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晚年为何极度昏庸?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无论是同时代的曹操、刘备,还是后来的苏轼、辛弃疾,大家对孙权的评价都很一致——英雄!
有这个评价一点都不意外,从孙坚、孙策开始,老孙家就都是猛人,猛人基因顺着传到孙权手里,一点都不奇怪。江东这块地盘,也正是在他手里,发扬光大,三分天下,从而成就帝王霸业。
而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中,又是孙权活的最长:曹操死于220年,刘备死于223年,
孙权则活到了252年,比他两个老对手足足多活了30年之久。
但是,短命有短命的洒脱,长寿却也有长寿的烦恼。对于早早离世的曹操和刘备来说,他们逝世之后,再也不用管身后事了,可长寿的孙权却在晚年陷入了人生的挣扎。
一、公孙渊的反复
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夷陵之战打败刘备,之后又多次挫败曹丕的小规模进攻,再后来连曹丕都被熬死了,眼瞅着老朋友、老对手们一个个到异世界报到,孙权的人生太寂寞了!
他想找点新鲜事来刺激一下。诶,刺激这种事,说来就来,只是这个刺激来得有点远:
公元233年,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居然渡海来向东吴报到。
这让孙权兴奋坏了:什么叫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啊?连远隔几千里的辽东都来称臣了,这就是威加海内!起码也能说明名声在外!对孙权来说,这一南一北,互相呼应,共同对付庞大的曹魏,怎么看,这都是好事。
孙权的小算盘打得是噼里啪啦乱响,可这事在别人看来,就没那么乐观了:丞相顾雍、辅吴将军张昭等人举朝劝谏,说:公孙渊的独立必然失败,辽东那么远,咱也帮不上忙,大东吴跟这种人结交,是丢面子、惹骚气。
可是孙权却坚持要和公孙渊结成“一被子”的好基友,派遣张弥、许晏等人,去册封公孙渊为燕王。
为这事,老同志张昭,干脆赌气罢工不干了!孙权、张昭俩人玩起了赌气大比拼!
张弥、许晏带着金玉珍宝,屁颠屁颠跑去册封公孙渊,一般来讲,这种公差都会受到热情、热烈的款待,基本上“一路唱歌吃火锅”,妥妥的都是美差。
可惜他们遇到了脑回路不太正常的公孙渊:诶呀,我就随口一说,东吴皇帝怎么这么大阵仗?这事传出去,曹魏还不立马过来削我?可是东吴带来的宝贝,也实在是诱人。
忸怩来忸怩去,
最后公孙渊一咬牙,把张弥、许晏俩倒霉蛋脑袋给剁了送给了魏明帝:
反正你东吴也远在天边,有本事你就来咬我!
消息传回东吴,孙权的鼻子都气歪了,但也只能隔空大骂:见过无耻的,但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打了一辈子鹰,孙权这回是被鹰结结实实的给啄了一口。
到此时,孙权才想起还在对峙之中的老同志张昭:姜还是老的辣。
眼瞅着张昭闭门不出,孙权只好亲自去登门认错。
公孙渊反复这事,可能是孙权这辈子吃到的最憋屈的一个闷亏。让五十多岁的孙权大帝内心狂起波澜,也是孙权大帝犯傻犯浑的开始。
二、孙登之死
喜欢看宫斗剧的朋友,都对一个词不陌生——争储。而三国时代的储位之争,一点不输宫斗剧:袁绍、刘表、曹操,这些一方豪雄的儿子们不都为储位争夺的你死我活吗?
眼瞅着一幕幕争储闹剧,曾经的孙权发誓:
一定不能让悲剧重演!于是,就早早的册封自己的长子孙登为太子。
这块蛋糕已经被人吃了,剩下的儿子们就安生过日子吧。
孙登先后师从程秉、张温等名士,又和官二代诸葛恪(诸葛瑾之子)、张休(张昭之子)、顾谭(丞相顾雍之孙)、陈表(偏将军陈武之子)等人是同学关系。
孙登自己也是聪明睿智、好学上进,为人谦恭谨慎,更对老爹孙权也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比如:孙权曾经宠信校书吕壹,让他监察百官,这个吕壹居然趁机弄权。为此,孙登就多次劝谏孙权。孙权虽然不太高兴,但是东吴大臣们可都喜欢上了这个太子。
孙登眼瞅就是最合适的东吴二代接班人,如果真是这样,东吴的政权交接将会波澜不惊!
可这样的孙登,偏偏就有人看不惯他——老天爷看不惯他,
公元241年,年仅33岁的孙登重病缠身,英年早逝。
此时的孙权已经59岁了,老来丧子,人生至悲!这件事彻底摧毁了孙权大帝的人性。
三、争储
孙登死后,争储这么精彩的故事,终于轮到了老孙家。
孙权有七个儿子: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
