡作为历史古都整整已有三千二百年了。纪念泰伯名胜古迹有城里大娄巷内的的泰伯祠堂(解放后被毁)、锡山泰伯殿、梅村泰伯庙及鸿山泰伯墓道。在泰伯殿堂上高悬“至德无上”四个大字,他的功绩真可谓:“志异征诛,三让二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扌不万古江南”。孔子曾称赞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卒后传子周武王,于殷趄第31代国君纣辛32年(B.C.1123年),武王灭纣,并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为安阳侯,现今锡山市阳山,又名安阳山。

  三千二百多年来,从泰伯建吴,定都无锡,历经沧桑,传至第十九世孙寿梦(B.C.585-B.C.561年)国力强盛,称霸江南,在位25年。寿梦第4个季扎受封于延陵。孔子曾书题季子墓:“呜呼,有延陵君子之墓。”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文字最短的墓碑记。

  无锡一作为先前早期古都早被某些历史学家遗忘,而苏州却是吴国迁都后仅40年的都成,并在此亡国(B.C.473年)。近来国内名人雅士纷纷聚首姑苏,庆祝苏州建城2500年。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来研究无锡经济的发展和她的历史,我认为更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向国内外友人宣告:无锡是吴文化的源头,无锡作为吴国古都已有3208年之久,远远超过苏州2500年之历史,早700多年。整个吴国历史长达742年,足足有7个半世纪,是古代中国历史最长的一个诸候国家。

  在七个世纪内,无锡一直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吴王国的首都,天时地利人和,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有句吴国创始人吴泰伯,仲雍,有世界级的大军事家吴孔子(孙武),著有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13篇。《孙子兵法》不仅威震华夏,而且远至今日的美国军事家也孙子兵法理论所折服。吴王夫差在苏州因享乐而亡国,孙武隐迹无锡梅园小桃园处,至今留有孙巷这条街道和孙氏后裔。有对城市建设有功的吴国国王寿梦(B.C.585-B.C.561年),在位25年,在锡城建造皇宫殿宇,现今的东大街、大市桥、大娄巷、观前街和崇安寺一带,并建造战车兵器,训练军队,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英雄。有壮士专诸,他是烧鱼闻名国内,是著名的烹任专家,素有“厨师鼻祖”之称。他臂力惊人,被公子光收买,制造出“鱼腹藏剑”的历史悲剧。他当场刺死吴王,公子光按其遗嘱:“一定要安葬在吴王宫宫殿处”,即厚葬于无锡城中大娄巷(解放后专诸纪念塔被毁)。当时在清理刺客现场时,杀气冲天的宫殿,数队兵士的残杀,哭声叫声乱成一片,破碎的碗碟,甩得满地,最后一大堆垃圾被倾倒入邻近的河塘中(注:原大市桥附近河道纵横,昔日中山路是条河流。在三凤桥下三皇街旁皆是河),世代沧桑,几经变迁,不料,在现今锡城改造中,竟会在东大街地段建高楼挖地基时发现一枚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短剑,这是在吴五宫附近被挖掘出来的,春秋青铜剑,有可能是“专诸刺僚剑”。如果说被郭沫若捧为国宝的“越王勾践破吴剑”,是千年匠人万心那样的名贵,那末比“越王剑”还要早半世纪的“吴王剑”的发现就更具有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它是吴王阖闾派专诸刺王僚剑,不仅具有工艺品价值,更具有历史价值,建议市博物馆应把此剑重点保护起来供世人观赏。文化专家和考古专家们更应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深入现场、深入工地去发现更多的古代文明,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并恢复古迹景点。 春秋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战国开始,吴越再战,马山一仗,吴国大败,夫差亡国(B.C.473-B.C.472年)。泰伯开创的吴国基业整个历史竟长达740余年之久。

  范蠡和西施也隐迹太湖,范蠡并改名为陶朱公,制陶经商,泛舟蠡湖,并著名有世界上最早的《养鱼经》,至今仍为亚太地区养鱼专家所称赞。 公元前335年楚威王灭越后,无锡由楚国宰相春申君黄歇经营,发展农业,在锡山开采锡矿,制造锡具,建造黄城(又名吴墟),常饮马于慧(即惠)山,后人纪念亿,定名为黄公涧,解放后立石坊刻字“春申涧”。锡矿开采至秦始皇年代(B.C.221年)已近枯竭。并于西汉高祖五年(B.C.202年)正式由国家立案建县,定名为无锡县。至王莽时期改为有锡县,隋朝复改为无锡县。清朝雍正年间,以今中山路(原为南北走向一条河)为界,河西定为无锡县,衙门在今邮政大厅与邮电大厅当中,解放初期,苏南行署在此办公,门前二石狮子搬到今锡惠公园门口;河西因有金匮山(今大楼巷野园里),故定名为金匮县,1911年合并成为锡金军政府,现城中公园原为锡金公园,金匮县正堂衙门即现在的崇安区区政府所在地。

