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有什么表现?完全不讲变通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从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感悟他的处世之道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是法家的代表,他行事特点就是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在他加入刘备阵营后,拥有了执法的权力。可是,我们发现诸葛亮的执法也是有着一定的灵活性的。他并不是完全不讲究变通,死板的执行法律。在《三国演义》和现实中,很多的事例都表现出了这一点。

一、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
在《三国演义》中,多次出现了顶撞、违抗诸葛亮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有关羽、张飞、魏延、陈式、马谡等人,诸葛亮对这些人的处置也不尽相同。其中张飞在诸葛亮刚加入刘备阵营时,就对诸葛亮十分反感。在三顾茅庐的时候,多次阻拦刘备,甚至要烧了诸葛亮的茅庐。
在诸葛亮初次用兵的时候,张飞当面顶撞诸葛亮,对诸葛亮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只是有诸葛亮用刘备的军法做后盾,关羽在旁劝解,张飞才没有和诸葛亮发生冲突。不过诸葛亮对于张飞,只是用军法震慑了一下,并没有和他多加计较。
关羽则与张飞不同,他在表面上不与诸葛亮发生冲突,而在各个场合对诸葛亮并不信服。在诸葛亮派他去守华容道的时候,他首先对诸葛亮的预测表示怀疑。诸葛亮答应立下军令状,保证曹操肯定走华容道的时候,关羽的表现是大喜。可见关羽内心对诸葛亮的看法。
在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后,他对诸葛亮的态度是,按照自己军令状的条件,让诸葛亮斩自己,这种态度可谓强硬到底。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斩了关羽,他只是走了个过场,在众人的劝说下,放过了关羽。
诸葛亮对于魏延,则是一见面就要斩杀他,说他脑长反骨,必然要造反。但是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由于没有大将,只能依靠魏延。魏延向诸葛亮进献了“子午谷奇谋”,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采纳。魏延因此认为诸葛亮胆怯,不能让自己人尽其用,对诸葛亮表示不满。
在诸葛亮派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兵出箕谷时,陈式不听从诸葛亮的将令,要独自进军。魏延则口出怨言,帮着陈式说话。结果陈式中了魏军埋伏,打了败仗。在这一仗后,诸葛亮斩了陈式,却放过了魏延。
马谡则是在街亭之战中,被诸葛亮任命为先锋,镇守街亭。马谡在街亭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守卫位于大道的街亭,而是率领蜀军上了没水的南山。在魏军的围困下,蜀军因为缺水大乱,被打得大败。在战后,诸葛亮为了严明军纪,斩杀了马谡。
二、诸葛亮在现实中的表现。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于违背他的将令,甚至公开顶撞他的将领,处理的方式各不相同。在现实中,诸葛亮的行为也和《三国演义》中相似。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法正和马谡的例子。
法正是刘备手下重要的谋士,在他的辅佐下,刘备在益州之战和汉中之战中,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汉中之战时,刘备听从法正的谋划,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曹操在得知是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时候,还酸溜溜地说,我就知道刘备做不到这些,肯定是有人为他出谋划策。曹操还感叹地说,我收罗天下奇谋之士,为何偏偏漏下了法正。
在夺取益州后,诸葛亮开始行使他治国理政的权力。诸葛亮针对刘璋统治时期,为人闇弱,政治混乱,法令废弛的状况,严格依法治国,对于那些扰乱统治的事务进行拨乱反正。这让蜀中的一些人感到一时无法适应,有所怨言。可是诸葛亮坚持自己的做法,在一段时间后,蜀中的形势稳定下来,各方面都走上正轨,一切都井井有条。

但是法正则是一个例外。法正这个人虽然才能出众,可这个人的性格有着一定的缺陷。他这个人睚眦必报,在他掌握权力后,对过去那些与他有仇怨的人,进行了报复。法正的这些所作所为被人报告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却对此视而不见,不予理会。
对于街亭之战的罪魁祸首马谡,诸葛亮却是严惩不贷。诸葛亮和马谡的感情很好,在马谡给诸葛亮的信中说,两人情同父子。而且马谡具备有一定的能力,他为诸葛亮出谋划策,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在平定南中的时候,马谡就提出了攻心战术,被诸葛亮所采纳。
马谡和诸葛亮的幕僚也关系不错,他在街亭之战后得到了向朗的帮助,逃回蜀中。在诸葛亮斩杀马谡的时候,诸葛亮的手下蒋琬就公开表示反对。对于人才匮乏的蜀汉政权来说,马谡这样的有才能的人,最好的处置就是让他戴罪立功。但是,诸葛亮对这些都没有理会,依然毅然决然的斩杀了马谡。
三、造成诸葛亮这样执法的原因。
我们从《三国演义》和现实中可以看到,诸葛亮对于那些违抗他的人员,处置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这让我们对于诸葛亮的处事方法有了一丝疑问。作为一个法家的代表,依法治国是对他的基本要求,诸葛亮为什么做事如此自相矛盾呢?
其实,这中间正是体现了诸葛亮处事的智慧。这些人和事虽然看起来比较相似,但是由于内涵的不同,诸葛亮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首先,诸葛亮对这些人的处理,是以造成的损失不同而不同的。在张飞、关羽、魏延、陈式、法正、马谡这些人中,他们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是不同的。
张飞和魏延一样,在公开场合对诸葛亮发泄不满。在诸葛亮发布命令的时候,出言顶撞诸葛亮。不过他们最终还是遵从了诸葛亮的指挥,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诸葛亮对他们没有进一步的处理。
关羽和法正,对诸葛亮的政策也不遵从。其中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法正不顾诸葛亮的政策,对那些昔日的仇人进行报复。不顾他们的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行为,对蜀汉政权影响不大,因此诸葛亮对他们不予追究。
陈式和马谡则不同,他们不听从诸葛亮的指挥,擅自行动,造成了作战的失败,给蜀军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诸葛亮对他们严惩不贷,都处以了极刑。

