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来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水浒传名字的由来~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水浒传》为何起名“水浒”,真正的寓意你了解吗?

《水浒传》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

该书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

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

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创作基础: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

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

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一百单八将”原型只有三十六人:

《水浒传》中塑造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个个形象鲜明,故事生动。但是,与史书对比,其中只有三十六个人物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其余七十二个,大都是创作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

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这就是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一百零八将。

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这三十六个人在正史书没有客观具体的记录,大部分是根据民间传说再加工而成的,这样一算,整部小说中的人物就一分真、九分假了。

梁山泊位于山东西部,原是个很小的湖泊,后因从五代到北宋期间黄河多次缺口泛滥,它与四周的许多小湖泊汇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纵横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

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并有许多天然小岛,形势险要复杂。当时许多破产农民、渔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缉追捕的逃犯藏匿于此,成群结伙,靠进行一些“非法”的活动营生。

有若干股势力日益增大,人数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败、盘剥与压迫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宋江起义军就是其中的一股。

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

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于是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

最初四五年,宋江等人一直坚守在梁山泊,直至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才正式宣布起义,随后离开梁山泊,转战于青、齐、濮各州之间,官府也才开始注意到这支起义军的存在。

并下令“(京)东、西路提刑督捕之”“招抚山东盗宋江”(见《皇宋十朝纲要》)。该起义军最终以被官府招安结束。

宋江起义规模到底有多大,从《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的记载看,只有三十六人。据郎瑛《七修类稿》载,这三十六人为: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

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和尚、武松。这个名单有一个可疑之处就是,作为一次有影响的农民起义,仅三十六人就“横行齐魏”,官兵数万人不能抵抗,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因此有人认为这三十六人可能是起义军大小领袖的总数,也就是说与宋江一起举事起义的三十六条好汉,后来每一个好汉统率一支部队,但为了方便起见,仍以三十六人的名字称呼。

这种解释倒也合理。那么,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到底有多少人,由于史无记载,确切数字无法统计,推测至少应有数千人。

史书记载宋江起义有三十六位英雄,为何到了《水浒传》却变成一百零八位呢,或许是作者“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郎瑛《七修类稿》载)。

使小说更添传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琅琅上口,便于流传。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农民起义大大小小有数百次之多。

宋江起义只是其中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一次。但因南宋时编印出版了《宣和遗事》,把宋江起义史事演义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现《水浒传》。

将宋江起义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感人,因而使这次原本平常的农民起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别把《水浒传》当真实的历史



《水浒传》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该书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

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历史上“一百单八将”原型只有三十六人

《水浒传》中塑造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个个形象鲜明,故事生动。但是,与史书对比,其中只有三十六个人物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其余七十二个,大都是创作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

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这就是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一百零八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这三十六个人在正史书没有客观具体的记录,大部分根据民间传说再加工而成的。

梁山泊位于山东西部,原是个很小的湖泊,后因从五代到北宋期间黄河多次缺口泛滥,它与四周的许多小湖泊汇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纵横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并有许多天然小岛,形势险要复杂。

当时许多破产农民、渔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缉追捕的逃犯藏匿于此,成群结伙,靠进行一些“非法”的活动营生。有若干股势力日益增大,人数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败、盘剥与压迫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宋江起义军就是其中的一股。

宋江起义规模到底有多大,从《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的记载看,只有三十六人。据郎瑛《七修类稿》载,这三十六人为: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和尚、武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别把《水浒传》当真实的历史



研究《水浒传》的创作过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里边有很多谜。最大的一个谜团,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一支人数极少的太行山土匪,为什么会发展成小说中千军万马、极具规模的农民造反运动。研究这种变化,必须从宋江起义的历史说起。

宋江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很多史书、文人笔记里头都记录了关于宋江的一些事迹。但大都是零星、散碎而不成系统的。我在这里介绍几条,《宋史》(元,脱脱)不是最早的资料,我们提几条更早的,比如南宋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叫王偁,王偁写过一本《东都事略》,里头提到“宋江寇京东”。京东就是山东,当时有一个退休干部叫侯蒙,给宋徽宗上书提建议,说了这样几句话:“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他所提到的宋江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河朔是河北,京东是山东。又提到这支小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几万官兵都对付不了他。因此,可以断定“其材必过人”,宋江的才能肯定很高。所以他给官家(宋朝对皇帝的称呼)提了个建议,不如赦免宋江造反的罪过,招降过来,让他去打方腊。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后来怎样发展,这本书里没有记录。

