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侠小说里古代豪杰喝酒都点熟牛肉?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的说法,对,也不对。说你对,是因为水浒里确实有不少吃牛肉桥段,说不对,是因为你印象流了。好汉主动要求吃牛肉桥段其实并不多。恰恰相反,牛肉往往是店家看脸精准推销的,双方合谋的结果。如果你不能理解,把牛肉换成爱情动作小电影,其实就特别简单了。

如看官不嫌啰嗦,且看我细细道来。

以武松为例 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景阳冈) 只见那妇人笑容可掬道:“客官,打多少酒?”武松道:“不要问多少,只顾荡来。肉便切三五斤来,一发算钱还你。(十字坡) 施恩讨两碗酒叫武松吃了,把一个包裹拴在武松腰里,把这两只熟鹅挂在武松行枷上(鸳鸯楼) 武行者过得那土冈子来,径奔入那酒店里坐下,便叫道:“酒店主人家,先打两角酒来,肉便买些来吃。”(最后吃的是鸡,遇宋江)

武松难得吃一次牛肉,还是小二推销的。

其他的,鲁智深第一次破荤戒吃的是狗肉,在揍周通的时候山庄里吃了顿牛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开始吃牛肉了。呼延灼先生全剧就点了一次菜,要的是羊肉。 全水浒,只吃牛肉的,就这货: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戴宗喝道:“你又做甚么?”李逵应道:“叵耐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

但小二推销牛肉的段落可不少 阮小七道:“有甚么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相似好肥肉。”(生辰纲)

宋江道:“我们走得肚饥,你这里有甚么肉卖?”那人道:“只有熟牛肉和浑白酒。”(宋江遇李俊)

哎你会不会奇怪,为毛小二要主动推销?明明是小二推销的,可大家印象里头,还是大侠都爱点牛肉?

按小说的金科玉律,一个人的食宿穿着,必须反映此人的个性,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此,但在小说的世界里这是合理且必须的。而出于通感的因素,你吃的东西,精细考究,侧面也就证明你这个人精细考究,你吃的东西豪放不羁,那你这个人也豪放不羁。赵子龙潇洒利落,就得用长枪,李逵五大三粗,那板斧您拿好。

所以呢,你说的花生毛豆首先就可以排除,花生毛豆,一颗颗吃,絮絮叨叨慢慢悠悠主要在一个闲,百无聊赖吹牛打屁时用,比如射雕开头,郭杨请说书先生吹牛皮,就是黄酒豆子花生豆腐干,这种哪朝哪代都属于键盘侠标配,江湖撸瑟用用可以,大侠都是实干派,吃这些太丢分。顺便说一句,花生产于美洲,宋朝那会儿是绝对吃不到的。

大侠必须吃肉,才能彰显他的血性霸气。自古以来,对食肉动物都有崇拜情结,肉食者驭人,素食者驭于人,这种观念是很正常的。很简单的推论,你吃的动物越大,代表你自己的力量也越大。

古代能吃的肉类,无非牛羊猪鸡鸭狗,鹅算在鸡鸭这类,鱼不靠水就很难吃到,这些就不细分了。

那么好,这几类肉代表了什么呢?

牛——代表力量和潇洒不羁,也代表违法。只有不屑于法律的猛汉,才敢吃。

羊——代表次一级的力量,异域风情,高端消费者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潇洒不羁。

鸡鸭——代表普通,顺从。良民,小户人家的生活美食。

狗——代表随意,粗俗,不拘小节。偷偷弄条狗腿,就着小酒和兄弟们侃大山,美滋滋。

猪肉因为太普通了,其实小说里写的不多。



小说里一个人的饮食,必须反映此人的个性,有一定的道理,但完全可以反过来看,一个人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决定了他的个性:纪晓岚八十岁的时候,犹好色不衰,说是日御数女,且日食肉数十斤,那么这个好色与食肉,到底是饱暖思淫欲,还是纪晓岚为了欲望补食“她好我也好”的羊肉呢。

这些都是互为因果的事,正因为如此,我们还需要考查一下小说所处年代,诸类肉食的市场状况与饮食文化风向,以确定小说中人是否有食物选择权去彰显自己的个性。

宋江起义于公元1119年,1127靖康之变后大宋朝退居南方,肉的价格尤其是羊肉价格又有了较大的变动,因此我们主要参考1119年前的资料看看主要的几种肉类。

羊肉

北宋年间,羊肉的价格不高,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公元1070年左右,活羊的价格每斤130文。神宗时,开封御膳房每年消耗“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羊肉用量百倍于猪肉,可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时的上层人士更喜欢吃羊肉。大概正是因为上层人士对羊肉的偏好及羊肉本身的产量不足,造成了偏远地区羊肉供应的不足。公元1095年左右苏轼贬居惠州,他给苏辙的信中写道: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徽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苏轼说,羊肉太不好买,惠州一天供应一只,央求屠夫说,有羊脊骨解馋就好。

