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规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找矿是项创造性劳动,需要不断创新~

找矿人员需要创造力。这首先是要有信心,要克服思想障碍,要相信仍能找到矿,仍能找到大矿(包括在过去“全面”勘查过的地区)。最近十年也仍有新的大矿床发现,如蒙古绿松石山斑岩铜金矿,美国Resolution斑岩铜矿,阿根廷Navidad银铅矿,秘鲁北拉古纳斯金矿和美国科特兹山金矿,美国墨西哥湾惊马油田,英国北海巴扎德油田,印度东部海域提鲁派大气田等。虽然露头矿和近地表矿越来越少,但也仍有露头矿(包括大矿)发现,如阿根廷Navidad银铅矿等。而且过去几十年所有重要固体矿产矿床的发现,总是有某种形式的地表特征的,虽然有些颇为隐蔽微弱,需要细致观察、思考和探索。事实说明易发现的矿床也并未找完。
找矿是一个探索过程,需要有内心动力,有毅力。要坚持不懈,遇挫折不堕其志,从挫折和失败中学习,锲而不舍。要有强烈找矿意识,专心致志,对找矿要入迷。要热爱找矿,有敬业精神,有不怕艰难困苦去争取胜利的献身精神。
找矿要有一定知识、技能和经验,也要有适当手段。要认真实践,仔细观察。对客观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野外观察和勘查工作实践是新发现的基础,否则不可能发现矿床,不可能发现成矿规律(如斑岩铜矿的蚀变分带和矿化分带规律,矿床形成规律)。没有细致的野外工作,不可能在数千米厚的基性-超基性层状杂岩系中发现薄至数十厘米的肉眼不易辨识的铂族金属矿层;没有细致的野外工作也不可能发现新的具鬣刺构造的高镁质超基性火山岩——科马提岩,因而也不能更好地指导寻找与其相关的新型硫化镍矿床;没有强烈的找矿意识和细致的野外观察,也就不会发现含矿岩石转石(漂砾)并追索其来源而发现新矿床,也不会注意或者会漏掉地表或人工露头(包括道路旁的)上的细微的矿化显示、淋滤帽、蚀变现象,以及与成矿有关的地貌和地植物特征。而迄今为止,这种所谓“锤子加登山鞋”的老式的地表传统找矿方法在矿床发现中仍占相当地位。
找大矿要从“大地质”的角度来思考。要考虑成矿区(带),成矿的地质环境,成矿系统(油气系统),矿床分带与伴生关系……要进行四维思考。在进行具体找矿时要有宽广的视野指路,在研究和处理大问题、找新的大矿床时要从细微处着手。有时细节可以反映大问题,反常现象值得注意。2004年初英国北海可采储量2亿桶的布伦达油田的发现,就是由分析研究原先完成的相邻两井中油水界面严重不一致,经进一步详细工作后达到的。前述墨西哥湾盐下惊马油田和印度提鲁派气田,以及南澳大利亚显山IOCG型矿床的发现,都是从“大地质”角度考虑的结果。
对观察到的结果要进行思索。要在所取得事实的基础上联系起来思索,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纵向和横向思维,要会进行思维方式的转换。要有一定学识和经验。要练就见微知著的能力,会构想,有想像力,有眼光,有洞察力,能见人所未见之地质机会。蒙古绿松石山铜金矿床的发现,与80年代Garamjav Dondog在区域地质填图时发现细微的铜矿化显示并认为有意义,也就是他的独特眼光有重大关系。我国地质人员中也不乏这样的人才,他们已经为还可以继续为社会主义祖国的找矿和矿产开发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找矿要进行细致、踏实、辛勤的实际工作,科学的艰苦思索,实事求是,要找到矿床,找到大矿床,还必须发挥创造力,必须创新,自主创新。勘查人员在勘查工作中需要不断创新。这就是要解放思想,让思想冲破牢笼,打破一切不切实际的框框。首先是观念上的框框,包括诸如:已无什么矿可找;已无露头矿和地表矿可找;某大型矿床或特大型矿床是“独一无二”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不可能再找到另一个同类矿床,等等。事实已经说明了这些说法是缺乏根据的。例如,包括原来被一些人认为是独一无二的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IOCG矿床,如今找到了类似的、虽然规模较小但仍属大型的显山矿床;阿盖尔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矿床也有了已在工业开发的矿量较小但质优得多的埃伦代尔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矿床。不要轻易说不可能。对于现有的成矿理论、概念、模式(经验模式、成因模式)等,我们要了解,它可为我们提供一个途径,可以根据客观情况运用,地质类比法也仍有用,但不要迷信,不要死板地生搬硬套,包括对待自己过去的经验也不要迷信,不要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前人的这些理论、概念、模式,以及勘查技术和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有用的,应掌握运用,但要考虑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对象有其特性,要创造性地运用。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往往比我们想像的复杂得多。我们对不少地质体(包括矿床)、地质作用(包括成矿作用)和地质历史了解还很不够,不少还不认识。我们要以非常规智慧来对待非常规现象。前人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所有自然奥秘。我们要随着找矿勘查的进程,根据不断观察到的事实和获得的数据,不断思索,与时俱进地探索,发挥创造性和想像力,把自己一些想法总结起来,加以验证。如实践证明自己确实错了,要及时改正,重新开始,包括采取新战略。在找到符合客观真实情况的思路之前,往往要经过相当长期的探索,最终柳暗花明,取得突破,发现新矿床,甚至前所未知的新类型矿床,并可能研究出新的概念、模式、途径和方法。
这里我们简介一下英国北海海区2001年发现巴扎德Buzzard大油田的一些有关情况。在一家石油公司工作的G.Dore是一名具有打野猫井找油人气质的勘查地质师,永远乐观,有创造力。他的独到的思考更多集中在非常规领域。他最初在1992年以非常规思维打破框框,提出了非常规的构想(概念)。根据符合其意向的地球物理情况和好的地质模式,他提出在阿伯丁东北约100公里的巴扎德海区一个地堑构造中,有一侏罗纪砂岩的尖灭带形成的地层圈闭,他相信这是一值得钻探的蕴藏着大油田的探区。该尖灭带朝砂粒来源方向尖灭,这在北海侏罗系中是不平常的。另一不平常之处是该圈闭位于地堑中的构造低处,而不是在构造高处,而北海大部分地区的标准做法是在构造高处钻探传统的侏罗系圈闭。他当时向所在公司建议遭拒绝。后来他向不少公司(包括大公司)提出其想法,但无人支持,被认为风险太大,而且认为北海这一盆地对于任何有重要价值的新发现来说,已经是勘查程度太高了。Dore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终于在1997年,他找到了刚进入英国北海海区工作的一家不大的PanCanadian公司。该公司认为Dore想法很好,同意进行钻探,他也加入了该公司(现为该公司资深地质师)。当下一轮勘查区块招租时,公司即于1999年购得巴扎德所在区块。2001年在未做AVO工作和地震特征分析等工作的情况下,钻探发现了此大油田。没有这些工作取得的信息就进行钻探的做法,在现今也是不平常的。已查明该油田有原地油储量12亿桶,可采5.5亿桶,是10年来英国北海地区最大的油田发现,现在开发中,2006年将投产,计划日产19万桶。Dore相信北海以及世界其他部分仍可找到很多发现油气田的机会(一些小公司也已开始在行动)。钻高风险高回报井虽费用不菲,如公司愿承受较大风险,将仍会有大的发现。他还忠告新进入业界的勘查人员:①不要受管理者关于集中注意低风险低回报机会这种命令的限制;②从大处设想而且要有创造性;③要注意以非常规思维来代替常规思维。2004年英国北海海区果然又发现了布伦达油田。可见有时“大象”(大矿)可能就在你的鼻子下。

