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是如何影响农村文化的

来自:比较好的东西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建设农村小学校园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硬件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各大功能室一应俱全,校园环境越来越美,办学条件与城镇或发达地区的学校差距越来越小。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城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体现着学校的精神风貌,熏陶、感染、教育着师生们,是学校的一门潜在课程,犹如隐形的翅膀,影响着学校的腾飞。因此,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多年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实践,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唯成绩论
许多校长认为,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志。教学成绩好,对上级,对师生,对家长都好交代,因此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教学工作,农村小学尤其如此。这样错误地把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割裂开来,只求成绩,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可有可无。或根本不了解校园文化的特点,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按部就班,不思改革创新,忽视建立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工作死气沉沉;或停留在美化环境、治理校园的浅层次上,不惜花大量的钱财搞绿化、硬化、房屋更新。的确,教学质量是反映学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但用教学工作代替一切的做法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其结果只是单求教学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但他们的身体素质、道德修养并没有得到提升。教师只教书,却没有做到育人的职责。
(二)唯制度论
一些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片面地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忽略了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在执行制度时,不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激励教师,诱导学生,其结果就是执行者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忽视了这些工作对学生潜移默化、熏陶内化的作用,导致管理工作只能是管得了当面,管不了背后,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进而对执行制度阳奉阴违、抵制甚至反感。
(三)唯物质论
盲目追求高、大、上,为校园文化建设而建设。投入大量的钱,把学校装饰得五花八门,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看得见的物质建设,忽略了学校本身文化建设的特点。没有回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以学生为对象,以教育、影响、陶冶其一生为目的的本质上来。
(四)唯形式论
一方面对校园文化狭隘理解,把校园文化建设看做校园文化娱乐活动。殊不知校园文化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通过活动,强化的应该是学校群体约定俗成的价值观,离开了这一点,就只能是走过场,摆样子,搞形式主义了。另一方面是只注重校内活动而忽视社会实践。一些学校校内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搞得风风火火,可在社会实践环节上却出现了“头重脚轻”的问题,不能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间的内在联系。
二、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者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要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的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当地学校教育资源,在师生积极参与下建构校园文化。为此,笔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一)加强制度管理,保证制度的连续性,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延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保证校园文化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虽然订立了规章制度,但是如果不重视制订制度的连续性,不重视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势必会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失调。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慢性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学校的校长要研究学校的历史,研究当地的文化,要研究前任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解前任校长的教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沉淀、积累、发展,依靠制度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不是各自为政,你搞你的,我搞我的,要不就是全部推翻,重新来做,表现自己,追求政绩,取众哗宠,邀功求赏,以此博得上级领导的好评。
(二)显性文化建设和隐性文化建设齐头并进
校园文化有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之分,二者构成了校园文化的总和。学校宣传栏、壁画、班级牌、校园环境等,构成了外显的物质文化,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构成了内隐的校园文化,即学校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外显文化建设和内隐文化建设并重,把握好整体。
