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和鲁迅有矛盾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恩怨?~

两人的争论其实是从梁实秋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他认为文学其实就是体现人的品性,对卢梭进行了批评,然后文章发表了。鲁迅看到之后其实是非常不开心的,因为鲁迅十分的佩服卢梭,就写了一篇文章来反驳梁实秋。写完之后他可能觉得并不过瘾,然后又写了一篇。继续反驳梁实秋。
但是当年的梁实秋非常年轻。他对鲁迅其实并不畏惧,回击了他一篇文章就这样,两人争来争去,一直争了八年。

扩展资料:
大家知道梁实秋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鲁迅。因为他非常的看不起鲁迅,他把鲁迅写成资本家的走狗,跟鲁迅整整论战了八年。但是在鲁迅去世了之后,他却没有说过一句诋毁鲁迅的话。
梁实秋对中国最大的一个成就,是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全集。
其实当时翻译莎士比亚是有一个团体的。这个团体里有闻一多,徐志摩。还有其他的几个人。但是其他的几个人对莎士比亚都比较了解,翻译起来都非常的轻松,而梁实秋却不是非常了解莎士比亚,然而更可惜的是了解莎士比亚的四个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了。
所以,翻译的工作就独自留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而梁实秋确实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一个人。所以他用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去翻译完了这本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梁实秋

乐途可疼了

  梁实秋和鲁迅有矛盾。
  鲁迅骂梁实秋大抵是最狠的了。资本主义的走狗便是处在梁实秋老先生身上。本质上是两人对文学的观点不同,其焦点在于文学是否有阶级性,梁实秋以为文学没有阶级的界限,而鲁迅认为文学是有阶级的。梁实秋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
  不把文学当作政治工具自然会遭到鲁迅这样以文字讥讽时事的左翼作家的不齿,把他定位为代表资本主义利益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个“硬”字了得——鲁迅梁实秋的翻译之争

1929-1930年间,上海文坛上的鲁迅与梁实秋就翻译问题曾发生过一次互不相让的争执。争执的双方都有丰富的翻译实践,但他们各自的翻译观却大相径庭。因此,1929年秋,上海水沫书店出版了鲁迅编译的《文艺批评》一书后,梁实秋很快就在《新月》杂志上发表文章《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批评鲁迅的翻译文风。尔后,鲁迅以《“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进行反批评。两篇文章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双方交锋的关键词就是“硬译”。

在《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中,梁实秋并不隐讳他对鲁迅翻译的不满。“硬译”作为批评性的词,并非梁实秋自创,而是鲁迅对自己翻译工作的自况,当然也是“自谦”。在《文艺与批评》的“译者附记”中,鲁迅说“从译本看来,卢那察尔斯基的论说就已经很够明白,痛快了。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 ——了,所余的惟一的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

《文艺与批评》作为一本翻译文集,内收苏联卢那察尔斯基的六篇文艺评论。这本书的翻译,鲁迅自己的评价是“晦涩”。为什么,一,也是自谦,“译者的能力不够”;二,多少是无奈,“中国文本来的缺点”。但,如果从翻译方法上看,晦涩,主要来自于鲁迅自谓的“硬译”,即译句与本句之间词对词、句对句,语法位置一动都不动的翻译。用鲁迅自己的说法,这种翻译,“是按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的。”(下引鲁迅,如出此文,不另注) 鲁迅是“硬译”的绝对论者,甚至认为,除了硬译,就是不译,至少他自己是这样。

梁实秋无法认同这种翻译理念。他的文章是从陈西滢对“死译”的看法入题。什么叫死译?陈西滢说:“……非但字比句次,而且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先,一字不可后,名曰翻译:而‘译犹不译’,这种方法,即提倡直译的周作人先生都谥之为‘死译’”,梁实秋补充道:“‘死译’这个名词大概是周作人先生的创造了”(下引梁实秋,如出此文,不另注)。

不难看出,经由陈西滢阐释的周作人的“死译”,实际上就是鲁迅提倡的“硬译”。

由“死译”入题,梁实秋接着就例举了鲁迅“硬译”的三个句例,为了领略鲁迅的翻译风貌,这里不妨抄录其一:

