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有效教学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2、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和原则是什么?
答: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是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
2、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教学设计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课 题:3-1 设计的一般过程(技术与设计1)
开课人:宁海中学黄敏 地 点:河西金陵中学 年 级:高一(8 )
一、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己参与设计,逐步培养在设计活动中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的积极态度,明确一个好的方案需要经历反复测试和优化
3、教学重点
设计过程中的环节之一 “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
4、教学难点
制定设计方案过程的设计分析与方案构思;
四、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利用辅助教学网站进行自主探究,拓展思维,利用网站中的信息提交功能,实时反馈、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交流评价-----总结提升”。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新课
引入

n 展示一组学生设计作品的图片,提出问题:这组图片中的共同点?
n 播放录像,教师说明反映的设计作品测试不是一次性成功,表明是设计一个不断检测优化的过程。

u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了解设计产品需要用到的材料和设计的创新
u 观看录像,了解设计是一个不断检测优化的过程。




提出问题

明确本节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
提出要求:分组学习,教师说明
n 辅助学习网站的地址,
n 电子课本的下载方法
提出问题: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哪些步骤?
展示学生提交的设计的一般过程,并加以点评


小组学习,了解设计。。
u 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写出设计的一般过程,并提交
u 对照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以制作便携小凳为例展开(展示已经做好的小凳模型),
2、展示瓦楞纸与硬纸板,插接方法等

小组自学



交流
评价

1、在学习网站上将便携小凳方案构思
呈现,请小组代表说明思路和理由
2、在网站上进行方案评估、筛选

1、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设计方案,并说明想法
2、在一系列方案中由评估的效果初步选取比较好的方案





明确设计过程中制定设计方案环节的步骤是:(1)收集信息(2)设计分析(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5)方案筛选

理解记忆,分清制定设计方案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关系,并且结合信息素养的表现理解更好



小结

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制定设计方案的基本步骤

自己总结,并参与电子档案袋中的讨论。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媒介的选择;再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一个三环节六要素的有机整体(如图4-1)。



图4-1教学设计流程图

首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因此,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课堂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则依靠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媒体。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则依靠教学的反馈提供翔实的信息,通过教学效果的评价环节的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目标的完善与教学过程诸环节的健全,所以这三个环节是一个循环系统。

(一)教学目标的制订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之前,预期教学之后学生将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些什么。制订教学目标时,我们应了解学生应该学习什么知识,获得哪些能力,同时对这些内容有清楚的表述。这涉及两个内容:教学目标的类型和教学目标的表述。

1.教学目标设置的类型

布卢姆(B.S.Bloom,1913— )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认知领域是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认知行为方面可能产生的改变。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知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对特定事物的知识,如人名、地名、物名以及专门术语等;②对处理事物方法的知识,如能记得时间先后,能按某一标准将事物分类,能按程序解决简单问题等;③能凭记忆表达概念的知识,如记得处理事物的原则(如四则运算)以及运用抽象概念(如以文具概念代表所有不同种类的纸、笔等)。

领会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按领会程度的深浅可分为三个层次:①转换,能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概念,如A>B可说成是B<A;②解释,能按自己的理解对事物的变化予以说明,如水化为汽是因为温度增高了;③推断,能对事物间的关系作逻辑推理,如已知A>B,B>C,可推知A>C。

应用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

分析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分析这个目标分为三个层次:①要素的分析,如一则新闻中传达了几个概念;②关系的分析,如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相关性的还是因果性的;③组织原则的分析,如对这则新闻分析它在语义及语法上是如何组织的。

综合指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根据综合的程序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可以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如能讲出违反校规的几种情形;②能对某种事物的处理提出自己的计划,如能对如何开展班队活动提出计划;③能凭抽象思维推演出事物间的关系,如从算术题的演算推演成代数的表达方式。

评价指对所学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学生对所学知识或方法的评价,可能有两种依据:①内在的证据,指知识或方法本身内在的特征,如教材组织缺乏逻辑关系;②外在的标准,如学生将该科内容与其他科目相比。

(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情感领域是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情意方面可能产生的改变。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序,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层次: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

接受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或学习后对其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自愿接受并给予注意的心态。在接受学习活动时,按学生心理状态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①觉知情境的存在;②有主动接受的意愿;③有意地加以注意。

反应是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根据反应性质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①默从性的反应,学生的反应是听命式的,尚未完全出于主动;②自愿性的反应,指学生的反应完全是主动的;③满足的反应,指反应中带有满足感、愉快感。

评价是指学生对其所学在态度与信念上表示正面的肯定。根据其肯定程度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①价值的接受,指学生对其所学知识或观念表示认可,如愿意改进与团体交往的技能;②价值的肯定,指学生对其所学知识或观念除表示认可外,并主动表示对该项有价值的活动的喜爱和追求,如认为知识是有价值的而喜欢学习;③价值的实践,指学生对价值的肯定成为他的态度,对价值的追求成为他的一种信念,长期实践,历久不变。