再举一条,《东都事略》还提到一个叫张叔夜的人,他在海州做知州。海州在哪里呢?就是现在江苏的连云港。书中叙述,宋江带着部队准备攻打海州,在海边劫掠了十几条大船,从海路发动进攻。

张叔夜听到风声,召集了一千多名勇敢的战士,在海边设下埋伏,另外派一支小部队摇旗擂鼓,引诱宋江。宋江进入埋伏圈后,张叔夜一声令下,先把海船全都点火烧了,切断退路。宋江一看伏兵四起,又断了退路,就率众投降了。投降以后呢,很可能真的去征方腊了。因为还有一些史料,比如《皇宋十朝纲要》里边提到,宋江在童贯的率领下,跟着另一个叫辛兴宗的军官,一同杀入帮源洞,俘虏了方腊手下的宰相。

就这么一点非常粗略的记录,大致上也勾勒出了宋江起义的一个轮廓:以三十六人为骨干的一支小部队东跑西蹿,被连云港的市长张叔夜打败后弃械投降,然后与政府军一起去围剿方腊起义。

在这里,我觉得有两点必须强调一下:第一点是宋江起义的人数不是很多,被一支临时招募来的,人数才一千多一点的杂牌部队打得大败,给个最慷慨的估计,最多不会超过三千人。第二点是,没有任何一条史料证明宋江曾经在梁山水泊内安营扎寨。我觉得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种种资料显示,宋江起义跟水、跟梁山泊没有丝毫关系。

从北宋宣和年间到《水浒传》成书的元末明初,大约有250年的光景。在这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关于宋江起义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实际上,《水浒传》的故事是在很多民间不知名作者(尤其是说书艺人和戏剧作家)的共同参与下,创造发明出来的。而由施耐庵和罗贯中整理修订、去芜存箐而最后定下来的书稿,已经和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没有太大的联系了。

下面,我用举例子的形式来一点点地解开这个谜团。

南宋有个叫罗烨的文人,他写过一本《醉翁谈录》的小书,薄薄的一册,很不起眼,但是这本薄薄的笔记有一个特点,它是专门谈说话艺术的。所有研究小说历史的专家,无一例外地都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宝贵的资料。

这本小册子里列举了很多的画本名目,当然,这些画本故事大多没能流传下来,但是它们的名目传下来了。其中我们就发现这样几个篇目,比如有一篇叫做《青面兽》,这个我们非常熟悉,可能是写杨志的。还有一篇叫《花和尚》,这个是写鲁智深的。还有一篇叫《武行者》,这可能是写武松的。还有一篇叫《石头孙立》,这个是否就是《水浒传》中的孙立,也很难说。还有一篇叫《徐荆落草》,这个徐荆在水浒当中也出现过,不起眼,是个小军官。总之,通过这个《醉翁谈录》的记录。我们知道早期的水浒故事大都是一些短篇,是英雄的个人传记,还没有连缀成长篇,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南宋有个画家叫龚开。他对民间讲述的水浒故事非常感兴趣,而且非常钦佩宋江这个人。于是他就给三十六位好汉,每个人画了一幅像,题了一首诗赞,同时写了一篇序文,也就是《宋江三十六人赞》。这篇序,还有三十六首诗,都被保留在一本名叫《皈心杂志》的笔记里头。《皈心杂志》的作者是南宋很有名的文学家邹密。邹密在笔记里还提到,当时宋江故事见于街谈巷议,流传得很广。不但老百姓爱听,士大夫也爱听。当时有一个宫廷画师叫李嵩,曾经给三十六人画过像,而龚开又画了一次。

龚开给三十六人题的诗赞都是四言体,每人四言四句。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浪子燕青,是这么四句,他说“平汤巷陌,其知乳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那么我们想,是不是在早期水浒故事里头燕青的绰号叫“一丈青”呢,很有这个可能。再有,比如船火儿张衡,他是这样题的,他说“太行好汉,三十有六,无此伙儿,其数不足”。

我们就注意到,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当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呢,就是好汉的人数是三十六个,还没有发展到后来《水浒传》108将。第二点很有意思,包括它的诗赞和序文里头,一句都没有提到梁山泊。相反前后五次提到太行山,那是不是在龚开所听的那一派水浒故事里,宋江传说跟梁山泊还没有挂上钩,宋江活动区域是在太行山,而不是梁山泊,这是我们的猜测。

第三个例子,元代初年有个叫《大宋宣和遗事》的画本,喜欢《水浒传》的同学可能都知道,这是一部讲史画本。讲的是北宋末年的衰亡史,其中有一段涉及宋江起义,大约四千字左右。这部画本文字非常简略,带有一点提纲的性质,但是内容很丰富。包括“杨志卖刀”的故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宋江杀阎婆惜”的故事,“九天玄女授天书”的故事,包括受招安、征方腊,整个次序跟今天《水浒传》小说里边的次序几乎一模一样,这几乎搭起了《水浒传》的整个框架,同时也说明,到了元初,水浒故事基本成型了。

