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关羽败走麦城,项羽乌江自刎哪一个更值得惋惜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项羽vs拿破仑,乌江vs滑铁卢~

项羽2300岁
  拿破仑230岁
  项羽是中国人
  拿破仑是法国人
  项羽不太会写字
  拿破仑会写信
  项羽是将军
  拿破仑是统帅
  项羽只有一个情人,美丽动人
  拿破仑有很多情人,每个都不一样。
  项羽说: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的遗嘱,他很无奈。
  拿破仑说:用法律更新人们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消除封建残余,保证人的尊严,促进经济繁荣,以稳定联邦形式统一欧洲……
  同样是遗嘱,拿破仑依然有理想。
  项羽打赢了章邗,因为他是正义的。
  拿破仑击溃了梅拉斯,因为他是奸诈的。
  项羽从没进行过外战。
  拿破仑最不希望看到内战。
  项羽输了垓下,自刎乌江。
  拿破仑败了滑铁卢,自动退位。
  曹操评价项羽:彼,匹夫而。
  贝尔纳多特评价拿破仑: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

我认为应该是“翠”字。。因为楚霸王项羽死于乌江,虞姬也死于此,而后面败走长城则是关羽的事迹,把羽加卒就正好是个翠字。。

三个都有值得惋惜之处。所谓惋惜既可惜、表示同情或遗憾之意。如果以国内的关羽与项羽相比,虽然败走麦城与鸟江自刎都是个人骄傲自负导致,究竟项羽能成就一番帝王事业而功亏一篑,而关羽只是蜀国的边关重臣(而且是拜把兄弟借来不肯归还之地),有一种赖帐之嫌。至于拿破仑一世已在法国称王,在封建君主国联盟围剿中失败很正常,胜败本兵家常事,与国内那两位也不可比。