不同的地质时期,在类似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形成同类型的铁矿床;但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和构造运动期,占主导地位的铁矿床类型则是不同的,显示了铁矿床形成与地壳演化密切有关的特点。由老到新,各地质时期的主要铁矿床类型及其成矿规律如下: 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中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这类铁矿是受不同程度区域变质作用并与火山-铁硅质沉积建造有关的铁矿床。大致与国外阿尔戈马型铁矿相当。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多集中于2000~3000Ma)老变质岩区。铁矿床主要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太古宇鞍山群、迁西群、泰山群、登封群、霍邱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系中的不同层位;山西、内蒙古古元古界五台群、吕梁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地层中,变质作用大多数属于绿片岩至角闪岩相,个别产于麻粒岩相中。湖南、江西等省产于板溪群或震旦系松山群。多数地区含铁变质岩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受变质铁硅建造中铁矿层是多层的,也有1~2层的,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层厚度一般几十至百米,最厚可达350m左右。延长较稳定,个别矿层长可达几十公里以上。矿床规模大多数为大型或特大型。矿石中铁矿物与石英组成具有黑白相间的条带状、条纹状构造,变质程度高时,向片麻状过渡。矿石为磁铁石英岩、赤铁石英岩、绿泥磁铁石英岩、角闪磁铁石英岩。以贫矿为主,含铁品位一般为25%~40%。在贫矿中也有含铁品位达50%~60%不同规模不同成因的富铁矿石。2.受变质碳酸盐建造型铁矿床典型矿床分布于吉林大栗子,因此,称为“大栗子式”铁矿。这种类型铁矿是受到轻微区域变质作用的碳酸盐型沉积铁矿床。主要产于元古宇地层中。含矿岩系主要由碎屑-碳酸盐岩组成,如砂岩、泥岩、灰岩等。已知矿产地不多,主要产于吉林东南部古元古界辽河群千枚岩与碳酸盐类岩层中;云南易门、峨山铁矿产于新元古界下部的昆阳群碳酸盐类岩层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地瓜状、不规则形态,矿体一般沿走向长100~300m,倾斜延深200~500m,倾斜长大于走向长,厚度变化大。矿石矿物有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褐铁矿等。矿石以块状、条带状构造为主,鲕状构造次之。矿石类型有赤铁矿型、磁铁矿型、菱铁矿型、次生褐铁矿型。磁铁矿型、赤铁矿型矿石围岩多为千枚岩,而菱铁矿型矿石围岩多为大理岩。富铁矿占较大比例为特点,如云南化念铁矿,其储量一半为含碱性炼铁用矿石。 这是一类与基性、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以其铁矿物中富含钒和钛,通常称为钒钛磁铁矿矿床,储量占11.6%。按照成矿方式可以分为两类:1.岩浆晚期分异型铁矿床由岩浆结晶晚期分异作用形成的富含铁、钒、钛等残余岩浆冷凝而成的矿床。中国首先发现于四川省攀枝花地区,故国内常称之为“攀枝花式”铁矿床。矿床产于辉长岩-橄榄岩等基性-超基性岩体中。而岩体多分布于古陆隆起带的边缘,受深大断裂的控制。含矿岩体延长可达数至数十公里,宽一至数公里。岩体分异良好,相带明显,韵律清楚。按岩石组合可以分为辉长岩型、辉长-苏长岩型、辉长-橄长岩型、辉长-斜长岩型、辉长-辉岩-橄辉岩型和辉绿岩型等岩相组合类型。铁矿体多呈似层状,分布于岩体的中部或下部韵律层底部的暗色相带内,与岩体的韵律层呈平行的互层。矿床常由数至数十层平行的矿体组成,累计厚度由数十至两三百米,延深可达千米以上。主要矿石矿物有粒状钛铁矿、磁铁矿、钛铁晶石、镁铝尖晶石等,含少量磁黄铁矿、黄铁矿及钴、镍、铜的硫化物。矿石具陨铁结构、镶嵌结构。矿石呈致密块状、条带状和浸染状构造,矿石含TFe20%~45%、TiO23%~16%、V2O50.15%~0.5%,Cr2O30.1%~0.38%,伴生微量的Cu、Co、Ni、Ga、Mn、P、Se、Te、Sc和Pt族元素,可综合利用,这类矿床的规模多属大型,是铁、钒、钛金属的重要来源,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的攀(枝花)西(昌)地区。2.岩浆晚期贯入型铁矿床为岩浆晚期分异的含铁矿液沿岩体内断裂或接触带贯入而成。中国首先发现于河北省大庙,故常称之为“大庙式”铁矿床。铁矿床产于斜长岩、辉长岩岩体中。基性岩体沿东西向断裂带呈带状分布。矿体是沿岩体裂隙或上述两种岩浆岩接触带贯入而形成的。矿体形态不规则,多呈扁豆状或脉状,成群出现,作雁行式排列。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产状陡立。从地表到深部,矿体常见分支复合现象,多为盲矿体。单个矿体长数至数百米,厚数至数十米,延深数十至数百米。主要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金红石和黄铁矿等。脉石矿物有斜长石、辉石、绿泥石、阳起石、纤闪石和磷灰石。矿石结构均匀,常见陨铁结构。具浸染状和块状构造。贫富矿石均有,含钒、钛以及镍、钴、铂等硫化物。近矿围岩常见纤闪石化、绿泥石化和黝帘石化等蚀变。有用矿物颗粒大,矿石易选。矿床规模一般为中—小型,主要分布于河北省承德地区大庙、黑山一带。 接触交代型矿床,常称为夕卡岩型矿床。主要赋存于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含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这类矿床一般都具有典型的夕卡岩矿物组合(钙铝-钙铁榴石系列、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而在成因和空间分布上,都与夕卡岩有一定的关系。