在《大宋宣和遗事》里,同样有两点引起了我的好奇,第一点是画本里的一张好汉名单,人数仍旧是三十六,仍旧没有发展到一百零八。再有一个,它第一次提到了梁山泊。我们说宋江的史料里没有梁山泊,龚开的《三十六人赞》也没有提到梁山泊。在《大宋宣和遗事》里,却第一次提到了梁山泊。但是它把梁山泊的位置放错了,它一提就是太行山梁山泊,我们知道太行山不在山东,太行山在河北和山西的交界,南北走向的一个山脉。怎么会把这个太行山和梁山泊混为一谈。

有的学者根据这一点得出推论,认为水浒故事很可能是在南方流传,至少《大宋宣和遗事》这一派的水浒故事,很可能是在南方流传。因为当时南宋期间,南方是南宋、北边是金,两国对峙,年代长达150年。那么,南方的老百姓,南方的说书人,南方的水浒作者,他们对北方的地理形势不了解,他们只听到传闻,说北方太行山是个好汉出没的地方,梁山泊也是个好汉出没的地方,于是他们就把太行山和梁山泊捏合在一起混为一谈。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

《水浒传》主要的流传地点应该是在南方,我们来看两个作者,一个施耐庵,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罗贯中虽然祖籍山西太原,但是他主要的活动区域也是在钱塘。我们再来看小说,每当写到南方的时候,作者的热情就非常高,下笔如有神助,甚至写了很多关于杭州的诗词,而写到北方的时候,往往使用简笔,草草了事。再有,梁山泊是黄河的泄水湖,是连接南北水路的交通枢纽。但是小说里很少提到黄河,找来找去只有一两处,说明作者对北方的地理并不是很熟悉。

第四个例子,想说说元杂剧中的水浒戏,这应该是北派的水浒故事了。元杂剧起源于北方,而关于水浒戏的元杂剧,有剧目可以查到的有几十种,其中有剧本完整保存下来的大概十种左右,能确定作家名称的只有四种。一种是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一种是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还有李文尉的《燕青薄鱼》;再有一个是李志远的《还牢陌》,这四本比较确切,是元代的作品。还有几种像《征豹恩》、《黄花玉》、《五虎大劫牢》、《七虎闹同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首先作者就不详,年代也不好断定,有人说可能是元末明初作品。另外还有大量的水浒戏,我们只知道一个名目,剧本失传了。

在这些水浒戏当中我们发现,以谁为主角的最多呢?李逵,黑旋风,也有跟武松有关的,譬如《双献功武松大报仇》,还有个叫《折担儿武松打虎》。我想这应该就是小说里武松打虎的雏形吧。

元杂剧对《水浒传》的贡献我觉得有这么两点:一点是确立了梁山泊的正确位置。为什么呢?因为元杂剧的作者大部分是山东人,康进之、高文秀,高文秀就是东平人,梁山泊就在东平,就在高文秀的脚下。他当然不会把这个梁山泊写到太行山去。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宋江上场有一段开场白,把梁山泊的位置说得非常清楚,念了这么几句:“寨名水浒,泊号梁山。周回巷汊数十条,四方周围八百里,东连海岛,西接咸阳,南通大冶金乡,北跨青齐兖郡。”把这个地理位置说得非常明确。只有山东人才能有这样精确的地理知识。结果,这段文字整个儿被《水浒传》的作者抄录到了小说第78回的开篇处,这是一点。

再一点呢,宋江在开场白中提到梁山好汉有三十六大伙儿、七十二小伙儿。我们想这个大概就是由三十六人转向一百零八人的一个前奏。三十六大伙儿应该就是三十六个大头目,七十二小伙儿应该就是七十二个小头目,加起来一百零八人,也就是后来小说中的天罡地煞。

所以说,元杂剧对《水浒传》的贡献是确定了一个大的背景和一个准确的地理位置。再有一个,好汉的数目,头领的数目,都确定了。但是《水浒传》在创作的过程中,从元杂剧吸取的具体故事情节非常少,大概有这么三两处:一个就是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到了《水浒传》,咱们翻一翻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这一段是从元杂剧来的。另外这个武松打虎,因《折担儿武松打虎》那个剧本现在已经失传了。我们想《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是不是从那儿来的,这是一个猜测。

