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描写好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登泰山记》的第三段写泰山日出,是文章一重点,它的描写好在哪些地方?~

徐志摩的《泰山日出》赏析

《原文》
泰山日出


振铎来信要我在《小说月报》的泰戈尔号上说几句话。我也曾答应了,但这一时
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思来做整篇的文字,一直埃到现在期限
快到,只得勉强坐下来,把我想得到的话不整齐的写出。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
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
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
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
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
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
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
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
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
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
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
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
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
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
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
染青馒形的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
欢欣之临莅……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
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
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
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采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这是我此时回忆泰山日出时的幻想,亦是我想望泰戈尔来华的颂词。

(原刊1923年9月《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九号)

注① 振铎,即郑振铎(1898—1958),作家、编辑、文学活动家。他是文学研究会
发起人之一,当时正主编《小说月报》。


《赏析》

有才华的作家跟一般的作者相比,就是有点不一样,那怕是应命而作,那怕是匆促
成章,也总会显露出一些天才的麟爪来。

《泰山日出》是篇应命之作自不待言,这在文章的小序中已有说明(第一段即小序)。
更重要的是,泰戈尔作为东方文学的泰斗,不仅有“天竺圣人”之誉,还是获诺贝尔文
学奖的第一位世界性诗人。在他一九二四年来华访问前夕,“泰戈尔热”已来势汹涌。
为“泰戈尔专号”写颂词,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
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
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
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

我的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
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
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
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
里了……

这里的想象和构图都是不同凡响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章通篇描写的只是泰山
看日出的情景和幻想,欢迎泰戈尔来华只在结尾提到。诗人的潇洒,诗人的才华都体现
在这里:徐志摩并不把为泰戈尔来华写颂词的大事,当作一项精神负担,照样游山玩水,
乐而忘返。他不想为文苦吟,而是兴之所至,全凭灵感。但他能把切身的经验感受调动
起来,融入一种更有意味和张力的艺术创造,即使偷懒取巧,也表现出偷懒取巧的才气,
不失基本的艺术魅力和奇思妙笔。正因为此,这篇《泰山日出》仍比一般平庸的颂词要
高明十倍。这不仅体现在作者笔笔紧扣泰山日出的奇伟景观,却又每笔都蕴含着欢迎泰
戈尔的情思与赞美方面;而且反映在独特的个人经验与普遍情感的融合方面。特别是前
面长风散发的祷祝巨人的描写,以及临结尾时写这巨人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叫人产生
许多想象和联想,最能体现徐志摩的才情和创造性。

然而,这究竟是匆促成篇之作,诗人的才气也未能遮掩艺术上的粗糙。首先是这篇
文章的文体感不强,前面一大段是散文的文笔,是细致的经验与感受的实写,而后面的
文字语气则明显是散文诗的,是抒情的、幻想的、暗示的。这两种文笔虽然各自都很美,
但放在一起则很不和谐。本来,传统的、经验的文体感不强也不要紧,伟大的作家往往
是新文体的创造家,只要自成一体,具有自身气脉、神韵的贯通和完整性。艺术创格是
好事。但问题在于这篇《泰山日出》恰恰气韵上前后不够贯通,没有浑融境界,不能自
成一格。艺术创造毕竟不是一种可以矜才使气的工作,它需要的不仅是才华,还有全神
贯注的精神投入和艰苦的艺术经营。完美的作品,总是才华与自觉艺术经营的平衡。