“内容上虽然不相近,而形式底地完成着的作品,从受动底见地看来,对于劳动者和农民,是只能给与半肉感底性质的漠然的满足的,但在对于艺术底化身的深奥,有着兴味的劳动者和农民,则虽是观念底地,是应该敌视的作品,他们只要解剖底地加以分解,透澈了那构成的本质,便可以成为非常的大的教训。”

又是“底”,又是“的”,还有“底地”……

因此,梁实秋尽管很慎重:“上面几句话虽然是从译文中间抽出来的,也许因为没有上下文的缘故,意思不能十分明了”;下面话音一转:“但是专就文字而论,有谁能看得懂这样稀奇古怪的句法呢?”由于鲁迅是按“板规”逐句逐字的对译,在梁实秋看来译出来的文句由于不合汉语就不免“稀奇古怪”,乃至晦涩了。梁实秋甚至打了个比喻,说自己读这样艰深的文字:“就如同看地图一般,要伸着手指来找寻句法的线索位置”。

梁实秋不赞成“硬译”(“死译”)是显然的。在陈西滢对举“曲译”和“死译”时,梁便表态:没有完全的曲译,只有部分的曲译,后者“即使是错误,……而你读的时候究竟还落个爽快;死译就不同了:死译一定是从头至尾的死译,读了等于不读,枉费时间精力。”针对鲁迅希望读者“硬着头皮看下去”,梁表示“我们‘硬着头皮看下去’了,但是无所得”。

最后,梁实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文和外国文是不同的,有些句法是中文里没有的”,怎么办?梁认为不能按“板规”词对词、句对句地硬译,而是“不妨把句法变换一下”,“以使读者能懂为第一要义,因为‘硬着头皮’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梁实秋的文章发在《新月》杂志1929年第六、七期的合刊上,同期还刊载了梁的另一篇文章《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这期杂志鲁迅“顺便一翻”之后,便一石二鸟,以《“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的长篇杂感回击梁的这两个问题。

这里,不妨只就翻译看鲁迅发言,文学阶级性的问题不论,免得东西跳踉。而鲁迅的这个文本,恰正有这方面的问题。

归纳鲁梁翻译观的不同,在于鲁迅有个“板规”,即译文和原文必得句式一样,不能“将仂句拆下来”;而梁实秋不以为然,认为“不妨把句法变换一下”。两种翻译观的不同应该是正常的,可以商榷讨论,也可以互相批评。那么,鲁迅是如何对待这次批评的呢?

http://bbs.mbig.cn/topic_27989_1_4.html

当然有 非常时期鲁迅算是“主战”,杂文直指社会最黑处 梁实秋却写些与世无争的小文章
向来批评梁的多 不过我认为面对乱世,这是人家的处世态度,咱们没理由评定啊。

是鲁迅先没事找事的。
梁实秋批评了卢梭,但是鲁迅崇拜卢梭于是就攻击了梁实秋。
这件事本来就是鲁迅的错。
而且这里还有个阴暗的点,卢梭的女性教育观点有点解放性的,但是局限性更大,但是恰好鲁迅他老婆的情况正好对应了卢梭的观点,所以鲁迅佩服死了卢梭。
那么卢梭的女性教育观是什么呢?
在自然情况下女性就是要依靠男人的,因此要培养他们顺从、节制的品德,能够自我约束,也不需要对他们进行智力开发什么的,但是却能恰到好处的服从服侍男人。
总之就是女人是有人格地位的,但是依然还是要三从四德的。
这个观点哪怕是在民国时期也过时了吧,批评怎么了?不能批评?
鲁迅非要跳出来挑刺。




梁实秋和鲁迅有矛盾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9630061452曾是鲁迅最大的对手的梁实秋,有怎样的爱情经历?
    齐单可在今天看来,起码大多数人认可鲁迅的观点;但在上世纪初,驳斥他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散文大家梁实秋。你都认识谁 梁实秋和鲁迅的论战一直持续不断,是当时文学圈子中的一大爆点。鲁迅是思想家卢梭的拥护者,而梁实秋却对卢梭的教育理念持怀疑态度。之后二人便如势同水火、难以相容。梁实秋彼时刚从哈佛留学...

