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的风格怎么样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鲁迅的作品是怎样的风格~

鲁迅的作品是思想深沉 主题新颖 描写深刻犀利的。
鲁迅的作品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和创新精神,给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学习榜样和丰富经验。他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在丰厚的中外文学修养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不墨守成规,不模拟仿造,而是根据艺术创造的需要,大胆创新,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
鲁迅创造了诗和政论相结合的新形式-----鲁迅式的杂文,这种战斗性的散文,被他提高到文学史上空前未有,成为艺术性、思想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作品,也使杂文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蔚为壮观的重要形式。 
鲁迅的作品清新、深刻、隽永,机智幽默,给读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和思想陶冶,鲁迅的著作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座高峰,也在世界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

扩展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作品的创作背景:
《朝花夕拾》创作从1926年2月开始,到11月结束。后又在1927年7月11日写了《后记》。《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一共收入了十篇作品。其中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的刻板虚伪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揭露庸医娱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的创作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我个人对鲁迅的看法与大众的有些许差别,我觉得他的文章更多的是理性与思考,说他文章犀利冷峻只是以前学校交给我们的普遍的道理,却是没有多少人能懂,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说他理性,是他把客观的把中国人的性格置于文章中,当然其中一些怀念故乡的文章除外,鲁迅总是把国人的劣根性赤裸裸的剖析在你的面前,让你有共鸣。
说他思考,是因为他总在思考民族的出路,从他弃医从文就可以看出来,只有把人的灵魂彻底解放,才能找到出路,这是非得有透彻的思考所不能体现的。
另外,鲁迅文章中许多语句看似是病句,可一旦你仔细推敲,才发现不用类似的话不足以表达其中的意思。当然,文章中的讽刺也是别具一格,人无出其右。
总之,要想具体说明鲁迅的文风是无法言明的,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这需要你细细研读他文章,也许读的次数越多,你的看法也会改变

