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地震资料解释的步骤?~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划分烈度有定性和定量标准。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见下表),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地震起因】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图 1—1)。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我国最著名的八大地震

地震名称 日期 时间 震级(Ms) 震中烈度 震源深度(Km)

1. 河北邢台地震 1966.3.8 05:29:14.0 6.8 IX 10

河北宁晋东汪 1966.3.22 16:19:46.0 7.2 X 10

2. 云南通海地震 1970.1.5 01:00:37.0 7.7 X 13

3. 四川炉霍地震 1973.2.6 18:37:08.3 7.9 X 17

4. 云南昭通地震 1974.5.11 03:25:18.3 7.1 IX 14

5. 辽宁海城地震 1975.2.04 19:36:06.0 7.3 IX 12

6. 云南龙陵地震 1976.5.29 20:23:18.0 7.3 IX 24

1976.5.29 22:00:22.5 7.4 IX 20

7. 河北唐山地震 1976.7.28 03:42:53.8 7.8 XI 22

8. 四川松潘地震 1976.8.16 22:06:46.2 7.2 IX 24

1976.8.23 11:30:10.0 7.2 VIII 23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急避震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应急避震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震后救人时间要快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

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大震来临时,家庭成员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些情况包括: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高楼避震三大策略

专家建议,在北京这样以楼房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蔡文清 傅洋)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是解释工作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构造解释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地震剖面对比阶段 对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或称反射层)进行分析对比,确定这些反射波的地质层位,将全区许多剖面上能反映主要地质层位的反射波经过对比加以识别和确定,这些工作就叫对比。这个阶段十分重要,对比工作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地震构造解释的质量。

构造解释的三个阶段地震剖面地质解释阶段 对地震剖面进行地质解释,首先要利用钻井的地质分层标定剖面上各反射层相当的地质层位;其次要分析追踪剖面上反映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剖面上反映的隆起、地层逐渐消失等。
地震成果绘图阶段 在剖面对比和地震剖面地质解释的基础上,做出能反映地下地质层位形态变化及地质现象的平面图或立体图。然后,再根据该区石油地质资料推断含油气的可能性,提供钻探井位。

本次研究,地震资料解释的重点是区域地震剖面,主要是北东向过德令哈和霍布逊的大剖面,如CD97570、CD97528、CD98554、CD97570、CD97590、CD97630剖面,其次为北西向穿霍布逊的联络测线,如C D971142、C D981164测线。在解释过程中,除对这些大剖面进行解释修订构造图外,还对本次重新处理的测线进行了解释,完成了埃北地区的构造图。

1.层位标定与构造解释

由于研究区石炭系内幕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差,在地震资料的解释中采用了层位综合标定、骨架剖面解释、全区追踪对比解释的方法流程。层位标定主要利用露头、钻井地质分层、地震反射波组特征进行综合标定。由于研究区内只有霍参1井钻井揭示了274m的下石炭统怀头他拉组地层,没有一口井钻穿石炭纪地层,因而对石炭系底界的确定主要通过波组特征,结合野外露头上的厚度和平面展布规律进行综合识别。

2.露头和钻井层位标定

研究区石炭系露头较广泛分布,D07516测线穿过欧龙布鲁克北坡的石炭系露头区,可进行露头层位标定。

研究区揭示石炭系的钻井主要有霍布逊坳陷宗家构造上的霍参1井、德令哈坳陷乌兰构造上的乌中1井,其中霍参1井测井资料较齐全,可制作声波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乌中1井为20世纪60年代钻探的地质浅井,主要表明了石炭纪地层的存在,但测井资料不全。对霍参1井采用分时窗时变子波制作声波合成记录进行标定。由于地震道上不同的时间域其频率有所不同,因而选取频率大致相同的几个时间域,提取其频率值,在主频的约束下获取一个时变子波。通过该子波制作的合成记录比用同一频率子波制作的合成记录将具有更高的精度,从合成记录上可以看出,子波与地震道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相关性好。通过精确的层位标定,过井剖面CD98310井点处石炭系顶界(Tm)地震反射双程时间为1570ms。石炭系底界为2~3个中强反射同相轴组成,井点处石炭系底界(Tc)在剖面上的地震反射双程时间为2200ms,石炭系内部反射较为杂乱(图5-15),据此特征建立了霍布逊坳陷地震资料解释的骨架剖面。