  • 19630061452民国时期鲁迅和梁实秋的几场论战,应该如何评价?
    齐单可读者应该自己决定。"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有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你也一样。" 这是当今社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使双方的交流更加融洽。然而,在中华民国的文艺界,如果彼此意见不一致,可能就不那么简单了。所谓政治上的对手,文学上的对手。在中华民国的文学界,鲁迅和梁实秋的九年之争引起了巨大的...

  • 19630061452鲁迅与梁实秋的关系
    齐单可而“把文学的题材限于一个阶级的生活现象的范围之内,实在是把文学看的太肤浅太狭隘了”。鲁迅坚持认为,文学是有阶级的。1930年2月,冯乃超载《拓荒者》第二期发表《文艺理论讲座(第二回).阶级社会的艺术》,对梁实秋发表于1929年9月《新月》第二卷6、7号合刊上的《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一文...

  • 19630061452文学史上为啥对鲁迅评价那么高?而对胡适、梁实秋等,破有微词?
    齐单可文学上看鲁迅的思想认识更深刻,尤以国家民族的反省是令人非常尊重的。而胡适梁实秋的创作总有人说绕不出前期的圈子,并无太大创造与革新···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不好的,但总归有点吃老本的嫌疑···鲁迅对梁实秋这些右翼的作家都是很不满的,梁实秋与鲁迅关系也不好,笔战不断。对于弘扬...

  • 19630061452哪些著名文人和鲁迅发生过激烈论战?
    齐单可这些人鲁迅抨击的原因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1)抨击个人生活作风问题的,如郭沫若、叶灵凤。(2)因政见不一互相攻击的,如梁实秋、陈西滢、徐志摩、周作人、胡适。(3)因文风歧异,处世态度不一互相攻击的,如林语堂、高长虹、施蛰存、张资平。当然,鲁迅一生与人论战甚多,我列举出来的也许只是被抨击...

  • 19630061452鲁迅的故事简单概括50字左右
    齐单可接下来,对翻译的不同看法又使得鲁迅与梁实秋的矛盾更为深化了。于是,双方都动了肝火。论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随着论争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学思想的争论也越来越明朗化。为此,鲁迅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篇杂文影响深远,多年来被奉为典范之作。,在这篇文章中,鲁迅...

  • 19630061452当年跟鲁迅骂架的文人有哪些?
    齐单可三十年代中国文化界曾发生过一次大争论,即以鲁迅与胡适为代表的、两大文学阵营之间的冲突与斗争,期间发生了“撤稿事件”、青年必读书的争斗、女师大学潮中的斗争、闲话事件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当年跟鲁迅“骂架”(争论)的文人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原名陈源,曾留学英国,192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英语...

  • 19630061452鲁迅为何与文学评论派争吵?
    齐单可和现代评论派的论战,是鲁迅和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第一次公开论战与决裂,之前与胡适的分歧,之后与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论战都是这种分歧的前奏和延续。一、与胡适的分歧和论争作为中国现代文坛最重要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和鲁迅在五四时期同属《新青年》团体,同是文学革命倡导人,又同在北京大学执教,曾经在古代文学...

  • 19630061452关于鲁迅的敌人有谁
    齐单可鲁迅的敌人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的代表人物,点名骂的有徐志摩、梁实秋(新月派)、蒋光慈等。

  • 19630061452鲁迅是怎么骂梁实秋的?首先,你是一条狗,其次,你是一条丧家的狗。_百度...
    齐单可没有,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是李初梨亦或冯乃超骂的。梁实秋说:自己没有主子,不去领金镑和卢布,不知道在给谁干活。。。总之一边是为自己辩解,一边是和以前一样,嘴里对共产党作家和穷人不干不净。然后鲁迅说,不为一个资本家干活,是为全体,相信他不拿金镑,但对所有的富人都驯良,对所有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