鲁迅的作品具有凝练,简洁,顿挫而又富有回味的语言风格,是中国文学的精品.本文通过对鲁迅作品的语言分析,试图寻找鲁迅的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的成因.以此透视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在经典作家笔下是如何进行的,并且试图启发这样一种思考,即白话文的普及运用到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地丰富它和发展它. 关键词:鲁迅 作品 白话文 语言风格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且是现代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准确,简洁而又极为丰富,因而具备足够的弹性,恰到好处地表现种种思维的,情感的节奏,使行文富有韵味而魅力无穷. 本文主要从虚词运用,文言句式和词汇的运用等方面考察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 一 虚词的大量使用 虚词有助于表达深沉曲折的意思,妙用虚词,既能长话短说又别具韵味. 例1. 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至于"二字若不用,也通.但"黯然泣下"四个字却不能表达尽"黯然……终于泣下"的动态,而这一动态恰恰重现了刘和珍君的情感过程,真切动人. "此后不曾相见",是普通自然的表达方式.然而,鲁迅先生在这里是痛悼刘和珍君,苦苦追忆往事,连用虚词"似乎","就"显得何其认真!"似乎"二字又传达出了这种信息:刘和珍君并没有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许没见,也许见了但不曾注意.尤显出刘和珍君的沉静而不凡.同样的这几层意思,若不采用虚词表达,则不但用字太多,行文也会不够紧凑而显得"薄",当然无法锁定这种深沉的感情. 2. 但从别一方面来看,这书的再来,或者也不是无意义.(《译文序跋集·序》) 大量地使用虚词是鲁迅作品的一大特色,很多人凭这一点就能认出他的作品来.有人觉得他的作品因此而不顺口不通畅.但事实上,鲁迅先生大量使用虚词恰恰是力求准确力求简洁的必然结果,也是使得文脉不被打断,有节奏有缓急地顺畅而下的重要手段. "或者也不是无意义"似乎和"也许有点意义"差不多.但是前者包含了更多的疲惫,无奈和执着的希望.与作者所说的"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合拍,道尽了一种欲语还休的沧桑和虚微但坚定的执着.这与双重否定句的独特效果有关,下面再谈. 3.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野草·雪》) "……否耶 "是文言虚词运用的典型例证.鲁迅在这里用,有和"博识的人们"开玩笑的调子,也暗暗地埋了讥讽的意思:你们博识的人认为他单调,他可并不以此为不幸啊! 鲁迅是白话文运动的一员大将,但他并不排斥文言的借鉴使用,使行文更加生辉. 4.正唯其皮不白,鼻不高而偏要"的呵吗呢",并且一句里有许多的"的"字,这才是为后世诟病的今日的中国的我辈.(《而已集·当陶无庆君的绘画展览时》) 这句话的末尾,连用三个"的"字,使得句子变得笨拙并且滑稽,是鲁迅先生故意安排嘲弄那些一句话里用许多"的"字的人.在同一句话中就安排了嘲讽,不但犀利,也是他行文凝练的原因.这是鲁迅对虚词运用自如的一个结果. 二 文言句法以及古语词的使用 白话文运动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面对着极大的语言荒芜.后人也许觉得那时只不过用话记下事情来就是了,实际却是极困难的.有鲁迅当时的话为证:"现在的文学家,哲学家,政论家,以及一切普通人,要想表现现在中国社会已有的新的关系,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新的观念,就差不多人人都要做仓颉.这就是说,要天天创造新的字眼,新的句法.实际生活的要求就是这样."(《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 邹恬先生指出:"五四"小说语言与传统语言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小说语言."五四"小说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其意义不在于白话通俗易懂,易于为读者接受,这一点传统白话小说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而是创造了一种适应新的内容,反映新的审美要求,具有不同艺术功能和艺术表现力的语言.它的出现是一种新的文学语言的诞生,标志着小说语言现代化的开始.此外,"五四"小说还实现了一个变革,即以书面语言代替口头语言.传统小说受说书影响,口语化程度比较高,它便于讲述,易于理解.而"五四"小说语言有它所传递的内容规定,必须更精致,更含蓄,构造更复杂,层次更丰富.它需要读者坐在案边反复仔细地思索领略,咀嚼回味.[1] 邹恬先生所指出的这种变革,逼迫着"五四"作家们作出好的语言安排.在运用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策略时,文言句法和古汉语词汇是鲁迅语言表达的后备部队,因为他"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所以在表达不利的情况下,宁可向古人借用语言. 有人认为鲁迅的文章"文言杂糅",且不谈这"文言杂糅"该如何定义,用今天的语言规范去衡量"五四"时期的语言,这本身是一种颠倒.因为我们现在的汉语规范正是"五四"以及以后的作家们不断进行语言尝试的结果.是他们历尽辛苦为我们开拓的语言天地,现在我们坐享其成,不但不努力去寻求汉语的更为美好的明天,在陷入日甚一日对汉语的麻木里的同时,置前辈的努力于不顾,甚至还指责他们的奋斗,实在值得深思! 下面是鲁迅作品中几个使用文言句法的例子: 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就有: 1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味"名词活用如动词.用"深味"这很经济的两个字就更能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句子的后部"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这里的两个"的"字拉长了句子的后部,使之成为句子的重心.这种时而极省俭笔墨,时而多加字数使句子具有了一种时缓时急的节奏感,而文言的单音节字正有助于这种节奏的实现.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面"名词活用如动词,使句子紧凑. 