德令哈坳陷的深井德参1井、德科1井在上侏罗统完钻,其下部石炭纪地层无法利用钻井资料直接标定,石炭系存在的证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D07516测线穿过欧龙布鲁克北坡的石炭系露头区,通过露头标定可追踪到德令哈坳陷;二是位于隆起带乌兰构造上的乌中1井揭示了石炭纪地层;三是2004年完成的非地震MT剖面综合解释,中生界地层下较广泛分布古生界沉积地层,石炭系电阻率值大约在80~150W·m之间。露头、钻井和非地震解释成果相结合,标定了德令哈坳陷石炭纪地层的地震地质层位。

图5-15 霍参1井层位标定与CD98310线地震解释剖面

3.地层接触关系

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沉积后,印支构造运动形成了区域上较广泛的抬升剥蚀作用,野外露头上普遍发育石炭系与上覆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为印支构造运动在区域上的表现,该期构造运动使得石炭纪—二叠纪地层遭受剥蚀,造成上古生界差异抬升和构造变形,形成上古生界与上覆中新生界的区域角度不整合,在研究区地震资料品质较好的剖面上,角度不整合关系清楚,如霍布逊坳陷的C D981155、C D971176测线上石炭系与上覆地层间具有明显的角度不整合关系(图5-16),为层位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图5-16 石炭系与上覆中生界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

4.波组反射特征

不同层系的地层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岩性及层序组合特征不同,在地质演化发展历史中遭受了不同的成岩历程、不同的构造变形叠加过程等,因此,不同层系的地层在地震反射特征上具有不同的波组特征,因此,可以利用波组特征进行层位的确定和追踪对比。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形成于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地层平面分布较稳定,印支运动抬升剥蚀后形成残余地层分布,在中新生界沉积凹陷区,石炭系普遍埋藏较深,在深埋区和构造活动的造山带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质,有效的石炭系主要分布在后期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柴达木盆地内,残余石炭系反射的波组特征以半连续、丘状、中等强度反射为主,部分剖面上为杂乱反射的特征。

依据露头、钻井、非地震、不整合关系、波组特征综合标定后,建立起骨架剖面,开展石炭系主要分布区的地震资料解释。

5.层位追踪与断层组合

在柴东地区地震资料的解释中,通过过井的CD98310、D84085和D84099剖面解释,基本明确了石炭纪地层的波组特征,在研究区优选了剖面质量相对较好,建立起全区的骨架解释剖面,进行平面上合理解释,保证全区层位闭合追踪。解释过程中,应用了水平叠加和叠偏成果两套剖面反复对比解释,在构造复杂地区,偏移剖面的优越性更大,解释结果更为合理可靠。由于石炭系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残余地层的分布相对较局限,波组特征不明显,石炭系与基底之间的反射系数较小,石炭系底部的反射不清。对于反射较差的剖面段,主要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地表露头、非地震资料以及上部连续性较好的反射轴的产状等,应用相交测线的较好剖面进行闭合,对比解释追踪石炭纪地层。

研究区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在开展综合的层位对比追踪的同时,对断层进行了解释与合理组合。单剖面上识别断层主要有以下依据:反射波同相轴错断,即反射层的错断和波组关系的错断,在断层两侧波组关系稳定,波组特征清楚;反射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然变化,在断层下降盘地层加厚,断层上升盘地层减薄,断面反射杂乱或由于断面的屏蔽作用产生空白反射带等。应用综合分析方法进行断层的平面组合,主要根据区域应力场特征,分析主控断裂的走向,研究区控盆、控凹、控带断裂主要为北西向断裂。解释中断裂系统的组合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同一断层,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断点性质、落差及断层产状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二是当断面倾角较陡时,在不同方向的相邻测线上,断点性质与落差相近,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断层面的视倾角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三是在断裂系统的解释中还利用了前人在重力、磁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将重磁资料和地震资料结合起来,区域和边界断裂在重力资料、磁力资料上均具有较明显的特征,如在重力异常上表现为等值线的密集带,在磁力异常上反映为密集带或串珠状磁力异常带。根据地震解释的断裂,参考重磁异常带的分布,研究区的断裂可划分为三级:Ⅰ级断裂为区域性的控盆边界断裂,平面延伸长度达数百千米,如祁连山前断裂等;Ⅱ级断裂为控制隆坳格局的边界断裂,平面延伸长度在20~50km之间,如埃北断裂、欧南断裂等;Ⅲ级断裂为控制局部构造圈闭的断裂,平面延伸长度在10~20k m之间,如德令哈构造、巴依构造、克鲁克构造的断裂等。

