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详细介绍一下达尔文的进化论吗?

来自:校园生活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推翻了吗?~

进化论(演化论)是人类史上最大的伪科学。它和中世纪的“地心说”一样只是人类认知水平局限性造成了一些伪科学理论占当时主流地位,是典型人类愚昧的产物。波普尔早年根据爱因斯坦对自己《相对论》态度,真正的科学理论都富有冒险性的预测,承担被证伪的风险。于是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提出“科学边界”问题,并尖锐地指出,科学理论必须要具备“可证伪性”(即:能被经验反驳/存在被证伪的可能性)。非但如此,而且执某种理论支持者,要以开放的态度,容许,勇于接受他人批判和反驳(爱因斯坦),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而当一套理论,其信奉者总是保护它不被批判时,它就是伪科学。科学理论,不是宗教圣典,不须要人们供奉和膜拜。
我们现在来看看进化论这套伪科学对于宏进化,生命起源,器官形成这些重大问题没有一个能有证据,且在理论上存在重大的漏洞和缺陷,却被信奉者当成教条灌输给我们。
实际上进化论(演化论)对于生命起源早就走进了死胡同。进化论这套伪科学,碰到“生命起源”问题时,其荒唐性暴露无余。这也是当今进化论者不敢涉足的“雷池”。他们极力狡辩声称进化论不涉及生命起源问题(实则是因为害怕这个问题)。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进化论为何如此害怕涉及到这个关键问题。进化论既然能解释生物进化(虽然宏进化解释不通,但至少还能向人们扯蛋一下),为何就不能解释生命起源?150年来,经过无数所谓“科学家”,挖空脑子的臆想。仍然对这个课题是一筹莫展。只能说一句生命就是莫名其妙地了现了。
其实逻辑思维严谨的人思考一下就明白其中的奥秘。我们知道,进化论的核心论点是建立在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再加上自然选择导致了优良的特性被保留下来。这里可遗传是进化论最大的前提。而在生命未形成之前,非生命的物质不具备可“遗传”性,不会生育繁殖后代。因为遗传复制本身就是生命的特性。那非生命物种如何进化成生命的?可遗传,变异都不存在,自然选择就无从谈起了。而进化本身依赖生物可遗传这个大前提,于是在逻辑上陷入了死循环。整个进化论思想在解释生命起源最关键一步时完全崩溃。
关于生命起源的探究,进化论顶多也就止步于上世纪中叶的米勒实验。结果是令进化论鼓吹者大失所望,不要说生命,连最基本的蛋白质都没法自然形成。进化论鼓吹者,对生命起源如此胆怯,如此忌讳也在情理之中了。至今对于生命起源先有蛋白质,DNA,RNA都是一筹莫展,争论不休,事实上先有哪个都不可能存在生命。
进化论除了在生命起源上的短板以外,在宏进化问题上的证据极度的匮乏。以至于古尔德等人审视地质层中的化石之后,放弃了达尔文的渐变进化学说,而提出类似于大跃变的“间断平衡论”(生物A演化成B,在极短的时间大突变完成,然后长期处于不变的平衡态这就是间断平衡,不须要在地层中留下化石)。以试图回避化石难题。那么为何古生物学的学者都认为,进化论严重缺乏化石证据,而我们一般大众却觉得进化好像被化石证明了呢?因为进化论鼓吹者们在历史上大量伪造证据,制造骗局。可谓是花样翻出,别出心裁。进化论的取证史,写下了人类科学史上最下流,无耻的一页。而且这些伪证被保护时间之久,影响之恶劣也是空前绝后。
1.“移花接木”:皮尔当人,嘉伯人/抓哇人把人和猿类的骨头化石拼接在一起,以制造“半人半猿”这种生物。
2.“画蛇添足”:“有脚”的叶鳍鱼,这是2006年伪造的证据,利用残缺的化石,人为给鱼添上脚,现今在地质层中找出250万具古生物化石,其中不乏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完整的化石,那么进化论鼓吹者们为何偏偏喜欢用残缺的化石复原成进化论过渡生物化石呢?残缺部分给足了他们想象空间,方便他们借题发挥。于是“蛇”就有了腿。
3.“指鹿为马”:看到一具不完整的化石露茜(仅有40%)有点像人,于是就是人类从猿地化的证据。且不说露茜只是残缺品。就算是完整的化石,他要证明人类是猿进化来的论点,光样本量是远远不够的。在举证学上有“孤证不举”的原则。只有一个样本,你不能保证,这个样本可能只是一个骨骼畸形的猴子。在人类之中这种畸形例子并不少见。如果畸形人留下化石遗体。数万年后的人类,难道以此来判断历史上出现了“新”的人种?更何况残缺又给了进化论者想象的空间,把疑似与其它猿类不同,往人类身上靠。以化石形态做这种判断,主观倾向性是不能忽略的。除非有大量的样本存在,作严格的比对。这种指鹿为马的错误是有前车之鉴的,这就是尼布拉斯加人。把几颗野猪的牙齿就说成是人类进化的证据。说实在我从未见过像进化论这般,可笑的论证方式。