岩浆岩侵入体的形成时代,从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到燕山期都有。在中国以燕山期最为重要。碳酸盐类岩石生成时代,从前震旦纪到侏罗纪都有,岩性也很不相同。就已知国内夕卡岩型铁矿围岩而言,包括灰岩、大理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各种不纯质的灰岩、白云岩;部分围岩可为角岩、片岩、板岩、砂岩或凝灰岩等。从岩性的时代来看,元古宙(包括震旦纪)多为硅质灰岩;寒武纪—奥陶纪多为纯质灰岩或含镁质灰岩;石炭纪-二叠纪多为含泥质及有机质灰岩。中国北方最有利形成接触交代型铁矿的是寒武纪-奥陶纪灰岩,南方主要是三叠纪大冶灰岩和早二叠世栖霞灰岩。接触交代型铁矿大部分形成于接触带,有的矿体可延伸到非夕卡岩的围岩之中,矿体常成群出现,形态复杂,多呈透镜状、囊状、不规则状和脉状等,矿石矿物成分较复杂。铁矿石以块状构造为主,次为浸染状、斑点状、团块状和角砾状构造。该类铁矿常伴生有可综合利用的铜、钴、金、银、钨、铅、锌等;甚至构成铁铜、铁铜钼、铁硼、铁锡、铁金等共(伴)生矿床。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也有大型。这类铁矿在中国分布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河北省邯(郸)—邢(台)地区、鄂东、晋南、豫西、鲁中、苏北、闽南、粤北以及川西南、滇西等地,是中国富铁矿石的重要来源。按岩浆岩和围岩条件,在工业上常分为邯邢式、大冶式和黄岗式铁矿。邯邢式铁矿围岩主要是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矿体常呈似层状。大冶式铁矿围岩主要为三叠系大冶灰岩,矿体形态不规则。黄岗式铁矿成矿岩体为花岗岩及白岗岩,围岩为古生界碳酸盐岩夹火山岩系。热液型铁矿床明显受构造控制,有的是断裂控矿,有的是褶皱控矿,还有断裂与褶皱复合控矿。热液型铁矿床与岩浆岩的关系常因地而异,多数矿体与岩体有一定距离。高温热液磁铁矿、赤铁矿矿床常与偏碱性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类有关,中低温热液赤铁矿矿床常与较小的中酸性侵入体有关,两者多保持一定的距离。中低温热液菱铁矿矿床与侵入体无明显关系。围岩条件对热液型铁矿的控制作用不甚明显。围岩蚀变是热液型铁矿的显著特征,高温矿床常见透辉石化、透闪石化、黑云母化、绿帘石化等;中低温矿床多见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等。大多数热液型铁矿体较小,常成群出现。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扁豆状,多见分支复合,膨胀收缩,尖灭再现现象。矿石组合简单,矿石品位一般较高。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分布于内蒙古、吉林、山东、湖北、广东、贵州和云南等省、自治区。但也有大型矿床,如山东淄河一带,产于上寒武统—中奥陶统碳酸盐类岩石中的文登铁矿床,该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矿床由22个矿体组成,呈似层状和透镜状,重叠平行分布。主矿体长7000m,厚12~36m,延深100~470m。矿石矿物以褐铁矿、菱铁矿为主。矿石品位TFe平均41%(褐铁矿)、30%(菱铁矿),探明铁矿石储量1.16亿t,其中炼铁用矿石储量5400万t。 这类矿床是指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的铁矿床。成矿作用与富钠质的中性(偏基性或偏酸性)、基性火山岩侵入活动有关。以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按火山喷发环境,可分为陆相火山-侵入型铁矿床和海相火山-侵入型铁矿床。1.陆相火山-侵入型铁矿床在中国东部陆相安山质火山岩分布区,发育着一套与辉石闪长玢岩-次火山或火山侵入岩有空间、时间和成因联系的铁矿床。典型矿床产于宁(南京)芜(湖)地区的中生代陆相火山岩断陷盆地中,同偏碱性玄武安山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国内有人称之为“玢岩铁矿”。它实际包括由岩浆晚期-高温、中温,直至中低温一系列成因类型。按矿床在火山机构中的产出特点,大致可分为3类:①产于玢岩体内部、顶部及其周围火山岩接触带中的铁矿床,如“陶村式”、“凹山式”、“梅山式”等。②产于玢岩体与周围接触带中的铁矿床。如“姑山式”等。③产于火山碎屑岩中的火山沉积矿床,如“龙旗山式”等。其中以第①类矿床规模最大,矿石含铁较高。陆相火山-侵入型铁矿床,矿体常呈似层状、透镜状、囊状、柱状、脉状等。矿体规模大小不一,大型矿体长可达千米以上,厚数十至二三百米,宽数十至近千米。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假象赤铁矿、赤铁矿次之,可见少量菱铁矿。矿石构造有块状、浸染状、角砾状、斑杂状、条纹条带状等。这类矿床的磁铁矿以含Ti、V为特征。2.海相火山-侵入型铁矿床多产于地槽褶皱带海底火山喷发中心附近,铁矿床的形成与火山作用有直接的关系。典型矿床以云南大红山铁矿为代表。铁矿体赋存于由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熔岩(细碧岩和角斑岩)组成的一套含矿建造中。下部为石英砂岩、钙质或硬砂质粉砂岩,夹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粉砂岩薄层;富钠质的浅色岩是主矿体的容矿岩层。上部为厚层大理岩。矿体常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少数呈脉状或囊状,常成群成带出现。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浸染状、角砾状、条带状、杏仁状和定向排列构造等。