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祁镇废除了嫔妃殉葬制度,为何满清恢复了这一陋习?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明朝朱祁镇废除了嫔妃殉葬制度,为何满清又恢复了这一陋习?~

活人殉葬,残忍而野蛮,古代叫人殉,就是以活人作为死者殉葬品的丑陋葬俗,以卑微者殉尊贵者为常见。我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嬴政死后,活人殉葬者数量之多创造了历史之最,所以,叫嬴政为暴君没有人反对。

但到了汉朝,此惨绝人寰的恶俗慢慢衰退,到了唐朝在中原地区殉葬现象基本上绝迹了。可是,到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人殉又开始死灰复燃了。中国活人殉葬的现象,真正终止于康熙帝。

这个爱新觉罗·玄烨不动声色地擒了鳌拜,处心积虑平定了三藩,费尽周章收复了台湾,还御驾亲征打跑了准噶尔,把沙俄老毛子驱逐出境外,整治得没有了脾气。但,我认为真正体现了他作为领袖的英明之处,就在于他废止了殉葬制度!


1.我国在春秋时代就形成了殉葬制度。

只是到春秋晚期,奴隶制摇摇欲坠,人殉的作法开始遭受了攻击。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离世用177人为之殉葬,这其中有三名德才兼备的良人士。时人为此作了《黄鸟》诗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对暴君的憎恶。

不过这个时候,以婢妾生殉的恶俗也逐渐受到抵制与摒弃。

齐大夫陈子车死后,他的弟弟陈子亢在关于殉葬问题上有了惊人言论,叫人服气!当时,陈子车的妻子和总管商定以婢女搞人殉。陈子亢说:“哥哥在阴间,没有谁比他的妻子和管家陪他更合适的了,你俩坚持人殉,我就准备用你们二位为哥哥生殉。”。子车的妻子与总管只好作罢!


到了战国,人殉基本上改用木制或泥制的人形偶像殉葬。这在葬礼上是个不小的进步!

秦国在战国时的公元前384年正式废止人殉。

不过,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发生了大规模的生殉事件。

为秦始皇嬴政殉葬者很多。太史公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这说明,为秦始皇殉葬的主力后宫中的女人。

秦二世而亡后,到汉朝殉葬制度在衰退。及至汉武帝驾崩,并没有生人殉葬!

到了唐朝,殉葬现象在中原地区几乎绝迹了!


2.要饭出身的朱元章,建立大明后,使殉葬制度又死灰复燃了。而明英宗朱祁镇又率先身体力行,废除了这一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杀功臣从不眨眼,视人命如草芥。他死后,共有40个妃嫔为其殉葬(有两位死于老朱驾崩之前)。以后,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又开始了人殉。

不过,明英宗朱祁镇临终时,作出一个决定:他宣布从自己开始,废除人殉制度。这位作了外族俘虏的帝王,使大明王朝的精锐部队几乎丧失殆尽,又杀了延续大明王朝寿命二百年的功臣于谦,颇不得人心!但此举令人感佩,让自己少了唾骂!

他的继任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在临终前也谨尊父亲遗嘱,再次强调不要搞殉葬,由于这两代皇帝的坚决抵制,使大明以来的人殉现象在制度上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3.明朝朱祁镇废除了殉葬制,为何满清又恢复了这一陋习?

殉葬制到满清又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是出于政治的原因,且与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关。

努尔哈赤病死时,阿巴亥殉葬,“俟吾终,必令殉之”。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年仅12岁,在清太祖孝慈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妃。阿巴亥为努尔哈赤育有3子,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三子均拥有贝勒之位并各掌管一旗。她晚年最受宠努尔哈赤的宠爱。

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正月,67岁的努尔哈赤在山海关外辽西宁远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所伤,几个月后,死于浑河的船上,距今天的沈阳40里。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临终前唯一的陪伴人。努尔哈赤生前尚未正式确立继承人。按照曾制定的“大汗共推”之说,在各方的角斗下,皇太极被推举为新汗。

而八月十二日卯时,‘’四大贝勒‘’宣称先帝曾有遗言:‘’大妃从殉‘’。这样,三十七岁的阿巴亥被逼殉葬,她以自己的死确保三个儿子的平安,与努尔哈赤同棺敛葬。

按理,育有三子的阿巴亥不应该殉葬,显然,皇太极是以为先帝殉葬为借口,来处死这位长袖善舞的大妃,为自己除掉政敌!

