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十七年散文三大家各自的艺术特色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17年散文总体特征和散文三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共同特点~

《日月经天》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观察景物得到的感受。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随着观察点的变化写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刘白羽,1916年9月生,北京人。中共党员。1936年在《文学》月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冰天》,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3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草原上》。翌年春赴延安。抗战期间投身敌后战场,写出《五台山下》、《太阳》、《幸福》等小说。解放战争时期转战东北,写有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报告文学《光明照耀着沈阳》等。新中国成立后,在担任文化领导工作的同时,发表了《日出》、《长江三日》等大量散文通讯。晚年笔耕不辍,写有四部长篇:报告文学《大海》(朱德的前半生),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历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名誉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本文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刘白羽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课文第一句话写道“过了七十七个中秋节,今天才从大自然中发现一种奥秘,得到一种启迪。”想一想,作者发现了大自然的什么奥秘?得到了怎样的启迪?

三、了解课文内容,概括各段的段意。

1段:写中秋节当晚作者在床前所见到的月亮高挂中天的美景。描写月亮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2段:写中秋节次日凌晨月亮高悬西天到隐没西天的景象。

3段:写太阳还未露出地面的情景。

4段:写太阳出来时日月平列在一条平行线上的奇观。

5、6段:从日月轮回中悟出一个道理:运动中的永恒,永恒中的运动。

7段:过渡段

8段:进一步强调从日月轮回中所悟出的人生奥秘:一切一切的美都在运动中活跃、存在。

9、10段:回忆在罗马看到黄昏时分日月同辉的壮美景象。

11段:写从回忆中的景象,再看眼前景象得到的感悟:日月同辉,宇宙永生。

12、13段:写从中秋赏月得到的启迪:一切美都在运动中变化,一切美都在运动中升腾,又在运动中隐没与消失。

四、仔细阅读课文,作者在赏月时观察点、观察角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第一次:中秋节当夜,窗前,看到月升中天。

第二次:写中秋前次日黎明,走上楼顶,仰首西望,看到淡淡的月亮高悬西天。

第三次:写在楼顶上缓缓漫步中,看到月亮冉冉下降,晨曦初显。

第四次:转身向东,发现太阳还未露出地面,已将强烈的红光从地平线直射西方。

第五次:写太阳升上来时,日月同在一条平行线的奇观。

五、总结写作特点:

1、随着观察点的变化写景的特点。

2、理解作者观察景物得到感受的写法。

三位作家是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他们的散文比较注意从文章风格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的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三人中以侯方域成就较为突出。
初散文,时有被称为“清初三大家”的侯方域、魏禧和汪琬。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推为第一。
国初气不淳,一时学者始复讲唐宋以来之 矩矱。而琬与魏禧、侯方域称为最工。然禧才纵横,未归於纯粹,方域体兼华藻,惟琬学术最深,轨辙复正。庐陵、南丰固未易言,要之 ,接迹唐、归,无愧色。

十七年散文三大家各自的艺术特色简述如下:

1、杨朔散文的艺术特色:讲究艺术构思;注重创造诗的意境;讲究艺术结构。

2、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富有情趣性与幽默感;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流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

3、刘白羽散文的特色: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激情;错落有致的结构。

扩展资料:

秦牧的主要作品:

《秦牧全集》、《火种集》、《秦牧散文集》、《彩蝶树》、《秦牧儿童文学全集》、《秦牧文集》、《秦牧散文选》、《花城》、《秦牧科普作品选》、《华族与龙》、《艺海拾贝》、《哲人的爱》、《在国际飞机翼下》。

杨朔的主要作品:

《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

刘白羽的主要作品:

《风风雨雨太平洋》、《第二个太阳》 、《红玛瑙集》、《风霜集》、《海天集》、《秋阳集》、《腊叶集》、《历史的风暴雨》、《为祖国而战》、《延安生活》、《游击中间》、《环东北行》、《英雄的记录》、《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秦牧

百度百科-杨朔

百度百科-刘白羽



1、杨朔散文的艺术特色:讲究艺术构思;注重创造诗的意境;讲究艺术结构。

2、秦牧散文的艺术成就:融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富有情趣性与幽默感;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流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

3、刘白羽散文的特色: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激情;错落有致的结构。

扩展资料:

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

秦牧的散文格调高昂,立意深刻,寓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于闲谈趣闻之中,赞美祖国和人民,歌颂社会主义,用高尚的思想和高雅的格调统帅作品,使读者在字里行间中得到心灵的净化。

宣传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充满了对一切腐朽、污秽、丑陋事物的憎恶之情。他的作品充分调动联想和想像的艺术手段,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在讲古论今中阐述主题。

刘白羽的散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充满革命激情,文笔粗犷、豪放,富于诗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朔散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牧散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白羽 (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