那么接下来的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两位最后的写定者,把这个流传于民间的、水平参差不齐的、层次比较低的原始传说、早期作品加以汇集、整理、加工、创作,才使一部民间作品升格为一部高水平的文学巨著。没有施耐庵、罗贯中应该说就没有《水浒传》。现在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真正的成书时间应该是在明代嘉靖年间,也就是1522年以后,这样一来呢,《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大概要延长到四百年之久。最后写定者的姓名我们已经无从考察,但是我觉得不妨碍我们把施耐庵、罗贯中看成是水浒作家群的一个代表。他们代表着《水浒传》创作的一个最高水平,文人阶段的一个最高水平,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

说到这儿,我们仍旧没有能够破解《水浒传》的成书之谜。刚才我们提到历史上的宋江只有一支不超过三千人的小部队,而小说中却发展成了千军万马,能够从事大规模的水上甚至陆地的军事行动。这个转变是怎么来的?有人这样解释,他说小说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虚构,《水浒传》的作者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来虚构完成这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我不大同意这个看法,因为就我所知,《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章回小说之一。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小说家,第一次尝试着进行这种长篇创作,恐怕他的虚构能力没有这么高明。

我们甚至可以把长篇小说的创作想象成一只大筐,那么当这个小说家尝试进行长篇小说创作的时候,他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素材问题,他上哪儿找这么多的材料来填满这只大筐。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只有那么一点点材料,我觉得远远不足以填充长篇小说的这个框架。

如果换了我,我肯定会打破宋江起义历史史实的这个框框,四面八方地到处去找素材。凡是农民起义的史料、民族战争的史料,无论发生在哪朝哪代,无论发生在南方北方,能找到的都去找来,筛选借鉴然后消化融化。正如民间流传的这么一句老话:拣到筐里就是菜。

想办法填满这只大筐,这是每个长篇小说的作者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普遍做法,一个普遍的规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说他所写的小说人物,没有具体的模特,没有专门用过一个人,往往是嘴在浙江、脸在上海、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我想《水浒传》也应该是一个拼凑起来的农民起义。而且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水浒传》的作者确实也是这样做的。我再举几个例子,比如梁山泊的第一任山寨头领王伦,王伦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是北宋庆历年间一次士兵起义的领袖,带着几百个士兵活动在山东、苏北一带,最后被镇压下去了。他起义的时间早于宋江起义七八十年,被作者也拿来充实这部小说,变成了山寨的第一任领袖,这是一个例子。

再一个例子,比如说小说里有个童贯,童贯是北宋王朝的枢密使,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小说中,他率领大军镇压宋江起义,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嘛。事实上,国防部长率领大军来攻打宋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区区一个在太行山上打游击的宋江,怎能请动童贯这把宰牛刀?

那么,童贯镇压过谁呢,镇压过方腊。所以水浒作者把童贯镇压方腊的这段史实挪过来写宋江。此外,有位学者还提到,他说方腊的家乡那个村叫碣村,而小说里头的阮氏三雄就在石碣村,他认为这是用了方腊的素材。

再举,比如《水浒全传》当中的征田虎、征王庆。田虎、王庆也都是历史上真实的农民起义领袖,这个是有据可查的。此外呢,《水浒传》当中有很多梁山好汉都有着历史真人的原形。像杨志、刘唐、张横、解宝、史进、关胜、张顺。张顺这个人物实有其人,他是南宋末年抗击蒙古人的一个民间好汉、一个民兵头领,最后也是死在水里,乱箭射死。跟《水浒传》里写的那个张顺死于西湖可以说连细节都是相同的。而大刀关胜则是南宋初期的一名抗金英雄,据《宋史》记载,关胜乃“济南骁将,屡出城拒战”,最后被大汉奸刘豫所杀,光荣就义。

从上述例子来看,我觉得《水浒传》当之无愧是中国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不是哪一次农民起义的忠实记录,它是对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包括宋江起义之前、之后农民起义、民族战争的一个全景式描述。既有历史的真实厚重,又有史诗的壮丽恢弘。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决。就是我们说的这个“水浒”。“浒”是水涯、水边的意思,《水浒传》是发生在水边的英雄造反的故事。顾名思义,水在这个小说中应该扮演主要角色,如果没有水的话,连这个书名都失去意义了。但是历史上的宋江并不曾在水边安营扎寨,甚至于早期的某些故事里面只提太行山,不提梁山泊。根据种种史料,我们甚至可以断定,宋江不是“水寇”,而是“山贼”。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谜团。《水浒传》里的水从何而来?有人可能忍不住要嚷了,说梁山泊那里不是有水嘛,梁山泊里难道没有农民起义吗?如果有的话,小说家吸收过来,李代桃僵不就结了吗?梁山泊确实有一些民间武装在那里活动过,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都是一些小部队、小规模、小打小闹,绝没有小说中那样大规模的安营扎寨。

