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心理课程教学经验总结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王秋霞

2014年我所在的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心理课正式进入课表,兴奋之余,面临的第一挑战是备课。因为我校的学生结构复杂,为了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课,从2014年带领团队成员开始构建和打造济源一中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体系,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此过程中,我养成了一些习惯,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了解学情,设计课程

2014年以来,我每月以一节新课的进度,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打磨。在此过程中注重了解学情,及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发现,个体辅导访谈,以及和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动态需要修改和研发课例。看到什么美文、素材,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马上联想到如何用到心理课上。

二、虚心请教,珍惜反馈

课后,我会采访学生的评分,1-10分,10分很满意,1分相反,请打分。你满意的部分里有什么?你认为提升空间在哪里?如刚刚的《每一个善举》一课,我会请教学生:“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怎么提问效果更好?”他们都会给我一些惊喜。

专门设计的“点滴记录”表,课后留给学生,匿名自由反馈,我能够收集到许多真实的声音,和创意的反馈。

三、不断反思,提升标准

前不久我再次坐在评委席上,我一边欣赏参赛选手的展示,一边提炼了一些问题,回顾和整理了我曾经走过的路和一些思考。

我把我关于心理课的自我要求,思考、理念和关注点镶嵌在以下自我问话里。

1.支撑这节课的理论背景是什么?

2.这节课的主题,可以切分成哪些系列主题?

3.关于这个主题,学生的起点在哪里?他们的期待、想法和困惑?

4.别人是怎么设计的?有哪些活动或素材可以备用?

5.怎么设计,适合我的风格?如果只用一个素材或一个主题,怎么设计?

6.课件上要呈现什么?哪些内容、文字、图片要保留或删掉?

7.怎么提问更好?关键性的问题,怎么推敲。

8.有哪些课堂生成?我是怎么应对和跟进的,还可以怎么回应?

9.我的课后反思有哪些?我的突破与成长,哪个点是我比较满意、骄傲、遗憾、不甘心的、可以改进的(标题、课前准备、过渡语的修改)?反观自身,关于这个课题的困境与思考?

10怎么了解真实的效果?学生中有哪些真实的不同声音存在?

四、坚持输出,划上句号

“如何为一节课和一个活动,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是我每一项挑战后的思考。

2013年至今,我坚持把每一节新课的改动过程记录下来。我觉得,课后反思是与自己对话,跟自己谈心,和自己诉说。写多了,课堂上能够发现的问题和亮点也逐渐多了,以前被忽视的问题现在都觉得是反思的好素材,有些能够被我重新当成新的课堂素材取用。这个记录习惯让我产生了强迫,让我每一节课都想要精益求精,变成完美主义,变成了颈椎腰椎病患者。

我规劝年轻伙伴最多的一句话:一节课上完要及时记录和反思,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什么也不会留下,下次再上这节课时不会有进步,甚至还会倒退。

我曾经要求自己至少一学期录1节常规课,回看录像时,心情极其忐忑,若有旁人,赶快关掉,觉得惨不忍睹,亲眼看见自己像极了我老妈的走路姿势,摇摇晃晃,更亲眼看见自己夸张的表情和笑容,心生感激,觉得学生一直在包容我。

2019年放弃了录像方式,把自己的课堂用录音方式记录下来,抽空整理成文字,以前也是采用笨方法,回听一句,敲打一句,整理一节课,会花好几个小时。

今年购买讯飞语记,一边借助这个软件一边听录音整理,仍然得花好2-4个小时。在回听、整理的过程中,听到了在课堂上被忽略内容,收获了新的理解,对教学中的亮点、败笔和遗憾及修改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五、主动分享,寻求碰撞

每设计一节新课,我会和同事在办公室分享,先凯丽,后是英宏,再是君怡。她们年轻漂亮,温柔细腻,有非常好的勾引学生分享的本事,更气人的是,她俩还都情境记忆过人。每每听她俩讲述,我会比她俩更激动,兴奋之余,我会记录下这些素材和内容。我是鱼的记忆,不想让这些好的素材被时间覆盖,也为了弥补没有出现在自己课堂的缺憾。

我会主动将自己的新课分享给同事,有个耀眼的私心,为了让人家帮我出谋划策,最好能挖掘出更多更好的课堂生成,感谢她们愿意和我交换和碰撞。

校本心理课的探索和心理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尽一份责任,让心理课散发出应有的魅力,不辜负学生的期待,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的努力永远是正在进行时……

]六、 潜心钻研,积淀底气

截止目前,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抵挡诱惑、增强自制力》、《谢谢你的陪伴》获得河南省一等奖,《个性名片、独特自我》在全省做公开课,《亲爱的小黑—与内心的恐惧和解》两次在全国展示。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等杂志,登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封面人物,被,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为创刊20周年优秀活动课教案作者。多次参与省、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审、教师职称评审、心理剧评审等工作。获得济源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河南省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2020年被聘为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职业导师。


校本心理课程教学经验总结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