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怎么拜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唐朝大朝拜是什么。万国朝拜么?~

因为唐朝非常强大,所以周围的国家都臣服于唐朝,因此便有了大朝拜,也就是万国朝拜

男子袍衫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也是中国传统服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唐朝时期男子普通穿着的是圆领袍衫,圆领袍衫一般为圆领、右衽,领、袖及衣襟处都有拼接边缘。文官的袍衫衣长至足裸,武官袍衫衣长略短至膝下,袖有宽窄之分。袍衫穿着很广泛,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平民百姓,居家外出礼仪宴会均可穿着。

女子褥裙服 唐朝以前中国社会的女子一直深受礼教的束缚,唐朝女子服装的改革,主要得益于当时的社会风尚改革。唐朝女子当时最时髦的打扮是:身穿襦裙服,加半臂,足登凤头丝履,头代花髻。褥裙服是衣长到腰节的超短上衣与长裙连接的一种服装,所以又称短褥裙。短褥裙上衣领口的变化是唐朝女子服装最大的改革和创新,除了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外,还有袒领。最初多为宫廷宾妃、歌舞伎者穿着,出现之后,仕宦贵妇民间女子也纷纷效仿垂青。比短褥裙上衣部分稍长并单独作为一件上衣的称为衫,一般多用质地轻软的丝帛。上穿衫衣下配长裙,也是唐朝女子十分喜欢的服饰,衣闪内可不穿内衣,仅以轻纱蔽体,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在晚唐时十分流行。唐朝女子对下裳既裙的款式造型、面料选择和制作工艺也十分讲究。唐朝流行的长裙腰节提得很高,上提高度可以掩胸,并在腋下绸带系扎,类似于现代西方女子结婚礼服。唐朝女子的穿着是中国历代女子中最开放的,在中国传统服装发展史上具有

您好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古代人深受儒家文化、孔老等思想影响,其中的书生们更是把传统礼仪表现的淋漓尽致,大部分书生为人谦虚中庸,遇人彬彬有礼,拱手作揖等。那么唐朝作为中华历代文化的繁荣代表,其具体的礼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唐朝礼仪制度,什么是叉手礼、递名刺、跪拜礼?都是如何操作的?
据说唐朝的人们很注重每一个时辰的礼仪跟习俗,古时候的的每日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而非现代的24小时。唐朝百姓会根据每一个时辰总出不同的传统礼仪与风俗行为。而这十二时辰制起源西周时代,一直被古人沿用下来,到了大唐时期则更加的空前繁荣。
比如唐朝的“叉手礼”,其礼仪流行在唐宋之间,属于后辈对长辈的敬重礼仪,见面时后辈会对前辈,举手双手交叉,掌心朝身体,来做出叉手礼。宋朝文人曾写有一本《事林广记》的古籍,里面描述了叉手礼的过程:
“凡是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握右手拇指,而左手小指需朝着右手腕,左手大拇指朝上,右手四指皆笔直,如右手掩住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需稍离二到三寸左右,此乃才为叉手法”。
叉手礼
在唐朝开始流行使用,并且沿袭到宋朝,特别是一些政府机关,上峰高管对底下官员派发任务的时候,下属官员需要行一个叉手礼,然后嘴上要回复一声:“喏”,跟现代的:“是”一样道理。此喏非唯唯诺诺的诺音,正确念法是“惹”。估计是想表达下官也惹了这事情。近期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就出现过这种唐朝的“叉手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摩一下。

递名刺
唐朝由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子民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开始频繁。此时有身份的、有职务的唐朝人就会叫人专门制作一种象征自己的身份跟职业的身份牌,叫做“名刺”。而该种重视礼貌的礼仪,一般成为唐朝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很多时候前去别人府邸拜访,下人不认识来者,又不能直接放其进去,于是来访之人就递上一张名刺,让下人传给主人,主人看后就明白,来者是谁了。
另外,有的书生为了让监考官注意自己的文章,于是也会经常给对方递名刺,以便留下深刻印象,让对方多关照自己。话说,当时有一位卢杞的书生,此人为了把自己推广出去,就每天背着几百张名刺混迹各种场所,凡是遇见有权有势之人,就上前跟人家互递名刺,最终通过此方式,结识了一个监考官员,使得他在科举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还以此成为了朝廷命官。看来自古到今,递名片这种礼貌交际方式确实很重要。

另外在唐朝在穿着方面也十分讲究各种礼仪,当时可以说是中华文化较为发达时期,文化跟艺术等领域都比较繁荣昌盛,因此唐朝服饰也非常注重地要体现出传统礼仪。
唐朝男女衣着穿戴礼仪
平时唐朝男子一般都会穿圆领款的袍衫,同常为圆形衣领、袖子跟衣襟拼接。而朝廷的文官们则要穿长到脚部的袍衫,武官们则穿长到膝盖下的袍衫,这跟现代的西服差不多,几乎是人手一件。每当唐朝有什么喜庆节日,或者盛宴,全朝人都会穿着袍衫出席,其包括了皇帝、文武百官、普通百姓等。而如果不穿袍衫,则是一种有失礼仪的表现,很容易被唐朝人看成是异类。