关羽和拿破仑
王涵生
据说清末民初,有考官出题曰:“论楚霸王与拿破仑”,一老童生欣然命笔:“霸王力能拔山,况拿一区区破仑乎”。这可能只是笑话而已。但这里将关羽与拿破仑相提并论,是因为这两个相隔百代、相距万里的历史人物,居然有一个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共同点:那就是作为败军之将,却在其战败之地立有本应是胜利者才配享有的塑像。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赛尔郊区不远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六万多法国军队与英国公爵威灵顿率领的六万多俄、英、普、奥反法联军,展开了一场血战,结果拿破仑战败。这一役使拿破仑一蹶不振,最终被迫退位,并被囚于圣赫勒拿岛至死。以后,“滑铁卢”一词在英语中就成了失败的代名词。1826年,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堆建了一座人造山,用拿破仑军队丢弃的枪炮铸造了一个铁狮像放在山上,以纪念大战中阵亡的将士,此山因名铁狮峰。铁狮峰下的拿破仑纪念馆旁,拿破仑的铜像傲然耸立在一座高高的圆柱形基座上。前法国皇帝陛下身着戎装,两臂交叉抱胸,注视着脚下的苍茫大地,仿佛还在思索着如何让法兰西继续称雄欧洲。每年都有世界各国的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向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数学家、诗人致敬。而胜利者威灵顿公爵,却早已被人淡忘。
三国时候,蜀国大将关羽镇守荆州。公元209年,吴国大将陆逊和吴蒙趁关羽在樊襄与曹军作战之机,出奇兵偷袭荆州。关羽引军败走麦城,部下逃散殆尽,身边仅剩十余骑,最终被埋伏的吴军擒杀。以后,“失荆州”、“走麦城”在中文中也成了失败的代名词。现在,在荆州城里,也有一尊关羽的塑像,关帝爷威风凛凛,手持青龙刀,跨下赤兔马奋蹄长嘶,仿佛得胜班师,正在接受万众的庆贺欢呼,每年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瞻仰。而胜利者陆逊和吴蒙将军,却也已经被人淡忘了。
在欧洲和中国,都出现这种为失败者树碑立传的情况,但其中的内涵和体现出来的人文思想,却大不相同。
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彻底的革命,拿破仑是这场革命的热烈拥护者。拿破仑1799年通过政变取得政权以后,只经过短短4、5年时间,就在1804年3月21日,正式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以后人与人、人与财产的关系变化,自由、民主、民权等理念,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巩固了革命的成果。此后,虽然法国的复辟、反复辟斗争异常激烈,政权不断更替,但革命带来的新理念、新法则由此深入人心。拿破仑在进行侵略战争的同时,在他所征服的国家的土地上,也不遗余力地实行新的法典,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整个欧洲推进,无情地摧毁欧洲野蛮、落后的封建制度及各种封建宗法关系。因此拿破仑当时面对的是整个欧洲的封建君主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封建制度、封建势力,他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拿破仑曾自豪地说过:“我的光荣不在于打胜了40个战役,滑铁卢会摧毁这么多的胜利。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的,会永远存在的,是我的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在法国一直实行至今,而且至今仍然是欧美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蓝本。在这些国家里,别人或国家要动任何个人的一草一木,都得依据法律进行合理赔偿,因此,绝对不会有官商勾结、强制拆迁、强占民地、逼死人命这类恶劣的事情发生。而在我们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了,官方至今仍迟迟拿不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来。
拿破仑在对待自己权位的态度上,也值得称道。当反法联军最后包围巴黎时,他的部下建议他象当年雅各宾党人那样发出“祖国在危亡中”的号召,把枪发给巴黎人民,组织全民抵抗。但拿破仑拒绝了,说不愿意让人民为他流更多的血,选择了当俘虏。
因此拿破仑得到了自己的人民和敌人的共同尊敬。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儒安维尔亲王率军舰前去圣赫勒拿岛,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祖国。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满怀深情地参加了隆重的葬礼。1855年,法国的仇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子亲到法国,让王子在拿破仑墓前跪下。而对比利时人来说,把一个失败的侵略者的塑像立在自己的国土上,也是需要非凡气度的。
现在看看我们的关帝爷。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占据荆州、益州,又相继取得汉中、房陵、上庸等地,实力不断增强,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方针步步实现。但是三国之中,魏最强,吴次之,蜀国最弱。由于蜀国除成都平原外,中心地带多为崇山峻岭,如果没有荆州作为出口,便被封死于巴蜀之地。荆州向西拱卫巴蜀汉中,北可向曹操攻击,东可防御、攻击孙吴;同时孙吴对卧榻之下强敌酣睡,也处心积虑,志在必夺;因此,荆州是蜀国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但由于蜀国之地交通极其不便,无法及时对荆州战事提供支援,只能由镇守的主帅独自支撑局面。