4.“丰富联想”:海克尔的胚胎重演,伪造人类胚胎发育经过鱼的阶段。看到人的两腮皱纹,想象成鱼的鳃。把这根据进化论联想出来的东西,包装一下欺骗公众100多年。当年海克尔本人也承认了胚胎重演是自己伪造的。进化论信徒还是一意孤行用这种伪造的东西充当论据。
当然进化论(演化论)是当代最大的伪科学,这点毫无疑问。他们除了肆无忌惮地伪造证据以外,玩弄最多的伎俩便是“循环论证”。按常理说,生物分类学,比较解剖学,群体遗传学和进化论都是独立的学科。进化论应当只是生物分类学的一个分支学说,进化论本身就是以生物分类学生物“相似”的生理构造,推导出来的一个结论。那么进化论以“相似”做为推理的前提,却偏偏又要用“相似”做为依据。这就犯了循环论证错误。因为生物的相似性,所以生物有共同祖先,生物是演化来的。因为生物是演化来的,所以生物有相似性。进化论的论证手法是把结论,当成推论的前提复述了一遍。表面上看这句没有任何错误,但在逻辑学上这种“循环论证”是“恒真命题”的一类。在逻辑上是没有任何论证意义的。它只是在围绕一个点在做循环自证,是典型诡辩术。
我们看“比较解剖学”是如何给进化论源源不断提供“证据”的呢?就是在比较生物的生理“相似”性。现代进化论者往往不直接了当地宣称:“因为生物的相似性,所以生物是演化来的。因为生物是演化来的,所以生物有相似性。所以“相似”就是进化论的证据”。因为这样做,显然骗不了一个智力正常的人,这是直接玩单次循环论证,极易被识破。于是他们就费尽心机地套上“比较解剖学”这个马甲。玩障眼法,避免了进化论直接拿“相似”做为自己理论的论据暴露于公众面前。骗子们拐弯抹角地玩循环论证。
那个“同源器官”的论证也是同理,进化论者发现不同生物结构位置相同,功能相似(有时也不相似)的器官,从相同的“胚胎原基”上发育而来。就认为这是器官同源,证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的欺骗。生物相似的生理本身就是进化论的提出的依据。只有当进化论被确定为事实时,才可以认为从相同的“胚胎原基”上发育而来的器官是同源的,有共同祖先。进化论鼓吹者们在用“同源器官”论明进化论时,它的前提条件中就已经隐含了生物必定是进化来的。(想要证明的结论,当成论证的前提在使用)如此明目张胆地玩循环论证。除了进化论,大概也只有江湖骗子才有这个胆量。
用生物分类学,比较解剖学,群体遗传学观察到生物相似器官,他们就便急不可耐得出进化论是一个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这些学说是如何支持进化论的。这种拙劣的诡辩术,充斥着现代进化论鼓吹者们一次次的谎言中。
同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是采用循环论证欺骗智商不高的人的诡辩术。本质上是一句的屁话。什么是生存下来的生物?本来就是适应环境的生物。整句话完整表达就是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了下来。等于什么也没说明,只是自己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把自己要证明的结论,当成前提在使用,这种循环式诡辩术贯穿着整个进化论伪科学。把生存下来的生物定义为适者,再用适者生存提出自己的理论。这就好比,射手先打了一枪,然后再根据弹孔位置画靶标,岂能不是百发百中的神射手。进化论就是这样一套不讲逻辑的无赖理论。
最后说一下,器官形成难题。同样进化论这套伪科学对此是一筹莫展。我们对于科学理论,不能只下个结论就了事的。还要知道推演原理,和具体溯源细节的描述。这个过程不必一定符合事实,但一定要有。可惜的是进化论,只负责下结论,不负责向你说明具体细节。这不光是正翅膀形成的问题。还有鳃呼吸如何进化成肺呼吸的。你让它们解释解释看。它们除了掩耳盗铃以外,别无它技。
事实上自然选择说到底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力量。它只能在已有的性状基础上作出一些大的选择,淘汰到畸形和残次品或者不适应某些环境的性状。而当年达尔文就是以这种有限的事实。作了无限制的推论。认为自然选择具备有强大的创造能力。具有创造全新器官和演化新生物的功能。进而推论到了世界上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原初的细胞生物演化而来。而这两项至今未能找到证据支持。更要命的是,前者如果深入思考,一定会出现悖论。
