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怎样赏析“辅”字和“望”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离别时,不由生出无限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评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品赏析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近。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袁行霈,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公司出版社1988年版)

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吗?

找到点..

你自己看看嘛~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王勃在长安任朝散郎时写的。有一次他去送一个姓杜的朋友到蜀地去做官,他的朋友对长安有些留恋难舍,王勃就写了这首诗来送他,诗写得很好,以至这位姓杜的朋友都被人忘记了,这首诗却依然被人们传诵。

诗的第一句写长安的形势,也是送别的地点。唐代的京城长安,是一座繁华的都市,是当时人文荟萃之地,更何况那里还有自己的知心朋友,就更加让人留恋。现在,诗人与他的好朋友就要从这里离别了,这一对好朋友边行边回望长安,那真是城垣高耸,宫殿嵯峨;他们环顾城郊,更有三秦之地环护四周,形势是那么险要,真不愧为是一座历史名城。“城阙辅三秦”,五个字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容!

第二句写要去的地方—蜀州。杜少府就要离开长安,经过艰难曲折的道路到遥远的蜀地去了。而蜀地究竟在那里呢?“风烟望五津”,—他们翘首远望,那一片风烟迷蒙的地方,就是杜少府要去的所在了。

两句诗,写他们时而回望长安,时而翘首蜀地,只通过两地形势景物的描写,就很好地表现了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情态。没有离别的字眼,而离别之情毕现,真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从第三句到第八句是诗人的直接议论。在古代,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往往就意味着政治上的失意,更何况杜少府要去的是远在西南的蜀地!杜少府心情沉郁我们是可以想见的。怎样安慰自己的朋友呢?诗人写来很有层次。

第三、四句写眼前之情,是说在京、之蜀,离别之意彼此相同,不要因为之任蜀地就满怀愁绪。你离开长安到蜀地去,是为了做官而奔走;而我在长安,不也是为了仕宦才离开家乡?所以尽管我们所在的地点不同,但毕竟“同是宦游人”啊!既然我与你、在长安与去蜀川,离别的感情都一样,那就不要因为这次远行而哀愁了。“与君”、“同是”两句,写得有己有彼,恳挚、亲切,如从肺腑中流出,十分感人。

朋友的心意,杜少府是会很受感动的。但他也许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话虽如此,然而这毕竟是远去天涯、举目无亲呀!诗的五、六两句就是针对这种心理说的,是设想分别后的情景,从正面说应当抱怎样的态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世上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那么,即使远在天涯,也可以互相鼓舞、互相勉励,一想起对方来,就会感到亲切、感到安慰,这不同近在比邻一样吗?除此以外,这两句诗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曹植在《赠白马王彪》里说:“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王诗显然是从曹诗化来的。这样就更加丰富了诗的含意:既然怀有一番做事业的雄心壮志那即使是海角天涯,又有什么值得感伤的呢?真是动之以情,喻之以理,面面俱到。

诗的最后两句又回到眼前,是承五、六两句来的,是从反面说不应当如何。这次赴蜀,虽然与朋友分别了,但朋友的友情长在,会伴随他跋山涉水到达任所,会伴随他经冬历春度过宦海生涯的。因此,在分别的时候,自然就不应当像少男少女那样,以泪水告别了。结句总括全篇,放达中见深情。

梁代的江淹在叙述了各种离别情状之后,曾经满有把握地说:“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别赋》)把“怨”当作离别的必然现象。这首诗却变哀怨为开朗,把离别的感情写得豪放昂扬。字里行间,既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宽阔襟怀、远大抱负,又充满了对朋友的深情慰勉,情深意挚,洋溢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用这样的诗行来激励启程远行的友人,怎么不使他感到友谊的温暖、友谊的力量呢?怎么会不使他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地慨然踏上征途、奔赴远方呢?

这首诗先用两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要去的地方,然后集中笔墨写磊落豪放的别情。而写别情又是两句一转,先写眼前别绪,再写转思别后之情,最后以送别不必伤别作结,层层相生,结构严整。用朴素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挚的情谊、旷达的襟怀,历来为人传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视频

相关评论:
  • 19528106725送杜少府之任蜀洲的诗意及赏析
    祝谭莲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诗意: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

  • 1952810672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词鉴赏
    祝谭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词鉴赏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 1952810672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全诗
    祝谭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编辑本段 译文一: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

  • 1952810672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句子赏析
    祝谭莲站在三秦大地守卫着的长安城郊,透过千里的风尘和烟雾,遥望您要上任的蜀州岷江五津。此时,面对分手,我和您的心情是完全相同的,同样的沉重和难过。因为我们都是离乡背井到外地求官的人,命运相同,就必定同情互怜,相互理解。然而少府啊,既然我们是知心的朋友,心心相印,心是相通的。那么,四海之内...

  • 19528106725《送杜少府之任()州》
    祝谭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品赏析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诗篇名。唐代王勃作。杜少府为作者友人。诗中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意境开阔,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汉魏以来送别诗的传统格局。 《送杜...

  • 1952810672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祝谭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无为...

  • 1952810672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祝谭莲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精选,希望能帮到大家!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

  • 1952810672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如何表达情感
    祝谭莲全文先实写送别的地点和环境,而后以实转虚,表达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道出离情别意及友情之深厚,全篇起承转合有度,感情有收有放,格调高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两句严整对仗,先实写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和环境,点明离别的必然性,隐含送别的情意...

  • 1952810672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题思想
    祝谭莲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行的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勉励朋友乐观进取、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体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

  • 1952810672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发了什么情感
    祝谭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两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以及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