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最后一战是?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诸葛亮司马懿最后一战是什么谁赢了 都怪那一场雨~

诸葛亮司马懿最后一战是上方谷之战,结局以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司马懿获胜。
在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由于东吴此时也从东南进军魏国的合肥等地,司马懿经过和诸葛亮的数次交锋深知他的厉害而且魏主也下旨命司马懿坚守不战。于是两军便在渭南相持很久,由于蜀军远道而来不可久战。
于是诸葛亮想用计策把司马懿引入上方谷,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易燃物质把司马懿人马活烧在上方谷。待魏延把司马懿等人引入上方谷,上方谷便被蜀军准备的易燃物质燃得火光冲天,眼看司马懿等人将葬身火海,谁料此时不期大雨却从天而降,将大火扑灭。
司马懿等人也就侥幸的逃脱了。在上方谷上的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不由的深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科学点评
上方谷入口窄,腹地阔,两边高,中部低,这种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一旦谷内起火,气温开始升高,贴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受热膨胀上升,上层及周围冷空气则收缩下沉,形成强烈对流的山谷风,因此出现了狂风大作的现象。
同时,当谷底大量热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又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云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烟尘随空气上升到天空后,又为水汽凝结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加速了水汽的凝聚。
这些云雾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大雨倾盆的局面,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马懿才得以脱险。

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与司马懿对於渭南,并约吴国共同发兵。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宣王司马懿,但司马懿忍辱据守不出,并以“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将怒。诸葛亮乃分兵屯田,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共同种粮自给自足,打算长期驻扎下去,但诸葛亮却因过于操劳而病重。

悲情五丈原大战:是诸葛亮全部家底的最后一战。

五丈原,举世闻名的古战场,坐落在关中平原西端的秦岭与渭河之间,1781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激战,让时间从此定格,让寂寞无闻的五丈原从此名扬天下。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兵出斜谷,进占眉县。当时司马懿跟手下人说了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后来这句话被罗贯中写进了三国演义,作为司马懿故弄玄虚的证据之一。

为什么出武功就是爷们儿,出五丈原就诸军无事。看了地形图,再结合当时形势,就能明白司马懿这句话的用意何在。

A处是五丈原,在渭水南岸,背靠褒斜道;在它的东边是武功县,武功南边正对着骆谷道,西边是宝鸡,也就是当年的陈仓城。

如果诸葛亮从骆谷道出来攻打武功,离东边的长安不足两百里,等于戳到了曹魏的心尖儿。战局到了那个地步,不考虑军事因素,光是政治压力,就会逼迫司马懿跟诸葛亮决战。到时候狭路相逢勇者胜,胜败在五五之数。就算诸葛亮肯,司马懿还不干呢。如果诸葛亮从斜谷出来,驻扎五丈原,那他就是打算渡过渭水,打下岐山。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岐山以北是崇山峻岭,诸葛亮一旦攻拔这里,等于掐断了陇西和关中的联系,战略意图和当年守街亭相仿。

司马懿的战略很简单,守。你不打我也不打,你打我也不打。诸葛亮求战而不得,最终急了眼,骂宣王是个娘们。我们从地形图上明白了双方的意图以后,对史书里这段记载也就理解透彻了:“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

所以司马懿这句话结合地理看,实是一句略带着点后怕的庆幸。不读图,是体会不出他这种感觉的。

但是,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干。

事实上,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动作相当大。十万军队出斜谷,在渭水南岸扎营,且率军屯田,明显有长期作战的准备。这也许和蜀汉当时的处境有关。三国之中,蜀国最弱,第五次北伐,蜀军离开自己的粮道相当远。从蜀军屯田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当时后方的补给已然跟不上军队的消耗速度,情况严重到不得不在原地寻求给养的程度。恐怕这也是诸葛亮制定此次战略意图的隐忧。远离根据地到国外作战,最怕的便是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攻取武功,兵向长安,确是一项非常宏大的战略构想。但并不长于平原作战的蜀军,在面对魏军铁骑时,胜率最多只会有五成。一旦战役失败,蜀军唯一可以退却的,只有武功南面的骆谷道。而这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诸葛亮最终选择这样的方针,其实不能算错。占领岐山之后,陇西和关中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切断,蜀军可以逐步蚕食魏国剩余的领土,然后向东谋求发展。即使战役失败,蜀军也完全可以在斜谷据险后退,逐步撤出战场。后来战役的发展也确实如此。

所以,第五次北伐,其实还是诸葛亮一贯求稳的战略思想。他唯一没有料到的,恐怕只是自己的寿命。



诸葛亮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

火烧司马懿 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准备,兵出斜谷,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於渭南,并约吴国共同发兵。

建兴12年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诸葛亮的最后一战是?视频

相关评论:
  • 15958643813诸葛亮是怎么死的?他死前打过的最后一场战是如何的,以致让诸葛亮致...
    武荔狐不是死在战场,积劳成疾。晚期累得多吃得少。最后他企图襄星向天借命十年,七天快到,眼看就要成功,可惜魏延这家伙身形带风扑灭了长明灯,孔明由此油竭灯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一战是上方谷之战,差点就把司马懿围困烧死了,可惜当时天降暴雨,熄了大伙火,诸葛亮茫然自叹:”天命如此!魏气数...