6.构造及演化特征

在地震剖面解释和断层组合的基础上,完成研究区石炭系顶、底反射界面的两层等T0图,在完成T0图的基础上,利于井约束的速度资料完成了石炭系顶、底面构造图(图5-17、图5-18)。初步揭示了石炭系现今构造的隆坳构造格局,总体表现为三坳夹二隆的构造格局,即由南向北依次为霍布逊坳陷、阿木尼克隆起、埃北坳陷、欧龙布鲁克隆起和德令哈坳陷。

图5-17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顶界(Tm)等深度图(单位:m)

从石炭系顶面构造图分析,呈北西向展布的构造特征,自北向南依次发育德令哈凹陷、欧龙布鲁克凸起、埃北凹陷、阿木尼克凸起和霍布逊凹陷,在两个凸起两侧分别发育相向而倾的逆冲断层,大型的逆断层的运动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表明了中新生界阿木尼克山以北的埃北凹陷和欧龙布鲁克以北的德令哈凹陷为近山前逆断裂控制的南深北浅的凹陷,而阿木尼克山以南的霍布逊凹陷为近山前逆断裂控制的北深南浅的凹陷。从石炭系顶、底面反射层构造图可以看出,南部霍布逊地区受印支运动构造影响强烈,在阿木尼克山凸起带上和霍参1井东,石炭纪地层遭受了剥蚀,部分地区无石炭纪地层存在,而霍参1井钻井也揭示了上石炭统也遭剥蚀。

由于研究区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构造解释的圈闭落实程度较低,为了进一步落实勘探目标,对石油地质条件有利的埃北凹陷的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共重新处理二维地震剖面16条598k m,对埃北构造带的二维地震资料全部进行了处理,新处理的剖面质量明显提高,有利于落实圈闭。

图5-18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底界(Tc)等深度图

对重新处理的二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构造解释(图5-19、图5-20、图5-21、图5-22、图5-23,落实了埃北构造,该构造为受断层控制的断鼻构造(图5-24),圈闭面积18km2,闭合幅度300m,构造形成时期较早,具有持续发育的特征,是研究区有利的构造圈闭之一。该构造石炭系顶面埋深4400m,在中生界也发育继承性构造,是风险勘探的有利目标。但对该圈闭的风险勘探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分析石油地质的基本条件。

柴东地区是石炭系最为发育的地区。总的看来,现今柴东地区石炭系与上覆盖层构造特征类似,具有“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研究区内的几条控制隆坳结构的一级断裂均呈北西西走向,石炭纪构造带的平面展布也基本平行于主控断裂的走向,并成排成带分布,整体表现为“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即德令哈坳陷、霍布逊坳陷和阿木尼克隆起。主控断裂上盘构造较发育,一般为高和低凸起,下盘则一般为深凹陷,因而这些断裂同时也构成了隆坳的边界。但实际上这一隆坳结构是晚期燕山构造运动、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叠加在印支运动构造格架上的结果,从印支运动古构造分析,总体表现为差异的整体抬升运动为主。

在后期强烈构造运动的控制下,石炭纪构造大多表现为基底卷入式的同协变形。石炭纪沉积时期,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微弱,地层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但总体构造不发育。然而在后期特别是喜马拉雅晚期强烈构造运动的控制下,不仅早期构造被重新改造,并且形成了大量的新生构造,总体表现为继承性加强,从而使得石炭纪形成了大量的基底卷入式构造,与上覆构造层同协变形。

构造圈闭主要发育于宗务隆山山前、欧龙布鲁克山、阿木尼克山东段以及霍南断层以北。由于构造应力作用不同,不同区带上其构造样式也不同。

图5-19 重新处理D86057.5测线解释剖面

图5-20 重新处理D84060测线解释剖面

在SW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宗务隆山山前主要发育逆掩推覆构造样式,构造走向与山体走向基本一致,为NW向。逆掩断层上盘次级断裂发育,构造规模较小,下盘构造规模相对较大。

隆起带上受欧龙布鲁克山、阿木尼克山双重挤压的影响,以双断型的挤压构造样式为主,多表现为低凸起,构造走向平行于山体和控制断层。

坳陷内在大型压扭断层及其派生断层的控制下,构造样式以单断或双断型的压扭潜伏断背斜、断鼻为主,走向平行于断层。压扭断层上盘派生断层较多,剖面上呈“Y”字形组合关系。

