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汉朝的地位是怎样的(详细说明),汉朝为什么崇尚儒家?(原因详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汉代开始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先说两汉,儒家地位非常非常高,是国家意识形态。 春秋公羊历代都是王者之学,看起来是在研究圣人真意,事实上全在借题发挥,算是政治学吧。今文和古文经学的争论几乎贯穿整个两汉时期(汉武以后,郑玄以前)。和后代是一种类似学术争论不同,在汉代,那绝对是政治争论。而且汉代确立儒学取士,虽然孝廉、秀才啥的都是推荐的,但其实也是要考试的,考的重点还是在经学与时政相结合,要是不懂经学,还是上不去的。汉代经学重视师承,讲究疏不破注,非常严谨,其实也正是适应了政治需要。每一个字都是要命的好么……都代表利益好么……后代学术研究讲究创新,但是一旦和巨大的利益捆绑上了,就不能有个人的随意创新,否则真会乱的。中国在汉代以前,没有在石头上大规模刻字的传统(一般勒石记功也就刻没多少字,比如秦始皇东巡泰山,刻字也没刻几个字),但是儒家经典在汉代就刻在石头上,为的就是统一,每个字都要统一……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在汉代,儒家经典和西方中世纪的圣经有一比的。孔子素王,代汉立法……现在看来都好笑……孔子知道汉代么?隔着那么长时间,真心是“先知”了。但是汉代儒学就是那么说的……受命于天这四个字,现代人看起来很扯,但是在汉代,那是不折不扣的真理。而什么是国家之德,什么是天命所归,解释权在儒家经典里面。
魏晋的时候,汉代全面崩溃,四百年的大汉,在当时人看来就是天下……而汉朝的奔溃,使得知识分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们开始不相信儒家经典里面建构的体系了,急切地需要重建整个信仰体系。而这个时候佛教和道教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但是在官方,儒家思想,儒家经典永远是最重要的国家意识。如果翻开史书,会发现有大量秉持着儒家思想的人活跃在每个政权之中。而玄学,也并非是纯粹的道家和佛教思想,而是某种意义上的三教合流。 《世说新语》记载了这么一个事:阮宣子 有令闻,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老 庄 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 意思就是老庄和儒家的本质是一样的……这是当时很多知识分子的想法,援道入儒,甚至援佛入儒。当然,玄学也是很复杂的,也有很多政治的意涵在里面,具体的就太多太多了。什么裸奔啊,嗑药啊,美男子啊,这些是后世的放大。当然,相比较两汉和宋,”士风轻浮“也是汉魏六朝一直被人诟病的点。但是我不同意那种轻浮是主流。世代经学方有世代门风,世代门风方有世代门阀。

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 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 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孔圣人呐 汉武帝时,董仲舒把阴阳家,法家,道家的一些思想与最初的儒学融合,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当时,汉朝内部已经出现腐败,外部防御也开始下降,汉初的无为而治已经不适合当时的统治。身为皇帝的汉武帝必须要有一个可以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新的儒学体系不仅保留了最初的仁,还吸收了法家的忠君爱国,皇权至上,还有三纲五常,对于巩固皇权和统一思想非常有利,汉武帝正需要这种思想巩固他的统治。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思想统治地位,官员考试题目必须是儒学经典,还有汉武帝颁布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了唯一的思想。身为儒学创始人的孔子必然成为了圣人。汉武帝在位54年,有力的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其实汉朝之所以崇尚儒家完全是为了其统治,后世也是如此。最开始便是汉武帝为了扭转内外松弛的局面。

西汉以后,董仲舒提出迎合汉武帝的皇权至上的学说,使儒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
秦焚书坑儒之后,除易经外,儒书基本绝迹,靠儒生的记忆背诵才流传下来。汉朝时,五经通过年迈的儒者得到复原,以汉隶书写,称今文经学。但后来在孔子故居发现隐藏了一部分儒经,以孔子时代的蝌蚪文记载,刘歆做了很大整理,称古文经学。两者在流传文本和经典解读方法上均有差异,但其后经学家郑玄基本统一了今古文,今古之争渐息,儒经在文本上的争议被平息,至宋朝,朱熹对《大学》文本作了修正,但被其后明朝的王阳明所反对,并推崇古本《大学》,于是又开始流传古本。明太祖朱元璋曾欲对《孟子》进行删节,但因遭到臣属以死要挟的强烈反对而放弃。直至清末,时局动荡,人心思变,疑古之风日盛,今古文之争又起。康有为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是新莽一朝之学,非孔子之经。但又被其后的学者所驳斥。今天所看到的儒经,大多源自汉儒的流传,而解读上,则承袭了宋明儒的思想。