现今进化论最尖端的学者,它们也只能靠脑补这种荒唐的结论。比如道金斯《盲目造表匠》中关于翅膀形成的解释。“一部分树栖爬行动物,经常需要快速攀爬有斜度的树干,在这个过程中骨骼与肌肉逐渐产生了相适应的变化,具备了在树与树之间华翔或短途飞翔的能力。”这段话中有两个疑问,具备滑翔能力的前肢已经不是一个小的突变。它仍然要长期积累小突变形成。而这个功能没有实现前,它是不具备这个优势,自然选择也就不起作用了。
其二,动物生存的环境有很大的机动性(变动性)。一个爬行动物生下来,不可能一生只在树上攀爬,而当前肢慢慢成变有翅膀形 状这种过程中。这种增生的“半翅膀”非但不能飞行 ,反而对于前肢的关节屈伸产生障碍,就算不能严重阻碍前肢活动,也至少是一个附加的累赘。
从而使动物失去原有灵活的攀爬能力。而这个过程中恰恰是这类生物最难以生存时期,它们并不会被自然选择所保留。进化论就是建立这种荒唐的逻辑悖论上的结论。一但把问题深入描述细节。它的伪科学性是暴露无疑的。所以掩耳盗铃,是现代进化论者保护他们理论不至垮台的法宝。
进化论这套学说,在伪科学的道路上已经是没有回头路,一但信奉者们放下包袱,就是它宣告破产之时。它和中世纪的“地心说”一样,仅仅只是愚昧者的信仰。

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创立140余年了,在其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假说被提出来的。除达尔文本人从对一些植物,动物形态的观察得出的推论外,并没有什么化石证据。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论及化石时,标题为“不完美的地质记录”。他承认在当时的化石研究中并未有证据显示有物种间过渡类型的存在,并指出这可能是最易于检验而又具有杀伤力的反进化论的理由。他看到了进化论的先天缺陷,并希望后人能予以验证。但是时至今日,进化论已成为一个公理;一个信仰;甚至一个宗教。不能讨论,更不能批判,只能无条件接受,否则就将招致无情的围剿,甚至被贴上“伪科学”,“反科学”的标签而断送自己的研究前程。在当今任何一本生物学杂志上,已经找不到任何质疑进化论的论文了。SCOTT和COLE在八十年代初,检索了当时的4000多种学术刊物,未发现任何一篇反进化论的论文,在68种与生物起源有关的学术期刊中,也未发现任何一篇是质疑进化论的。GEORGE W. GILCHRIST在1997年调查了世界上最大的五种期刊数据索引,也未发现反进化论或非进化论的论文。进化论者自豪地宣称,进化论对神创论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似乎进化论的合理性及不言自明性又得到了一次证明。
事实真的如此吗?进化论已是绝对的真理了吗?其实不然,SCOTT和COLE的工作还发现,在1985年提交的135000篇论文中,确有18篇论文是反进化论的和非进化论的。而这18篇论文无一例外地遭到拒绝发表。进化论并非无懈可击,而是它的维护者不允许任何针对它的挑战。这更加给人一种印象:进化论并非确立于自身学说的科学性和完美程度,而是确立于众多崇拜者的信仰。进化论并非KARL POPPER意义上的“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而是一个假说,信仰和并不完美的证据的杂合体。
事实上,我们今天科学研究所发现的东西,已经足以让人们重新考虑进化论的正确性了。但这些事实要么被回避,要么被抹杀,人们在思维定式的驱使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盛行理论的卫道士,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不符合理性的科学精神的。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正视旧理论的缺陷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勇于摆脱束缚。只有这样,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人类才能向前推动。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曾这样说明进化论的先驱、法国杰出的博物学家拉马克〔拉马克(1744—1829)〕法国生物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法国植物志》《动物哲学》。对进化论的贡献,“他的功绩是伟大的,他第一个使人认识到这样一个假定的可能性: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一切变异是根据自然界的规律而不是由于神的干涉而发生的”。我们又看到,列宁在总结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时说:“达尔文的著作最后把上帝从自然界赶走了,生物科学便站立起来了。”这些论述首先表明了进化论在打击神学中的作用。