研究区石炭系的构造形态受控于断裂系统控制,北部德令哈地区断裂发育,与之相伴生的局部构造也发育,表现为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近盆地北缘的祁连山前区不同期次的推覆逆冲构造发育,石炭系露头区的褶皱构造发育;南部霍布逊地区大型断裂较少,地层形态相对简单,整体表现为向南北山前抬升的单斜构造特征,在霍参1井地区发育与断裂相伴生的宗家构造带。

图5-21 重新处理D86067.5测线解释剖面

图5-22 重新处理D850022测线解释剖面

通过对研究区二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重、磁、电等非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石炭纪构造发育具有以下特征:

1)喜马拉雅期晚期构造运动对研究区构造的形成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使印支期的古构造形态复杂化。区域构造研究认为,研究区石炭纪时构造相对稳定,大型控制断裂虽已开始发育,但主要是控盆的边界断裂,石炭系构造变形较弱,研究区内无大型活动型的盆内断裂,石炭系内部各组段均表现为整合接触,为典型的稳定克拉通台地沉积。而石炭系沉积后至现今的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强烈构造运动相叠加,特别是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形成了研究区的构造格局,即北西向展布的隆坳构造格局。在地质发展历程中,印支期、海西期的造山运动分别使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差异抬升遭受剥蚀,形成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燕山末期构造运动以挤压变形为主,对石炭系进行进一步的叠加改造;喜马拉雅晚期构造运动最为强烈,以压扭冲断变形为主,同时大型断裂剧烈活动,构造变形强烈,最终形成石炭系现今的构造格局。

图5-23 重新处理D850025测线解释剖面

图5-24 重新处理资料解释的埃北构造带石炭系顶面构造图(等值线单位:m)

2)受Ⅱ级断裂的控制,石炭纪整体具有“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研究区控制隆坳结构的二级断裂均呈北西西走向,石炭纪构造带的平面展布也基本平行于主控断裂的走向,并成排成带分布,整体表现为“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即德令哈坳陷、霍布逊坳陷和阿木尼克隆起。主控逆断层上盘构造较发育,下盘则一般为深凹陷,构造不发育。

3)在后期强烈构造运动的控制下,构造表现为基底卷入式的协同变形特征。石炭纪沉积时期,研究区为稳定的克拉通台地区,构造运动微弱,地层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但总体构造不发育。在晚喜马拉雅期强烈构造运动的作用下,早期构造被重新改造,并形成大量的新构造,总体表现为继承性的基底卷入式构造,与上覆构造层协同变形。

4)受挤压、压扭断层的控制,研究区石炭纪构造样式以断鼻构造、地层不整合圈闭为主。构造圈闭主要发育于宗务隆山前、欧龙布鲁克山、阿木尼克山东段以及霍南断层以北。由于构造应力作用不同,不同区带上其构造样式也不同。

在NE—SW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宗务隆山前主要发育逆掩推覆构造样式,构造走向与山体走向基本一致,为NW向。逆掩断层上盘次级断裂发育,构造规模较小,下盘构造规模相对较大。

隆起带上受欧龙布鲁克山、阿木尼克山双重挤压的影响,以双断型的挤压构造样式为主,多表现为低凸起,构造走向平行于山体和控制断层。

坳陷内在大型压扭断层及其派生断层的控制下,构造样式以单断或双断型的压扭潜伏断背斜、断鼻为主,走向平行于断层。压扭断层上盘派生断层较多,剖面上呈“Y”字形组合关系。

7.石炭纪地层展布

通过对柴东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对比解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完成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纪地层残余视厚度图(图5-25),而其他地区由于无井资料标定,加之地震剖面品质差,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无法成图。从残余地层的分布特征分析,认为该区石炭系平面分布具有如下规律:

1)石炭系的分布具有广泛性特点。受广阔的海域控制,柴东地区石炭系的分布并不是前人认为的仅局限于柴达木地块边缘裂谷带附近,或是零星分布于研究区内,而是一个平面展布较为广泛的沉积盖层。除靠近昆仑山前等局部地区后期剥蚀殆尽以外,其余均保留了厚度不等的石炭纪地层,最大残余厚度位于德令哈坳陷及其周缘,厚度达2000m左右。