实践证明,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效率相当高;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生活,则永远提不起精神来。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切实抓好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努力创设布局合理、格调高雅、文化味浓的校园环境。如利用师生书画、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墙报、花草树木等形成物质文化景观,使学生在与其反复“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塑造,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学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可以利用各种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通过这些活动,形成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
(三)与时倶进,建设创新型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成果,也是学校全体师生长期劳动的结晶。每所学校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每所学校也都应该不断给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增添新的、深的内涵。如果能以当地的道德、礼仪、风土、人情、传统为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研究、整理、发掘、整合,赋予校园文化新的内容,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那么这样的校园文化是独具魅力的,是无法复制的。
许多农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只会克隆和效仿,缺乏个性,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连贯性,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传承与积淀。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不前进就会落后。校园文化也是如此,也必须与时倶进,不断增添新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才能使校园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时代精神,确保持续不断地发展。
总之,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农村小学发展的动力和重要保障。学校要发展,必须走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之路。校园是一块净土,是学生开启智慧、塑造人格、点燃火种的知识殿堂,校园文化是一个长期沉淀的积累过程,让我们朝着这一目标一起努力,保障和促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是指基础教育在资源投入一定的境况下,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制度、改善管理、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共享率和使用率,从而增强学校效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学校具有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学质量。我县教育“后发先至”发展战略将2012年确定为“内涵发展年”。作为偏远山区的农村学校,我们认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学校品牌,推动学校全面工作。而作为我们农村薄弱学校,要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因地制宜,因校而论。结合我校发展实际,我们认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教育质量,难点在于特色学校的打造。因此我们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一、 “办学理念”——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孩子为本、实践为先、终身学习”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二、 “文化建设”——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这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他仅仅有健壮的体魄(物质条件),合理的习惯(生活规范)还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它才真正代表着这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我们才说这个人有“内涵”。
学校的文化建设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实现的:
1、注重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凝聚力。精神文化建设要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统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增强学校的影响力。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办学行为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创新,都必须依靠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它是一个不断朝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的方向迈进的历程。制度文化又是学校的基础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必需的内容。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制度要健全、要合理、要体现严肃性、要体现延续性、要以人为本、要因事而宜,因人而宜。并且善于用制度规范人,保证学校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秩序;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用制度培育人,以增强教职工的遵纪意识、守法行为。
3、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载体,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以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
重点进行两方面建设。一方面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整洁、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新建“龙凤泉”校园文化景观,重新把校园装修一新,重新规划运动场地。另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准确把握
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坚持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让“激励、关爱、和谐、文明”在整个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催人奋进,鼓励创新。