牛肉

宋代法律严禁私宰耕牛,但严禁从来都是黑市交易的催化剂。《宋会要.刑法志》中记载公元1110年“盖一牛之价不过五七千,一年之肉不下三二百斤,肉每斤价值需百钱。”活牛的价值只有5到7贯,而死牛的肉却可以卖20到30贯,不计算牛肉外的副产品,利润即有三倍左右,马克思说过,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因而在景阳冈这样的山野里,真实情况是到处牛肉飘香,弥补了羊肉的供应不足。南宋年间《夷坚志》中记载着屠户将一把杀牛刀以5000文卖出,足见宋朝的屠牛业的暴利以及半开放。

猪肉

猪肉的情况同样需要苏东坡的帮助,一是他与同僚顾子敦的一个故事,顾子敦其人极胖,有一次伏案小睡被苏东坡抓到,苏轼在案上写了“顾屠肉案”,然后掷钱30文吆喝道“买肉四两”,嘲讽顾子敦形如肥猪。如果苏轼数学不错的话,那么猪肉的价格是120文一斤。然而同样是苏,却写过这样一首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这才有了慢著火少著水的东坡肉。抛开地区间价格不说,即便猪肉的价格是120文,与牛羊肉的价差没有那么大,然而猪肉的市场供给一定是远远大于牛羊肉的。不过苏轼说了猪肉烹饪的难度,猪肉的腥味一直难以为人接受,一直到南宋,耐得翁的《都城纪胜》中都有如下记载:临安酒店分茶饭酒店、花园酒店、包子酒店,包子酒店专卖鹅鸭肉馅的包子。连大肉包都没有,别说铁狮子头了。另外,与牛羊肉相比,中国历代医家对猪肉的评价都不高,比如孙思邈认为猪肉久食令人少子,发宿病、筋骨碎痛之气。本草纲目中也认为猪咸寒,肉有小毒。不管有没有现代医学的支持吧,北宋人定是深信不疑,条件优渥者习惯依据中医理论指导生活,当时最流行的饮料是二陈汤之类的代茶饮。

综上所述,在北宋末年,羊肉,牛肉,猪肉的价格差距可能并不大。对于底层人来说,这三种肉类都较为昂贵。然而羊肉的供应量有限,猪肉的烹饪方法落后,都造成了有一定经济条件的江湖人士选择肉食时喜欢选择牛肉,牛肉虽然为法律所严禁,却因为供应、口感获得了江湖人士的心。另外,从中医理论与营养价值上来说,江湖人士都是重体力劳动,需要高热量高蛋白。本草拾遗中有:牛肉,消水肿,除湿气,补虚,令人强筋骨、壮健。而中医典籍对猪肉极其低的评价也会影响江湖人士,尤其是注重运动营养学的人士食用时有所忌惮。

诚然,西谚有云:你吃什么样的食物,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同样,你吃什么样的食物,也造就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漫长的群体生活里,“物”也通过经济市场与政治体系完成对人的改造。正所谓“拥有贵族待遇的人也会拥有贵族的脾气”。

不知道小说家们是不是真的有金科玉律,如果能认识到这种规律也包含着“物对人的驯化”,对于塑造一个变化中的人,写出更伟大的作品也是有益的。

另外,问题中提到的花生,元人贾铭《饮食须知》记有“落花生,性甘,微苦”,显然宋时的中国本土花生并非现在下酒第一的花生,现在种植较为普遍的是从南美洲引种花生品种。



不是考据学爱好者,谨提供个思路:

因为即使是夏天,用清水煮熟大块的牛肉,捞起风干,可以放三五天不坏,熟猪肉水分大,晾不干下,放不了那么久,第二天就坏了,除非多放盐,那样就不好吃了(古代盐也贵呀),这是本人亲自试过的。

做成火腿?那成本更高了,还需要一定的烹饪技术大量时间才能吃的了火腿,

而小路边店,本小利薄,人手不足,煮好一大块牛肉风干,来了哪位客人需要就切一盘子还是可以的,宰鸡杀鸭,或者九大簋就办不来了。所以小二说,“只有熟牛肉”。

另一店小二说“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似好肥肉。”为啥要强调新?因为他们平时卖的吃的可能都不够新鲜,

“次日,山寨里一面杀羊宰猪,且做送路筵席,安排整顿,却将金银酒器,设放在桌上。”不是大伙不喜欢吃猪肉,而是猪肉一杀就必须当天或次日吃完,只能是办宴席或者大酒家才有,又或者东京这样的大城市,有专门的肉集市屠夫,鲁提辖才能奉小种相公之名去买猪肉包饺子。




为什么武侠小说里古代豪杰喝酒都点熟牛肉?视频

相关评论:
  • 19357349813古代禁止杀牛,为什么那些英雄豪杰,去饭馆还要点上几斤牛肉?
    苍世雯武侠小说中喝酒都点熟牛肉多是受《水浒传》影响。水浒传中一干好汉们吃酒的标配几乎就是“切二斤熟牛肉”。据统计,《水浒传》中,涉及屠宰、吃肉的场景多达134处,明确指出吃的是牛肉的就达到了48处。这在宋代真实社会场景中有些夸张。宋初虽然地方官员曾搞过“牛肉税”,默许你杀牛吃肉,但得交税...