譬如《宋史·任谅传》中提到,“梁山泊渔者习为盗,荡无名籍。谅伍其家,刻其舟,非是不得辄入……”也就是说,梁山泊很适合做强盗窝,不过都是些小强盗,渔民不愿受官府盘剥,啸聚一时而已。

清代的时候,有一个姓曹的官员到山东的寿章去做知县,到了那儿以后,听说梁山泊就在附近,非常高兴。到任没几天便兴致勃勃地去旅游观光了,到了地头一看,不由大失所望。梁山就是一个小山坡,梁山泊一点儿水都没有,没有泉眼,没有溪流,老百姓喝水得靠打井,压根儿无险可守。也就是说,梁山泊这个地方,实际上不适于军队大规模驻扎、建起大型水寨来抗击官军。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水泊聚义模式的农民起义呢?对照小说,这样的一次起义应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规模很大,参加的人数有几万,甚至十几万,起义军借助一个大湖大泽、大的水面建筑山水寨来抗击官军;其次造成的威胁也应该相当大,让朝廷不得不投入大量的部队或者剿抚并举,使用招安的手段,最后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农民起义军被改变成官军,或者是抵御外寇,或者镇压其他农民起义军,有没有这样一次农民起义?如果有,可以作为《水浒传》故事的一个原形。

我们考察农民起义的历史,还真的发现有这么一次农民起义,它就是南宋初年的洞庭湖钟相、杨幺大起义。这次起义兴起于南宋初期的建炎年间,前后长达六年之久,给南宋王朝的统治造成过沉重的打击。这次大规模的水泊农民起义,在官私史书、文人笔记、民间传闻都留下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口头传说。尤其应该注意的,就是这次起义离宋江起义非常近,宋江起义失败是在宣和三年,1122年,而洞庭起义开始的那年是1130年,前后相差不过八年。历史上的八年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宋江起义和洞庭湖起义的民间传说,在南方流传的时候很难避免不会相互借鉴,甚至混在一起。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口头创作和艺术加工,宋江这个“山贼”就慢慢地变成了“水寇”。

为了证明不是在瞎扯,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一个是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一个是小说里描写的宋江起义;一个是洞庭湖起义。我们把三种资料放在一块儿来比一比,看看小说里的描写是更接近历史上的宋江呢?还是更接近洞庭湖是钟相、杨幺。第一方面,我想先从地理环境上来说。先说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它的战斗区域是河北、山东、苏北,主要是流动作战,根本没到过梁山泊,更没有在梁山泊聚水结寨的这种记录。总之一句话,跟水没有关系,这是历史上的宋江。而小说里的宋江就不同,凭借八百里梁山泊,建筑山水寨抵御官军,水在水浒故事里成了重要角色。再看洞庭起义,洞庭湖真正是八百里洞庭湖,周长八九百里,港汊纵横、地形复杂,有山有水,杨幺的大寨建在君山,杨幺建的水寨,全盛时期达到七十多座,用来抵御官军。我们翻遍农民战争史发现,凭借大湖大泽建水寨抵御官军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洞庭湖是惟一的一次。这是从地理环境来看,小说更接近洞庭湖,远离历史上的宋江。

从起义的规模上来看,历史上的宋江队伍只有三十六人,即便后来有所发展,也就是几百人、上千上。它的战斗力虽然很强,但是被张叔夜以一州一县之兵就打败了,说明战斗力还是有限的。到了《水浒传》,宋江的义军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一开始三五百人,后来是几千人,最后发展成拥有十数万人的强劲势力。小说写得真是很精致,水寨的整个过程发展都写到了,哪一次的战争,调动多少部队,征服什么地方,收罗什么将领,它是不断壮大的一个过程,写得清清楚楚。到了最后,接受招安的时候,号称是梁山泊十万之众、十万人。

再来看洞庭湖,洞庭湖上关于钟相、杨幺起义的人数文献记载不同,也是起义发展历史时期不同吧。《宋汇要辑稿》里头提到两万人,《皇宋十朝纲要》里头提到十万人,这跟梁山就非常接近了。也有说十几万人,甚至最多的说四十万人。我想这个四十万人里是不是带着家眷老小。因为那个农民起义不是正规部队,拉家带口,为逃避战争的威胁,四十万人,我想也有这种可能。最准确的一种资料,应该是岳飞的孙子岳珂编了一部书《金佗粹编》,它里边提到是“有众八万、号十万”。就是说起义军真正能打仗的精锐部队八万人,号称十万,兵不厌诈,对外号称壮大声势,号称十万,这个和《水浒传》的数目就非常接近了。