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被当代文学史家们称为“散文的黄金时代”,所谓的“散文三大家”:杨朔、刘白羽、秦牧杨朔散文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杨朔式的“诗体散文”。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诗为文”的艺术主张,这在散文写作上是独树一帜的。杨朔散文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其境界优美、诗意盎然。①他是造“境”的能手。场面、对话、景观、氛围,他只消精练的几笔白描就能使意境全出,神情毕肖。如《海市》《泰山极顶》等。②由于他的散文是“当诗一样写”的,所以很自然地它们就诗意盎然。这个“诗意”,主要表现在作品的整体构思上。杨朔的散文多写得往复三折,布局精巧。他的文章讲究“起笔”,一般总是先声夺人,起势不凡;然后就波澜跌宕,往复三折,极尽“转弯”之能事,以收“曲径通幽”之妙;最后,多是“卒章显志”,认识骤然升华,顺势翻出新意,从容“点睛”,含蓄止笔。他的这种严谨的结撰功夫,使他的散文作品酷似精心修剪的盆景艺术。
他的散文的语言是清新俊逸、雅俗共赏的。他写惯了小说,所以“口语”是其文章的底色;他又精通古典,擅长外语,因而又不时地糅入一些颇为雅致的书面词语。这样,就形成了他作品可读、耐读的特有语言风格。
但杨朔散文也是有其明显缺点的。这个缺点我们可以从更高的美学的层次上来认识它。他的散文除了人们常常说到的具有“诗魂”之外,实际上,它还同时具有通讯性和小说化倾向。 刘白羽注重自我内心发现,以开阔的“战士”胸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壮美事物,表现对历史前进的关注和对时代、人生、革命、理想的哲理性思考。赞颂着新时代、新生活,角度却各不相同。刘白羽常展开丰富的联想,描绘一幅幅画面,形成宏阔的意境。刘白羽散文具有波澜四起、富于变化、摇曳多姿的结构特点。刘白羽恣肆汪洋的语言具有音乐美、绚烂美、豪壮美。 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
秦牧散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总是相辅相成的。秦牧的散文语言潇洒自然,清新流畅,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扩,感情自然流露,巧妙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杨朔[1]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 杨朔
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   杨文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秦牧散文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 秦牧有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特色是,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知识丰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土地》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从历史和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侃侃谈起,以土地为对象,时而展现新时代的风貌,时而追叙惨痛的历史,时而歌颂新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时而写到古代的封疆大典,时而又将笔触延伸到殖民者的暴行,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到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之中,向读者提供了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历史教材。 刘白羽注重自我内心发现,以开阔的“战士”胸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壮美事物,表现对历史前进的关注和对时代、人生、革命、理想的哲理性思考。赞颂着新时代、新生活,角度却各不相同。

刘白羽常展开丰富的联想,描绘一幅幅画面,形成宏阔的意境。

刘白羽散文具有波澜四起、富于变化、摇曳多姿的结构特点。

刘白羽恣肆汪洋的语言具有音乐美、绚烂美、豪壮美。


简述十七年散文三大家各自的艺术特色视频

相关评论:
  • 18359877284清代三大散文家
    双灵苗方苞 方苞(1668-1749) 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

  • 18359877284清初三大家
    双灵苗清初三大家是指的,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邱人,少年时,主盟 复社,和东南名士交游,名气甚盛,曾中顺治八年乡试副榜,他的散文当世推为第一 ,有《 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其文学 《史记》笔法,以才气见长,他的《 马伶传》 ,学唐人传奇,...

  • 18359877284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双灵苗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 18359877284中国散文三大家
    双灵苗中国散文三大家,中 国 散文三大家分别是 杨朔,秦牧和刘白羽。

  • 18359877284清初三大家,指的是三位()
    双灵苗编辑词条 清初三大家 清初散文,时有号称三大家的侯、魏、汪三人。侯方域(一六一 八 -- 一六五四),字朝宗,河南商邱人。少年时,主盟复社,和东南名士交游,名气甚盛。曾中顺治八年乡试副榜。他的散文当世推为第一。 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其文学《史记》笔法,以才气见长。...

  • 18359877284清初三大家社会背景
    双灵苗在明代,唐宋古文的传统面临复古派学秦汉文与公安派、竟陵派强调个性抒发的挑战。随着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学者们倡导经世致用的理念,致力于民族振兴。这一背景下,钱谦益、黄宗羲、顾炎武等学者对散文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清初的散文回归并发展了唐宋古文的“载道”传统,对“道”的内涵进行了修正和扩展,使...

  • 18359877284半大小伙子的三大爱散文
    双灵苗我母亲爱干净,离不了肥皂,那些肥皂,是我母亲探家时从老家背回来的。何老二说给他两块肥皂,就给我一对鸽子。我毫不犹豫偷了母亲的.两块肥皂送给了他,可没见他的鸽子。后来,他用同样的方法,让我用一顶颜色正宗的黄帽子,无怨无悔地换了他的灰帽子。多少年了,再也没见过他。要是能见到他...

  • 18359877284清朝文学多元发展,主要分为哪几个类别?
    双灵苗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承接各代文学成果,先后形成许多学派,但是因为文字狱,清朝文学普遍缺乏明显特征与创造力,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下清朝文学的类别。散文 清朝前期出现风格率真、浪漫的小品文,以张岱、李渔与袁枚为主;又有侯方域、魏禧、汪琬合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但是他们的文风不受道学学者...

  • 18359877284郦道元与谁并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双灵苗感情充沛.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他的散文把形散和神散结合起来,做到欲控制于放纵.而且秦牧的散文讲求语言流畅,凝练生动.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点是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他的散文结构富余变化,格局汪洋恣肆.语言绚丽,声音铿锵,气势雄浑是他散文的语言特点.他们三个才是当代散文三大家 ...

  • 18359877284外国的三大散文家
    双灵苗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