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原文: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指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至白云寺,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以上。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孥撑拄,不可名状。

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索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

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惫而喘者,恐而眺者,怡然若有乐者,怅然俯仰感慨若有悲者:虽所遇不同,然莫不皆有得也。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其上始平旷,坦石为地,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天之风飕飕,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

既而欲下,失其故路,树隐石蔽,愈索愈迷,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时日欲暮,大风忽来,洞谷唅呀,鸟兽鸣吼。予心恐,俯下疾呼,有樵者闻之,遂相导以出,至白云亭,复与同游者会。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惟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今天下板荡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离合之难保也,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

众曰:“诺!”遂书以为记。

2、译文:至道元年,我寓住在汤阴。不多久,桂林有个叫惟深的和尚,从五台山回来,承蒙他来见我,说:“从前您曾经同我谈论南岳衡山山水的秀美,是湖南最秀美之处;如今我到林虑,造访天平山,探寻尽了那里的美景。纵观那里的泉水奇石,超过衡山很远。”

我大吃一惊说:“我在汤阴居住了两年,汤阴和林虑接境,平时从来没听见有人谈起过天平山。现在先生您欺骗我,这是认为我是魏地之人并且将要讨好我吗?”第二天,惟深和尚要离开,我趁机挽留他,说:“您昨天说的话如果真的不假,敢同我一起去游游吗?”惟深说:“好。”

一开始我们从马岭进入龙山,山间小路崎岖难行,我觉得有点疲倦。又走了几里,进入龙口谷,山色相映,曲折四环,树木苍翠,我或环绕观看,或俯视,或仰观,竟忘记了旅途的劳顿。第二天,正午时抵达桃林村,原来这里才是山脚。

顺着山势绕回来,有一块几丈大的平地,叫槐林。我坐在石头上,抚弄着山泉,不知不觉到了下午申时,在环翠亭上休息,环顾四周清秀脱俗的景色,恍惚疑心是在人世之外,我慢慢走着,留恋忘归。傍晚时,到了明教院,当晚住宿在连云阁。

第二天早晨,惟深邀约寺里的和尚契园跟着我们游赏。往东经过通胜桥,到达苍龙洞,又到菩萨洞;再往下朝南走,观看长老岩、水帘亭,在山石凿成的路径上盘旋,往下鸟瞰白龙潭后回来。

第二天,往西到长老庵游赏,往上观看珍珠泉,穿过舞兽石,在道者庵休息后,往下到了忘归桥,由山涧往回转,又到昆阆溪、神仙献花台,在南边和白龙潭相会。双手攀援藤萝到了西山,沿着樵径小路,观望风云谷后回来。

第二天,契园请我们在佛殿的北边吃饭,回头看见周围的峰峦,秀丽得像一座围屏。契园说:“在东北方那座最高的山峰,就叫倚屏峰啊。”我说:“这些山大多像围屏,为什么只有这座山峰得到这个名字啊?”

契园说:“它们出名的时间已经很久了,都是已经过世的师父们传下来的。”在倚瓶峰的西边有两座山峰,一座叫紫霄峰,上面有座秀士壁;一个叫罗汉峰,上面有座居士壁:都因为它们所相像的得名。在六座山峰之外,在它南边隐约可见的山峰,人们称为扑猪岭。

在它旁边的叫熨斗峰。这些山峰都从茂密的树林和高大松树之间挺拔出来,陡峭的石壁有几千尺高,它们互相环绕连接,险峻的山岩陡峭高峻,即使是善于绘画的美术师也不能画出这般美丽的图画。

我留在那里观赏了一共五天,不想离开,才知道惟深的话没错。又感叹这么多年的时间,距离我居住之处才百来里远,这么秀丽的景色,我居然没听见过,面对惟深真有一种羞愧的神色。

第二天我要离开这里,惟深和契园一再要我留下题几个字。我害怕我的文才配不上这里秀丽的景色,不敢写诗描绘,因而只好把这几天中见到的情况记述下来。

扩展资料

该文选自《高青丘集.凫藻集》卷一。作于1362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九月,时作者二十七岁。天平山在江苏苏州市西吴县境内,离苏州十四公里,自唐宋以来,就逐渐成为风景游览区。

因山顶正平,故称天平。该文以细致的笔触,描写了游览天平山的经过,以及游览中的感慨。它熔写景、记人、抒慨于一炉,文字生动逼真,让读者历历如见。

高启(1336—1374),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明代初期著名文学家。性格疏放,不拘于礼法。元代末年隐居昊淞青丘,自号青丘子。明太祖洪武(1368—1398)初期,被荐修《元史》,授户部右待郎,不受,赐金放还。

后因写文章有所讥讽,被朱元璋借故腰斩于南京,死时仅39岁。他是明代初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诗爽朗清逸,雄健浑涵,与杨基、张羽、徐赉齐名,称“吴中四杰”。部分诗对民生疾苦有所反映。亦有数量不多的的散文。有《青丘高季迪诗文集》二十五卷传世。




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及赏析视频

相关评论:
  • 13125086183与朱元思书中:赏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潘肃贷与朱元思书中“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为了表现什么 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写从侧面写出了山林的静谧,以蝉和猿的静来衬托出山林宁静的特点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怎么翻译?《与朱元思书》 蝉则久久的鸣叫不停止,猿则久久的啼叫不停 与朱元思书中的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

  • 13125086183与朱元思书佳句赏析
    潘肃贷1.与朱元思书赏析 这是我根据你的要求所作出回答:在这一片奇伟、美妙、瑰丽的山水中,人们都会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的轻松惬意,从而陶醉于大自然的奇山异水中。自然,对世间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便感到索然无味。个人的主观臆测,你认为错,我的问题;你认为对,那这见解就属于你了。下...

  • 13125086183《与朱元思书》 “寒树”的解释
    潘肃贷指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 【朝代】南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 13125086183《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潘肃贷自(zì)三(sān)峡(xiá)七(qī)百(bǎi)里(lǐ)中(zhōng),两(liǎng)岸(àn)连(lián)山(shān),略(luè)无(wú)阙(quē)处(chù)。重(zhòng)岩(yán)叠(dié)嶂(zhàng),隐(yǐn)天(tiān)蔽(bì)日(rì)。自(zì)非(fēi)亭(tíng)午(wǔ)夜(yè)分(fēn)...

  • 13125086183《与朱元思书》阅读理解
    潘肃贷下面是我整理的《与朱元思书》阅读理解(精选9篇),欢迎阅览。 《与朱元思书》阅读理解 篇1 与朱元思书(8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1312508618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翻译及赏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古诗原文_百度...
    潘肃贷《与朱元思书》赏析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桐庐至富阳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 13125086183与朱元思书的笔记
    潘肃贷译文: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答: 九.(玉林市、防城港市) 与朱元思书 吴 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

  • 13125086183初三课外山水景色类文言文
    潘肃贷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 2. 描写山水景色的文言文还有翻译 与朱元思书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原文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

  • 1312508618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
    潘肃贷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三、出处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 13125086183《与宋元思书·吴均》全文赏析
    潘肃贷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时年五十二岁。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另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赏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劝友归林摒弃名利 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一...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