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里上层清液有放射性说明了什么?能否确定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不能,这一步有什意义

来自:IT大全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为什么蛋白质未进入,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在噬菌体试验中,蛋白质没有进入,但是染色体在寄主体内却可以进行完整的基因表达和扩增,形成新的噬菌体,这说明是进入寄主内的物质产生的作用,而进入寄主内的只有DNA,因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令其浸染细菌,更换培养液并冲洗,之后培养得到的噬菌体蛋白质都不带放射S元素,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用P标记噬菌体核酸,同样的方法,得到的噬菌体有一部分带放射性P元素,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

不能。因为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不能肯定蛋白质不是。
至于意义,你要看噬菌体的放射性标在什么位置上。
1用带35S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预测是,上清液中有放射性而沉淀中无放射性,因为蛋白质外壳没进入细菌。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沉淀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有一些亲代噬菌体的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开来)。
2用带32P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预测,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说明DNA进入细菌;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因为有些噬菌体没侵染到细菌,就离心浮在上面。

可以啊,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侵染实验,就是他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

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用带35S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实验结果不就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蛋白质是不连续的吗 这是书上的话 而且蛋白质外壳也进入细菌内了呀(亲代噬菌体的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开来)
但是没有进入,没有遗传给下一代。不能肯定也许蛋白质和DNA都可以是遗传物质。

用带35S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呢?如果蛋白质肯定不进入,何必离心再证明只有上层清液有放射性(大部分)
这个结果就说明了蛋白质没有进入到细菌内。这个结果正是要证明在实验1中没有蛋白质进入细菌。但是不排除蛋白质外壳指导DNA进入细菌的可能。由于当时科学水平限制,他们并没有将蛋白质直接注入细菌中证明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没有进入噬菌体也在繁殖,那么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就是因为蛋白没有进入才证明了蛋白不是遗传物质啊。说明他对增殖不是必须的,不是遗传物质啊

额(⊙o⊙)…你看看楼上的……
楼上扯淡呢,教科书上都是这么说的,我是科班出身,相信我。你自己想想遗传不需要是不是证明他不是遗传物质,如果是他就必须进入。逻辑:如果是,则需进入,没进入,证明否。

(⊙o⊙)哦!!!也就是说没有它噬菌体也在繁殖对不对
光增殖环节是非必须的,但对感染环节是必须的。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里上层清液有放射性说明了什么?能否确定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不能,这一步有什意义视频

相关评论:
  • 14754474962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 为什麽在理论上上层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
    许德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经过搅拌离心,大肠杆菌比噬菌体外壳重很多,会沉淀到底部,所以底部有放射性,上清液中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放射性。为什么理论上是零,实际不一定为零的原因:因为实验过程中时间的把握并不一定很准确,如果让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太短,还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大肠杆...

  • 14754474962在分离噬菌体DNA的实验中什么在溶液上层,什么在溶液的下层?
    许德园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高中生物):上层,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下层,被侵入了噬菌体DNA的宿主细胞 噬菌体的分离实验(大学微生物实验):制备裂解液 离心分离后 上清夜,释放出来的噬菌体 下,被分裂了的大肠杆菌细胞

  • 14754474962...S35标记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后离心的结果在上层清液中放射性含量高_百...
    许德园因为它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因为停留在大肠杆菌外面,经离心后会分离在上层清液,所以用S35标记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后离心的结果在上层清液中放射性含量高

  • 1475447496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保温时间过长或搅拌不充分会有什么后果?
    许德园上清液出现少量放射性、沉淀物出现少量放射性。用32P标记实验时,上清液出现少量放射性,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也会分布在上清液中,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用35S标记实验时,沉淀物出现少量放射性,是因为: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吸附在...

  • 1475447496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S35侵染细菌和用P32侵染细菌后离心。最后分...
    许德园首先,在实验之前,用s35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p32标记的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NA;这些都是荧光放射性性物质,可以在电镜下得到追终;第二,开始进行实验,我们先选择用s35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进行研究说明——噬菌体会吸附在大肠杆菌或者其他宿主细胞之上,在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以及噬菌体侵染并...

  • 1475447496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为什么蛋白质在上清液,DNA会i沉淀
    许德园同位素标记P32的DNA进入了细菌的细胞内,而未标记的蛋白质衣壳则留在了外面。离心的时候比重大的菌体沉淀在离心管底部,比重小的蛋白质衣壳留在了上清液里。而菌体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所以就会显示DNA沉淀的现象。希望采纳

  • 14754474962高三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
    许德园上层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未侵染成功的噬菌体。因为,噬菌体的质量,即使在未释放出其DNA的情况下,也远远小于大肠杆菌的质量。所以在离心之后,自然出现在上层清液中。

  • 14754474962高中生物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是干什么的,最后为什么会分_百度知 ...
    许德园第一,离心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主要是为了分开不同质量的物体的,多用于微生物实验 第二,通过离心,重量大的东西就会沉降下去,上层就不会浑浊,而是清液 第三,上层清液是只有蛋白质的外壳的,里面的核酸都沉淀了。第四,不是叫噬菌体,这只是一个实验,证明噬菌体的侵染过程和遗传物质等等,在...

  • 14754474962高中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许德园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离心的上层清液中,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在此实验中,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误差呢?我们不妨来对此实验过程进行一下误差分析:一、误差的主要来源:(一)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误差来源:1...

  • 1475447496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许德园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出现在上清液中,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b.在实验中,如果保温时间...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