数量虽然比不上曹操,但比刘备那是高产多了。
这其中孙登、孙虑都先后早死。按排序,孙权册封三儿子孙和为太子,这本该是皆大欢喜的事:大家按年龄和死亡顺序来,都不要抢。
可偏偏孙权又公然宣称:四儿子孙霸和自己最像(霸儿有乃父之风)。这话,普通百姓说说就算了,不就一点家产的事嘛!可在帝王家,这句话就是鼓励孙霸去争储夺权!这已经和当年的袁绍、刘表一样了。
那既然老爹都这么说了,鲁王孙霸要是不出来争一下太子位,你还哪里像你爹?
于是,
大东吴的朝堂立刻就分裂成了两派:太子派、鲁王派。
太子派有: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人。
鲁王派则有: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人。
这下好玩了,今天是太子派攻击鲁王派,明天就是鲁王派给太子派上眼药。大东吴的朝堂从来没有这么好玩(乱)过。
“和霸之争”越演越烈,连孙权自己都看不下去,对侍中孙峻说:“子弟不睦, 臣下分部, 将有袁氏之败, 为天下笑。若使一人立者, 安得不乱乎! ”
翻译一下:兄弟俩打架,大臣们还推波助澜,眼瞅着就要变成袁绍第二了。我要是只处理他俩中的一个,那估计还要更乱!
先不管孙权这话的逻辑,总之,
这场闹剧的结果就是鲁王派和太子派都遭到了严厉的处罚:
公元250年,太子孙和被废,丞相陆逊被骂死,吾粲、朱据、张休、屈晃、张纯等十数人被诛杀,顾谭、顾承、姚信等人被流放; 而陈正、陈象则被灭族。
同时,鲁王孙霸则被赐死,杨竺流尸于江,其兄杨穆徙南州,全寄、吴安、孙奇等被诛。
凡是参与站队的,几乎每一个好下场!这堪称三国鼎立之后,最大的官场大地震(兵变除外)。
咱再来说说孙权的逻辑:俩儿子闹事,各打五十大板,还把自己的大臣搞死一大批。而且你说好的最喜欢鲁王,结果还被赐死!还有,什么叫俩儿子留一个,会更乱?这是神马逻辑呀?
小编我就想问:老孙,你到底是来平息风波的,还是来过杀人瘾的?
此时的孙权已经年近70了,在即将与下一代权力交接的时候, 老孙不是设法稳定朝局,反而是猜忌朝臣、翦除能臣。
一般人,能理解这种“挥刀自宫”的行为吗?
咳,其实这就是帝王术!一场孙权亲自参与的宫斗剧!
总导演:孙权。主演:孙和、孙霸。配角:东吴大臣们。
为了演好这出戏,孙权一面符合礼制的册立孙和,又一面公然宣称喜欢孙霸,故意挑起两派的争斗,于是各大配角纷纷登台、站队。
而孙权血祭的目标,正是这些跳出来的配角们:朱、张、顾、陆,你们吴中四姓已经蹦跶太久了。是时候拿你们开刀了!
四、废长立幼
处理完了老三和老四的争斗,那按顺序就该老五孙奋、老六孙休了吧?不,孙权这次册封的太子是年仅7岁的老小孙亮。
公元252年,当孙权找上帝报到的时候,年近9岁的孙亮继位。
这孙亮的确是个聪明的娃娃,可是再聪明,那也只是个小屁孩子!主少国疑会发生什么事——请参考七百多年后的柴宗训。
而孙亮的下场还不如柴宗训,等到他终于成年亲政的时候,东吴的大权已经落到了权臣孙綝的手中,不久孙亮就被先废后杀。
东吴从此走向衰亡。
结语
纵观孙权的一生,可以说雄才大略,可是翻开他的后半生,好像把这份才能都转而贡献给了帝王心机!想方设法玩残了自己辛苦一生建立起来的基业,给后代子孙留了个烂摊子!
至于孙权为什么突然就昏聩了。嘿,其实也很好理解:
孙家不是江东本土出品,算是外来户,这里曾经是吴中四姓的天下。但是曾经有曹操、刘备这样的强敌在,东吴必须团结一致才能生存。什么本土派、外来派,通通都要团结在老孙家这里抱团取暖!
可是后来,外敌逐渐没了或者弱了,比如:蜀汉就全心全意去对付魏国了,已经不把东吴当对手和敌人了;而曹魏,来了几次都被打回去了,一点都没有当年曹操的威风,太弱。这样的感觉,对孙权来说,生活实在太没压力。
孙权的逻辑就是:外部不折腾,那就会自我折腾!
他的担心是,一旦他没了,老孙家的后代完全镇不住吴中四姓,没准东吴的皇帝到时候还要改姓!他这担心倒也不多余,那个倔老头张昭不就曾经逼得他亲自登门谢罪嘛!那与其这样,不如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把这四大家先给折腾残了。
于是,什么“和霸之争”、“废长立幼”,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削弱吴中四姓,平衡东吴的朝堂势力。
可是,孙权没想到的是,这一通折腾,把东吴半条命都折腾没了!曾经人才济济的东吴朝堂,已经冷冷清清,若干年后,甚至出现了人才断层。而在三家归晋的前夕,东吴已经基本上无人可用,除了孙皓的嘴皮子厉害之外,再也没有什么看家本事了。