3.其一是手枪,立仆. "立仆"两个单音节词,是文言用法. 4.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 "为……所……"被动用法属文言结构,但在现代汉语中也不时被用到.这可能与现代作家们的使用有关. 在《阿Q正传》中也有典型的文言用法: 5.所以者何 就因为赵太爷是不会错的. 这里用"所以者何 "比"为什么会这样呢 "更富有讽刺以及调侃意味. 在鲁迅的作品中,常常会有点文言的影子,当然,本来文言与白话的分界就很难说.有一些文言句式,虚词是在今天也常常用到的,再举两例: 6.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野草·希望》) 7.国粹家者,保存国粹者也;而国粹者,我的胡子是也.(《坟·说胡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找不到恰当的字眼的时候,宁可向古人学习,盼望总会有人读得懂.这个倾向在小说语言里,比较突出.这当然与小说这个文体更注重艺术性,也更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有关. 1.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彷徨·伤逝》) 愧恧:惭愧.宋司马光《为庞相公让官表》:"是用夙宵愧恧,寤寐兢忧."[2] 2.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彷徨·祝福》) 歆享:神灵享受供物.《史记·孝文本纪》:"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3] 蹒跚:旋行貌,徘徊貌.又写作" 跚". 五代范资《玉堂闲话·高辇》:"梦见一老僧著屐,於卧榻上 跚而行."[4] 3.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阔亭的眼,使阔亭的眼光赶紧辟易了.(《彷徨·长明灯》) 辟易:退避,避开.《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5] 4."我知道的,熄了也还在".他忽又现出阴鸷的笑容,但是立即收敛了……(《长明灯》) 阴鸷:阴险凶狠.《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四年》:" 严延年为治阴鸷酷烈."[6] 5.准此,可见如果将"差不多说"锻炼罗织起来……(《呐喊·端午节》) 准此:按照这样办理.旧时常用于对下级及平级的公文.明代亦用于诰命.清俞樾《茶香室丛钞·钦此钦遵》:"今公牍中有'准此'二字,惟上司行属员用之."[7] 6.我愕然了.(《呐喊·故乡》) 愕然:惊讶貌. 《 史记·黥布列传》:"楚使者在,方急责英布发兵,舍传舍……布愕然."[8] 7.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朝花夕拾〉小引》) 幻化:犹言变化,变幻.《列子·周穆王》:"……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9] 8."我们上县去,送他忤逆!" 忤逆常含有两层意思:(1)冒犯,违抗.《后汉书·陈蕃传》:"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 (2)不孝顺.明沈榜《宛署杂记·圣谕》:"三月,说与百姓每:孝亲敬长,不许忤逆,犯了不饶."[10] 9 但他又立刻觉得对于孩子有些抱歉了,重复回头,目送她独自茕茕的出去;耳朵里听得木片声.(《呐喊·幸福的家庭》) 茕茕 :孤零貌.《左传·哀公十六年》"茕茕,余在疚."[11] 10 (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记念刘和珍君》) (2)我装作无所闻见模样,以图欺骗自己,总算已从地狱出离.(《华盖集·碰壁之后》) 出离:(1)犹佛家所谓涅盘.(2)犹超出.(3)走出,离开.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一齐观瞻,见个书生,出离人群."[12] 上面所引用的鲁迅的两句话分别使用(2),(3)义项. 由于鲁迅的学识广博,在行文的时候有多方得宜.正如"出离"一词的使用,其独特给人以深刻印象.鲁迅还同样用过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字,这里引用李瑞山先生的一段评论文字: 作者常以这样的词语用在诗中:《复仇(其二)》中的"大欢喜","大悲悯","大痛楚";《死火》中的"大火聚",特别是《失掉的好地狱》中的"醉心的大乐","遍身有大光辉","运大谋略,布大罗网","大威权"等.这里用的"大"字,多是模仿古代汉译佛经的语气.(据《野草》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单行本《失掉的好地狱》注释2).这当然与有的诗作涉及到佛经的内容有关,但也可以说是作者喜欢这种构词方式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散文诗中,以增强词语的表现力和感情色彩.作者在写《自言自语》时就这样用过,如《我的父亲》中:"大安静大沉寂的死,应该听他慢慢到来.谁敢乱嚷,是大过失";从而抒发了作者的愤激,悲慨,痛切的感情.一个单字,习闻常见,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与一定的词语相结合,就变得如此传神,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看似单调平淡,实乃意蕴丰富,反映了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力.在《野草》中,这样严谨的句法结构和凝练而传神的词语是很多的.这对于作品深沉含蓄的风格的形成,给了很大的助力.[13] 三 双重否定的使用以及鲁迅语言的节奏 鲁迅喜欢说"不",即使在表达"是"的时候,他宁可用双重否定来代替一个肯定.双重否定的使用有力地烘托出作者孤冷的心境,在自述心路历程的时候,作用尤其明显.举《〈呐喊〉自序》中的几例如下: 1.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2.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 3.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双重否定句的运用,使句子读起来不那么顺畅,似乎有碍于好的表达.然而事实上,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恰恰是那么一种讲不清楚又不得不讲的,伤心不愿示人的厚重的痛楚.这种痛楚是时代与生存本身的悖论,是忘不掉丢不开的魔障.