除了阿巴亥以外,努尔哈赤生前的4位宫女也一块殉葬了。

接下来,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睿亲王多尔衮都搞了人殉!

康熙年间,御史朱斐上奏称:

“夫以主命责问奴仆,或畏威而不敢不从,或怀德而不忍不从,二者俱不可为训。且好生恶死,人之常情;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
公元1673年即康熙十二年,英明神武的康熙帝正式下诏,禁止奴仆随主人殉葬。从此以后,帝王死后的殉葬制度才在中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于1465年去世,他在当皇帝时重用宦官,杀死忠臣于谦,稀里糊涂过完了一生,没想到在最后咽气前做了一件有人性的事情。他死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这件事应从我这里废止。”至此,在明朝施行了七十年的殉葬制度才最终废止,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明英宗对生命有了一番新的领悟和珍惜。明英宗个人与殉葬制度的接触是比较多的。明英宗幼龄登极,曾与为他父亲明宣宗殉葬的宫人诀别,这应该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刺激和可怕的回忆。在周宪王有炖死后,明英宗写信给朱有炖说,“周王在日,尝奏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可是依然没有阻止了众多朱有炖的妃子殉葬,“既而妃巩氏、夫人施氏、欧氏、陈氏、张氏、韩氏、李氏皆殉死,诏谥妃贞烈,六夫人贞顺。”从在这件事中,明英宗应该进一步认识了殉葬制度的残酷。宣宗和景帝这两个皇帝以及众多宗室诸王的殉葬情形,对明英宗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这成为明英宗废止殉葬制度的重要因素。

明英宗要保护好自己心爱的妻子,最大程度上排除自己死后妻子被逼殉葬的可能性。妻子钱皇后为了明英宗,曾经“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明英宗大为感动。除开钱皇后之外,其他曾经与英宗共患难的妃嫔,应该也是英宗考虑的因素。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

据目前所考,人殉起源于殷商时期,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殉葬制度,历代以来,能够“享受”到人殉的无不是以君王诸侯为代表的统治阶级,而殉葬者往往都是身份低下的奴隶,尤其女性居多。

孔子曾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也是对当时人殉的强烈谴责。

虽然自春秋战国时期,对于人殉现象的谴责从未消散过,但人殉却一直没有消失,秦代之前是人殉的第一个高峰期,《史记》记载过“先帝(秦始皇)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但是自汉朝开始,人殉现象便出现的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动物,人偶木偶,大量的金银玉器等陪葬,像汉武帝驾崩后,随葬的动物及金银玉器虽然非常多,但却没有一个活人,汉武帝时期的几千后宫妃嫔,宫女没有一个因此而死,如果结合汉武帝生前的性格来看的话,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不过,虽然自汉朝起人殉现象少了,但不代表完全杜绝了,在很多边远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内部,人殉依旧存在。而一千多年后,明朝迎来了人殉的第二个高峰期。

此次点燃人殉之死灰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据考,为朱元璋殉葬的妃嫔有40名,为朱棣殉葬的妃嫔有16人,为朱高炽殉葬的妃嫔有5人,为朱瞻基殉葬的妃嫔有10人。

虽然为皇帝殉葬的都是妃嫔,但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留下子嗣品级非常低的妃子,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为仁宗朱高炽殉葬的郭妃,她生前已经育有三子,且位居贵妃,但也为仁宗殉葬,也因此对于她的殉葬,当时及史书颇有微词,认为她非常的无辜。

