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从什么开始有的?发源地?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普通话的发源地?~

周朝时,据传官方语言以周天子所在地为准,是周朝的统治者和各地诸侯所共用之语言,为周音,称雅言。各诸侯国交往的需要也促进了雅言的形成发展,有了音和韵,“声成文谓之音,声音相和谓之韵”。《论语》『述而第七』中有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雅言应用之广。


秦始皇统一六国,便以秦音为标准。


汉至元初,语音变化复杂,尚无证据显示有各地广泛应用的通用语言,在此不详述。


周秦汉之发音,称上古音。魏晋到宋为中古音。元以后是近古音。


元建都北京后,北京官话开始形成。


元朝(公元14世纪)的周德清在14世纪初撰写的韵书《中原音韵》中,北方话,平声已分为阴平、阳平二声,入声渐渐消失,清浊声母合并,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现代北方话的雏形。


明清,北京官话在全国应用渐广,但已失中原雅言之古韵。


1728年清雍正皇帝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读书人听不懂官话不会说官话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是元朝时期以大都(北京)话为基础所编制的《中原音韵》,前身是明清官话,到了雍正年间,清朝正式确立北京话为标准官话。现代普通话跟东南地区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较少,并且消失了“入声”。
1909年清政府将北平语音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发“京国之争”,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



推广过程:
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由于不同方言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沟通交流,因此存在“区域文化岛”的现象,这些“区域文化岛”保留了不同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民间智慧的精华,但是由于语言障碍无法很好的交流和互相取补。
因此,需要有一种共同语来消除“区域文化岛”,将中国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智慧黏合起来。不过推广一门语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要恰当处理好地方语言的发展和普通话推广之间的协调性。
北京话、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少许差异。要注意的是北京话并不属于一种标准语,因为它是未经整理和标准化的北京城区方言。以上的几种标准语都是以北京话这种方言为基础来进行标准化的产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普通话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发源地是北京。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




扩展资料:

普通话的特征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一些语词当地极少使用则在其它地方采音)。1953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他们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的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乡三地进行了语音采集。

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从后来普通话的规范来看,滦平日常的语言非常符合这些标准。

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音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语



汉语标准语的历史悠久(参见),有雅言、通言等概念,但现代汉语标准语则继承于始于北宋、定命于元明的“官话”体系。

“官话”,是明清以来以北京音为代表的北方话。清朝政府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得送试”。
1909年(宣统元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这是汉语标准语历史上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1910年,将官话定名为“国语”的提议者、资政院议员.江谦再次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用合声字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的主张。1911年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案》。自清末以来的国语制定运动,主要确定了标准语音的制定和国音符号(第一式)。在标准语音的制定方面, 以北方官话 (京音) 为基础。

尽管明清时期官话已成为官僚、知识分子阶层的通用语,但它并没有被统治政权向中国全国推广,亦不为大多数汉语使用者所通晓,甚至没有法定的称呼。
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3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读音统一会”,用每省一票的多数票方法审定了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6500多个汉字的“国音”,决议融合各地方言制作出标准“国音”,即“老国音”。它的特点是:声母和韵母95%左右与北京音相同;保留入音。会议还通过了“注音字母”。

1916年,北京教育界人士组织了“国语研究会”。

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国语统一筹备会”,1919年9月编辑出版了《国音字典》。

“五四”时期,发生了“白话文”运动。

1920年,教育部正式通令从该年起小学“国文科”一律改为“国语科”,教学白话文、“国音”和“注音字母”。

由于《国音字典》语音标准与北京语音标准产生的矛盾,1920年爆发了“京、国之争”。南京高师英文科主任张士一于1920年发表《国语统一问题》,认为“注音字母”连同“国音”都要做根本的改造,不承认“国音”,主张以北京音为“国音”标准,响应者众。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和江苏全省师范附属小学联合会相继做出了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决议,并开始在学校推广。

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大会决定兼采二者,使用标准国音中的京音声系,是为“国音京调”。

1924年—1926年,“增修国音字典委员会”修订了“老国音”,将汉字读音改为“以北京的普通读法为标准”,即“新国音”。

1928年国民政府改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1932年5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并出版《国音常用字汇》,为确立国语的标准提供了范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表示尊重,避免“国语”这个名称可能引起的误解,1955年10月相继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定将规范的现代汉语定名为“普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和标准。其中“普通”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说:“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5年后采用“普通话”一词取代“国语”。