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次有假象赤铁矿、菱铁矿和硫化矿物。脉石矿物有石英、钠长石、绢云母、铁绿泥石等。 它是出露地表的含铁岩石、矿物或铁矿体,在风化作用下,被破碎、分解,搬运到低洼盆地中,有的经过机械沉积,有的经过沉积分异作用(包括化学分异作用)沉积下来。铁矿物或铁质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时,即形成沉积矿床。这种类型铁矿床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7%。其矿床具有“广、薄、难”的特点,即矿层分布面积广,厚度薄,矿石多为赤铁矿、菱铁矿,含磷高,难选。根据铁矿床形成的沉积环境,可分为海相和湖相两类沉积矿床。1.海相沉积型铁矿床该类铁矿产于新元古代以后各个地质时期。时代最老的是早震旦世沉积铁矿床,以河北宣化庞家堡铁矿为代表。矿体产于长城系串岭沟组底部,矿体底板是细砂岩或砂质灰岩,顶板为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矿体一般有3~7层,与砂岩互层,构成厚10m的含矿带。矿体顶板之上为大红峪组灰岩和钙质砂岩,底板之下为长城系石英砂岩夹层,常见波痕及交错层。矿体呈层状、扁豆状或透镜体状。矿石主要由赤铁矿组成,还有镜铁矿、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绿泥石、磷灰石等。矿石具有鲕状、豆状、肾状构造。矿床规模一般为中、小型。主要分布于河北宣化、龙关一带。俗称“宣龙式”铁矿。分布最广的是泥盆纪“宁乡式”铁矿,主要分布于湘赣边界、鄂西、湘、川东、黔西、滇北、甘南、桂中等地。铁矿产于中、上泥盆统砂页岩中,矿体呈层状,主要含矿层有1~4层,层间夹绿泥石页岩或细砂岩。矿体厚0.5~2m,厚度比较稳定。矿体延长数百米至数千米,最长达十几公里。矿石由赤铁矿、菱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绿泥石、胶磷矿、黄铁矿、粘土矿物和石英等组成。具有鲕状和粒状结构,豆状、块状、砾状构造。矿床规模以中型为主。因首先发现于湖南省宁乡县,故称之为“宁乡式”铁矿。最新的是晚三叠世沉积铁矿床。该类矿床主要分布于滇西、川西一带,如滇西维西-德钦的楚格铁矿、勐腊新山铁矿和川西盐源—木里一带的褐铁矿、菱铁矿矿点。2.湖相沉积铁矿床矿床形成的时代以二叠纪、侏罗纪最为重要,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铁矿层往往与煤系地层有密切关系,产于煤系砂页岩中,矿体呈透镜状和似层状,沿走向变化大。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厚一般小于2m。矿石矿物为赤铁矿、菱铁矿,有时为褐铁矿。矿石构造主要为鲕状、块状。矿石含铁量多在35%~40%之间。具有代表性矿床是赋存早、中侏罗世自流井群底部的“綦江式”铁矿。是湖相沉积赤铁矿、菱铁矿矿床,伴有磁铁矿、铁绿泥石等,矿床规模一般多为中、小型矿床,如綦江、白石潭铁矿。另外,还有在山西省寿阳一带产于二叠纪页岩中湖相沉积“寿阳式”铁矿床和甘肃省六盘山以东的华亭一带赋存于白垩纪粘土岩或砂页岩中的湖相沉积“华亭式”铁矿床及广西右江流域赋存在第三纪渐新统煤系中的湖相沉积“右江式”铁矿床。矿床规模均为小型。 本类矿床包括原生铁矿体、玄武岩和含铁质岩石或硫化矿体,经风化淋滤、残坡积堆积形成的铁矿床。矿床多产于铁矿或硫化矿顶部及其附近的低凹处或山坡上。矿体形态多不规则。矿石矿物有褐铁矿、假象赤铁矿等。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但埋藏浅,矿石含铁量较高,易于开采,是地方和群众开采的主要对象。在中国两广、福建、贵州、江西等省区都有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铁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000年前,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开始使用赤铁矿粉作为赭红色颜料,涂于装饰品上或者随葬撒在尸体周围。这是人类利用天然矿物颜料的开始。到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4000年),兴起了制陶业,并发明绘制各种风格的彩陶。绘制赭红色彩陶的原料就是赭石(赤铁矿)。人类使用铁器制品至少有5000多年历史,开始是用铁陨石中的天然铁制成铁器。最早的陨铁器是在尼罗河流域的格泽(Gerzeh)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乌尔(Ur)出土于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铁珠和匕首。目前中国最早的陨铁文物是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中期(公元前13世纪中期)遗址中发现的铁刃青铜钺。这件古兵器,经全面的科学考查,确定刃部是陨铁加热锻造成的。它表明我国商代人们已掌握一定水平的锻造技术和对铁的认识,熟悉铁加工性能,并认识铁与青铜在性质上的差别。但那时人们还不会利用铁矿石炼铁,而铁陨石又很少,所以当时的铁制品是十分珍贵的物品。我国用铁矿石直接炼铁,早期的方法是块炼铁,后来用竖炉炼铁。在春秋时代晚期(公元前6世纪)已炼出可供浇铸的液态生铁,铸成铁器,应用于生产,并发明了铸铁柔化术。这一发明加快了铁器取代铜器等生产工具的历史进程。战国冶铁业兴盛,生产的铁器制品以农具、手工工具为主,兵器则青铜、钢、铁兼而有之。据记载,今山东临淄和河北邯郸铁矿等,春秋战国时期都已进行开采。 随着冶铁业的兴盛与发展,发现和开采的铁矿产地,一代比一代多。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据《山海经·五藏山经》记载产铁之山有37处。汉武帝(公元前119年)在49个产铁地区设置铁官。唐代,按《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全国产铁之山104处。