诸葛亮和刘备离开荆州前往西川时,曾交代关羽,镇守荆州的战略要点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必须尽量避免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但关羽作为独当一面镇守荆州的统帅,对自己担负的重大战略责任却没有清醒的认识。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孙权是东吴国主,为儿子向关羽求娶其女儿为媳妇,这种政治联姻本是巩固两方联盟的极佳方式。关羽要是不肯,随便推个什么“女儿还小”之类的理由也不失礼仪,但他却大骂求婚使者,说“我虎女岂能配尔犬子!”彻底断绝了与东吴的友好关系。以后孙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麻痹了关羽的警惕,使之放松了对东吴的防备,调动全部主力北攻曹操。这时关羽又犯了个战略错误。《三国志》记载,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今荆州),将军傅士仁屯兵公安,平素皆嫌羽轻视自己。关羽出军时,两人供给军资不及时,关羽既不妥善处理,也不加防范,却说“我回来再收拾你们!”糜芳、傅士仁都怀惧不安,于是暗地投降了孙权。孙权袭取荆州后,极力善待关羽军中将士的家属,并让这些消息传到关羽军中,更加动摇了军心,将士们纷纷逃亡,关羽在这种后方不稳的情况下内外受敌、两面受敌,失败被杀就是必然的了。
荆州被夺、关羽被杀之后,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欲倾全国之力伐吴。这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自立为帝。诸葛亮和赵云劝说刘备,此时伐曹复汉是为公事,伐吴报仇是为私事,应当打起恢复汉室的旗号讨伐曹丕。但刘备执意伐吴,最后被陆逊火烧连营,全军覆没。蜀国积聚多年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此役中损失殆尽,蜀国从此由强转弱,一蹶不振。因此,关羽的战略失误对蜀国的败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由此可见,刘备、关羽最看重的其实不是国家利益,而是封建君臣间的人身依附关系。由于这种人身依附关系,臣子只对皇帝个人负责,皇帝也只根据与臣子的亲疏决定对其的信任与使用,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危害国家的根本利益。古今都是如此。
另外,关羽在个人性格上也不值称道。《三国志》记载,他听说马超来降,就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人才可与谁比类,还想进川与马超比试比试。一个地方统帅,居然要为这样的事情离开防守要地,诸葛亮简直慌了,他知道关羽好高,乃回信说,马超只能和张飞并驾齐驱,哪比得上你美髯公之绝伦逸群呢。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他听说黄忠和他以及张飞、赵云、马超一样成为五虎上将,发怒说:张飞、赵云和我一样早年就追随大哥,马超人家是贵族出身,你黄忠匹夫一个,凭什么也成五虎上将!因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道:“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但为什么关羽死后却一次又一次的被神化,以至成为关帝呢?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帝王文化”的结果。关羽死后,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以后,过了800多年,宋徽宗先封关羽为“忠惠公”,不久又多次加封,直到“义勇武安王”。明请以后,历代皇帝不断对关羽加封,明朝万历年间,又把关羽加封为“协天大帝”、“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赐冕旒十二,如帝制”。
历代帝王看重的,就是关羽的忠与义,而这种忠与义,是专门为帝王享用的,专门为以皇帝为核心的统治者服务的。北宋末年,王朝内部矛盾激化,外部强敌窥视,危机四伏。这时候统治者最希望大家都对皇帝忠心不二,义气薄云,于是就从历史中挑出一个忠义的代表人物来,推崇之,神化之,以为己用。清朝由外夷入主中原,尤其希望万民归附,于是10个皇帝中,有7个对关羽加封,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最终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长达二十六字,尽用赞美文词,可谓登峰造极,超过了前代任何王朝。而中国的老百姓,历来也自然而然的跟着官家、皇帝的路子行事。凡是官家、皇帝推崇、敕令的东西,中国人一般都会(也只能)循规蹈矩的跟进,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对之加以不出格发挥。于是关帝爷也莫名其妙地又成为财神爷,各路的生意人、甚至许多大公司,都会在自己的厅堂里显赫的位置上,摆一尊关帝爷威风凛凛的塑像。这个只忠心于以刘备为皇帝的官家或其他朝代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家的关二爷,真的会给老百姓带来公平、正义,以及滚滚财源?
拿破仑还在滑铁卢的铁狮峰上伫立着,关羽也在荆州城里和千千万万中国生意人的厅堂里威风凛凛地光辉着,一起无声的诉说和展示着中外不同的民族特性和人文思想。
中国人还需要什么?
(2013年1月4日23:58完稿)

拿破仑如果真的战胜,那么整个欧洲历史就要被改写,这样,历史上将会再次出现一个日不落帝国;项羽当时就算肯渡乌江,也注定不会是刘邦的对手;关羽方面,败走麦城我感觉就比较无奈了,遭到两面夹击而且没有任何援军,败得好无奈,不过当时的形势曹操那边早就立于不败之地,刘备,孙权兵败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惋惜的

个人认为是拿破仑,本应不败的战役,因别动大军的延误而失败。关羽、项羽的失败是人格的失败,是必然的,何足惜哉!

理论上同情关羽和项羽,可是他们都因狂妄自大,不太可惜。拿破仑却不同,生于乱世,用自己的才能打出了一片天地,最后因指挥失误而惨败而终,与希特勒差不多。


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关羽败走麦城,项羽乌江自刎哪一个更值得惋惜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