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巧记历史时间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快速记忆历史事件时间~

答: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也就是从鸦片战争(1840)开始,鸦片战争大家都知道目的,英帝开拓市场的结果,但是就开放了沿海4个城市,所以很容易推理出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肯定要打!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小心得,近代史事件一般来说有一个20年左右一次跨度的有趣现象(看吧理科生才会总结20年现象这种东西)。根据20年现象,于是乎推理出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大约20年后,然后沿着20年现象再推理1880年左右,中法战争(1883~1885),好的大家再推20年,八国联军入侵(1900),再推20年五四运动(1919)和共党成立(1921),再推20年抗日战争(1937)那么近代史第一条线出来了,第二条线是以洋务运动(1861)为开端,但是这里注意洋务运动是发展所以有个所谓的争论期大约10年,那么开始20年现象推理(这里以1871开始推),中日甲午战争(1894).再推20年辛亥革命(1911),再推20年日本侵占东三省(1931),再来20年新中国成立(1949)至此中国近代史串联完毕!

记年代用谐音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相信我们的许多历史老师也都知道这种记忆方法。学生到初一后,我们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始训练谐音法,而学习它,最好从记历史年代开始!编记时,尽量让学生赋予年代生动的形象,或用幽默、奇异,再加之尽量与多一些的别知识放在一起一同记,以下是我的一些例子:(因为是我编的谐音,对你而言,看了是“拗脑”的,如果你自己编,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它才会变成记忆术!)
例:1.幽默
五代 后梁 朱温 907——923年 开封
编为: 后娘猪瘟,舅同吃,舅娘扇他一开封!

(“同”字是从“洞”字来,因为“O“就如一个“洞”,以后你就都这样用)
明 朱元璋(年号 洪武) 1368——1644年 应天、北京
朱元璋弘武,伤(了)老爸还乐滋滋! 老爸已叫不“应天”!
2.能加则加
辽 耶律阿保机 916——1125年 上京
撩耶律阿保机上京求一妞(契丹,金完了!)要娘哭!
此“一妞”则叫契丹(契丹族、阿保机916年建立的契丹国,辽最后是1125年被金灭的,故“金完了”!)

3.能减就减
1206年,蒙古各部落贵族聚会,推举铁木真做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以和林为都的蒙古汗国。
编为:铁木蒸石榴和零食,蒙古族建国。 12某某年,“12”我们可以推出来,只记二十六。
又:1405——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可 编为: 郑和七次下西洋,圆鼓咚咚沙沙响!
(以上也有数字难以“配合的”谐音联想不得以的原因)

4.形象
我以上编的都有形象,一般文字也会有形象,但我们尽量要奇异而生动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地形象。
1735年为乾隆元年
见龙池上舞!是“形象”而生 “动”的?

5.几个年代“串联”起来记
629年,玄奘前往印度求佛经;745年,鉴真和尚到达日本;821年,立唐蕃会盟碑。
编为:唐僧老两口,看到鉴真和尚与 妻无事,唐蕃会盟把俩邀!

1851.1.11太平天国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把南京改为天京,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
(想像一小孩在闹哭!)记:金田(田鸡)无要,要姨姨,哭啥?难惊改天惊,要把老子烦死!

我们学生经过这样的谐音训练了后,就可以对琐碎、散乱的一些文字知识进行谐音记忆。我们学习谐音联想更意记忆法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这些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等,我认为记忆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死记硬背!