  • 15958643813诸葛亮最后一战和谁打?
    武荔狐司马懿 第六次战役是蜀汉建兴十二年(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准备,兵出斜谷,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於渭南,并约吴国共同发兵。

  • 15958643813诸葛亮的最后一计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武荔狐但是这一计好像也没有到万劫不复的地步吧,这顶多算借助司马懿多疑的特点骗骗他,如果这一计都让诸葛亮永世不得超生,那么大约世上很多人都会永世不得超生吧。所以这所谓的永不超生的一计大约不是最后一计,而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司马懿真正的最后一战,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火烧上方谷这一计布置...

  • 15958643813诸葛亮与司马懿谁厉害?诸葛亮司马懿有几番较量?
    武荔狐首先我们就说最后一战,诸葛亮已经年老了,自己独自一人带着复兴汉室的想法坚持着,而对手正是司马懿,最后一战利用偷了司马懿的粮库当做一个计谋,骗司马懿过来,利用山谷布置好人在高处等待司马懿的过来,果然成功进入其中,这里就不难看出诸葛亮确实技高一筹,而司马懿这个人可是小心谨慎的很,第一时间...

  • 15958643813孔明临死前的最后一战为何没有烧死司马懿?
    武荔狐话说在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诸葛亮带兵35万驻扎于祁山,司马懿调集40万兵马,在长安以西渭水一带摆开阵势。由于东吴此时也从东南进军魏国的合肥等地,司马懿经过和诸葛亮的数次交锋深知他的厉害而且魏主也下旨命司马懿坚守不战。于是两军便在渭南相持很久,由于蜀军远道而来不可久战。诸葛亮一边布置...

  • 15958643813诸葛亮的悲剧是三国演义中最扣人心弦的悲剧,你赞同吗
    武荔狐火烧司马懿是孔明的最后一战,战前准备充分,孔明事先设下埋伏,就等着司马父子三人葬身火海。而司马懿父子三人也认定自己必死无疑,正在这个时候天骤然下起倾盆大雨,司马懿逃脱。诸葛亮一脸死寂,大呼“天不助我”。开始时是一个多么意气风发的人,一个多么骄傲的人呀,他怎么能容忍自己精心布下的居...

  • 15958643813诸葛亮火烧司马懿失败大声哀嚎
    武荔狐那次战争是孔明最后一战,战前准备充分,孔明事先设下埋伏,等着司马父子三人葬身火海。而司马懿父子三人也认定自己必死无疑,正在这个时候天骤然下起倾盆大雨,司马懿才侥幸逃脱。诸葛亮也因为大雨的来临由喜转悲,情绪的大变导致他淤血难散,郁结加上长期的操劳,年仅五十多岁的诸葛亮提前死去。如果...

  • 15958643813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流露出诸葛亮怎样的情感
    武荔狐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对刘阐的教导和规劝,后出师表是诸葛亮知道自己是最后一战了,是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告别。《前出师表》时,刘备新亡,国势初愈,士气低落,军民急需一个明确、坚定的奋斗方向。这时,孔明北伐上表,表其忠心,为报知遇之恩死而后已,劝谏后主奋发图强,君民齐心,同仇敌忾。《后出师表...

  • 15958643813为什么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没有走祁山,而是选择了兵出斜谷呢?
    武荔狐于是公元234年,诸葛亮集结了十万大军,在斜谷修建了粮仓,以木牛流马运粮,以魏延为先锋,大军向五丈原进军,这便是诸葛亮的最后一战“五丈原之战”。魏国仍旧是司马懿统兵,他在此战之前就说诸葛亮要是向武功山以东,截断他们与长安的联系,的确可怕,但是要是在五丈原扎营就不必害怕了,...

  • 15958643813诸葛亮最后一次北征,为何司马懿不给老对手最后一战的机会?
    武荔狐一、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可以说诸葛亮已经倾尽了全力,所以司马懿避而不战,主要是因为司马懿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战胜诸葛亮,所以想要避开这场战争,但是后来在诸葛亮的讥讽之下没有办法才迎战,可以说司马懿认清了现实。二、也有人说司马懿之所以不应战,并不是说他怕了诸葛亮,而是因为他想用拖延...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