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世人称作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人们仿效吴均(与朱元思书)的文体叫什么体?~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人们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受梁武帝欣赏,任为奉朝请。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传下来。保留下来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吴均的散文以写景见长,他的文体被称作什么“吴均体”。
  2、人物简介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3、主要作品
  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二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失。还著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一卷。《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辑本有:《吴朝请集》三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吴朝请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吴朝请集选》一卷,清代吴汝纶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本。严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辑录其文有《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现被收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顾章书》等十三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十辑录其诗有《赠王桂阳》《山中杂诗》《答柳恽诗》等一百四十七首,较为齐备。

吴均是,南朝梁史家及文学家。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吴均受梁武帝重用,曾私撰《齐春秋》,书成奉呈武帝,书中提到武帝曾是齐明帝的佐命之臣,武帝不悦,下令将书烧毁,并将吴均免职。

吴均史学著作很多,均已散佚,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文章以描写山水景物见长,“清拔有古气”,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后奉诏修《通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讫南朝齐,普通元年(梁武帝年号,520年),书未成而卒。

扩展资料:

吴均的作品在史学方面,他的主要作品是《齐春秋》,在文学方面,写有《吴均集》,但这部著作在历史的长河中亡佚了,其主要作品有:《咏宝剑》、《胡无人行》、《与朱元思书》、《山中杂诗》等等。

吴均亦善作骈文,并以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宋元思书》卷七、《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

吴均的诗文深受同时期的沈约的喜爱。吴均最擅长写山水风景,写景细致,内容现实。他的诗词不仅辞藻华美,而且字词之间透着一股刚健雄厚的风气。

而且吴均还擅长书法,被人们成为“吴均体”,他提倡骈体文,主张学习古人,恢复传统礼仪,开创了一代清新秀丽的诗风,在南北朝那个战乱不断的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

吴均的诗歌清新秀丽,而且内容反映社会现实,不卑不亢。在文中表达的都是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常常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他的诗文风格独特,艺术手法独到,内容和情感真实,这也是他的作品被历代学者所推崇和赞赏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均



世人并无对吴均的称作。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

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

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诏,累升至奉朝请。


扩展资料:

吴均文史成就:

《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

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

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

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五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他的一些五言诗句,如“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等,民歌风味也比较浓。

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像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

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

此外,如《边城将四首》,歌颂将士们“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的英雄气概;《闺怨》写征人家属相思之苦,都比较有现实内容,在当时诗歌中不多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吴均



吴均(469~520年),又作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1]。诗文自成一家,长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

吴均是南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开创吴均体,诗风清新自然,多为反映现实之作,代表作有《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等。 吴均简介 吴均被称为什么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诏,累升至奉朝请。 为文清拔,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诗亦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为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与朱元思书》以简洁而传神的文笔,描写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景色,读后如亲临其境;《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将青山、石门山景物描绘得如诗如画、惟妙惟肖,为六朝骈文名著。现存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而作,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誉为卓然可观。其中《清溪神庙》、《阳羡鹅笼》尤为出色。吴均诗文著作较多,惜多散佚。 吴均的诗 《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




吴均世人称作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7017515651吴均世人称作什么
    徐致汤吴均是,南朝梁史家及文学家。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吴均受梁武帝重用,曾私撰《齐春秋》,书成奉呈武帝,书中提到武帝曾是齐明帝的佐命之臣,武帝不悦,下令将书烧毁,并将吴均免职。吴均史学著作很多,均已散佚,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文章以描写山水景物见...

  • 17017515651吴均体名词解释
    徐致汤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文章清秀拔俗,时人或仿效之,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寒微,学以致才,其文颇得世人称诵。仕途不畅...

  • 17017515651吴均的生平谁知道???
    徐致汤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西北)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寒微,学以致才,其文颇得世人称诵。仕途不畅,曾撰《齐春秋》,忠于史实,被梁武帝焚书罢官。不久,奉诏修《通史》,起三皇讫齐代,未成而卒。今存诗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赠王...

  • 17017515651谁有吴均的生平简介
    徐致汤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西北)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寒微,好学而有俊才,其文颇得世人称诵。 今存诗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赠王桂阳》、《咏慈姥矶石上松》、《行路难》、《宝剑》等为其代表作品。 写景散文《与朱元思...

  • 17017515651吴均简介
    徐致汤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吴均是历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他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吴均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他的诗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他的文擅长...

  • 17017515651南朝被世人称作岩屑的二位诗人是
    徐致汤鲍照、吴均。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诗歌传颂人间真善美。

  • 17017515651续齐谐志三则--吴均(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四)
    徐致汤吴均(西元469~520)字叔庠,南朝梁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北) 人。通史学,工诗,善于写景,小品书札尤为见长。文辞清拔, 时人多仿效之,号为吴均体。著有后汉书注、钱塘先贤传、通史 、续齐谐记等。写景散文《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艺术成就较高,为历代传诵的写景名篇,「文体清拔有古气」,对当时文坛...

  • 17017515651吴均哪里人
    徐致汤故吴均故宅当在长兴县和平青山。《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 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吴均也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

  • 17017515651吴均的为人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徐致汤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安吉县西北)人。他出身十分寒微,少年时期家境贫寒,为人好学,有俊才,学以致才,深得沈约赏识,其文颇得世人称诵。忠于史实,不顾忌讳 为人耿直 气格不卑下即 气格高尚。他的雄心和骨气、

  • 17017515651吴均《酬周参军》景中寓情诗
    徐致汤均素有才名,其诗为世人所重,号为“吴均体”。吴兴太守柳恽称赏其才,招为主簿,日引与赋诗。然位仅下吏,时生不得志之慨。诗人在与周参军酬答之际也表现出这种情怀。首句的“日暮”点出时间。“忧人”为诗人自谓。作品一开始便写出他的充满烦恼的心态。句中的“起”并非有目的的活动,而是...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