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开仓济民的原文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
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翻译:
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扬州八怪之一。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

ps:个人意见,不喜勿喷~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赞赏行不行?
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
为:作为,当。
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人有求于某人而送的东西。
无留牍(dú ):没有遗留下的公文;牍:公文。
之:的。
余:空闲。
辄:就。
至:甚至。
其:他,指代郑板桥。
长吏:地方最高的官员。
迁:工作调动,迁到。
值:遇,遇到。
食:吃。
或:有的人。
岂:怎能。
谴:谴责、责备。
任:承担责任。
活:救活。
去:离开。
译文:
郑燮(xiè),号板桥,是清朝乾隆元年的进士,画竹和兰是他的长处。他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不受贿赂,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甚至有时都忘了他是当官的人。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百姓怎能活命?皇上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于是立即把粮食发放给百姓,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期到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为他送行。
郑板桥简介:
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燮"读音xieˋ,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着有《板桥全集》。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意真趣。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岁。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文中形象:
从文中郑板桥不受贿赂、爱与文人喝酒吟诗、从不拖欠公文、遇饥荒时果断开仓救民反映出郑板桥是一个有才、关心百姓、爱民如子、平易近人、受民爱戴、敢于负责、清正廉明、才识渊博、谦虚、处理公务果断的良官。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一人任之。”即发谷与民,万余人生。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郑板桥开仓济民的原文视频

相关评论:
  • 19565621592开济文言文翻译
    邱岸阁5.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 原文: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

  • 19565621592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答案
    邱岸阁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答案 展开 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网络繁忙请稍后重试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19 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郑板桥 文言文 开仓 搜索资料 本地图片 图片...

  • 19565621592郑板桥知潍县 译文
    邱岸阁用钱捐的监生以事求见,则立即坐在衙门大堂,召他们进来,睁着愤怒的眼晴大骂着说:“驮着钱的骡子有什么要说的?”或者命令衙役摘掉他们的冠帽,踩在脚下,或者揪住他们头发刺击他们面部,然后赶出去。一时间豪绅富人都很害怕,而贫苦人民得以存活下去的很多。原文:郑板桥,乾隆间知山东潍县。值岁连歉...

  • 19565621592郑板桥开仓济民翻译
    邱岸阁1、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灾情严重时,他毅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如果没有上报批准,擅自打开官仓,要受惩处。郑板桥说:“等...

  • 19565621592郑板桥开仓济民
    邱岸阁郑板桥热心奉献、开仓济人的行为,不但带动了全国范围内大批慈善家对困苦百姓施以援手,而且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上划下了一道永恒的光辉。郑板桥开仓济民的行动给我们启示:任何人都有资格和可能去支持社区的发展,需要无限的耐力、韧性、创造性,需要摆脱价值观、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实现多元文化的完全...

  • 19565621592郑板桥的故事朱的写作
    邱岸阁甚至发生了吃人的悲剧。郑板桥伤心欲绝,决定开仓救灾。但是那些胆小的人阻止了他这样做。郑板桥为此伤心欲绝,激动地说:时候到了!它完成了!当这个故事被一个一个地讲述时,所有的人都已经死了。我我会处理大事的!他立即打开仓库,划出山谷让村民按人头采集。谁知这种开仓济民的行为,...

  • 19565621592《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阅读答案
    邱岸阁1.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标点)2.B(翻译)3.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 4.郑板桥是一个爱民如子、和蔼可亲、热爱生活、有生活情趣、有责任感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清廉的官郑燮,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

  • 19565621592糊涂县令郑板桥:乡人状告和尚与尼姑有私情,他的判书令人捧腹
    邱岸阁乾隆十一年,年过五旬的郑板桥自山东范县县令(今属河南)调任山东潍县县令。是年,山东发生大饥荒,潍县虽为繁华大邑,但是,因为连年灾荒,民众生活难心为继。主政潍县的郑板桥,首要任务就救灾济民。为了让大家灾年有饭吃,他开仓放粮,令民具领券供给。为了给饥民以养家糊口的机会,他又组织人力...

  • 19565621592郑板桥开仓济民的介绍
    邱岸阁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名为郑燮(xiè)。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客居扬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

  • 19565621592急须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的翻译
    邱岸阁答案加翻译:1. ①擅长 ②就 ③ 至于 ④遇到 ⑤有的人 ⑥怎么2、①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②遇到荒年,百姓相互吃(残食)③这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得以活命?④(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3、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