三、 “教师的成长”——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积绽者,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在教师发展方面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的:
(一)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抓全员培训,重骨干示范,促整体提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深入实践“121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推广“121 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2、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本研修的模式,有效推动教师个性发展。 3、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和综合实践活动体系,广泛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建立学生个性发展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4、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学生体质达标率逐年提高。
(二)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以不同类型的教研会及优质课评选活动为平台,以各种“教学新秀”、“能手”评选活动为契机,开展卓有成效的培训提高工作,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打造名师。
四、 “德育活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
活动是学校的生命,德育活动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它从学生的角度体现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外在形式:
1、构建生活情境德育模式,探讨基于现实生活的德育方法,走进学生心灵,引领学生的精神世界走向真、善、美的崇高境界。
2、深入开展行为习惯教育,以《习惯银行》课程实施和传统教育训练为抓手,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行为文明达标率达到90%以上。
3、加强班级建设,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鼓励班主任争创德育特色班级,班级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是终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小学作为当地重要的教育文化设施,能否对社区发展与转型起到作用,成为关系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小学是乡村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文教设施,又是政府投资农村教育的主要部分,因此农村小学是否能够对当地社区发展与转型起作用、是否与当地社区具有紧密的关系,对于我国农村人口的素质和质量、对于我国农村的转型、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现代化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一、 时代的要求
  1、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正如《国际农村教育报告》所指出的:由于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使发展中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淹没”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现代化正迅速冲击着传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模式,价值观、挣钱机会、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及阶层观念等都经历着势不可挡的变化。新技术的渗透、电子媒体、通讯革命等都明显地影响农村生活的景象,使农村地区的学习需求日益多样化,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即便在我国边远的山区、民族地区,外出、打工、电视传播、乡镇政府办公自动化、移动通讯等也都在改变着当地从儿童到老人的所有人的行为与观念。“留守(农村的)人群”成为时下的新概念。村庄中仅有正规小学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改革与村民发展的需要。
  2、科学发展观的指向
  根据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中央适时决定把“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有识之士指出,要从系统工程的观点解决“三农”问题,即不仅要从经济角度关注“三农”问题,还应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教育、生态、环保……等方面来关注“三农”问题。笔者曾指出的,发展中国家是一种二元社会,只有从转型的角度,使农村从传统的、农业化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才是农村发展的正确途径。

  二、国际农村教育发展的经验
  国际经验表明,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浪潮下的农村社会变化,必须是一种能动的和积极的过程。农村不是也不能处在等待或被动的状态,而是要主动积极地成为这种变革的一部分。因此当前的农村变化是一种社会转型,其实质包括农村社会全部范围的变化,是一个多重目标。通过这种变化把人们普遍不满意的生活条件变成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更好的生活状况和条件,而且越来越强调人类及人的潜能,把他们作为取得发展成果的基础手段和最终目的。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是塑造和完成农村转型的目标的基础、载体和关键工具之一。农村社会转型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进一步重新学习,以适应新的变化,不论其过去的学历。包括为所有人的终生教育、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学习机会——必须为农村转型服务。
  当前的农村发展不是以城市为样板的发展,而是一种经济社会与生态结合的可持续模式,是一种主动发展,不是依附于城市的发展。称之为农村转型。其过程是一个建设性的,不但重视脱贫致富,更重视人的发展,即人的观念、态度与认知。从而农村社区建设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以社区居民共同学习和教育为起点,凝聚农村社区的共同意识、解决农村社区的各种问题,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根本要素。通过社区参与,逐渐从边缘化迈向完全参与社会的过程。
  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不是指收入及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上,而是指他们是否有机会获取手段和资源以开发他们的潜能并行使其选择权,以过上物产丰富的创造性生活。这里受教育机会、教育内容及目的是关键因素。(《国际农村教育报告》)