孙权晚年为何极度昏庸?视频

相关评论:
  • 19263192979孙权晚年为什么性情大变,成为了昏君?
    农眉波说到孙权晚年的昏庸,主要体现在三件事情上面,一是错了吕壹,导致很多功臣被打击或被杀;二是废太子,杀鲁王;三是逼死陆逊。如果单从这三件事情看,晚年的孙权,确实变得多疑猜忌、冷酷无情和昏庸无能。但是,孙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很多人觉得是因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孙权变得有些精神分裂和头脑不...

  • 19263192979孙权年少有为,为何晚年却昏庸不堪?
    农眉波孙权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领袖,人们常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就可以看出孙权文韬武略,智谋过人,早期的行事作风可以算得上是明君。但是晚年的孙权却行事昏庸,喜怒无常。其实都多帝王到最后都会出现这种现象,而孙权之所以会这样完全因为太子突然病逝,他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继承人而造成的。孙权早期作为明君 孙权刚...

  • 19263192979孙权晚年真的昏庸吗
    农眉波孙权晚年并不昏庸,那些只是为了削弱江东氏族的计策罢了,手段确实有些残忍。01、杀名臣,废太子。很多人都说孙权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相差很大,早年英明,晚年昏庸,我只能说他们并不懂孙权。孙权晚年的行为都是有深意的,杀名臣,废太子也是有自己的目的。其实杀名臣,废太子是一件事。孙权有七个销悄儿子...

  • 19263192979孙权早年励精图治,为什么晚年却把东吴弄得一团糟?
    农眉波晚年孙权比较昏庸,过度宠爱大女儿孙鲁班。一、孙权才华横溢,晚年痛失爱子开始昏庸。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领导人,从小就很聪明深受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的喜爱,当时更被曹操称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孙策死后,十五岁的孙权就继承哥哥的位置掌管江东。孙权掌管江东一来,知人善用,东吴人才倍出,...

  • 19263192979孙权晚年变得如此昏庸 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农眉波想要获得长生不老的秘诀,以至于在朝政上也是变得各种昏庸,手底下几乎没有了什么能堪得重用的大臣,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后人对于孙权的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只能说出生于帝王家就是活得很难,不了解大家在看了孙权晚年昏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儿子去世有什么想法呢?

  • 19263192979勤政贤明的孙权,为什么晚年性情大沦为昏君?
    农眉波孙权在年轻时可谓是三国中的英雄人物,甚至得到了对手曹操的称赞。他的父亲和哥哥为他的江山做了铺垫,包括有周瑜这样的人物的帮助,他的江山得以十分稳固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并且与蜀国魏国抗衡。但是孙权在晚年时期却变得十分昏庸,做了很多让人费解并觉得不该是他做的事情。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

  • 19263192979孙权晚年时为何会变得昏庸无能的呢?
    农眉波孙权晚年为何会变得昏庸无能?在进入到晚年时期之所以如此昏庸无道,也会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个人性格本身就是如此,所以在进入到晚年的时候才会被推上一个昏庸的宝座。孙权在进入到晚年的时候,为了能够得到传说中的仙药,也同样会派出一些精锐士兵到处出海寻找,有很多的士兵全部都会死在路上,可是...

  • 19263192979孙权到了晚年之后,为何没有以前精明了?
    农眉波孙权去世的时候已经是71岁的高龄了,在古代也算得上是长寿的。让一个糊涂多疑的人把握着整个国家的政权,难免会导致因孙权个人原因而错误决策,而朝廷上下也五人敢反抗与孙权。其中能体现孙权老年昏庸的一件具有代表性事件,就是孙权逼死陆逊。一、孙权多疑 大家也都知道孙权在早期是非常重情重义的,对...

  • 19263192979老年的孙权怎么了,为何有人说他是个昏君?
    农眉波《三国志》中对孙权的评价是: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所以说孙权的晚年确实是昏庸的,而造成...

  • 19263192979三国中孙权晚年为什么性情大变,成为了昏君
    农眉波史载,孙权刚开始还很谦逊低调,也有所作为,一旦当上了皇帝,特别是到了晚年,就变得愈加刚愎自用起来,还宠信小人,拒听群臣不同意见。随着权力日益夯实,他对文武百官开始猜忌并防范起来。他规定,凡吴国守边的将领,必须将妻儿留在都城建业(今南京)做人质,如果边将叛逃,便处死人质,甚至诛灭其三...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