唐朝男子穿袍衫,女子则要穿褥裙。
唐朝时期的女子一般都会受到封建礼仪的管制,她们接受的礼仪的程度要比男子深入,凡是遇见男子或长辈,都有各种规定礼仪。而平日里穿衣服,更加要注重。唐朝的褥裙也是当时的一种时尚女装,其衣服长度延到腰间位置,属于超短款上衣跟长裙拼接而成的女装,衣领分别有:直领、斜领、方领、圆领、袒领、鸡心形状领等。而穿这种裙子,属于一个唐朝女子对传统礼仪的基本尊重。

宫廷礼仪方面,值得一说的是大家熟知的“三拜九叩”。唐朝的三拜九叩跟清朝的不同,虽然该礼仪制度到清朝的文献里才有记载,但不表明唐朝没有。不过古代的文武百官比较流行用“再拜稽首”礼仪,其在大唐更加惯用。
主要是朝着唐朝皇帝,进行3次的参拜。通常在唐朝,文武百官闻鼓声进殿开朝,首先会对皇帝,进行两次稽首跪拜,拜完后众多官臣齐齐起来列好队伍排好,接着由宰相当中的“侍中”官职的大臣,迎上前接下皇上的圣旨,完毕后原地退回,走向百官的东北向位置,脸部向西,放声大喊:“有制”等于是皇帝有旨意的意思。喊完,众百官又一次得集体对皇帝跪拜,弄完后,这位侍中大人才开始念读圣旨内容。

一般稽首跪拜礼,具体是要头部呈俯状点地,然后左手按着右手抱拳互握,拜的时候也很讲究,先是站着头部形成俯伏,再到双手,接着拱手至地,此时双手不能松开,手部摆放在膝盖前方位置,而头部则至在双手前面,因此一气呵成,完成一拜之礼,方才称得上是大臣对天子的敬重礼仪。

跪拜礼
唐朝除了官员要对皇帝举行稽首礼之外,平时见面也要进行跪拜礼。古代的人们喜欢席地而坐,期间臀部紧挨着脚后跟位置,行礼时,提腰令臀部离开脚后跟,接着膝盖向前倾,跪到地面,以完成跪拜礼。古籍《周礼》有描述,称古代人们的跪拜礼仪大概可分为9种:稽首、空首、吉拜、震动、凶拜、肃拜、褒拜以及顿首跟奇拜。然而后来日本人就把唐朝的跪拜礼学到家,他们的房子通常没有凳子,都是席地而坐,行礼也跟上述的跪拜方式差不多。
另外还有作揖,这是一种主宾相遇之际的礼仪,通常不用在正式场合。比如交情十分好的朋友,关系不错的邻居、同事、同学等,见面都会拱手或作揖。拱手一般是指表达出自己的敬意,一般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如果是对方遇到凶丧之事,则要相反拱手作礼,也就是左手在内,右手在外。作长揖,则是比较轻松的一种敬重礼仪,其无论是男女老少前辈后辈都可使用。

通常会大臂一开,甩起衣袖,双手高高举起,握成拱手形状,如果高高的由上往下行礼,因此被称为长揖。唱诺则是作揖的升级版本,在小说《水浒传》里,我们经常看到好汉们见面时,除了拱手作揖之外,还喜欢唱个诺,如武松砍了西门庆,流落成为头陀跟宋江相遇后,就首先称,小弟给哥哥先唱个诺了。其实这种属于宋朝时期,男子给别人作揖的时候,同时发出祝贺声的礼仪,其在当时十分流行以及时尚,故此我们就在小说章节里经常能看见。
唐朝男子们见面喜欢作揖唱诺,女子则不然,她们有自己的传统礼仪,叫做“道万福”。唐宋时代的女子,跟人见面之时会行一个万福礼仪,其双手的手指互相紧扣,轻轻的移至腰间右侧,然后儒雅的弯腰微蹲给人行礼,在行礼的同时口中说一声:“万福”。然而唐朝盛世的礼仪还有很多,比如过什么节日,穿什么衣服,进行什么样的祭祀活动,吃什么食物等等,这些在古籍中均有记载。

在中国古代,与人见面时的都要把双手放在胸前,让对方看到你的双手中没有武器。让别人知道你不会伤害对方,让对方又安全感。后来不断改进,不断约定俗成,就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拱手垂头礼,一般以抱拳垂头礼为主。