第三方面,从起义成员的籍贯和他们的社会成分、他们的身份,从这个角度来看。先看历史上的宋江,历史上的宋江呢,带有一种很强的地域色彩,山东、河北嘛。虽然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我们猜想这三十六人,大部分应该都是山东、河北人,具体的社会成分应该是农民或者是士兵。这支小部队战斗力很强,很可能有一些士兵,这是历史上的宋江。《水浒传》里的起义军从籍贯上来讲,是真正地来自五湖四海。

喜欢《水浒传》的同志都知道,既有北方的好汉,也有南方的英雄,体现的就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因为梁山就是个小社会呀,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养马的也需要、打铁的也需要、造船的也需要。所以它形成这样一种五行八作的社会成分。这个就跟历史上的宋江大为不同了,那三十六人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它就不需要这些。

再来看洞庭湖,洞庭湖虽然是一次地域性的起义,围绕着洞庭湖,但是它的队伍籍贯体现的是五湖四海。为什么呢?洞庭湖起义是在南宋初年,当时正是天下大乱,金人打进东京以后,北方的很多衣冠之族纷纷逃到南方,北宋的很多北方部队打了败仗,四下溃散,其中很大一部分流落到了南方。

再看它的社会人员的组成:我们说洞庭起义的士兵主要是农民和渔民。他们采取“水战陆耕”的战略,即在水里头打仗,种庄稼的时候到陆上来种,抢收完了以后,把粮食装上船,然后又到水中逃避官军的讨伐。此外呢,洞庭起义军的头目大多数是乡村好汉,市井豪强,这个跟水浒也非常相似。此外也有一些地方豪强,像钟相,实际上就是一个豪绅,他的身份和晁盖非常相近。

我们总有一个疑问,《水浒传》既然是文学的虚构,为什么在宋江前边要安排一个晁盖,以前我也不明白这个问题。晁盖文韬武略都不如宋江,而且早早就死了,但是宋江偏偏对晁盖恭敬有加、言听计从。晁盖死了以后在山寨里头还要竖一个晁盖的牌位,一直到最后接受招安,才把这个牌位烧了。为什么晁盖会有这么高的威信,我想这应该就是洞庭湖钟相、杨幺的关系在小说中的一个投影。

另外,我想说说水战的情况。宋江三十六人陆上作战,跟水没关系,这不必说了。《水浒传》中呢,宋江是依山傍水建立水寨,小说里多次描写到水战。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可能有的同志看书比较细,这个水战有个固定的模式,往往是官军跟义军在水面上相遇了,然后水军头领就跳到水里逃走了,留下一条空船。那官军乘胜追击,最后陷入埋伏圈打败了。好几次水战无一例外,起义军使用都是这种空船计。

镇压洞庭湖起义的时候,因为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所以朝廷调动的是建康府水军正副都统制崔征、吴泉。我们读小说的时候发现高俅打梁山的时候,调了一支水军,也是金陵建康府水军。我觉得这个很不合理,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嘛,我从建康府长江流域来调水军,这个是合情合理的。梁山泊是黄河流域的一个湖泊,怎么会调动长江流域的水军去攻打?从这里我觉得透露出了一点蛛丝马迹,就是小说确实利用了洞庭湖的素材。

还有一点,三败高俅,高俅是怎么被捉住的?第八十回,高俅使用了一种叫做大海鳅船,这种船实际上叫车船,这就是轮船的前身,不是划桨,船的两边装着车轮,人夫踏动,在水上行走如飞,外边有护板,射箭也不怕。而车船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用于战争就是在洞庭湖。

杨幺的旗舰,这只车船有三十二车,也就是三十二个车轮,长三十丈、高三层,可以装载战士上千人,这个旗舰的名字就叫混江龙,和水浒里李俊的绰号是一致的。从这些地方我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小说受洞庭湖起义的影响之多。

总而言之,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只是《水浒传》成书的一个框架,具体的内容则包含或吸收了其它大量的农民战争和民族战争的史料。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我个人认为洞庭湖起义的史料和传说给予了《水浒传》作者极大的启发,深入研究洞庭湖起义的素材,是解开《水浒传》成书之谜的一把钥匙。