虽然这些殉葬的妃嫔生前地位低下,但死后享受的殊荣却非常高,在她们死后,朝廷会降旨对她们进行追封及追加谥号,对于她们的家人也会给予非常高的补偿,《明史》记载:

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这。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宣三宗皆然

除此之外,她们还会获得一项非常高的荣誉,那就是:

凡陪葬诸妃,岁时俱享于殿内

即这些人死后,她们的灵位会被供奉到祭祀的大殿之内,接受后人的祭拜。

虽然陪葬的妃嫔死后能享受无限哀荣,其家人也能得到非常高的回报,但是对于她们本人而言,实在是太过残忍。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便曾一旨下令废除过人殉,不过当时他废除人殉是有一个前提的,《明史》的记载是这样的:

英宗崩,遗命东宫过百日成婚,不得以宫妃殉葬

通过上述记载,我们不难看出,英宗废除人殉的理由是当时身为太子的朱见深还有一百天要大婚,不宜见血。

虽然英宗废除人殉不是出于对殉葬者的同情,但却开启了明朝君主不再使用人殉的先河,到了明宪宗时期,朱见深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尊重,进一步明确了废除人殉,也就是说,明宪宗禁止人殉也并不全是因为人殉本身的残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明宪宗明令禁止使用人殉,但各地藩王以及偏远地区,人殉依旧存在,为此宪宗皇帝还曾大加斥责过。

到了清朝,人殉制度再次得到短暂的兴起,自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福临,清朝三代帝王都有妃嫔为其殉葬,不仅是他们,像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大清铁帽子王,他们死后也有妃嫔侍女等为其殉葬。

关于清初的人殉,有一点与明朝时期的人殉不同,那就是,清初的人殉是女真人自古以来的旧俗,而不是继承汉人之习俗,他们的人殉并不仅仅存在于满清上层阶级,普通百姓之家也会有人殉现象的发生,因为在入关之前,女真人便有“夫死妻随”的习俗,满清入关后,在没有被汉文化深入影响之前,这种旧俗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保留了下来。

但不管是明朝时期的人殉还是清朝时期的人殉,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以活人为死人殉葬,而这种残忍的殉葬方式直到康熙在位时期才下旨将其废除。

事实上,康熙皇帝才是真正的,出于对人殉的深恶痛绝因而决定废除人殉的,而明英宗和明宪宗则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人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还是在康熙年间。




明朝朱祁镇废除了嫔妃殉葬制度,为何满清恢复了这一陋习?视频

相关评论:
  • 19666867112明英宗朱祁镇为何废除殉葬制?
    卜亚杰1. 明英宗朱祁镇在废除殉葬制方面的举措,源于他年幼时目睹父亲去世时后妃们殉葬的场景,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2. 朱祁镇,明朝的第六和第八位皇帝,虽然统治时期政绩平平,但他废除了后妃丧葬制度,这一点值得称道。3. 1464年,朱祁镇在位期间下诏,表示自己无法忍受后妃殉葬的做法,并规定后世...

  • 19666867112明朝从哪个朝代开始废除陪葬制度?
    卜亚杰在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结束了皇妃宫女的陪葬制度。原因:明太祖死的时候,许多宫 人陪葬。自此之后,成祖、仁宗、宣宗、代宗去世都以宫妃殉葬。英宗觉得这很残酷,临终前遗诏裕陵停止殉葬。此后明代各帝都遵从这个遗诏,不再以宫妃殉葬。英宗所做的这件事,被史家赞为“盛德之事,可法后世”。明英...