  有史必有时间,历史时间是串连历史知识的网络。掌握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的一大难题,兹就高中生掌握历史时间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述。

  一.中国古代史教材叙述历史时间的阶段特殊性
  (1)凡是原始社会阶段的时间,都使用距今万年、距今千年的提法,而未采取公元前多少年的提法。(2)从夏朝建立到国人暴动这一阶段,教材一律使用公元前世纪的提法,而不再用距今的提法,更不可能有公元前年的说法,因这时的中国历史尚无确切纪年。(3)从周召共和到西汉末年,教材一般采用公元前年的说法。因从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书写这一时期的历史时间,务必在年代数据前冠以公元前三字,切忌省去不用。(4)教材从公元8年王莽称帝开始,以后的历史时间不再冠以距今、公元前等字样,而是直书年代数据。如唐朝建立于618年。王莽称帝虽非公元前后的分水岭,但公元8年是教材上出现的第一个公元后的时间。(5)西汉是中国古代史上,惟一的一个跨越公元前后的朝代。
  二.记忆历史时间的策略性
  首先,应把历史时间放到教材上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记忆,时间与史实相即。最好不要抛开教材的章节内容,而孤立地机械背诵书后所附的《历史大事年表》。因背大事年表更枯燥难记,所记的知识又孤立零散,易于忘却。其次,历史时间应在学习过程中分散记忆,随时记忆,循序渐进,而不宜堆垒于后集中背诵。此外,还需探求方法、诀窍。
  三.历史时间的计算与对换
  (1)如果同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历史时间,计算时间差直接用减法。如果有月份差,一般是月差在半年及其以上者,就在年差上增加一年。如:太平天国运动(1851.11864.7)年差13年,月差6个月,故谓坚持战斗14年。如果月差小于半年,则舍去不提。如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月差不足半年,故舍去月份而称十年内乱。(2)如果计算公元前后的时间差,则以公元前与公元后的时间直接相加,所得之和再减去一年。因公元前1年过后就是公元后1年,中间无公元0年的时界。(3)民国纪元与公元纪年的时间对换。若将民国年对换为公元年,则是1911年+民国年;若将公元年对换为民国年,则为公元年-1911年。切忌以1912年相加减,因1912年已经是民国元年了。(4)切莫将距今约4000多年的黄帝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建立误解为相距近2000年。因公元前后相加,夏朝距今已有4000年左右了。
  四.世纪、年代及阶段的划分
  (1)世纪。一般是100年为一个世纪,只有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后1世纪分别为99年。因无公元0年,因此,从公元1年到99年为1世纪,而公元100年则为2世纪的开始。(2)年代。一般是10年为一个年代。如:18701879年为19世纪70年代。但每个世纪的最初20年,不称年代而称世纪初,如1905年同盟会建立,可说建立于20世纪初,不能说建立于20世纪10年代。(3)一个世纪内的阶段划分。一种是二分法,即把一个世纪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两个阶段(亦称上半期和下半期)。另一种是三分法,即把一个世纪分为早、中、晚三期。以19世纪为例;18001829年为早期;18301869年为中期;18701899年为晚期。(4)两个世纪之交的特殊称谓。一般把上一世纪的最后20年到下个世纪的最初20年称为世纪末世纪初。由于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教材上,很多大事集中于19世纪的最后10年和20世纪的最初10年,故习惯上把18901909年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五.中国历史教材涉及的几种纪年法
  (1)公元纪年。教材上的历史时间,多采用公元纪年,但中国历史上正式采用公元纪年是从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开始的。(2)干支纪年。教材上多有甲子、戊戌、辛亥等提法。但需注意,可以说1898年是戊戌年,不能说戊戌年是1898年。因干支纪年每隔60年又是戊戌年。(3)以皇帝年号纪年。如贞观元年、康熙年间等。中国以年号纪年开始于汉武帝时期,但中学历史教材上出现的第一个用年号纪年的时间是汉灵帝中平元年,即184年。(4)民国纪元。1912年孙中山宣布以中华民国纪元。(5)以黄帝纪元。1911年湖北军政府成立时,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1911年是黄帝纪元4609年。
  上述各条,都是高中生掌握历史时间应注意的问题或遵循的原理。要真正把握好历史时间,还需科学地使用《历史大事年表》,还需探究记忆的方法,更需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

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2、授课计划 授课计划是集体研究的结果,由所有任课教师,有关人员集体研讨确定


教学中如何巧记历史时间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