元代初年有个叫《大宋宣和遗事》的画本,喜欢《水浒传》的同学可能都知道,这是一部讲史画本。讲的是北宋末年的衰亡史,其中有一段涉及宋江起义,大约四千字左右。这部画本文字非常简略,带有一点提纲的性质,但是内容很丰富。包括“杨志卖刀”的故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宋江杀阎婆惜”的故事,“九天玄女授天书”的故事,包括受招安、征方腊,整个次序跟今天《水浒传》小说里边的次序几乎一模一样,这几乎搭起了《水浒传》的整个框架,同时也说明,到了元初,水浒故事基本成型了。

在《大宋宣和遗事》里,同样有两点引起了我的好奇,第一点是画本里的一张好汉名单,人数仍旧是三十六,仍旧没有发展到一百零八。再有一个,它第一次提到了梁山泊。我们说宋江的史料里没有梁山泊,龚开的《三十六人赞》也没有提到梁山泊。在《大宋宣和遗事》里,却第一次提到了梁山泊。但是它把梁山泊的位置放错了,它一提就是太行山梁山泊,我们知道太行山不在山东,太行山在河北和山西的交界,南北走向的一个山脉。怎么会把这个太行山和梁山泊混为一谈。

有的学者根据这一点得出推论,认为水浒故事很可能是在南方流传,至少《大宋宣和遗事》这一派的水浒故事,很可能是在南方流传。因为当时南宋期间,南方是南宋、北边是金,两国对峙,年代长达150年。那么,南方的老百姓,南方的说书人,南方的水浒作者,他们对北方的地理形势不了解,他们只听到传闻,说北方太行山是个好汉出没的地方,梁山泊也是个好汉出没的地方,于是他们就把太行山和梁山泊捏合在一起混为一谈。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

《水浒传》主要的流传地点应该是在南方,我们来看两个作者,一个施耐庵,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罗贯中虽然祖籍山西太原,但是他主要的活动区域也是在钱塘。我们再来看小说,每当写到南方的时候,作者的热情就非常高,下笔如有神助,甚至写了很多关于杭州的诗词,而写到北方的时候,往往使用简笔,草草了事。再有,梁山泊是黄河的泄水湖,是连接南北水路的交通枢纽。但是小说里很少提到黄河,找来找去只有一两处,说明作者对北方的地理并不是很熟悉。

第四个例子,想说说元杂剧中的水浒戏,这应该是北派的水浒故事了。元杂剧起源于北方,而关于水浒戏的元杂剧,有剧目可以查到的有几十种,其中有剧本完整保存下来的大概十种左右,能确定作家名称的只有四种。一种是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一种是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还有李文尉的《燕青薄鱼》;再有一个是李志远的《还牢陌》,这四本比较确切,是元代的作品。还有几种像《征豹恩》、《黄花玉》、《五虎大劫牢》、《七虎闹同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首先作者就不详,年代也不好断定,有人说可能是元末明初作品。另外还有大量的水浒戏,我们只知道一个名目,剧本失传了。

在这些水浒戏当中我们发现,以谁为主角的最多呢?李逵,黑旋风,也有跟武松有关的,譬如《双献功武松大报仇》,还有个叫《折担儿武松打虎》。我想这应该就是小说里武松打虎的雏形吧。

元杂剧对《水浒传》的贡献我觉得有这么两点:一点是确立了梁山泊的正确位置。为什么呢?因为元杂剧的作者大部分是山东人,康进之、高文秀,高文秀就是东平人,梁山泊就在东平,就在高文秀的脚下。他当然不会把这个梁山泊写到太行山去。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宋江上场有一段开场白,把梁山泊的位置说得非常清楚,念了这么几句:“寨名水浒,泊号梁山。周回巷汊数十条,四方周围八百里,东连海岛,西接咸阳,南通大冶金乡,北跨青齐兖郡。”把这个地理位置说得非常明确。只有山东人才能有这样精确的地理知识。结果,这段文字整个儿被《水浒传》的作者抄录到了小说第78回的开篇处,这是一点。

再一点呢,宋江在开场白中提到梁山好汉有三十六大伙儿、七十二小伙儿。我们想这个大概就是由三十六人转向一百零八人的一个前奏。三十六大伙儿应该就是三十六个大头目,七十二小伙儿应该就是七十二个小头目,加起来一百零八人,也就是后来小说中的天罡地煞。

所以说,元杂剧对《水浒传》的贡献是确定了一个大的背景和一个准确的地理位置。再有一个,好汉的数目,头领的数目,都确定了。但是《水浒传》在创作的过程中,从元杂剧吸取的具体故事情节非常少,大概有这么三两处:一个就是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到了《水浒传》,咱们翻一翻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这一段是从元杂剧来的。另外这个武松打虎,因《折担儿武松打虎》那个剧本现在已经失传了。我们想《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是不是从那儿来的,这是一个猜测。