组织是指学生对其所学价值内化、概念化,纳入他的人格结构中成为他自己的价值观。根据组织程度的不同,分为两个层次:①价值概念化,指学生将所学价值在含义上予以抽象化,不再视之为单独的事件,而是将之纳入自己的观念内,形成个人自己对同类事物一致的看法;②组成价值系统,指学生将所学的同类价值观汇集在一起,成为他个人统合的价值观。

个性化指个体通过学习,经由前四个阶段的内化之后,所学的知识观念已成为自己统一的价值观,并融入性格结构之中。因内化程度不同,分为两个层次:①概念化心向,即对同类情境表现出一般的心向,如对教师诚实,对一般人也诚实;②性格化,指心理与行为内外一致,持久不变。

(3)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动作技能领域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的行为方面所产生的改变,它包含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等层次。

知觉指学生通过感官获取所需动作技能的线索。根据知觉运用程度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①刺激辨别,指能辨别出刺激的性质,如能辨别出是什么声音或什么形状;②线索选择,指能区别不同刺激线索,并随时表示出适当反应,如凭听觉能指出哪部机器的运作异常;③动作转换,指能将凭感官得来的知觉线索转换为动作,如发现电动玩具电池不足则更换电池。

操作指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的能力,但不是模仿性的观察,如按指示表演或练习动作。

准确指学生的练习能力或全面完成复杂作业的能力。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把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连贯指学生按规定顺序或协调要求,去调整行为、动作等的能力,如准确而有节奏地演奏。

习惯化指学生自发或自觉地行为的能力,也就是学生能下意识地、有效率地各部分协调一致地操作。

在实际生活中,这三方面的行为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例如,学生写字时(动作技能),也正在进行记忆和推理(认知),同时,他们对这个任务会产生某种情绪反应(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同时设置这三个方面的目标。

例如,广州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①认识分数的产生,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分数的讲法和写法。②能用分数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也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表示分数;能说出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和几分之几包含几个几分之一,并能在分数线上标出一定的分数;提高观察、操作和用完整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③养成用尺画分数线的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这里既有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又有能力方面的目标,还有情意和行为习惯方面的目标。



一、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发展性

所谓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收获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想学到想学、从想学到学好的变化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上。有效教学设计体现在学生个体身上,还应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不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不强求全班同步行进,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需求、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和目标达成的先后。有效教学设计要体现适合于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

2.开放性

有效教学设计立足于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范例,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拓展,将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以及学习环境看做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与心灵对话,让学生多一些感悟、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和动力;问题解决从答案唯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解法和结果的适度开放转变。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习能力。

3.生成性

有效教学把预设看做是生成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预期的生成。对于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传统课堂看成是一种意外收获,有效教学则当成一种价值追求;传统课堂看成一种教学机智,有效教学则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因此,有效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要多一些弹性灵活的成分,以便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涌现的各种信息,及时修正原有的教学设计,灵活机智地选择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4.反思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构思于课前,展开于课堂,调整于过程,完善于课后,环环相扣,动态发展。反思是修正、完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提高后续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必要环节。教学设计只有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有效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反思与校正,从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知识呈现情境化

情境对于教学的作用论述颇多。其中,德国一位学者的比喻,十分精辟。如果将几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难以下咽。但是,当将这几克盐加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生机活力,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3.学习方式多样化

有效教学设计改变了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突显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学习《化学·必修2》“苯分子的结构”时,可按“创设情境一自主学习一活动探究一教师点拨一得出结论”的方式展开。

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亲身体验科学家当年研究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苯分子结构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解题训练建模化

解题是提升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也足检验学习结果的一种常态形式。有效教学设计重视建模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建模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的基本思路,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体现建模优势,掌握建模方法,提高解题效率,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用。建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个概念、一条规律、一种反应类型甚至一个虚拟体系都可以成为一种思想模型。

5.课堂小结图示化

课堂小结的作用不言而喻,方法灵活多样。但课堂小结毕竟已接近课堂教学的尾声,有些同学把它当成下课前的序曲,注意力开始分散。因此,课堂小结要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要围绕学习目标用“关系图”把构建的知识体系、学习的重点难点、解题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模式等勾画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小结具有归纳引导、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特点,发挥画龙点睛、强化目标、点拔校正的作用。

有效教学设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预设,需要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要研究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哪些内容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和掌握,不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惟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生成性,才能通过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一、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发展性

所谓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收获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想学到想学、从想学到学好的变化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上。有效教学设计体现在学生个体身上,还应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不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不强求全班同步行进,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需求、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和目标达成的先后。有效教学设计要体现适合于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

2.开放性

有效教学设计立足于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范例,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拓展,将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以及学习环境看做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与心灵对话,让学生多一些感悟、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和动力;问题解决从答案唯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解法和结果的适度开放转变。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习能力。

3.生成性

有效教学把预设看做是生成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预期的生成。对于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传统课堂看成是一种意外收获,有效教学则当成一种价值追求;传统课堂看成一种教学机智,有效教学则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因此,有效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要多一些弹性灵活的成分,以便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涌现的各种信息,及时修正原有的教学设计,灵活机智地选择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4.反思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构思于课前,展开于课堂,调整于过程,完善于课后,环环相扣,动态发展。反思是修正、完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提高后续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必要环节。教学设计只有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有效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反思与校正,从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知识呈现情境化