明代,有铁矿产地130处。到清代前期(公元1644~1840年)铁矿产地发展到134处之多。古代开采的大部为地表风化残积、堆积矿和江河岸边的铁矿,以及露出地表的浅部铁矿体。采掘方法主要有:(1)露天垦土法翻耕有铁矿的土地,矿石随之露出地面。《天工开物》记载:土锭铁(即褐铁矿结核)“浅浮土面,不生深穴”,“若起冶煎炼,浮者拾之。又乘雨湿之后,牛耕起土,拾其数寸土内者”。这是古代记载的一种特殊采矿方法。(2)露天掘取法用于采掘地表露头铁矿体。1974年在鞍山东北的太平沟发掘的汉代古采坑,坑形上宽10m,下窄2m,深10m,呈漏斗状。显然是古代露采遗址。清代开采的庙儿沟(南芬)铁矿,是人们在地表露头处先用棒撬开石缝,再用火烧(火爆法),经过冷缩热胀,使其破碎,采取矿石。(3)地下凿坑法即沿着矿体往地下凿坑采掘矿石。在河南、江苏、黑龙江等地一些古铁矿遗址,都发现有竖井、斜井和巷道直接采掘矿石的古洞。说明当时人们已能根据矿体的不同产状,采用不同的采掘方法,河南发掘的汉代巩县铁生沟的巷道是沿矿体平行掘进,并沿矿体倾斜分别有上山和下山小斜井,直接采矿。竖井有方形和圆形两种,一般在矿体中间或一侧往下采掘矿石。对缓倾斜矿体再采用斜井。江苏利国东汉冶铁遗址附近的峒山古竖井,井口径1.5m,深约10m。由于采掘技术的提高,矿井愈来愈深。黑龙江阿城五道岭地区,发掘金代中期的铁矿井深达40m,矿井呈阶梯式,井内有采矿和选矿(手选)的不同作业区,还有灯洞和采掘工具。(4)古代采掘工具有铁斧、铁锤、铁锥、铁镐和铁砧等。如在河南发现的汉代、宋代一些铁矿,采掘工具是铁斧、铁锤、铁锥、铁镐等,在古采洞的围岩壁上还遗留有铁斧、铁锥的凿痕。到近代(1840~1949年),开采的铁矿山大部是在古矿硐(采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据已查阅的40多处矿山资料记载,这些都曾先后经过不同程度的地表调查和矿石质量化验。有些矿山开始逐步采用新的采掘、运输方法和设备以及贫矿选别。开采规模比较大。如辽宁鞍山弓长岭铁矿1933~1945年年均产矿石约60万t,最高年产达100万t;湖北大冶铁矿1942年最高年产矿石达144万t;安徽马鞍山铁矿南山区1941年最高产矿石90万t。这3个矿山是我国近代时期铁矿主要产区,也是古代著名的铁矿产地。 人类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以及对岩石、矿物的认识,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我国春秋战国成书的《山海经》、《管子》中的某些篇章,是人类对岩石矿物的最早总结,并从发现的矿产地中总结一些矿产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管子·地数》中记载:“天下名山五千二百七十,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有九”。而后《史记·货殖列传》:“铜、铁则千里往往出棋置”。概括了铁铜矿产的分布。《管子·地数》对矿产分布规律的论述有:“山上有赭,其下有铁”;“上有慈石(磁铁矿)者,下有金也”,明确地总结了铁和铜、金矿产的垂直(上、下)分布规律,除垂直分布规律外,《山海经·五藏山经》记载许多地区(山)不同矿产分布的“阴阳”分布关系。西山经:“符禺之山(今陕西华县西南)其阳多铜,其阴多铁”,盂山(今陕西靖边县)“其阳多铜,其阴多铁”;泰冒之山(今陕西肤施)“其阳多金,其阴多铁”;龙首之山(今陕西陇县)“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西皇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中山经》:”荆山(今湖北南漳县)“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密山(今河南新安县)“其阴多铁”;求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北山经》:白马之山(在今山西孟县北)“其阴多铁,多赤铜”等等。这是古人通过开采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但如何加以科学解释,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找矿线索(标志),古代称之为“苗”、“引”或“荣”。除前边叙述的一些铁矿与其他金属矿产分布规律作为找矿标志外,还总结有,《丹房镜源》:“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铅出剑州(今川北龙山东南)是铁之苗”。“宝藏论”:“上铙乐平铅……铁苗也”。郭璞《流赭赞》:“沙则潜流,亦有运赭;于以求铁,趁在其下”。可见“赭”有在高山上的,也有在流水中,都见有找铁矿的线索。《管子·地数》记:“山上有赭,其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古代对金属矿物的生成,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如《博物志》记:“石者,金之根甲”。这是说金属矿物以岩石为“根”,而又被岩石所包围(“甲”),很形象地说明了原生金属矿物的成因。从上述来看,我国古代人们对地质的认识具有一定水平,许多经验总结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地质找矿价值。但许多经验与认识,没有发展到现代地质科学的高度。从18世纪以后无论在地质学的认识上还是在应用上,较诸欧洲都显得落后。19世纪后期,中国官办和民用工业进一步发展与扩大,使钢铁消耗量增加,近代矿冶工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但当时我们还没有自己的专业地质人员,因此不得不聘请外国矿师进行找矿。直到辛亥革命以后,1916年由中国自己培养的首批地质人员在国内开始了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最先进行地质调查的铁矿区有河北龙烟、井陉和湖北鄂城等铁矿山。这可能是中国自己的地质人员最早调查的铁矿床。