  三、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状况及其与时代要求的差距
  1、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状况
  目前我国设有村民委员会约71万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政府在农村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是正规中小学。大陆的小学历来是农村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机构,大到乡镇的中心小学,小到村庄中的教学点或复式班,总计约52万余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年》)。最发达时几乎村村都有一个甚至可能是设在村民家中的教学班(点)。我国农村的另一种教育文化机构是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它大多设在乡,现有4万余个;更基层一些的设在较中心的村,由村民委员会设立,偶尔乡政府给予少量资助。周围村庄共同使用,目前约有44万余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年》)。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主要开展扫盲、技术培训、法律学习、卫生常识宣传等,也有开展书报阅览、村民体育文娱活动的。我国农村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数量、分布远不及农村小学。
  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形势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不仅在校的中小学生需要学习,所有农村居民都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学习机会以参与农村社会的建设,并通过这种建设促成农村社会转型。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最普遍的、相对来说具备一定条件和资源的教育文化信息场所就是农村小学。在当今,大陆的教育格局是政府教育投资主要在正规教育,即国民教育体系部分,在农村就是小学;而终身教育体系主要推向市场。从而,作为大陆不发达的农村,小学必须成为农村社区的中心、促进农村社会转型的机构。
  再者,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一部宗法性农业社会的历史画卷。宗法观念的遗存使得不属于任何姓氏或家族的作为“公共机构”的学校成为最强有力的村民事务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2、我国小学与时代要求的差距
  根据时代要求及国际农村教育发展的经验,大陆农村小学对社区发展的作用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课程内容和教科书充满城市倾向,对占全国一大半的农村人口和地域的状况反映甚少;校本课程缺乏对社区发展和村民生存的关注,难以激发学习热情,也对村庄发展无关痛痒。
  2、教师常常不是本社区成员,对社区没有多少了解,对村民疾苦了解不多,对社区没有感情,对农村社区发展的迫切性没有感触。有些教师家住城镇,对学校工作早来晚走,仅仅把学校工作当作谋生手段而已。
  3、本地师范学校课程或教师培训不教授、不解决与当地相关的问题,仅传授师范一般课程。
  4、小学作为当地主要的或唯一的文化教育设施,时常是除了学生上课时间,其它时间一律关门。学校的资源在课外时间不能发挥作用。学生不能使用,村民们更无法触及。少有小学主动发展为社区活动中心。
  5、教师不家访。经常家访的老师常常是被评为先进、优秀或模范的人。
  6、农村学校除了有的地方有危房,还有设有各种专门教室的新建的楼房。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花了很多钱、有的还欠了债,这些楼房缺少设施、设备,装备不起来,更缺乏各类教师和专业人员指导学生使用。时常成为摆设。脱离当地的需求。
  7、学校遇到任何大小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很少依靠(社区)村庄的力量。
  此外,学生家长将教育责任推给学校,使学校工作缺乏家长配合;学校教学与社区脱离,将教育局限在教室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经验,脱离了社区需要与社会发展;学生的学习被捆在教室之内、书本之上,不但损伤了求知的好奇心,更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侏儒,丧失转化知识为社区服务的动力,连自身的生活能力也难应付。
再者,在终生学习的时代,农村居民在义务教育结束之后,除了升入各类正规学校,在村庄里的学习需求很难满足。这一事实表明,由于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村人口的终身学习机会和发展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使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基本素质差距继续扩大,农村发展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
  我国农村小学与当地社区发展脱节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
  我国是一个过分看重正规教育的社会,非正规教育主要推向市场,因此政府的教育投资基本都集中在正规学校中。不论在哪一级行政区域内,特别是在不发达地区尤其如此。正规学校是当地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但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正规学校采取的是封闭的办学形式,目前一般只完成义务教育中初等教育的任务,以升学为目的,基本脱离当地发展,较少与当地发展相联系,缺少或没有与农村社区的互动。特别是使不发达地区的宝贵教育和学习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白白浪费了,没有为广大农村群众所享用。

  四、全球化时代,大陆农村小学应发挥的作用
  社区是学校发展的土壤。只有学校与社区形成互动关系,社区与学校才能同时获得发展,教育与社会也才能协调发展。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态度,只有在社区获得相应的环境才能够对社区发挥作用。如此社区成员必须与学校同步学习,创造和营造不断发展的社区环境。而学校、学生和教师就是社区学习的媒介,他们通过宣传、动员、表演、示范等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形式,使村民获得新思想、新行为、新技能。社区和家长也从这样一些活动和专门安排的活动中了解学校、熟悉学校和帮助学校。
  学校为社区服务,不仅停留在出借学校硬件设施,而是让学校成为村民终生学习的资源,让学校能以满足村民的学习需要为目的,实施开放校园、乡土教学、开展社区教育、社区参与学校等。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国农村小学对社区发展的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来看。
  从学校方面开展的活动看,可分为:
  首先是学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由于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社会、文化、体育、娱乐生活相对不足,学校本身的一些教育活动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方式对村民就会产生影响。如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的假日、学校设定的“开放日”、以及学校举行的各种全国性或教育系统或本校的儿童少年活动、学校获得的先进设备仪器、学生的教学实践、社会活动等,都使当地村民了解获得外部的信息,获得参与的机会。这些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但对村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是学校外部的活动。又可分教育活动和非教育活动。
  其中教育活动包括利用学校设施或由学校教师、学生开展的扫盲、培训、宣讲、展示、放映、集会、文化、体育、娱乐、阅览、讨论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凝聚人心、发扬民主、激发情绪、活跃气氛、提高素质等作用。
  再次是非教育类活动。特别是在尚不太发达的地区,农村小学是唯一与政府与外部有联系的机构,学校有责任取得上级或外部支持,牵头、组织开展专门为村民改善生活境况的活动。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卫生、环境等)、富裕地区发展网络化村庄等。
  社区活动的各种形式——由工厂、农场、船厂、商店、银行、办公室、法院、医院等构成场所;由管道工、医生、木匠、农民、机械工、售货员、渔民、建筑师、科学家、牧民、广告商等构成活动主体;由剧场、电视、舞台、音乐等构成表象世界。所有这一切社区活动形式都可以紧密地与学校的教育功能结合起来,成功地构成一种直接交往的模式,从而对学生和村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产生深远的意义,并指引他们不断向有利于个人成长、社会融合及再融合的方向迈进。
  从儿童发展和学校发展来看,学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儿童自身具有一种参与和创造的需要和权利。他们能够以与成人不同的视角和更加敏锐的目光,提出社区建设和关系他们自身发展的问题,必须发挥他们的这一作用,他们通过参与社区,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改善社区生活、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自身获得了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能力。同时必须从小培养儿童参与社区(会)的能力与态度,成人后才能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和服务(叶敬忠等);学校通过与社区的联系、社区人员的参与,了解了社区需要、获得了社区支持,发掘了学习资源,拓宽了学习领域,扩充了学习内容,使学校更具活力与生命力,更具有本地特点。从而也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学校模式。
  农村小学为社区服务,使教师认识到社区服务的教育含义,学习并非只能在教室产生,有计划安排的社区服务,有可能带来更充实丰富的学习功效。按照终生学习的理念,学生学习包括课堂学习和社区生活实践,社区也是学生的学习资源。为使学生校内学习在社区有应用机会,教师需要了解、掌握社区的学习资源,了解其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方法,学生家长也需要了解终生教育理念,配合教师,协助教师从事社区参与的教学工作。从而产生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社区居民从中获得学习经验,也推进了社区的变化。
  从农村社区的发展看,农村社区是受益最大的。它们不断从学校从教师从学生那里汲取新力量,获得新信息,并不断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和实践。从而推动农村社区在生产生活上、文化和教育上不断向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并通过以学校作为社区活动中心的社区学习、社区参与,提高社区自身发展的内在能力,从参与社区逐渐到参与社会。
  我国是一个民族和民俗文化都非常丰富的国家。农村小学与社区的互动,根据社区需求设计课程,并且促进社区发展,满足社区的学习需要,能够给学校带来活力与生机,才能发展出独特的社区生活和学校文化。
  总的来说就是:
  ——服务对象扩大到整个村庄的所有村民;
  ——学校角色:从“升学机器”转变为“社区教育文化信息中心”;
  ——课程资源:农村社区整体成为了一种课程的资源,课程与社区生活紧密结合,课程设计采取社区参与和家长参与的模式;
  ——学习内容:扩大到社区的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卫生健康和文化休闲。
  ——教学方法:注重自我探索,应用各种资源,开展经验学习;
  ——场所多样化;
  ——成就多元评价:不以考试作为唯一标准,任何特殊表现及各种非工作成绩都得到认可。

  五、 创造必要条件,使农村小学发挥对当地社区发展应有的作用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种小学对社区的作用或学校作用的扩大,需要经费,需要教育发达地区先行。恰恰相反,在发达地区,城市功能完备,社区大多为居住而建,时常是居民不熟悉社区、社区不了解居民,社区与居民脱离。他们需要在农村终生学习模式的带动下,才能逐渐形成教育与社区的融合。但农村则不同,学校与农村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有时是村庄中唯一的社会机构。它不发挥作用,农村何以发展!
  但农村小学对当地社区发展发挥作用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些必须条件是:
  ——在法律、法规、政策、规划中,承认非正规教育、非正式学习与正规学习和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才能保障农村人口享有平等的终生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必须以二元社会的视角、从农村需要出发,对现已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小学以专门的考虑和支持。包括他们所需要的图书设备、设施和器材、农村小学教师的编制和调配、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晋升和资格、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农村小学教师的负担等,满足农村小学和社区学习的基本要求。
  ——把农村正规小学纳入终生学习体系,才能保障农村居民的终生学习机会。

  六、继承并发扬农村小学为当地社区发展服务的优良传统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我国学者和教育家一直在不断探索农村教育发展之路。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是他们中的著名代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实践,使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乡村改造运动不仅在中国流传至今,而且在世界三大洲传播。梁漱溟提出了乡村建设理论,并在乡村设点实验。