  桐城派是清代规模最大、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散文流派。
  姚鼎是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散文《登泰山记》体现了
  桐城派”义理“、”考据“、”辞章“的古文修辞理念口
  一、结构美
  《登泰山i己》共有五段,全文结构安排重点突出、详略得
  当、层次分明。作者在第一段先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通过叙
  述济水和演水是怎样分流及分水界的长城,先总体勾勒出泰
  山的轮廓,给读者留下一个整体印象,作者用笔是极其简洁
  的。最后写出日观峰的位置,其实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为
  以后重点描写日观峰的景色埋下伏笔。作者在写泰山的地理
  位置时,写法也非常独特。作者采用由二面二到二线二再到二点二
  的写法,先写演水和济水的分流,是二面二;再引出两水的分界
  线:古长城,是”线“;这样的写法更能体现出作者行文的简洁
  及其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第二段主要是写登山和山顶所见
  景象。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的方法,描写了泰山的高
  峻、雄浑和壮阔。第三段的日观峰看日出是全文描写的重点,
  因而详加叙写和描绘。作者先从风、雨、云写起,开始所写”大
  风扬积雪击面二,这是所感:接着作者向远出眺望,那是一片漫
  漫的云海,云海里面隐藏着云雾的是山蛮,在天的尽头出现一
  片云烟,颜色有点异样,不仅就变幻出五彩,在风、雨、云的烘
  托下,便写到日出,作者便生动地写出了日出的全过程,这是
  所见。这里作者主要是从颜色和气象两个方面对泰山的壮美
  景象进行形象的描绘的。如果说前面是写泰山的自然景观的
  话,那么第四段主要是写泰山的人文景观,作者主要写了高
  山、建筑群和古迹,这也是作者从整体上描写泰山之美。文章
  最后写了作者对游泰山的感受。从以上各段的描写我们可以
  看出,全段的结构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既有整体描写又有局
  部描写,结构简洁明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古文根底之深厚口
  二、画面美
  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仅描写登山所见、所
  感,而且从其描写中作者已给我们绘出一幅优美的登泰山地
  势图。其一是泰山地势图。作者一开始便介绍泰山之地理位
  置,从其所写来看,便已经给读者脑海里留下了一幅泰山地势
  图。从这幅泰山地势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登山的路线
  及其作者所描写泰山景象的特点。可以说,这也是作者此篇
  游记的点睛之笔。其二是雪后登山图。以往登泰山者往往选
  择春秋季,而姚鼎却选择冬季雪中登山这颇有一番风味,能够
  反映出作者的精神风貌。雪后的山景本来就非常美丽的,在
  姚鼎的笔下显得更美。这幅画以南天门为主体,作者描绘了
  雪厚的群峰、晚日、城郭、何流。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无比壮
  美的意境。颇似一幅意境深远的咏雪诗。特别是皑皑的自
  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这些意象又在壮美的意境中带
  有一种优美的倩调。动态的美和静态的美相互映衬,使这幅
  雪后登山图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气势。其三是泰山日出图。泰
  山日出是此篇游记中描写最优美的一部分。作者写到:”极天
  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末如丹,下面红光动摇惩之,
  或日:、此东海也‘。二此句描写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有红日
  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作者如此描写泰山的雄浑气势却
  别有一番风味。作者为了描写泰山日出的壮美气势,作者运
  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他以西边群峰作渲染和陪衬。二回视曰
  观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楼“。这里作者既描
  绘了旭日临孑L,光照万物的磅礴气势,有暗示了曰观峰之高,
  是观日出的最佳出。其四是泰山景物图,此图是写作者登山
  以后的感受,是一幅静态图。作者描写了古胜名迹、石刻、祠
  字及山、水、石、树,这些景物也是泰山的主景,作者以极少的
  文字写出如此多的景物,显示了作者文字功底的深厚口
  三、语言美
  优美的语言能够给人带来美感,当你在欣赏《登泰山记》
  时,你感觉到的不仅是作者为你描写的山景,而且还有作者那
  简洁、流畅的语言。雅洁:是桐城派散文最主要的修辞理念口
  这在姚鼎的古文中便有所体现。从《登泰山记》中我们也可以
  看出,其语言的简洁在中国古代散文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作
  者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把登山的全过程记录的非常详细,特别
  是结尾所描写的一段。”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
  圆。少杂树,多松:生石晾,皆平顶。冰雪,无瀑布,无鸟兽音
  迹“。语言明净简洁,无废词冗句,而又描慕生动,色彩鲜明口
  从之也可以看出姚鼎锤炼语言之功力之深厚口
  四、行文美
  这里所要说的行文美,主要是指作者在这篇游记中所贯
  穿的桐城古文的修辞理念,也即”义理“、”考据“、”辞章“。正
  如作者一开始所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及方向无不言
  之凿凿。再如此文中的二四五十里二,二其级七千有余二,这些是
  准确的数字,这在以往的游记中是很少见到的。另外,作者在
  此文中,也体现出了”义法“这一修辞理念。也即”言有物“,
  二言有序二。作者边登山,边写泰山之景物,并且作者又按照合
  理的顺序描写登山之景物。这种写法正反映了姚鼎重学问、
  重考据的桐城派的古文特点。
  姚鼎的《登泰山记》是中国散文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不
  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登泰山图,而且我们也能够从中
  体悟出作者的精神状态,更能够反映出桐城派的古文特质。

这样写是为了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作者巧妙的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齐国修筑的古长城,从古长城又引出“最高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长城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接着,作者写自己由京师至泰安的沿途经历,交代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动身起程那天,“乘风雪”出发,气候十分恶劣,这似乎是一巧合,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他悄悄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以便为描写登山的艰难、游览的豪兴而创造出有利条件。接着他记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脚处登山,谁知那山竟高达四十五里,石阶竟有七千余级,这用数字来显示峰峦险峻的手法实在高明。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颠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登上山颠,广阔的视野中,山、水、城郭尽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皑皑白雪,照亮南天,鸟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照中;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


《登泰山记》 描写好处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