关于找矿规律研究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课题,前人对此多有论述,本课题仅从构造与找矿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一些构造方面的找矿规律,认识只是初步的,供野外矿产地质工作者参考。

10.1.1 铁金共、伴生规律

根据河北省已有铁矿和金矿分布规律研究,可以发现一个基本事实,这就是二者基本产出于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特别是“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与金矿几乎全部产于古老的变质岩之中,二者之间的共伴、生规律值得深入研究(图10-1)。铁金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不能不引起人们关注。

铁与金的地球化学性质相似,是在介质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沉淀的(彭岚,1984)。研究表明,早前寒武纪变质岩中许多金矿均产于硅铁建造的上部或下部一定层位内。如金厂峪金矿产于迁西(岩)群上部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之中,在金矿床的上部和下部层位中均发育有多处铁矿床;小营盘金矿产于迁西群上部的第三岩性段中(原谷嘴子组),而其下部的第二岩性段中发育了北庄铁矿,二者紧密相伴,只是上下层位不同而已。结合省外情况,吉林夹皮沟金矿产于鞍山群铁矿层下面的地层中,陕西小秦岭金矿也产于磁铁石英岩下面的地层中。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冀东地区、冀北地区和太行山地区,在变质铁矿不发育的地带,金矿也同样不发育。表明铁与金的伴生关系密切,可能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找矿标志。

图10-1 河北省铁、金矿床(点)分布图

对于铁与金的相关性我们试做如下总结分析:

(1)从地质构造单元来说,二者基本上是同步发育的,二者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这种直接的伴生与共生不是偶然现象。

(2)从地球化学特点来说,金具有明显的亲硫性,所以常常与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共生,并且金的另一个地球化学特点是具有明显的亲铁性,铁陨石的金含量可达(5~10)×10-6,比地壳中各种岩石的平均含金量高1000倍以上,结合深源包体的研究成果,有理由相信地球深部的地幔特别是地核含有丰富的金;河北省早前寒武纪变质铁矿研究成果对铁质来源问题主要倾向于海底火山喷发成因,特别是冀东地区大体相当于Gross分类中的“阿尔果玛型”铁矿,沉积变质铁矿的原岩建造、铁矿赋存层位、火山活动旋回均反映出基性岩喷发是铁矿的直接来源。冀东地区通过18个黄铁矿样品的硫同位素测定,δ34S值平均为+0.75‰,接近地幔值。通过16个矿区的磁铁矿氧同位素测定,δ18O最低值为-6.35‰,最高值为11.58‰,变化范围17.93‰,具有密集分布特征,其中83个样品的δ18O值介于+2‰~+7‰之间,占样品总数的2/3;64个样品的δ18O值变化于+3‰~+6‰之间,占样品总数的一半,与基性超基性岩的δ18O值近似。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变质岩区的铁与金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可能均来自地幔或地核,是火山岩浆活动把深部物质携带迁移至地壳(侵入和喷发)的结果。

(3)从构造控矿来说,构造隆起的边缘常常成为较大规模的金与铁矿床的重要产出部位。一般来说铁矿多位于古老隆起与坳陷的过渡地带,且多数规模较大的铁矿层常常以向形出现,在向形的转折端部位矿体大大增厚,一些韧性推覆构造也可以使矿体显著增厚;金矿往往与韧性剪切带构造更加密切,特别是多组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是金矿的重要富集地带,并且金矿的富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成矿物质来源、热液活动和构造控矿均显示出多期性特点。