  作者: 苏南三市 2006-4-9 17:51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吴文化与无锡历史初探
  无锡县城墙的变迁:纪元前3208年,泰伯来锡后先在梅里建城规模较小,这是江南最古老的城邑。公子光夺取王位后在今胡埭乡建立第一个阖闾城,在县西25公里处,然后再建第二个阖闾城(姑苏城)(B.C.514年),但这以前若干年吴王僚早已在无锡建造城墙,并大兴土木建造吴王宫,宫殿建筑群(在今市中心中阳附近大娄巷)。秦始皇下江南,先到无锡,由县令陪同,游览太湖风光,足迹到达马山,故又马迹山。

  经春秋战国的动乱时期,无锡县城多次毁建,刘邦建立汉王朝(B.C.206年),复建无锡县城,规模尚小,城围2里19步,城墙高2丈1尺。城东鸿山南麓是以“举案齐眉”著称的东汉高士梁鸿、孟光夫妇的隐居地。 梁朝时,无锡城墙扩建,周长达四里37步(注:旧制一步等于五尺),子城周长1百30步。至宋朝时,力筑子城,扩大到170步,有正四城门,原东门称为熙春门。

  明代倭寇侵锡,城墙毁掉数十米,在光复门处血流成河,县令王其勤奋力抗倭,后把护城河上的桥改为吉祥桥,延用至今。王其勤的饮马槽(石制)现存在城中公园同庚厅左侧河旁,是一难得的抗战文物。学前街西面有西水关,是江南地区数一数二的水城门,可惜已拆。
  欲使春秋传万古,须知日月照千江。

  昔日无锡也算著名的水城,并不亚于威尼斯。大小河流及桥梁不下数百,光锡城内就有河流20多条,各种木石桥50余座。从无锡县衙门正堂前楼(已拆),有东西二大街,东去是市中心大市桥,复修于隋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是隋炀帝下江南时修建的。中市桥是宋代建筑遗存,然尚有许多的桥是无法考法了。

  解放后,无锡城门有东门、南门、西门、老北门(1945年改为胜利门)和光复门。时无锡城墙周长11.2里,于1950年4月开始至1951年3月拆除,建成环城路(解放路)。

  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泰伯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所不可比拟的。

  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泰伯浩气存千古,肝胆留人间。世上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吴歌如海源金匮”(无锡)之说。泰伯南下,把周朝的诗歌和无锡地区的土(山)歌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吴歌,促使古老的所谓“荆蛮文化”和北方文化结合而发展成为吴文化,无锡是发祥之地,创出了无数的光辉灿烂的无锡山歌、田歌、村歌、渔歌、圩歌、船歌、情歌......等,这都是泰伯及其后人的丰功伟绩。

  有史记载可知,无锡是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古都城,随着考古的进展、历史遗迹的发掘及古文物的研究,可以断言无锡的古文化还可以推到更远古的年代,而不只泰伯作吴。让我们为发掘和继承古文化为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吧,为无锡建成三千二百周年而庆祝吧!

江苏发展思考(一)

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江苏出现的时间远远晚于其它省。
占全国田赋3/10和税收7/10的江苏,光芒四射的时候,却无暇也没有必要去关注它自身在行政区划上的缺陷。
失去了对具体事务指点的权力,威严就如同纸老虎或被风干了的土垛,一碰就倒。
行政的整合对于文化总是强势的。
宁连一级公路的天长段不仅修得艰难,而且走得更艰难。
浙江是条钱塘江,而江苏是两个城市。江总会流淌连贯,而城市间总少不了龃龉。
香雪海没了,孔雀飞了,小天鹅亏了,春兰空了,春花谢了,燕舞停了,常柴不动了,苏酒要救了。
在江苏日益成为外来资本增殖炕房的同时,江苏本地人的创业却被压制。于是,大多数江苏人只得成为跨国企业的劳工和国内其它地区资本的雇员。

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江苏出现的时间远远晚于其它省。这种情形不仅不是江苏的不利,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着江苏的荣光。在明代,其它省份的府县归行省或布政使代管,而今日江苏的地域连同安徽的府县却由南直隶中央直管。虽然南直隶没有皇帝长驻,但府制设置却丝毫不逊色于北京。此时,“江苏”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更甭提作为地名了。

到了清代,汉人的朝廷成为史话和志士们心中的天国。南直隶也由此被尘封于记忆中。“江南省”,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却不全在江南。可好景不长,江南省便因为过于强大的实力而不得不被肢解,于是,“江苏”、“安徽”应运而生。可惜的是,在清代,江苏仍没有与其他省份相似的格局。巡抚驻苏州,学政寓居江阴,贡学又在江宁。更糟糕的是名望仅次于直隶总督的两江总督设于江宁,而全国最有钱花的民用衙门河运总督和全国最具战略价值的漕运总督居于淮安。扬州又是当时远东最繁荣的商贾云集的中心。于是,这些既是撑起这块土地的骄傲,也成为拖滞区域整合的杀手。而转换往往只在瞬间。占全国田赋3/10和税收7/10的江苏,光芒四射的时候,却无暇也没有必要去关注它自身在行政区划上的缺陷。北边的徐州府八县相对独立。海州也默默无闻。已飘散于历史的淮安、扬州府城的繁荣是今天走在两地大街上的人们不借助旁白难以现实体会的。扬州河下、淮安清江浦的繁荣难掩周边受洪水肆虐的世代贫困。苏州与徐州虽然同在一省,却几乎没有什么认同,也难以找出太多的相似之处。

