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水土流失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关于黄河水土流失的问题~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黄土高原地区处在我国第二级阶梯,及由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2、黄土高原还是我国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区,从而使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或自西南向东北递减。黄土高原南北地跨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三个温度带;东西跨半湿、半干旱和干旱等干湿地带,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和过渡性十分显著。本区位于季风的尾闾区,干旱与半干旱范围大,降水不稳定,干旱、风沙频繁,天然草地与旱作农业生产能力低且不稳定。气候的干旱与降水不稳定、黄土及风沙物质的不稳定相结合,使得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3、从土地利用形式上看,这里是农业耕作区和畜牧区交错的地区。土地利用受降水波动和历史上农耕、游牧民族交替控制的影响,在农牧交错地带表现为有农有牧、时农时牧的变动,导致土地退化加剧。
二、水土流失的治理

1、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等基本农田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2、坚持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基础,着力建设区域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以林草建设为重点,抓住蓄水、节水这个关键,走综合治理的路子。一是因地制宜,抓好造林种草。要根据实际,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特别要引导群众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林果,让群众得到实惠。二是实施雨水集流工程。采取多种形式,蓄存降水,发展窖灌等节水农业,解决好农村饮水和基本农田的补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搞好产业开发。促进一批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变毁林开荒、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加快恢复植被进程,使生态环境尽快向良性转变。
3、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突出经济效益,走优质高效之路。大力发展集雨节水灌溉,推广普及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4、坚持把治理开发和预防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制止破坏林草植被的势头,依法保护水土和林草资源,把已建成的烂沙、治水工程管护好、经营好,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最后,从减少江河水患压力出发,整体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全面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提高治理规模、质量和效益。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统筹安排,集中连片治理,发挥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逐步实现水不乱流、泥不出沟,在较短的时期内,使省内河流泥沙含量明显降低。造福本地群众,惠及下游人民。

由于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使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驰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严重水土流失区21.2万km2,局部水土流失区20.0万km2,轻微水土流失区2.2万km2。该区幅员辽阔,其中2/3地面遍覆黄土,土质松软;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气候干旱,年雨量少而蒸发量大;地势高,气温低;植被稀少,暴雨集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加以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总量每年为16亿吨,是黄河下游洪水泥沙灾害的主要根源。

黄河水土流失

由于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使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驰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严重水土流失区21.2万km2,局部水土流失区20.0万km2,轻微水土流失区2.2万km2。该区幅员辽阔,其中2/3地面遍覆黄土,土质松软;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气候干旱,年雨量少而蒸发量大;地势高,气温低;植被稀少,暴雨集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加以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总量每年为16亿吨,是黄河下游洪水泥沙灾害的主要根源。�

� 1、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区域划分

⑴、严重流失区,共25万 km2,占总面积的39.1%,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1.2万平方公里。下分两个二级区,即①黄土高原沟壑区,②黄土丘陵沟壑区,21.76万 km2。两区的共同特点是:光山秃岭,坡陡沟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治理区。高原沟壑区侵蚀模数每年2000~6000t /km2。丘陵沟壑区侵模数每年5000~30000t/km2。

⑵局部流失区,共31.7万 km2,占总面积的49.5%,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0.0万平方公里。下分5个二级区,即:①林区,②土石山区,③高地草原区,④干旱草原区,⑤风沙区。大部地面有不同程度的林划被复,水土流失轻微,但林草遭到破坏的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也很严重,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防治区。干旱草原区和风沙区的固定沙丘与半固定沙丘,植被破坏后,就产生土地沙化和流动沙丘,是预防风沙危害的保护重点。

⑶轻微流失区,共7.3万km2,占总面积的11.4%,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下分两个二级区,即①黄土阶地区,②冲积平原区。除阶地有少量沟蚀外,总的地势平坦,土壤侵蚀很微,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预防保护区。

关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分布,据有关研究成果初步鉴定,多沙区即多年平均输沙模数大于5000t/km2地区,其面积约11.05万km2;粗沙区即多年平均粗泥沙输沙模数大于1300 t/km2(d≥O.05mm)或多年平均粗泥沙输沙模数大于2800 t/km2(d≥O.025mm)的地区,其面积约为6.80万km2或7.90万km2;多沙粗沙区即多沙区分布面积与粗沙区分布面积重叠地区,其面积约为6.80万km2(d≥O.05mm)或7.40万km2(d≥O.025mm),主要分布在河口镇-龙门区间及泾、洛、渭河上游地区的丘陵沟壑区,是水土保持重点集中治理区。

2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强度

⑴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强度区域间的差异很大,可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由于黄土高原的侵蚀产沙量接近河流输沙量,因此可用输沙模数代表水土流失强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强度区域分布规律是:�

①六盘山是侵蚀强度的一条自然分界线,六盘山以西地区侵蚀强度小于以东地区,其侵蚀量最大的也不超过每年每平方公里100000吨;该山以东大部分地区侵蚀量都超过每年每平方公里10000吨,因此黄河中游的主要产沙区在六盘以东的地区。

� ②六盘山以东地区侵蚀强度南北方向的变化,比六盘山以西地区明显。东部大约以陕西省宜川、延安、志丹及甘肃省华池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侵蚀量大部分地区每年每平方公里大于10000吨,最大可达每年每平方公里38000吨,此线以南地区每年每平方公里都小于7000吨。六盘山以西以华家岭、定西一线分成南北两部分,侵蚀量的分布特点与东部相反,即南部大于北部,如散渡河流域的侵蚀量是每年每平方公里9821吨,而祖厉河是每年每平方公里5840吨。�

③黄土高原存在几个高强度的侵蚀中心,即黄甫川中下游、窟野河中下游、泾河上游、北洛河上游、渭河上游支流散渡河、洮河中下游。以上这些地区的侵蚀量都高于周围地区。

④黄土高原水蚀地区北部和风蚀地区长城沿线以南区域是水蚀风蚀交错的特殊地区,处于脆弱生态环境地带,水蚀、风蚀发展强烈,全年水蚀风蚀交错进行,且互相促进,形成侵蚀最强烈地区。

根据上述水土流失强度区域分布规律和黄河流域黄土高原输沙模数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强度按输沙模数分为7级。第一级1000t/km2以下,主要分布在土石山区、林区、高地草原区和干旱原区;第二级1000~2000t/km2,主要分布在黄土阶地区与气候干旱、缓坡较多的丘陵第四、第五副区;第三级2000~5000 t/km2,主要分布在部分高原区、土石山区与丘陵第三、四、五副区;第四级5000?0000t/km2,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泾河流域、渭河上游、祖厉河中下游、青海省湟水中下游、黄河龙羊峡至兰州段干流两岸;第五、六、七级100000~20000t/km2和20000t/km2以上,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河口镇到龙门区间11万多km2的丘陵第一、第二副区和部分第五副区,以及泾河支流蒲河的中下游地区。

3、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是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在15o以上,有的达30o;坡长一般100—200m甚至更长。每年每亩流失5-10吨,甚至1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质地松软,遇水易蚀,抗蚀力很低的土壤,如黄土、粉沙壤土等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对象。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稀少,土壤疏松,暴雨较多,地形破碎,产生了强烈的土壤侵蚀。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老兄,辛苦了


关于黄河水土流失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