(4)从富矿特点来看,沉积变质铁矿中可以圈出部分品位大于45%的富铁矿,这些富铁矿几乎全部产于磁铁石英岩贫矿之中,富矿体多呈似层状和透镜状,其基本产状与贫矿层一致,富矿与贫矿界线比较清楚,富矿矿石粒度一般比贫矿粒度要粗,富矿体的近矿围岩都有明显的热液蚀变现象,围岩蚀变强度一般靠近富矿体蚀变强烈,远离富矿体蚀变逐渐减弱。富铁矿附近往往形成片理化、糜棱岩化、小褶皱和层间裂隙等,并且控制富铁矿的层间裂隙是由褶皱作用引起的,它可以发育在褶皱的轴部,也可以发育在褶皱的翼部,从已确定的褶皱形态对富矿体的控制来看,富矿体主要赋存在向斜构造核部附近的层间裂隙中。混合岩化热液活动是去硅富铁改造贫矿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钾交代强烈的“红色”混合岩地带往往富铁矿体较多。在司家营、大贾庄这些能圈出小富矿体的矿区,富矿磁铁矿的δ18O值比贫矿磁铁矿低得多,为负值,最低达-5.43‰,而贫矿磁铁矿δ18O的值通常大于3‰,这表明富矿是贫矿经热液作用改造而成的,而且热液改造作用也使富矿附近的贫矿δ18O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金矿特别是较富的金矿,往往是构造和热液的多次叠加,不断富集的结果。例如,峪耳崖金矿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K-Ar同位素年龄146~169 Ma),而矿石Pb-Pb法的模式年龄却为1500 Ma,洼子店金矿产于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中(K-Ar同位素年龄89~105 Ma),但矿石Pb-Pb法模式年龄为1700 Ma。这种矿石Pb年龄大大老于岩体年龄的现象,只有一种解释比较合理,那就是在燕山期广泛的岩浆活动期间有成矿物质来自深部古老的被重熔了的矿源层。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得到证明,如峪耳崖金矿δ34S平均值为+2.7‰,洼子店金矿δ34S平均值为+2.2‰,都接近陨石型,与变质热液金矿相似。总之金矿的成矿作用是多期次的,成矿物质来源是多方面的,岩浆活动不仅提供了热源,而且也提供了成矿物质。金矿的构造作用也显示出明显的多期次活动性,往往表现为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构造交叉与叠加。围岩蚀变也表现出多期次特点。总之,金矿的热液活动、构造作用、围岩蚀变等等均显示出多期多次的特点,一般河北省单一的一次成矿的金矿床不多见,也难以形成大而富的矿床。

(5)铁与金的成矿规律也存在一些不一致性,如就韧性剪切带的控制作用来看,该类构造往往构成金矿的深部导岩导矿构造,而对于铁矿往往形成后期的叠加改造作用,有些可以形成富集铁矿带,有些可能形成断失减薄作用;岩浆作用对于金矿控制作用更为明显,而对于铁矿可能控制程度就差一些,这可能与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有关;铁与金在空间上密切相关,但绝大部分二者又在上下层位上存在一定差异,一般鲜有二者完全出露在同一地质体中;铁矿与金矿评价指标完全不同,二者相差5个数量级,因此,它们的富集规律必然有其特殊性,当然,二者在地壳上的丰度也存在巨大差异。

10.1.2 拆离滑脱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拆离滑脱带过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看来这一构造界面是很多内生金属矿产富集的重要场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这一构造界面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矿产的控制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从构造特征来看,拆离滑脱带是一个构造软弱面,它既可以是不整合面,也可以是岩层中的相对柔性层位,又可以是岩浆岩与其他围岩之间的界面。一般来说,拆离滑脱面的产状比较平缓,与上下岩层之间没有明显的构造不协调,显示出构造渐变关系。从本区的地质特点来看,拆离滑脱带显示出多构造层次拆离,主要有太古宇变质岩顶部、元古宇之中、古生界之中几个明显的区域主拆离滑脱带,不仅如此,一些次级拆离面也相当发育;拆离滑脱带的拆离滑脱距离可以相当巨大,长度可达上百千米,宽度可达几至几百千米,拆离断距巨大,一般都达千米级;拆离滑脱构造类型在深部构造层次以韧性流变特征为主,在浅部构造层次以脆性破裂变形为主,二者过渡带为脆韧性兼有特点;拆离带活动时间漫长,往往表现出长寿构造特征,并且显示构造活动的间歇性,动力机制常常是挤压与伸展相伴出现,构造的叠加现象经常发生,使构造性质变得复杂化;同时,由于拆离滑脱带滑动过程中,往往垂直或斜交主拆离带形成一些次级的张性构造破碎带,成为很好的储矿构造和容矿构造。

从成矿物质运移聚集角度来看,拆离滑脱带活动过程中,往往在地壳深部发育有大量的基性岩脉侵入和岩浆岩的侵位,沿着相对薄弱的拆离滑脱带向上运移,为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提供了活动通道,同时岩浆侵入及下地壳重熔也会携带部分成矿元素参与成矿。流体成矿理论认为,矿液中水的作用十分重要(不管是地下水、大气降水,还是矿物岩石中的结构水),拆离滑脱带控制了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一方面构造滑动面为地下水的深部循环提供了活动通道,另一方面浅部的一些断裂构造与地表的大气降水相连通形成一个氧化环境下的水循环系统。在拆离滑脱带之下的来自岩浆部分的流体及热液,由于含有部分成矿元素随热液迁移。当以水为主体的上部水循环系统与下部以成矿元素流体为主的热液,在拆离滑脱带附近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氧化-还原成矿环境,这种环境能够促成元素的沉淀与富集。由于矿液的沉淀需要容矿的构造空间,拆离滑脱带及其次级构造形成的张性破碎带成为最有利的热液沉淀场所。更由于拆离滑脱带表现为多期活动性,大幅度的拆离,可以形成多期次矿化的重叠和富集,一些大型矿床和品位较富的矿床往往不是一次成矿作用形成的,往往需要复杂的多次成矿热液活动。拆离滑脱带是重要的找矿构造,河北省已经发现的大型矿床,如大湾锌钼矿、峪耳崖金矿、上明峪金矿、廉巴岭铅锌矿、尖宝山金矿等均与拆离滑脱带构造控矿有关。

矿区地质构造研究中往往十分重视具体的储矿构造、容矿构造,并且常常把这类构造视为控矿构造,这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大量的这类构造是拆离滑脱构造带的次级构造,这种次级构造是局部构造,尽管矿体可能从空间上富存在局部构造中,但是形成一定规模的大矿必须研究矿液运移的真正通道,寻找控矿构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否则,就会遗漏大矿。总之,注意拆离滑脱带构造的研究与认识,了解拆离滑脱构造的形成机理,充分意识到这种构造在地壳中的广泛存在是十分重要的,据此,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自然规律,指导找矿实践。