那么接下来的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两位最后的写定者,把这个流传于民间的、水平参差不齐的、层次比较低的原始传说、早期作品加以汇集、整理、加工、创作,才使一部民间作品升格为一部高水平的文学巨著。没有施耐庵、罗贯中应该说就没有《水浒传》。现在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真正的成书时间应该是在明代嘉靖年间,也就是1522年以后,这样一来呢,《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大概要延长到四百年之久。最后写定者的姓名我们已经无从考察,但是我觉得不妨碍我们把施耐庵、罗贯中看成是水浒作家群的一个代表。他们代表着《水浒传》创作的一个最高水平,文人阶段的一个最高水平,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

说到这儿,我们仍旧没有能够破解《水浒传》的成书之谜。刚才我们提到历史上的宋江只有一支不超过三千人的小部队,而小说中却发展成了千军万马,能够从事大规模的水上甚至陆地的军事行动。这个转变是怎么来的?有人这样解释,他说小说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虚构,《水浒传》的作者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来虚构完成这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我不大同意这个看法,因为就我所知,《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章回小说之一。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小说家,第一次尝试着进行这种长篇创作,恐怕他的虚构能力没有这么高明。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的来历视频

相关评论:
  • 19887925747梁山108好汉神话来历
    孟晨玲人数应是多少,大家都不清楚,即使是利用天书排了座次后,梁山好汉要不要扩大也是个未知数,因为梁山五次反围剿中官军中也有很多好汉投降。但作为梁山之主 的宋江心里明镜似的,因为《水浒传》第一回交代很清楚,传说中的天罡地煞有108星。为了利用这个神话,作为造星专家的宋江用自己的策略把一个传说...

  • 19887925747水浒传又名什么
    孟晨玲《水浒传》又名《水浒全传》《忠义水浒传》《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水浒忠义志传》,一般简称《水浒》。《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水浒传》艺术地反映了...

  • 19887925747《水浒传》中的“水浒”到底是什么含义?
    孟晨玲水浒传也是中国第1部利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这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因为水浒传描绘了很多场景大,细节生动的战斗故事,如果用白话文来描写的话,会失去其很多色彩,水浒传的作者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用极高的文笔功力,采用白话文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了很多宏大的场景。

  • 19887925747水浒传绰号的来历及意义
    孟晨玲《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农民起义领袖宋江和108位好汉在抗击贪官污吏的过程中的故事。在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绰号,这些绰号多数是因其特征或行为而得来。这些绰号既凸显了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又富有诗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首先,水浒传中的绰号来源于人物的行为和特征。

  • 19887925747水浒传里武松的来历以及身世
    孟晨玲武松是清河县人氏,他有一个哥哥叫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

  • 19887925747水浒传108将的来历
    孟晨玲水浒传108将的来历 《水浒传》中将108位好汉分为“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36与72相加之和正好是108,这带有明显的传统道教色彩。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36颗天罡星,每颗天罡星各有一个神,合称“三十六天罡”;北斗丛星中还有72颗地煞星,每颗地煞星上也有一个神,合称“七十二地煞”。“...

  • 19887925747《水浒传》之奇
    孟晨玲金圣叹说,不读《水浒传》,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传》奇在哪儿呢?1.人物之奇。《水浒传》人物众多,108人来历神秘,各秉奇能,皆有绰号。从一个个个鲜明的“绰号”,读者便对其特征一下子了然于心了: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智多星吴用,足智多谋;豹子头林冲,为人勇武;青面兽杨志,面皮上一块...

  • 19887925747《水浒传》第一回在全书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孟晨玲1、《水浒传》第一回开篇、铺垫、交代背景。通过神话的手法介绍水浒108好汉的来历---是天上108个星宿。由于受时代的限制,作者无法解释现实中的一些事情,就通过这样的手法来开篇。2、《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

  • 19887925747林冲的来历
    孟晨玲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被誉为“豹子头”。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后因遭受权臣高俅的陷害,被逼上梁山,成为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接下来,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林冲的来历和经历。林冲的身世和早期经历颇为传奇。他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武术教育,精通枪棒...

  • 19887925747水浒传前70回和后50回有什么联系?
    孟晨玲所谓“两个宋江”,是指旧本中的宋江被描写成一个典型的“投降派”,而金本中的宋江则被改造成一个“打着红旗的造反英雄”。“两截《水浒》”说的来历是这样的:著名史学家罗尔纲于1982年《文史》第十五辑发表《水浒真义考》等论文,他提出《水浒传》原本只有七十回,是“有志图王”的罗贯中于明...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