(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1956年国务院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82年11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入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条文。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作为现代国语的普通话,和作为古代国语的中原雅音相比,融入了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和元朝之前的中国国语(官话)具有很大的不同。普通话不具备的中原雅音的许多特征,却大量保存在各种汉语方言中。
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通过了普通话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北京的语音系统,即北京话的声、韵、调系统,并不意味着北京话就是普通话的标准发音,事实上,两者有着相当的差异。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指方言分区意义上的“北方”,包括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江淮地区等,由于北方话使用区的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而内部虽然有着“次方言”的存在,但是各地词汇系统的差异相对较小,适合作为普通话词汇的基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位于法规范”,是因为“白话”与人们日常交流的口语基本一致,但是语法的规范程度更高,这样若以书面的形式存在,更有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普通话有两个语音采集地,一个是北京,一个是河北滦平县。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与北京仅一山之隔,因为独特的历史渊源,成为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之一,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都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滦平便成为天然的“普通话体验区”。

滦平日常的语言就很符合关于普通话推广的一些标准。滦平话音准分明,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语速适中,气流连贯,易于分辨,字正腔圆,语调比北京话要“硬”一些,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里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易于演讲和日常交流,所以被学习和推广。



汉语标准语的历史悠久(参见),有雅言、通言等概念,但现代汉语标准语则继承于始于北宋、定命于元明的“官话”体系。
“官话”,是明清以来以北京音为代表的北方话。清朝政府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得送试”。
1909年(宣统元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这是汉语标准语历史上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1910年,将官话定名为“国语”的提议者、资政院议员.江谦再次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用合声字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的主张。1911年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案》。自清末以来的国语制定运动,主要确定了标准语音的制定和国音符号(第一式)。在标准语音的制定方面, 以北方官话 (京音) 为基础。
尽管明清时期官话已成为官僚、知识分子阶层的通用语,但它并没有被统治政权向中国全国推广,亦不为大多数汉语使用者所通晓,甚至没有法定的称呼。
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3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读音统一会”,用每省一票的多数票方法审定了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6500多个汉字的“国音”,决议融合各地方言制作出标准“国音”,即“老国音”。它的特点是:声母和韵母95%左右与北京音相同;保留入音。会议还通过了“注音字母”。
1916年,北京教育界人士组织了“国语研究会”。
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国语统一筹备会”,1919年9月编辑出版了《国音字典》。
“五四”时期,发生了“白话文”运动。
1920年,教育部正式通令从该年起小学“国文科”一律改为“国语科”,教学白话文、“国音”和“注音字母”。
由于《国音字典》语音标准与北京语音标准产生的矛盾,1920年爆发了“京、国之争”。南京高师英文科主任张士一于1920年发表《国语统一问题》,认为“注音字母”连同“国音”都要做根本的改造,不承认“国音”,主张以北京音为“国音”标准,响应者众。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和江苏全省师范附属小学联合会相继做出了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决议,并开始在学校推广。
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大会决定兼采二者,使用标准国音中的京音声系,是为“国音京调”。
1924年—1926年,“增修国音字典委员会”修订了“老国音”,将汉字读音改为“以北京的普通读法为标准”,即“新国音”。
1928年国民政府改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1932年5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并出版《国音常用字汇》,为确立国语的标准提供了范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表示尊重,避免“国语”这个名称可能引起的误解,1955年10月相继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定将规范的现代汉语定名为“普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和标准。其中“普通”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说:“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5年后采用“普通话”一词取代“国语”。
(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1956年国务院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82年11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入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条文。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作为现代国语的普通话,和作为古代国语的中原雅音相比,融入了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和元朝之前的中国国语(官话)具有很大的不同。普通话不具备的中原雅音的许多特征,却大量保存在各种汉语方言中。
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通过了普通话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北京的语音系统,即北京话的声、韵、调系统,并不意味着北京话就是普通话的标准发音,事实上,两者有着相当的差异。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指方言分区意义上的“北方”,包括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江淮地区等,由于北方话使用区的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而内部虽然有着“次方言”的存在,但是各地词汇系统的差异相对较小,适合作为普通话词汇的基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位于法规范”,是因为“白话”与人们日常交流的口语基本一致,但是语法的规范程度更高,这样若以书面的形式存在,更有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汉语标准语的历史悠久(参见),有雅言、通言等概念,但现代汉语标准语则继承于始于北宋、定命于元明的“官话”体系。

“官话”,是明清以来以北京音为代表的北方话。清朝政府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得送试”。
1909年(宣统元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这是汉语标准语历史上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1910年,将官话定名为“国语”的提议者、资政院议员.江谦再次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用合声字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的主张。1911年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案》。自清末以来的国语制定运动,主要确定了标准语音的制定和国音符号(第一式)。在标准语音的制定方面, 以北方官话 (京音) 为基础。