情境对于教学的作用论述颇多。其中,德国一位学者的比喻,十分精辟。如果将几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难以下咽。但是,当将这几克盐加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生机活力,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3.学习方式多样化

有效教学设计改变了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突显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学习《化学·必修2》“苯分子的结构”时,可按“创设情境一自主学习一活动探究一教师点拨一得出结论”的方式展开。

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亲身体验科学家当年研究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苯分子结构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解题训练建模化

解题是提升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也足检验学习结果的一种常态形式。有效教学设计重视建模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建模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的基本思路,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体现建模优势,掌握建模方法,提高解题效率,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用。建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个概念、一条规律、一种反应类型甚至一个虚拟体系都可以成为一种思想模型。

5.课堂小结图示化

课堂小结的作用不言而喻,方法灵活多样。但课堂小结毕竟已接近课堂教学的尾声,有些同学把它当成下课前的序曲,注意力开始分散。因此,课堂小结要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要围绕学习目标用“关系图”把构建的知识体系、学习的重点难点、解题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模式等勾画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小结具有归纳引导、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特点,发挥画龙点睛、强化目标、点拔校正的作用。

有效教学设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预设,需要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要研究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哪些内容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和掌握,不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惟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生成性,才能通过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这是我个人的经验,仅供参考:
第一步是直扑文本。也就是先不要看教参,也不要看他人的教学,甚至也不要先回忆过去如何教,而是一头扎进文本中。这可以说是“直面文本的策略”,直面文本可以寻找自己对文本的直感,发现直感、尊重直感使自己跳出教参、跳出他人和自己过去的经验,这有利于奠定教学创新的基础。直面文本的另外的目的是自己先要读懂文本,要知道文本中“有什么可以教”。
第二步是参照过去和他人经验。在有了自己的东西以后,再和教参、他人对教学的理解、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对话,从中获得更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选择,确定“适合教的东西是什么”,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这可以说是采用的是“参照借鉴策略”。
第一步、第二步实际上主要还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我自己认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追求优先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选择。”这可以说是教学设计中的一种优先策略。
第三步是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设计,我是主张“先学后教,自学领先;不会才教,以教导学;注重优化,体验成功”的。因此,这里的设计主要是考虑这样一些问题:以什么样的问题引起自学?如何交流和分享自学成果?如何在交流和分享中帮助学生提升?如何促进学生原有经验改变?如何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等等。这可以说是“以学备教的策略”。关于
第四步是考虑媒体和工具的选择,这里有一个“经济合理”的策略要考虑。
写于2011年8月18日

这是教师在备课中应该考虑的问题,与职业相关,要根据具体的学生和具体的教材去分析研究。
如果你不是教师,可以不考虑的。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设计策略视频

相关评论:
  • 17084974437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能卸彬答:教学设计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项主要常规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成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迫切需求和亟待探讨的问题。通过认真学习了有关教学设计内容,我对在新课程下怎样写好语文教学设计有了更为深刻地体会,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

  • 17084974437谈谈您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以及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能卸彬答:实施策略:1、成功经验的总结。新颖的课堂设计,巧妙的课堂引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热情激昂的讲解, 适时巧妙的设问, 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等,这些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驶课堂的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2、失败教训...

  • 17084974437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能卸彬答: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

  • 17084974437简要谈谈小说类文体教学设计的策略。
    能卸彬答:【答案】:小说类文体教学设计的策略如下:小说在初中语文教材里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小说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显得举足轻重。我对初中小说教学的方法,一般从小说的三要素着手,即从人物、情节、环境入手。在这三个要素中,先向学生交代清楚小说的环境。当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实际的小说教学中...

  • 17084974437什么是教学策略?
    能卸彬答:教学策略是教学心理学中的术语,广义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而狭义则专指教的策略,属于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教师可根据学科...

  • 17084974437谈谈您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以及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能卸彬答:3.充分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怎样引入和创设学习情景,怎样巩固练习,以及怎样的结束等,也就是教学程序的设计,是有效课堂的关键。下面谈谈我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怎样吸引学生 吸引学生的主要方式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字:联系、挑战、变化、魅力。所谓联系是制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

  • 17084974437教学策略有哪些?
    能卸彬答:课前抓预习,实施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基本要求。备课的关键是制定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传统的备课方式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教学预设。我们认为,这样的备课方式不符合学生学的实际。是造成课堂...

  • 17084974437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能卸彬答:二、实施内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1)备内容...

  • 17084974437什么是先行组织者策略它有几种类型
    能卸彬答:先行组织者策略是一种教学设计策略,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这种策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陈述性组织者是一种提供给学生的一般性概念或原理,这些概念或原理与即将学习的具体材料有关,但比具体材料更为抽象和概括。

  • 17084974437教学策略指的是什么
    能卸彬答:教学策略,实质上是一种教学活动的全方位考虑,它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的选择与组合。这个概念涵盖了对知识技能教学内容的序列规划、学生认知过程的引导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决策。它的核心在于解决教师如何引导教学和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的问题,是教学...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