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写以勤奋为主题的对联。必须要原创。哪位有才啊???

来自:广懂生活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哪位高人帮我写一副对联,要原创啊!!!~

我不是高人……但是我还是写一副吧
梦远努力触手可及
火旺添油非同凡响
横批:勤奋开天

爱情友情家庭情 唯独爱你
天求地求自己求 知己难求

书山有路苦作舟
学海无涯勤为径
横批:乱来

好马不吃回头草
浪子回头金不换
横批:如何是好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对词语的理解。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抖动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春节刚过不久,也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2.整体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本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所以,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本课的关键。文章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可分5个时间段来把握:①1—6自然段(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开始);②7自然段(除夕);③8—10自然段(正月初一);④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节);⑤13自然段(正月十九结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在教学过程中,初读课文后,可先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初读课文后可填写以下表格:



时间
风俗习惯



















3.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课文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如,“必须大扫除一次”“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老师适时点拨,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4.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老舍先生曾说,“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流畅通达,清浅俗白,雅俗共赏,耐人寻味。这种语言风格在文中处处可见,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教学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指导学生抓住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把培养语感落到实处。



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有较强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领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比如,“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一画面可以反映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关于表达方法的领悟,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并着重指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比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



5.生字可以重点指导易错的字。例如,“醋”的左边不要少一横,“轿”左下是提不是横。“栗”下面是“木”而不是“米”。



6.课后第一题除练习快速默读外,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全面了解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并能抓住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或细节谈感受。在交流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本地过春节的习俗,对比谈感受。本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完成。



课后第二题旨在落实本年段的重点目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本题宜在把握全文内容后进行,找出详细描写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读议结合,相互促进,切实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课后第三题的练习意图是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节日蕴涵着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激发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7.课后“阅读链接”可在课内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目的一是扩展节日习俗信息;二是训练浏览,提高浏览速度,培养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三是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比如《过年》,“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再如《除夕》,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习俗,可以让学生和课文中的除夕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教学案例



第 一 课 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时间
风俗习惯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时间
风俗习惯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

腊月二十二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腊月、初旬、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张灯结彩。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如: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五、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六、学习“阅读链接”



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







五、相关链接



1.老舍 (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2.老舍的语言风格



(1)北京韵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为他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语言,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2)通俗明白。



老舍在语言运用上有着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致力于“俗白”,所谓“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自然,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



比如,《北京的春节》一文,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没有文雅的辞藻,也没有欧化句式。读起来,我们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亲切有味。曹禺说得好:“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谈的。”



(3)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是老舍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语言艺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标记。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老舍对生活中的幽默极为敏感,并善于以机智与讽刺的形式来表现。作为语言鲜活色彩的幽默,它往往还要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和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老舍小说经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可以这样说,老舍是一个幽默的语言艺术家,他的幽默才华闪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



3.北京春节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横批:锲而不舍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让我们欣赏。

4、你之心,在书林里;我的脑,在学海中。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故作轩窗掩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7、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8、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0、学如黄鹤习如鹊,勤如羽翼奋如翅。

11、懒惰厌学难成器,勤奋博学出状元。

12、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

13、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

14、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16、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原创?就算我给了你原创,你又用,到了你手上,,你原本想的独一无二就没有了。。。

勤奋一日一夜安眠;勤奋一生幸福长眠。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你看行不?】

第一句有一点自己的原创,,第二句是韩愈的,,,我很老实的告诉你。。

希望采纳o(∩_∩)o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语文:初一。,写以勤奋为主题的对联。必须要原创。哪位有才啊???视频

相关评论:
  • 13848722802初中初一作文400字:下半学期的努力计划
    颜帖萱答:二、 加强抄读、朗诵好词好句,坚持每天记日记,特别是以前没有写过的心得、事情和生活素材。三、 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死记基础知识点,灵活思考数学应用题,争取各门功课均衡发展。四、 加强《智慧通》的学习和应用。五、 加强认真读题,仔细答题的训练。六、 作文要写具体的事情和感受,要紧扣主题...

  • 13848722802我从语文中学会了勤奋 600字
    颜帖萱答:第一段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用排比句式总领全文)第二段---第四段举三个勤奋好学的示例,要简明扼要概述,重在一个点上出彩---注重细节。同时在这三个片段结尾加入你学到了什么 第五段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凿壁偷光 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

  • 13848722802以做文明自信勤奋守纪为主题的作文
    颜帖萱答:做文明守纪勤奋好学的现代少年 想要成功,先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一、争做文明守纪的好孩子。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是最重要的。本学期学校要求同学们在行为习惯上,继续发扬讲文明、懂礼仪的好...

  • 13848722802求一个 名人勤奋 我们语文课演讲用的 不要太长 但也不要太短啦 速度啊...
    颜帖萱答: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

  • 13848722802请你以 努力学习 为话题,仿写句子
    颜帖萱答:2014-11-14 以努力学习为话题,仿写句子。我什么…我什么…我怎样 63 2009-02-04 模仿下列句子写一组排比句,要求以“奋斗”为话题。初一语文。 96 2008-08-15 给我100句关于努力学习的英文句子! 172 2011-05-10 关于学习的好句子。(努力,勤奋等等) 333 2008-10-22 形容学习认真的句子 141 2009-...

  • 13848722802初中语文横向记叙作文,以“甜美”为主题
    颜帖萱答:鲁迅先生成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就可以创造出奇迹。纵观古今中外,有哪一个伟人取得的成绩不是勤奋刻苦的结果呢?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成才故事总是为我们后人所津津乐道,他自幼家贫,却刻苦勤奋,他不畏世俗和现实的压迫,执着地用他现实之...

  • 13848722802年初一作文
    颜帖萱答: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年初一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初一作文 篇1 童年好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里面装着我幼时的回忆...同学们,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

  • 13848722802用努力考研淬炼为题写作文
    颜帖萱答:1. ——努力 或 努力——(半命题作文)为题写一篇600的文章 努力学习 仅供参考 "世界上没有笨的人,只有不勤奋的人”这句话是我们的语文董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口头禅,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珍惜时间,要乐于助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每天一大早,无论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董老师都早早地来到学校,为我们...

  • 13848722802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描写那几个勤奋学习的成语是哪些?
    颜帖萱答:描写勤奋学习的成语有: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闻鸡起舞、勤奋好学、勤学苦练。1、废寝忘食:释义:废,停止;寝,休息;忘,忘记;食,吃饭。意为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借以形容十分刻苦并专心致志。2、 孜孜不倦: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意为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出处:《三国志·蜀书...

  • 13848722802开学初一作文
    颜帖萱答:散发着浓浓纸墨香的计划书早已写好,心中的理想像承载着希望的航船,正等着我们扬帆远航。 开学初一作文 篇2 白驹过隙,又是一年《开学第一课》。 本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共分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五个篇章。从一开始对甲骨文的认识,一直到最后中巴友谊(中国与巴基斯坦),每...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