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秦到清强化君权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概括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1、秦朝:开创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集权于皇帝。
2、汉朝:在集权上最大的事例就是汉武帝设立内外朝制度。
3、隋朝:建立健全三省六部制,既有分工,又有相互之间的胁制。最终还集权于皇帝一人。
4、宋朝:设立三司分相权以及军权,将权力进一步收归于于皇帝。
5、元朝在专制主义上基本沿袭宋制,只是在中央集权上有建树。
6、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建立强化特务制度用以监察和处置。
7、清朝:康熙建立上书房制度。雍正建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成为皇帝的御笔而已。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扩展资料:
极端君主专制局面一旦形成,就会深刻地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君权的极度膨胀,皇帝躬亲庶政。
在特定时期(如在雍正朝)确实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政府聚集和运用各种资源,维护和加强国家统一,有利于镇压各种异己势力,清除腐败,保持官僚政治的正常运行。
君主专制,它不但将皇权作为一切政治权力的源泉,而且以片面的极端方式,将皇帝权威推进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将臣僚变成了皇帝的私人奴仆。
在政治等级上,从主奴的角度,确立了臣僚对皇帝严格的政治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运行中,尽量用专制皇帝的个人人格,取代臣僚的独立人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封建君主专制

一)从中央政府组织来看:秦统一后,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第一个建立权力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并设立绝对听命于皇帝的三公九卿以辅佐皇帝。但以后的皇帝还嫌皇权不够强大,丞相的权力太大威胁到皇权,便不断通过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例如隋唐时便设立三省,把一个宰相衙门变成互相牵制的三个宰相衙门。到明朝,朱元璋索性废丞相,皇帝直接管六部。再到清朝,又通过设立军机处直接控制军政大权。君主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自然也加强了。

(二)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来看: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都在不断加强。如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的监视,设十三州,派刺史监察地方。元朝改州郡为行省,把地方一级行政区政府变成中央政府(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明朝则干脆把省政府的权力分裂为三:设三个衙门(三司),分管政、军、司法大权,三个衙门都直属中央管,彼此互相牵制,完全杜绝了地方政府不服从中央的可能。

(三)从官僚来源看:秦统一后,废除“世卿世禄”制,改为非世袭的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僚制。从汉朝以后,官吏的选拔又从由地方豪强、门阀士族控制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变成由皇帝直接掌握选拔权,做官不问门第高贵与否的科举制,再到明清时以培养皇帝忠顺奴才为目的的八股取士制度,不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也不断加强了。

此外,封建君主还通过“焚书坑儒”、文字狱等不断加强文化专制主义的方法强化其统治。
西汉:设立内朝、设立大司马大将军职位、开始赋予尚书台职权,收回王国官吏任命经济等权、酌金失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改三公制度分丞相权、虽备三公事归阁台。
三国:建立九品中正制。
两晋南北朝:设立中书省,门下省。
隋:建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建立监察道、地方政治开始三级建制。
宋:建立枢密院执掌兵权。
元:设立行中书省。
明:废丞相、建立厂卫制度。
清:设立军机处

秦:三公九卿制 设宰相、察举制,郡县制,焚书坑儒
汉:改三公制度分丞相权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建立监察道、地方政治开始三级建制
宋朝:建立枢密院执掌兵权。
元:设立行中书省
明朝:废丞相,先由六部分理朝政,后由与洪武十三年设内阁,由内阁接替丞相的职务,但没有丞相的权利,明成祖时期,内阁可上朝参政,设正五品。
创锦衣卫,锦衣卫的职务是调查官员百姓的情况,可直接上报皇帝,有抓人的权利,并且设有独立的衙门,永乐十八年设立东厂,成化十三年设立西厂。
实行八股取士制度,对读书人的思想进行控制。
清朝:设立军机处

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

秦朝:郡县制,思想文化、货币的统一,修建直道渠道
汉:独尊儒术实行思想上统一,内外朝制较少了宰相权利
隋唐:三省六部,决定权实质任属皇帝
宋:杯酒释兵权
元:这到没什么重大的
明:厂卫制度,废除丞相之,设内阁
清:南书房,军机处


概括秦到清强化君权和中央集权的措施视频

相关评论:
  • 13860685615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趋势?是什么
    万甄聪总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衰弱;中央权力较地方逐渐增强 西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秦朝,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汉朝,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隋唐,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 13860685615列举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在中央机构方面加强君权的有关史实,揭示其...
    万甄聪建立三公九卿制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北宋:设参知政事分割丞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丞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财权 明朝:废丞相,解决了由来以久的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清朝:设立军机处 总体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其影响:越来越专制,也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

  • 13860685615从秦到清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一步一步加强的?
    万甄聪一、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续上节)回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1.皇帝制度 特点:皇权独尊、大权总揽、皇位世袭、至高无上 2.三公九卿制 构成:(略)特点:以皇权为中心;中央官吏相互配合、互相牵制,大权集于皇帝手中 3.郡县制 实行的原因: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国家分裂;...

  • 13860685615归纳从秦到清政府制度的变化
    万甄聪秦朝到清政府?我只能帮你几个朝的,因为实在是太多了一、君权与相权(中央官制的演变)1、发展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原因: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3、汉至清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概况:(1)汉代:汉武帝时设置“ 中朝(内朝) ”制度,影响:原来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演变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执行机构,...

  • 13860685615从秦到清,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一步一步加强的(分别从朝代...
    万甄聪明朝建立后,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 13860685615从秦到明清时期的中央集权状况如何演变的
    万甄聪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地主阶级用来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但它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发展,在当时及以后相当长时期内,对保卫、巩固统一,对促进封建经济、文化发展,都起过一定作用,对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3860685615秦朝至清朝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什么...
    万甄聪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悟涵 ④隋唐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过程中,不仅要伴随着克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且还要克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原为丞相的权力分散于三省六部。这项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从而使中央...

  • 13860685615秦朝到清朝时期中央专制集权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
    万甄聪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 13860685615秦 西汉 隋唐 宋元明清 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什么规律_百 ...
    万甄聪无调兵之权。废除丞相,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设立内阁大学士,辅助皇帝。颁布《大明律》,设立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改为军机处,封建专制达到顶峰。实行文字狱,控制文化领域。闭关锁国政策。八旗兵制,对相权的削弱,思想方面的控制更严,由相权着手加强君权。

  • 13860685615求皇权的加强和中央集权的过程,谢谢你哦
    万甄聪明朝朱元璋废除行省制度,设三司,虽然也直接由中央统领,但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清在中央集权上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但事实上也是逐步加强的。所以中国的中央集权在秦朝产生,汉、隋唐、元完善,明清到达顶峰,到达顶峰也就预示着衰落了。明清最突出的是加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