这种感觉正是在这种不那么顺畅的表达中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行文的过程中设置障碍,让读者感受被迫停顿,再次被迫停顿;被否定,再次被否定的挫折,才能模拟出这样的一种心态,使之在阅读过程中短暂而又连续地发生,并且随着双重否定句的不断出现使得这种过程不断地被重复,逐渐强烈,表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显著;也正是由于这种不顺畅,使读者在阅读的不断停顿中得到思维以及感觉的逐渐扩大的空间. 这种不顺畅的感觉,其实不仅是由双重否定句引起的.前面提到的虚词的大量使用,古汉语句法和词汇的使用都使得鲁迅的文章缺少了让人眼睛一亮的明丽和一读到底的痛快.而这种不顺畅不是因为炼字的功夫不够,而是因为鲁迅在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程度上的苛刻要求. 鲁迅的作品成为公认的中国语文的精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沿承了中国语文的传统——尽管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他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艺术感使他的行文能够考虑到中国读者的传统的阅读习惯,而这种新与旧的连接点就是行文的节奏. 周作人曾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提到中国人是一个很爱音乐的民族,这在大众表现于对戏曲的喜爱;在知识阶层则还表现在行文的韵律,节奏. 行文的节奏,有语言的节奏,有感情的节奏,有思维的节奏.节奏的流驶,很容易让人进入一种跃动的游戏状态,使写作和阅读都变得富有趣味.感情的节奏和思维的节奏与文章构思关系较大,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倾向关系密切.而语言本身的节奏,则是由作者运用语言的自如程度所决定的.下面仅举几例,略谈一谈鲁迅作品中语言所蕴有的节奏感: 1.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彷徨·祝福》) "不如所料","竟如所料","恰如所料"三个词形成了一种节奏,使得这个复杂的表达显得悦人耳目一些,因此不那么讨厌. 2.所以凡有时髦女子所表现的神气,是在招摇,也在固守,在罗致,也在抵御,像一切异性的亲人,也像一切异性的敌人,她在喜欢,也正在恼怒.(《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 排比,对比的穿插使用,把这种矛盾性极强,戏剧性极强的性格特征大致概括了出来. 3.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转劝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呐喊·狂人日记》) "起头"和"下手",由于用字相对而形成一种节奏感. 4.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故乡》) 排比的运用更有助于表达一种强烈的不满和无奈. 此外,"在鲁迅作品中,反复这种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4].王希杰先生在《鲁迅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一文中充分论述了这一问题. 5 在现在的环境中,人们忙于生活,无暇来看长篇,自然也是短篇小说繁生的很大原因之一.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用数顷刻,遂知种种作风,种种作者,种种所写的人和物和事状,所得也颇不少的.(《〈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 划线句紧凑而具文言风采,句前,句后则相对有较缓之感.这种近乎由白话渐入文言,由文言渐入白话的写法使得文章词句时缓时急,比一缓到底的白话要有回味些,简洁些.鲁迅对于这种节奏感的把握,我认为是他的文章能够恰当表达出他的情感,他的想法的关键.上面所提到的虚词运用,文言句法和词汇的使用,双重否定句式的运用也是服务于这种节奏的完善的. 尽管鲁迅的作品并不算人见人爱,但是它独特,清新,丰富和有回味,这是中国语文的骄傲.而鲁迅的这种把深沉,敏感,广博和热爱融入语言,为后人开拓新的美的语言空间,是中国人的骄傲.而是否能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对于中国语文的建设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有很多样,分为前期和后期~但其实我相信一句话~就是至少在三十岁之前,鲁迅是读不懂的~我也就只能很浅薄的说一说~鲁迅先生创作前期呢~主要是为了批判,他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欲以文章改造国人之灵魂,但是这个目的一致实现不了,所以他一直抱有希望,继而绝望,继而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继而最终绝望,达到一种虚妄的状态。
鲁迅先生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有体现的,比如《故乡》,他失望受挫回到故乡,想在少年玩伴闰土的身上找到希望,但最后看到的已经是一个喊他“老爷”的闰土,然后绝望,然后离开故乡,然后在受挫。。。。(以下循环)。
在《狂人日记》中,你会发现,其实在这部作品中的孩童形象,鲁迅先生并没有把他们设计成阳光,纯洁的形象,而是恶狠狠的吃人者的形象,同时也写出了他的绝望,既是对孩童的绝望,也是对中国的未来的绝望,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把鲁迅先生“请”出初高中课本的原因之一。
还有,鲁迅先生的虚妄体现在对“文学改造国人之灵魂”上,他一直在怀疑文学的作用,所以在《呐喊》的自序中他说道(我记不太清了,简言之)就是一群人关在一个黑屋子里,他们将因没有氧气窒息而死,是叫醒几个人,让他们反抗,痛苦的死去,还是就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死去,这也是鲁迅先生所一直纠结的问题。
我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只有这么多,谈不上有多深刻,只是对这时期他的作品的一个阅读的感受,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指教。
希望你满意。
ps:如果你对文学究竟能否改变国家之命运,改变国人之灵魂的探讨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聊聊~