  近几十年来,一大批农村教育工作者如湖南省炎陵县鲁坑小学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马安健,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慧明小学草场分校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毕国才及其他千千万万的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利用自己执教的农村小学为当地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马安健认为:今天的农村面貌是十年前农村教育的结果,今天的农村教育是十年后农村面貌。农村小学的学生,是未来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接班人和主力军,他们更需要受到良好的教育;要发挥农村小学的整体功能,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他的学校建立了农林牧副渔实验、示范基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组织学生开展村庄调查;针对村民需求开展养鱼实验,促进了当地渔业发展;还开展了培育水稻良种、采集树种、生产米粉丝、复收茶油等村庄活动;学校栽种了果树实验田,带动了果树专业户的出现;建立“小学农民业余技术学校”,培训农民建立了基建队,还建立了“教学设备厂”,促成了村校联办企业;在小学开办“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炎陵县分校”,为村民学习提供了便利;小学还牵头在村里建桥梁、架高压线、建有线电视台等。他们的学校坚持了为当地社区服务的方向,发挥了学校对社区的辐射功能,使学校成为教学中心、农民继续教育中心、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中心,使当地村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村民们说“小学为我们致富带了个头”。
  云南省巍山县村校点长期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山区面积占92.5%。只有一名教师的教学点208个。彝族教师毕国才是草场小学的教师,这是一所“单人学校(只有一名教师)”。他不仅担任小学生们的老师,而且成为全村男女老少共同的老师。他组织年轻人办起了“扫盲班”和“科技班”,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科学种田。他带领群众,使草场村陆续实现了通电、通电视、通电话、通公路、通自来水,使村民生活大为改善。他创办校办工厂,利用机器为群众碾米磨面,带领村民种植蓝桉、核桃、云南松等经济林果。他还是“编外村长”和“法律顾问”,村民有了事情都愿意找他解决。他的事迹引起了英国救助儿童会的关注,它们资助了草场小学和山羊养殖场项目。这一项目的收益一部分将救助村中的贫困学生,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产出的小羊无偿提供给农户。毕国才被称为“办好一所小学,改变一个小村庄”的山村教师。中和村离县城18公里,是彝族村。教学点24名学生。只有一名叫陈学忠的教师。教学点承担村里的扫盲任务,后来又建立起成人技术学校。老师是文化、娱乐的带头人,全村的“红”、“白”喜事、需要“写”“算”以及写春联,都包在陈老师身上。24个学生也是义务宣传员。他们把政府的方针政策编成歌词,配上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打歌调,再编成舞蹈教给学生,学生下课就跳,节假日为群众演出。教学点还在村里举办养羊学习班;村里老鼠多,用鼠药破坏生态,师生又宣传养猫的好处。黄树村离县城45公里,人均毛收入不足400元。教学点有14名学生。瞿代堂老师兼办扫盲班和夜校,宣传政府的方针政策,组织群众收看电视。开学前请村干部商量学校工作,动员群众自愿集资投劳建学校排除危房,在小河上架桥,解决水涨时行路难问题;夜校为村民提供发展经济的思路,村民开始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嫁接果树。当地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只有办好贫困地区的教学点,才能有效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才能使贫困地区的人民步入小康社会。
  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实行“村校一体”的办学模式,构建了“三教一体”的教育结构,建立教、科、劳一体的教学体制,走出了一条农村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路。它们实行:村校干部交叉任职;村里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同步规划,同步运行;教师成为村委的“智囊团”,并建立教师联系户制度;学校教师兼任成人教育工作,农民兼任学校教学任务;学校实验室为农民和农业服务,村里的田地供学生学习和实验;学校图书室既为学生也为农民服务。如此,沟通了学校与农村社区的联系,密切了村校关系,村民将学校看成“自己的学校”,学校的许多问题依靠村庄迎刃而解了。前元庄的做法在山西省得到了推广。
从近几十年的经验看,大陆农村小学对当地发展所起作用依发展水平不同而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种是贫困、边远地区,农民生活条件很差,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主要是农村小学教师作为村中最有见识和能力的人,动员、组织村民改善小学条件和动员儿童入学,并同时带领村民修路、架电线等开展社区自建活动。
  第二类为温饱基本解决、但经不起“风吹浪打”的地区。有的利用小学开展青年生产技能培训,也有开展书报阅览的,或开展宣传动员村民活动。
  再有就是比较富裕的地区。由于交通相对便利,建有独立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小学偶有社区活动,有时为行政安排。也有个别将设施向社区村民开放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是本村人,兼任许多村庄中的职务,从村长、会计、民兵队长到其他各种职务,一般都与社区有比较好的联系。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再就是强调教师的学历资格,许多教师都是师范学校毕业分配来的,比照城市情况,有些老师有时只完成教学任务,与村庄联系较少。在全球化时代和终生教育时代,我们必须继续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传统。

  总之,在二元社会条件下,鉴于当前大陆农村人口的分布状况和社区的状况,不仅不能撤消农村小学,而且必须加强对农村小学的支持,并将其考虑在对农村学习化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中,才能保障农村居民的终生学习权利和机会,大陆农村社会转型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参考书目:
1、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2、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10月
3、 INRULED: <Educatio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Baoding, INRULED, 2001
4、 蓝建:《发展中国家教育研究基础》,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年
5、 宣兆凯:《学校社会工作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 叶敬忠等:《社区发展与儿童参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7、 (台湾)社区教育学会:《社区终生学习》,台北,师大书苑,2000年
8、 (台湾)社区教育学会:《学校社区化》,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9、 余安邦等:《社区有教室》,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

这个问题太大了


农村小学是如何影响农村文化的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