  • 19666867112明朝妃嫔殉葬制度非常残酷,这个制度的终结者是谁?
    卜亚杰明朝妃嫔殉葬制度非常残酷,这个制度的终结者是明英宗朱祁镇。朱元璋留下遗嘱,在自己死后,将那些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全部为自己殉葬。给朱元璋陪葬的嫔妃就多达四十六人,宫女有十几人。说实话,殉葬制度太不人道了,随意剥夺人的生命,真的是太残忍了。这在现代是无法想象的,可是在明朝是很正常的。在...

  • 19666867112明英宗为什么要不顾祖制废除殉葬?原因是什么
    卜亚杰宫妃殉葬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朱元璋之后成祖朱棣以及仁宣二帝也都遵照了这一殉葬制。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去世时,才留下遗诏废除宫妃殉葬制。按理说明英宗朱祁镇英明不如前几位皇帝,也无特别仁慈之性情,为何偏偏是他宣布废除宫妃殉葬这一惨无人道之祖制度?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朱祁镇的人...

  • 19666867112朱祁镇废除了殉葬制度,为何他死后还有妃子殉葬?
    卜亚杰朱祁镇真正下令废除殉葬制度,是在他临死之前。天顺八年正月(1464年2月),朱祁镇病重,他召见长子朱见深,说:“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多人殉葬,我不忍心再这样做,我死之后,不要殉葬,你一定要记住,今后也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就这样,朱祁镇死前,终止了明朝残忍的殉葬制度,此事,...

  • 19666867112朱祁镇当初为什么要废除殉葬制度 原因和身世有关吗
    卜亚杰英宗不愿意母亲经历过的这种惨剧再度上演,也不愿意深爱自己且没有子嗣的钱皇后重蹈胡皇后那样的悲剧,于是下决心废除殉葬制度。英宗还留下遗诏,钱皇后是唯一一个与他合葬的女人。英宗死后葬于十三陵的裕陵,但由于周太后(英宗的妃子,宪宗生母)的阻扰,这一遗愿未得实现。自英宗后,明代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

  • 19666867112明朝殉葬制度 明朝殉葬制度什么时候废除
    卜亚杰1、在明朝有一种惨无人道的制度,那就是殉葬制。殉葬制指的是那些 没有生育的后宫妃子或者服侍过皇帝的宫人,在皇帝去世后都要为他陪葬。2、从朱元璋到朱瞻基这几代皇帝,都有很多无辜的人为这种制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是这个制度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被废除了。3、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他...

  • 19666867112殉葬制度是何时被废的?朱祁镇为何这么做?
    卜亚杰所谓的殉葬制度指的是人殉制度,它的包括范围很广,而朱祁镇本人只是在遗诏了,要求不要让自己的妃子陪葬,充其量只是废除了宫妃的殉葬,而非整个人殉制度。正常情况下来讲,皇后和生过子女的嫔妃是不用殉葬的,所以关于朱祁镇废除殉葬制度,是由于钱皇后所致的这样一种说法,应该是后人杜撰的!

  • 19666867112明朝朱祁镇废除了嫔妃殉葬制度,为何满清又恢复了这一陋习?
    卜亚杰2.要饭出身的朱元章,建立大明后,使殉葬制度又死灰复燃了。而明英宗朱祁镇又率先身体力行,废除了这一制度。明太祖朱元璋杀功臣从不眨眼,视人命如草芥。他死后,共有40个妃嫔为其殉葬(有两位死于老朱驾崩之前)。以后,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又开始了人殉。不过,明英宗朱祁镇临终时,作出一个决定:...

  • 19666867112朱祁镇为何腰废止殉葬制度?与钱皇后有什么关系
    卜亚杰公元1646年,明英宗朱祁镇病重,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结发妻子钱皇后。因为按照明朝殉葬制度,钱皇后没有生子,是很有可能为自己殉葬的。朱祁镇为了确保自己死后,自己的钱皇后免于殉葬,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病榻之上的朱祁镇召来了太子朱见深,郑重其事地说出了最后的遗言,每次皇帝驾崩,需要那么多后宫嫔妃宫女...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