孔子在汉武帝之后开始被当做圣人。
原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

孔子是封建统治者推向神坛的,原因当然是对皇权有利,如果没有政权支持的儒家地位会如何?!?孔子会被称为“圣人”?!

孔子在汉朝十分被人尊敬,因为有利于统治者统治


孔子在汉朝的地位是怎样的(详细说明),汉朝为什么崇尚儒家?(原因详细)。视频

相关评论:
  • 13142681967孔子和儒家学派分别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宁都怕1、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至圣先师”。——“至圣”的大思想家,开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儒家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大主流之一。拥有“先师”地位的大教育家,开创了民间讲学之传统,真可说是“中国的第一位老师”。2、儒家学派的地位:(1)自西汉以至清末,长达2000年有余之久,享有官方...

  • 13142681967儒家思想在各个朝代的发展
    宁都怕汉朝以后,儒学地位下降,在魏晋南北朝时玄学盛行。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1、孔子是儒家学派...

  • 13142681967孔子的思想在我国占有怎样的地位?这一状况于哪个朝代谁在位时期?_百度...
    宁都怕占有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这一状况起始于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3142681967谁被称为儒家至圣先师,为何冯友兰称其为“老教书匠”?
    宁都怕公元前2世纪,许多儒家学者认为孔子曾接受天命继任周王,这些学者把他们于《春秋》中找到的微言大义作为证据,当然,这一观点是很难站住脚的,但也侧面展现了孔子在他们心里的位置。公元前1世纪,孔子地位再一次得到提高,当时有部分人将孔子看成是人群中活着的“神”,这也是孔子地位达到顶峰的时候。而汉...

  • 13142681967儒学在各个朝代的地位及影响
    宁都怕汉朝,由于汉朝皇帝需要加强皇权,所以,儒家学说适当的调整了一下,即董仲舒建立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等。当时儒家地位太高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了汉时的儒家学说,其实在当时儒家是对社会有益处的。它让统治者更好的控制人的...

  • 13142681967秦皇汉武齐名的无冕皇帝(孔子)
    宁都怕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国外,孔子照样很受欢迎,就比如现在的强国之一的美国,仍然有着孔子的雕像,来代表教育方面,成为了在美国的唯一一位被雕刻的中国人,就可以看出孔子在美国的地位,并且世界上的国家多数都有关于孔子的学堂。所以,唯一一位能够跟秦始皇汉武帝相提并论的,就只有孔子了。总之,通过...

  • 13142681967儒家地位的巩固历程,孔子是如何成为圣人的?
    宁都怕在战国时期,孔子虽然已是名扬天下,但他并没有成为当时公认的“圣人”,而只是孔门弟子、再传弟子、私淑弟子(如孟子)以及儒者所尊奉的“圣人”,别家别派可不买孔子的账。在西汉之初,迄至文、景二代,崇尚的都是“黄老之术”,孔子和儒学尚未达到至尊的地位。直到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竭力主张“推...

  • 13142681967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宁都怕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有怎样的影响如下:1、政治方面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强调君主应该为人民着想,秉承仁爱之心,实行“仁政”,为人民谋福利。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代的政治家广泛采纳和传承。在汉朝时期,汉武帝曾亲自向孔子的故乡赵国进贡,并宣布孔子为“天下之圣人”,...

  • 13142681967汉至唐推动儒学地位变化的原因?
    宁都怕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孔子的地位在他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多高,儒家思想也并不被世人所接受。秦始皇有过“焚书坑儒”的故事,汉朝也以道家思想治国,儒生的地位并不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本人在读战国史的时候突然产生了这个疑问,经过自己的分析,总结出三方面的原因。当然,这只是本人的...

  • 13142681967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宁都怕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