其次,这些当事人对蜀汉的作用不同。关羽是刘备手下军事能力最强的武将,其他势力评价说“蜀小国,名将唯羽”。张飞则是刘备阵营中仅次于关羽的万人敌,他威武雄壮,因为战功被列入古代七十二名将之列。
法正则是刘备最出色的谋士,他为刘备出谋划策,屡建奇功。诸葛亮曾经感叹,如果法正在,刘备就不会遭受夷陵战败。魏延则是诸葛亮时期蜀汉最强的战将,作为诸葛亮的先锋在北伐中屡立战功。这些人能力出众,他们对于蜀汉政权是不可或缺的,诸葛亮对他们网开一面。
至于说陈式,则是一个无名之辈。他之所以能够担任将领指挥,只是因为蜀汉后期,没有名将而已。在战场上,根本就看不到他的什么出色表现。而马谡虽然有一定的才能,刘备对他的评价确实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经过街亭之战,看清了他的真实面目,因此对这两人诸葛亮毫不手软。
第三,诸葛亮对这些人处理得到的结果不同。对于张飞、关羽、魏延、法正这些人来说,诸葛亮不杀他们,反而会收到更好的结果。对于张飞来说,虽然张飞在最初对诸葛亮不满,可是在火烧博望坡之后,张飞佩服诸葛亮的能力,从此听从诸葛亮的指挥,没有再违抗诸葛亮。关羽则是在守华容道后,知道诸葛亮的能力超过自己,对诸葛亮不再违拗,从此与诸葛亮和睦相处,相互配合。
而对于法正和魏延来说,诸葛亮对他们的态度是因为看重他们的才能,要用他们的才能为蜀汉政权出力。诸葛亮说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处境艰难,进退狼狈,多亏了法正才夺取益州,得以施展抱负。在日后的汉中之战里,也正是法正的奇谋,使得刘备夺取了汉中。诸葛亮对于魏延则是知道他素有不平之意,怜其勇而用之。
至于杀陈式和马谡,则是因为他们不听诸葛亮的将令,给蜀军造成了危害,诸葛亮不得不杀他们以肃军纪。陈式当众诋毁诸葛亮,违背诸葛亮的将令擅自出战,形同造反,诸葛亮对之不得不杀。而马谡虽然有才能,街亭之战失败似乎也有情可原,能够免死。可是马谡却临阵脱逃,擅自逃回蜀中,在军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为了重振士气,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正是因为诸葛亮果断的斩杀了这两人,才使得蜀军败而复振,很快就以高昂的士气重新投入到战斗中去。
结语:
在诸葛亮掌握权力之后,他就面临着如何行使权力的问题。在他的执政生涯里,有着不少人对他不满,对他进行顶撞,不遵从他的指挥。比如张飞、关羽、魏延、法正、陈式、马谡等人,都和诸葛亮发生过冲突。而诸葛亮对于他们的处置也各不相同。他放过了张飞、关羽、魏延、法正等人,却对陈式、马谡处以极刑。
我们从诸葛亮对这些人的处置,能够感受到诸葛亮处理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诸葛亮的处理问题时,总的原则就是以大局为重,以蜀汉的最大利益为原则。而处理方式则是机动灵活,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正是这个方法,才造成了诸葛亮对这些人的处理方式的不同。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有什么表现?完全不讲变通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9313494510《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申初满2、七擒孟获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蜀汉先主刘备死亡前后,孟获(彝族)追随益州郡大姓雍_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汉丞相诸葛亮到南中亲征,百战百捷。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来被本地的夷人和...

  • 19313494510在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还有啥
    申初满在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1、如鱼得水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作老师,关羽,张飞看在眼,很不痛快,便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有什么才学 大哥你对待他实在是好过头了,又没见到他显示出什么本事!”刘备劝解他们说...

  • 19313494510诸葛亮的所有计谋
    申初满1、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空城计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

  • 19313494510《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哪些事迹呢?
    申初满2.隆中对《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襄阳市襄城区古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

  • 19313494510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演过什么除了空城计还有什么计
    申初满暗渡陈仓、隔岸观火、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擒贼擒王、抛砖引玉 、釜底抽薪 、 金蝉脱壳、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空城计、反间计 、连环计 。

  • 19313494510《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事迹有哪些?
    申初满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5、先主托孤 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魏黄初二年(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

  • 19313494510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过的计策有哪些啊?
    申初满1诸葛亮七擒孟获--欲擒故纵;2瞒天过海 诸葛亮五出祁山时,因军中缺粮,只得以瞒天过海之计装神退敌,使魏兵误以为真有鬼神而不顾防守麦田,瞒天过海是兵法中以假示真策略,制造令人坚信不疑的假象隐瞒自己真正意图。;3空城计 4围魏救赵 诸葛亮叁出祁山,以王平、张翼引魏兵决战,当王、张两将...

  • 19313494510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的七次用智故事
    申初满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

  • 19313494510《三国演义》中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是哪个?
    申初满二、简介(节选):1、挥泪斩马谡,一说是《三国演义》中,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

  • 19313494510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故事情节
    申初满3、收二川指的是刘备收复西川和东川,西川指益州,东川指汉中。4、七擒就是指七擒孟获的故事了,诸葛亮为了稳定后方,曾经征讨南蛮之地,于是就留下了,七擒孟获的故事了。5、排八阵指的是诸葛亮摆八卦阵,第一次是在刘备东讨孙权兵败后,为了抵御陆逊时留下的,陆逊当时误入八卦阵险些丧命,幸亏...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