10.1.3 环形构造控矿问题

在太行山北段的涞源—崇礼一带的B级环形构造对内生金属矿床有明显的控矿作用,这是基于已知内生金属矿床(点)与B级环形构造的相对空间分布关系总结归纳得到的认识。如果我们确认环形构造是地壳深部岩浆作用形成的,则环形构造与内生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关系密切是有其合理性的。A级环形构造规模大,是大区域地壳深部岩浆背景的反映,它包含了B级环形构造和C级环形构造,内生金属矿床(点)分布在其范围内虽属必然,但这一现象不具备具体的指导找矿意义。B级环形构造规模相对较小,是局部岩浆作用的结果,遥感影像较清晰,解译的人为性较小。事实上B级环形构造内大多有岩体出露,有的就是由大的岩浆杂岩体构成,从已知矿床的空间分布来看,B级环形构造对内生金属矿床有明显的控矿作用。

除了太行山北段的涞源—崇礼一带外,我们还对燕山地区上黄旗一带B级环形构造进行了遥感解译,总结分析了B级环形构造与内生金属矿床(点)的空间分布关系。

在涞源—崇礼一带共解译出19个B级环形构造(表7-1)。本次工作收集到的内生金属矿床(点)170余处,多为矽卡岩型或岩浆热液型矿床。统计表明,大部分矿床(点)相对集中的分布在大型侵入杂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或附近,小部分矿床(点)分布在距离大型侵入杂岩体与围岩接触带较远的地带。该区域大型侵入杂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上成矿的特征十分明显。通过与B级环形构造空间范围对比,发现绝大部分矿床(点)在其范围内或边缘带上,尤其是B级环形构造边缘带和两个或多个B级环形构造的交集部位(图版Ⅱ)。例如龙门环形构造(B15,图版Ⅱ)的东北边缘带上有10余个内生金属矿床(点)的产出,这些矿床(点)远离出露的大型侵入杂岩体。其他没有侵入杂岩体出露的B级环形构造也有此现象,同时在此类B级环形构造中部也有内生金属矿床(点)的产出。上述矿床(点)产出部位都位于侵入体的外接触带,这一现象符合该区域岩体的内外接触带成矿的特征。

上黄旗一带的解译区域范围较小,有6个B级环形构造影像较清晰(图版Ⅲ),各环形构造的直径在15~20 km之间。该区域是北北东向断裂带(上黄旗—乌龙沟断裂带的北段)与东西向断裂带(丰宁断裂带)的交汇部位。B级环形构造沿东西向断裂带呈串珠状展布。从已知的25个内生金属矿床(点)分布来看(图版Ⅲ),这些内生金属矿床(点)分布在B级环形构造范围内或边缘带上,与涞源—崇礼区域的成矿特征是一致的。

C级环形构造同样具有较强的控矿作用,前文已谈到在涞源—崇礼一带,许多已知内生金属矿床(点)产出在C级环形构造内或C级环形构造密集区内。在野外对部分影像较清晰的C级环形构造及其密集区进行实地踏勘时,发现有明显的蚀变与矿化现象或矿点,已经发现的矿点大多为隐伏矿。例如东团堡矽卡岩型铁矿、窑峪口矽卡岩型铁矿、西白银洼金矿等等。在没有已知矿床(点)产出的C级环形构造区域内,地表均发现有强弱不等的矿化蚀变现象(表7-3),表明C级环形构造与矿化现象有比较密切的相关性。由于C级环形构造的遥感解译存在认知水平差异,不同解译人员的解译结果(位置、形态、规模等)存在差异,解译此类级别的环形构造必须经过图像处理和野外验证。可以预期,C级环形构造作为客观存在的构造体,更具有指导找矿的意义。

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要加强遥感技术的综合信息提取,通过对中小级别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的研究来指导寻找隐伏矿床。

10.1.4 活动构造与地热关系

地热分布明显受到活动构造的控制。河北平原是地热场集中分布的区域,从大的区域深部构造背景来看,主要受到地幔强烈隆起的影响,地热受到地热增温率的影响,河北平原活动软块是这种深部幔隆的集中体现。从平原区地热异常分布形态来看,总体上地热异常长轴方向呈北北东方向展布,明显受到区域构造主体构造线方向的控制(图8-14),一系列的北北东向的隆起与凹陷把地热异常分割开来,一般来说,基岩隆起往往伴随着热异常的分布,而基岩凹陷区往往反映热异常埋藏也比较深。此外,在平原区一系列的北西西向断裂,又将地热异常分割开来。在一些大型活动断裂带附近,地热强度大,地热埋深较浅。

山区地热与地热增温率关系不明显。地热分布主要受到活动断裂控制,凡是活动断裂发育比较明显的地带,只要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具备,往往成为地热温泉出露的主要控制因素。山区地热在远离活动构造的地带很难形成地热异常。

10.1.5 逆冲推覆构造对矿床评价的影响

陆内逆冲推覆构造的大量发现为我们新一轮评价矿床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中生代和新生代河北省处于构造活跃状态,形成了4条区域规模的逆冲推覆构造带,他们是:尚义—平泉东西向逆冲推覆构造带、密云—兴隆—青龙东西向逆冲推覆构造带、涞源—宣化北北东向逆冲推覆构造带、太行山山前北北东向逆冲推覆构造带。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造成了部分地层的反序现象,有些形成地层的构造缺失,有些形成地层之间的叠覆,因此,应用构造现象分析预测矿产资源成为可能。例如:在广泛发育的盖层与变质岩之间往往由于逆冲推覆构造产生构造的叠覆现象,在一些盖层之下有可能存在变质岩,变质岩中有可能发育鞍山式变质铁矿;同样在地表出露变质岩,而其下可能存在较之年轻的沉积盖层,盖层中就可能赋存煤炭等沉积矿产。因此,对于目前找矿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利用构造形成的地层反序现象找矿是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找矿规律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