尽管明清时期官话已成为官僚、知识分子阶层的通用语,但它并没有被统治政权向中国全国推广,亦不为大多数汉语使用者所通晓,甚至没有法定的称呼。
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3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读音统一会”,用每省一票的多数票方法审定了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6500多个汉字的“国音”,决议融合各地方言制作出标准“国音”,即“老国音”。它的特点是:声母和韵母95%左右与北京音相同;保留入音。会议还通过了“注音字母”。

1916年,北京教育界人士组织了“国语研究会”。

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国语统一筹备会”,1919年9月编辑出版了《国音字典》。

“五四”时期,发生了“白话文”运动。

1920年,教育部正式通令从该年起小学“国文科”一律改为“国语科”,教学白话文、“国音”和“注音字母”。

由于《国音字典》语音标准与北京语音标准产生的矛盾,1920年爆发了“京、国之争”。南京高师英文科主任张士一于1920年发表《国语统一问


普通话是从什么开始有的?发源地?视频

相关评论:
  • 18154095348普通话发源于哪里?
    郦倩霍因此,需要有一种共同语来消除“区域文化岛”,将中国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智慧黏合起来。不过推广一门语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要恰当处理好地方语言的发展和普通话推广之间的协调性。北京话、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少许差异。要注意的是北京话并不...

  • 18154095348汉语拼音发源于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
    郦倩霍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开始的。1892年,卢戆章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为汉字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虽然由于他的方案只局限于厦门音,所以未能推广使用,可是他的创举为汉字注音走向西文字母化奠定...

  • 18154095348普通话的发源地是哪里?是近代才有的吗?
    郦倩霍1955年,中国国家语言学会等机构开始推广普通话,以北京话和东北话为基础,并借鉴了清末以来广泛使用的“国语”进行改进和标准化。普通话去除了北京及东北方言中的地方色彩,成为一种经过规范的北方话。目前,全国70%的人口使用北方话,这一比例包括了东北、华北、中原、西北以及云贵川等地区。而使用其他非...

  • 18154095348普通话发源地是哪里?
    郦倩霍普通话的发源地是中国河北省的滦平县。具体来说:1. 滦平县的地理位置:滦平县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普通话发音的重要基础。在元代的《中原音韵》中,就已经出现了与现代普通话声母、韵母相似的音编,这为滦平话成为普通话的起源提供了语言学依据。2. 普通话的发展历史:普通话的概念最早在清末形成,1909...

  • 18154095348普通话的起源与发展史
    郦倩霍现代普通话起源于汉唐的中原客话,在此基础上,还继承了北宋和元明的“官话”体系。周朝后,各朝随着国都的迁移,普通话成为满清官话,是清朝的时候满人统治者的专用语言。由于满人是统治者,通过政权的权力,本来只是满人专用的满清官话就在全国推广传播,后来就被称为国语或者是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标准...

  • 18154095348普通话是哪里的发源地?
    郦倩霍2. 普通话的发展历程。普通话最早在清朝末年出现,1909年清政府将北平话定为国语,1932年国民政府将北京语音定为普通话的标准音。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3. 普通话的普及进程。普通话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到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已经达到80%以上。普通话不仅是联合国...

  • 18154095348普通话的发源地是哪里?是近代才有的吗?
    郦倩霍中国的普通话是1955年后经国家语言学会等有关部门制定与推广的,是以北京话与东北话为基础并且参考了清末以后流行的“国语”而加以改进与正规化的。普通话就是去掉了北京及东北的方言土语的北方话; 现今全国说北方话地区占70%.包括东北、华北、中原、西北及云贵川(西南官话属于北方话)。其他非北方话地区约...

  • 18154095348现代汉语普通发源于何时?
    郦倩霍1935年。普通话从1935年开始普及,1935年,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改组为国语推行委员会,开始进行国语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教育工作。1932年之后的国语广播,都采取了以《国音常用字汇》为标准的形式。1937年,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辞典《国语辞典》由黎锦熙、钱玄同主编、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出版。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

  • 18154095348普通话从哪里发源
    郦倩霍普通话主要从北方话,特别是北京话中发源。普通话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汉语逐渐形成了多种方言。但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国各地的交流,减少语言障碍,中国政府决定推广一种共同的语言——普通话。普通话主要基于北方话,特别是北京话,因为北京自元朝以来一直是中国的政治、...

  • 18154095348粤语和普通话有多久历史了
    郦倩霍1、粤语自秦朝至今,约有2200多年的历史。粤语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2、普通话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