江苏的整合实在是任重道远。而清代行政上的疏忽又加剧了这一格局。江苏巡抚不能管辖全省,只得蜗居于苏州。两江总督不时伸出手来指手画脚。而漕运总督和河运总督也不会是省油的灯。除了精神领袖,威严总需要具体事务来维持。失去了对具体事务指点的权力,威严就如同纸老虎或被风干了的土垛,一碰就倒。只要有其职,不会闲着就成为这些驻扎江苏的直隶中央的督抚们的写实。

吴语,如台话(通泰片江淮方言)、淮扬话(扬淮片江淮方言),南京话,中原话(徐州片中原官话)使江苏客观上形成了不同的乡土亚文化圈。摊开各省的地图,类似如此不利的,除了江苏外还有河北、甘肃、内蒙和广东。但惟独江苏最为尴尬。行政的整合对于文化总是强势的。可那时的江苏却无法统一行政。清末上海的崛起又加剧了这一内部鸿沟。民国时南京城区和上海城区先后被划出江苏,使江苏全省的整合更是步履为艰。一有什么动静,江苏立马被割开。徐州要么由鞭子军独断,要么由齐鲁代管。解放初始还一度出现分省的迹象。其后,虽经多次努力,可萦绕江苏的这些不利因素依旧明显。1955年,萧县和砀山被用来交换了新县泗洪和古县盱眙。可得未必偿失。徐州离安徽更近,被山东压得更紧。天长,中国行政区最独特的一块近似飞地,是除盐城南部部分地区外的整个狭义苏北通过公路进入省城的必经之路。这着实令人滑稽可笑。留在安徽的天长发展的滞后不可避免地给苏北带来了阴影。宁连一级公路的天长段不仅修得艰难,而且走得更艰难。

浙江是条钱塘江,而江苏是两个城市。江总会流淌连贯,而城市间总少不了龃龉。省名的差异也预示了江浙两省发展特点的差异。在浙江,除了宁波人在近来有点不服省城外,其他城市绝不敢藐视杭州。而在江苏,可能除了淮安、宿迁、扬州、连云港外,其他城市或多或少对南京面有微词。更可怕的是,江苏省内还有并不令人舒心的省内争吵。苏州人与无锡人常会在言语上彼此不敬。前无锡县人与江阴人也会互不相服。苏南人瞧不起苏北人,南苏北人又瞧不起北苏北人。在北苏北中,虽然盐城曾经隶属于淮安府,但今天的盐城在淮阴、徐州面前却蛮有自豪感。提到柳市,大家想到的马上是温州,而不会是乐清。而提到盛泽,人们通常只提吴江,甚少提及苏州。虽然江苏最早实行市管县体制,但江苏的县域对中心省辖市的不服却要胜于浙江。温台人、甬绍人、湖嘉人、浙中人、浙西人和杭州人,虽有富贫差异,却不会像江苏人如此的不团结。他们不会希望省城直辖,也不会希望重新组省,更不会希望把自己划入相邻省市去。

跟浙江相比,今日的江苏已经自叹弗如,与山东相比,如下的江苏也会汗珠直冒。在常人的眼光中,山东大汉远比无锡商人令人尊敬,也远比淮扬厨师来得威严。于是,在1930年代的原先归属江苏的上海滩,山东有马永贞,而江苏只有泰盐通的码头工人。山东人讲话的内部差异并不小,胶辽人和鲁西人的差异并不亚于江苏省内。但山东给人却是一个整体。连说话都被误为存在着一体的山东话。山东以远小于江苏的外资吸收量而取得了这追上甚至超过江苏的增长速度不能不算一个奇迹。可很多人不明白,虽然山东总量稍差江苏,而且人均更少。但山东的内部却远比江苏平均。鲁南原先要远差于徐连,可现在早已后来居上。烟台原先差于南通,可现在也好于南通。江苏确有被遮盖住的苦衷。香雪海没了,孔雀飞了,小天鹅亏了,春兰空了,春花谢了,燕舞停了,常柴不动了,苏酒要救了。在江苏日益成为外来资本增殖炕房的同时,江苏本地人的创业却被压制。于是,大多数江苏人只得成为跨国企业的劳工和国内其它地区资本的雇员。与山东的海尔、海信、浪潮、鲁花,浙江的鲁冠球、南存辉、胡成中等相比,江苏的确有点底气不足。 需要详情请加604506620

吴的发祥地


阖闾城址就在今无锡胡埭镇附近

吴地


古代春秋时期,无锡到底是越地还是吴地?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