打从魏晋开始,出现了很多风流名士。在向人行礼的时候,开始别出心裁地改变手势,以凸显自己的超然脱俗和卓尔不群。到了隋唐,叉手礼开始成为长安地区的主要行礼方式。
这种叉手礼,一般是右手摊开,掌心向内,拇指向上。左手以食指和拇指握紧右手拇指,其余三指自然伸开。然后垂头行礼。面对长辈或者上级,还要伴以鞠躬。


唐朝是怎么拜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5540456692中国唐朝的时候行“双膝跪礼”吗?
    裴实池唐朝不行跪礼:“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康有为遗稿》跪礼是元朝才开始的,唐朝行的是躬,君问话臣要站起来回话,还是比较宽松的,宋朝开始,臣必须站着面君,赐座都只敢做半个屁股 ...

  • 15540456692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谁
    裴实池1、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唐太宗。2、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唐太宗为取得大乘真经,遍求贤才,唐玄奘毛遂自荐在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原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

  • 15540456692唐代人上朝不对皇帝“三跪九叩” 表忠心需原地跳舞
    裴实池这个对着皇帝跳舞的“蹈舞”“舞蹈”“拜舞”礼呢,其实也不是上古中原文化流传下来的礼俗,而是跟“五胡乱华”后北方游牧民的风俗有那么点儿不远不近的关系。“舞蹈”作为大臣对皇帝行的礼第一次见诸史书,是在隋朝,到了唐朝就大大盛行,然后宋朝也还沿袭着,不仅是元旦大朝,凡是要表达激动兴奋...

  • 15540456692清明节唐朝墓祭的习俗 唐朝是如何墓祭的
    裴实池也许因为这一“任遣子弟,以申情礼”的诏令难以满足“常参官”们的扫墓要求,后来唐政府又颁布政策,对于官员的扫墓活动做了新的规定。比如宪宗于元和元年(806)三月下诏:常参官寒食拜墓在畿内听假日往还,他州府奏取进止。唐朝是如何墓祭的 穆宗于长庆三年(823)下敕:寒食扫墓,著在令文。比来妄...

  • 15540456692唐朝人见了天子会不会跪下?
    裴实池起码对祖先的尊重。中央集权,君权高度集中,导致了唐朝皇帝接见大臣,面对面而坐,有时还能给大臣一杯茶。宋朝大臣皇帝说话都要站着,而明清时代不允许站着,只能跪着。皇帝是天子,也就是天子。向皇帝下跪等于向天下跪,所以见了皇帝也要下跪。这是中国古代落后制度奴役的结果。唉,真悲哀。

  • 15540456692唐朝有很多彩绘匍匐俑,这种跪拜姿势在古代是啥意思?
    裴实池古代的跪拜无非就是封建等级制度的荼毒,表现的是古代的等级秩序和墓葬的等级秩序,或者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情愫的表达方式,即表现出对墓主人的哀思之情。唐代的这种跪拜匍匐俑大多是从武则天那时开始的。原本是之前一些地主财主用的填充墓地的方式,只是用来彰显墓主人的奢华,其实说白了就是摆谱,想让...

  • 15540456692唐朝人下属对上一级的人都是怎么称呼的?怎么参拜的?
    裴实池唐代下属对上级的的称呼各种各样不知道你问的是什么,似乎“大人”“先生”“阁下”等等数不胜数,和钱袋后代没有太大区别,我说说很特别的吧。唐代一般奴仆称男主人为“郎”,“郎”是一种很特殊的尊称,清代有学者说过“唐人称人郎,犹如今人称人爷耳”就是说唐代称谓中加郎犹如清代称谓中加爷一...

  • 15540456692古代标准的拜堂流程是怎么样的
    裴实池如果不是有人挑唆,王浑还是要答拜的。这也说明,夫妻互拜的风俗刚刚兴起,王浑不拜也就不拜了,后来风俗成熟时,新郎的官再大也得拜。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齐皇帝举行婚姻大典时,夫妻也要互拜的。不过仍是女先跪拜,后起;男后跪拜,先起。始自唐代,自皇室至士庶,普遍行之。宋以后,风行...

  • 15540456692唐代拱手的姿势?
    裴实池拱手礼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拱手礼最容易让人姿势挺拔,昂首向上,有利于敬。尤其拱手礼时最容易注目,而且往往目光相对,很容易流露和表达真情。一般情况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好...

  • 15540456692唐朝的婚嫁礼仪
    裴实池1、纳彩(采)开剪也叫“纳彩”是指男家于迎娶前一个月,将结婚日子提前通知女家,谓“送日子”。男家将给女方的彩布、衣物送往女家,谓“送嫁妆”。并请一儿女双全的有福之妇女,为姑娘裁衣,谓之“开剪”。《婚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后亦以鹅代)”2、问名 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