  • 19357349813武侠小说里,为什么大多豪杰好汉喝酒时都要点熟牛肉?
    苍世雯因为吃牛肉可以体现出大侠风范,体现出不畏强权的品质以及牛肉营养价值高,可以充分补充大侠在行侠仗义中失去的热量。不论是武侠小说还是古装电视剧,我们都可以看到英雄豪杰们将银两拍在桌子上然后大吼一句“小二,两斤熟牛肉,一斤女儿红”,因此女儿红和熟牛肉又被戏称为大侠套餐。为什么大家那么偏爱熟...

  • 19357349813武侠小说中,为什么酒楼是一个重要场景?
    苍世雯酒楼中发生的故事情节,经常铺垫了故事剧情的经典场景,或者是某些重要的人物角色的出场。因此,读者们大多认同武侠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场景"很多都在酒楼中,也对此颇为津津乐道。武侠小说中的"酒楼",往往是个龙蛇混杂,三教九流都有的地方。在酒楼这个场景中出现的人物,往往是各式各样都有的,既多又乱...

  • 19357349813金庸最爱哪种酒?
    苍世雯金庸,是华人世界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作家。在他的武侠小说里,英雄豪杰们都爱喝酒。但不知可有人注意过,金庸小说中提到最多的酒,是汾酒和竹叶青酒。如《笑傲江湖》中:内堂里咳嗽声响,走出一个白发老人来,说道:“客官请坐,喝酒吗?”说的是北方口音。郑镖头道:“不喝酒,难道还喝茶?先打三...

  • 19357349813找金庸小说里不爱喝酒而且豪情万丈的人?
    苍世雯曾很明确的说:“我就是不喝酒”的豪气人物基本没有。有一个不能喝的公孙止,却又是一个小人。但也存在推定不喝酒的人:一、和尚、道士:毕竟不是每个和尚都是济公、鲁智深或者不戒,大部分还是很守清规的;而也不是每个道士都是丘处机,清修之人也是忌酒的,所以,这一类中的豪杰,就有不喝酒的...

  • 19357349813古代大侠行走江湖的经济来源靠什么?
    苍世雯首先为了雇主去杀人,然后又转投被杀对象,这在所有武侠书中都不属于标准侠客,可偏偏在《太平广记》中聂隐娘被归为侠客范畴。所以说古代真正的侠客,没有武侠小说中那么高、大、上,也是为五斗米折腰的。只要不偷不抢、有特殊武功、异能就被称为“侠客”。 可见武侠小说中那种游走四方、行侠仗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 19357349813不要轻信武侠小说和电视剧,为你解析古代真实的侠客生活
    苍世雯”只要看你顺眼,直接带你去酒楼喝酒。而那些能打的游侠,唐诗中是这么描写的,比如崔颢的《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中“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这说明这些能打的少年游侠们没钱不要紧,可以从军去光明正大的杀人搏个功名。最接近武侠小说中佩剑行走江湖,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形象...

  • 19357349813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都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为何古龙笔下的高手只都啃...
    苍世雯喜欢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金庸笔下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大侠聚在一起的时候也经常喝酒吃肉,让人看着眼馋。而古龙也是一位非常知名的武侠大师。但是在古龙的武侠小说当中,武林高手们,却是在吃馒头。为什么两个人的写作风格完全不一样呢?其实这要从金庸和古龙小时候的生活条件说起。我们在金庸的武侠...

  • 19357349813你觉得古人喝酒和现在的人喝酒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苍世雯还有古代将士出征前都要喝杯酒,以壮军威! 但了宋朝和以后,, 科技 和工艺的发展,喝酒就到了寻常百姓家里,一般人都可以喝起酒了!元朝后蒸馏酒的出现,也能喝的起高度酒了!小说里就出现英雄豪杰喝酒的场面!于是酒鬼就出现了,喝酒也不是 时尚 的事情呢! 明清时期,喝酒是普通的事情,喝酒就变街头混混的最爱,人们...

  • 19357349813金庸武侠小说里隐藏的富豪有多有钱?
    苍世雯看武侠小说,经常会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们不事生产,不做生意,就这么在江湖上游荡,是如何维持生计呢,关于这一点,很多人试着去讨论研究,而往往作者本身,会有意无意忽略这些问题。比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主角不管出身如何,贫穷富裕,长大后都不会为金钱发愁,也压根没有考虑过...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