2)石炭系的分布也具有差异性特点。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该区石炭系在广泛分布的同时,各地区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德令哈地区受古地理格局的控制,早石炭世沉积基底西高东低,东部沉降幅度大,地层沉积厚度大;晚石炭世构造发生反转,东部隆起,西部沉降,但沉降幅度较小,因而该区石炭纪地层厚度整体具有东部略厚于西部的特征。从南北方向来看,德令哈地区南部埃南、欧南、德令哈等凹陷在石炭系沉积时均已形成,因而沉积厚度较大;而北部山前受古陆的控制,加之后期山体抬升,地层遭受剥蚀,地层残余厚度较薄,整体表现为北厚南薄的特点。

3)霍布逊坳陷石炭纪为广阔的陆表海,坳陷内地层分布较稳定。受古地貌环境控制,沉降中心位于阿木尼克山以南,向东沉积厚度相对减薄,加之后期山体隆升使得东南周缘部分地区存在剥蚀,因而石炭系具有北厚南薄的特点。

以阿木尼克山为界,残余石炭纪地层的发育在南北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隆起区的部分地区石炭纪地层剥蚀程度较大。

图5-25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残余厚度图(单位:m)

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石炭纪残余地层的分布在平面上具有较大差异,剥蚀区附近由于地层产状的突变,使得其底界构造等值线发生扭曲,与顶界的相对平缓形成鲜明对比,而在构造相对简单的地区顶底形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视频

相关评论:
  • 18062117600地震构造的概述
    臧亨舍构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导致岩层断裂而引起的天然地震,与地质构造体系关系密切,多分布于地下5-30公里的地壳内。其特点是地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并且有重复性。构造地震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中国板内地震类型多、分布广,中国地震构造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板缘型、板内断裂型、板内...

  • 18062117600地震地层解释
    臧亨舍地震地层解释工作是在常规构造解释之后进行的,它主要是利用反射波动力学的特点和剖面上蕴含着的地层和沉积学方面的信息,通过划分地震层序、地震相分析与地质解释,来推断沉积环境和岩相的平面分析,寻找非构造油藏(地层岩性油藏)。 对地震资料采用传统的和地震地层的综合解释工作,可以较充分地利用地震剖面上的有用信息,更...

  • 18062117600精细构造解释
    臧亨舍同时,落差3~5m的断层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验证符合率也达到了50%左右。这些构造问题的解决为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保障。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要提高构造的落实程度,首先要对该区的断裂系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用地质观点指导地震资料解释。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不仅依赖于高...

  • 18062117600构造地震的定义
    臧亨舍构造地震是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唐山大地震以及汶川地震就属于此类地震。今天小编对构造地震的定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倍领安全网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

  • 18062117600地震资料解释的步骤?
    臧亨舍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图 1—1)。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

  • 18062117600地震构造图通常使用的剖面
    臧亨舍在地震资料的解释过程中,我们经常运用两种类型的剖面图来理解和分析数据。第一种是时间剖面,它以秒为单位展示地层的深度,通过这种剖面,我们可以构建出等时间构造图,专业术语称之为等t0构造图。这种图能直观地反映出地震事件在不同时间点下的地层响应,有助于理解地震活动的动态演变。另一种剖面是深度...

  • 18062117600三维地震构造解释和不整合面解释的实例
    臧亨舍图中显示出研究区有三条北西-南东向的断裂,并有四个断块(鼻)构造。当时认为中间的断块构造是一个大型气田,并有边水衬托。由于要确定开发平台的位置,在寻找答案时于1977年和1978年进行了两次三维地震测量,所编制的构造解释图见图2.15和图2.16。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与二维地震的构造解释相比...

  • 18062117600什么是构造地震
    臧亨舍构造地震亦称“断层地震”。地震的一种,由地壳(或岩石圈,少数发生在地壳以下的岩石圈上地幔部位)发生断层而引起。地壳(或岩石圈)在构造运动中发生形变,当变形超出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就发生断裂,在构造运动中长期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造成岩石振动,从而形成地震。波及范围大,破坏性很大。世界上...

  • 18062117600山海经中关于地震的解释
    臧亨舍地震资料解释:地震资料解释是把经过处理的地震信息变成地质成果的过程,包括运用波动理论和地质知识,综合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做出构造解释、地层解释,岩性和烃类检测解释及综合解释,绘制有关的成果图件,对测区作出含油气评价,提出钻井位置等。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

  • 18062117600精细的构造解释
    臧亨舍全三维解释的关键是层位的空间组合。层位的追踪往往由于地震分辨率较低而产生误差。为保证储层解释的准确,首先在精确的三维立体储层标定的基础上,利用相干体、水平切片、三维可视化等技术进行全三维解释,然后以研究区的沉积地质规律为指导,对构造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在层位标定之后,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及前期...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