鲁迅文章的风格怎么样视频

相关评论:
  • 15552829267鲁迅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燕娄侧特点: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文章,幽默,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具有伟大的思想性和伟大的革命性,还因为他穷毕生之力,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伟大的文学丰碑。鲁迅的语言风格是独特的,独特到别人难以摸仿...

  • 15552829267鲁迅文章的风格是怎样的?
    燕娄侧杂文是批判,讽刺;小说是悲哀;散文是冷峻的幽默 鲁迅文章的风格,小说平淡而有味,鲁迅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

  • 15552829267胡适鲁迅毛泽东三人文章风格比较
    燕娄侧胡适、鲁迅和毛泽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位作家。虽然他们的文章风格各有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首先,胡适的文章风格通常以思辨和辩证的方式呈现。他擅长运用逻辑和理性的分析,以揭示问题的本质。他的文章言辞犀利,思考深入,常常展现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胡适的写作风格偏向学术...

  • 15552829267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特点是什么?
    燕娄侧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 15552829267鲁迅作品的特点风格及思想是什么?
    燕娄侧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首先表现在代表了...

  • 15552829267鲁迅的写作风格
    燕娄侧剖根揭骨,冷嘲热讽 用现实主义手法描摹那些草木般无声地产生、无声地消失、在几千年的中国旧文化中受尽侮辱和损害同时自己也在损害和侮辱着他人的普通中国人,在形式上取大家常见的各种普通人的典型事例。

  • 15552829267鲁迅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燕娄侧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是: 第一,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第二,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第三,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 第四,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 15552829267朱自清,冰心,鲁迅的写作风格分别是什么?
    燕娄侧散文是创作总体中最主要的部份,有抒情、叙事、游记、特写、随笔,也有对社会片段的描写,对人生无情的揭露,总之写实是他创作的法则,也就是对事物客观观察深入的体味。鲁迅的风格 作品具有凝练,简洁,顿挫而又富有回味的语言风格,郁达夫说:“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

  • 15552829267鲁迅的杂文和朱自清的散文内容.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燕娄侧鲁迅的文笔比较偏激,也就是说他的文字充满了力量,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有点像梁启超的感觉。朱自清的散文优美,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表现手法要看文章来讲,笼统概括就不行了。 以上纯属个人感觉!~

  • 15552829267对于鲁迅,朱自清,老舍等人文章的评价?
    燕娄侧朱自清为人高洁,散文最佳,鲁迅号称“中国魂”,为人刚正,影响最大。老舍写照和批判旧社会,长篇最佳。最喜欢鲁迅,现在这个社会敢于说出真话的少了,鲁迅的文笔相当尖锐,唤醒国民的意识,批判现实。不过老舍的文章也不错,差点拿诺贝尔。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