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开始,自然科学受到哥白尼“日心说”的鼓舞,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8世纪,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力学已经从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但是生物学仍然禁锢在神学之中。神学世界观在生物学中具体表现为物种特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这两种观点主张:上帝是创造主,一切生物均为上帝所创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从造物主那里获得永恒不变的构造与功能,包括生活习性。显然,所谓物种特创论与物种不变论实质上就是搬到自然科学中的基督圣经。当时的生物科学只能是对圣经的注释,是“神学的婢女”。在这样一种不容置疑的社会思潮当中,进化思想是怎样占据了拉马克和达尔文等一批科学家头脑的呢?我们知道,从18世纪末开始,不仅有拉马克和达尔文,而且有一批自然科学家树立了进化论的思想。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有:法国科学家布封,法国动物学家圣提雷尔〔圣提雷尔(1772—1844)〕法国动物解剖学家、胚胎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曾任巴黎历史博物馆脊椎动物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解剖学的哲学》。,英国博物学家兼诗人伊拉兹马斯·达尔文(达尔文的祖父),英国自然科学家华莱士,德国植物学家卡尔·尼古拉·弗腊斯(18101875),俄国动物学家路里耶(18141858)等。推动这么多自然科学家挣断神学束缚的力量来自何处?

看一下进化思想在他们头脑中萌发的经过,我们便可以清楚了。例如,达尔文的祖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曾这样谈道:“动物的变形,如由蝌蚪到蛙的变化,……人工造成的变化,如人工培育的马、狗、羊的新品种,……气候与季节条件造成的改变,……一切温血动物结构的基本一致,……使我们不能不断定它们都是从一种同样的生命纤维产生出来的”。这表明,物种在人工培育条件下和在不同外界环境作用下所发生的改变这些自然界的事实启发他产生了物种变化的思想。再拿德国的卡尔·弗腊斯来说,马克思誉他为“达尔文以前的达尔文主义者”,他于1847年发表了《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一书。书中他利用古希腊作家对植物的形态、生态的描述,与他30年代在波斯、埃及等地的实地考察情况对比,得出结论说:“对植物物种不变的信念,也已为我们所动摇,我们甚至指出,这是自然造成的”。不难理解,正是与自然事实的直接接触导致他摒弃物种不变和物种特创的神学观点。

我们知道,在进化论的先驱者中,拉马克和达尔文曾直接受过神学教育,并可能以神职为终身职业。拉马克的双亲希望他成为一个牧师,因此让他在中学时代入教会学校受了几年神学熏陶。达尔文在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并获得了学位和当牧师的资格。然而,又恰恰是他们两人给物种神创论与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神学观念的灌输并没有挡住进化论思想在他们头脑中的萌芽,其根本原因也正是由于观察大自然得来的事实。拉马克曾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一问题,他说:“观察的材料已经明显地证明了种的不变理论的荒谬。”至于达尔文,大自然对他的启示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我们不妨多说几句。1935年,厄瓜多尔政府在距其海岸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设立了达尔文纪念碑,纪念达尔文考察这一群岛一百周年,碑文写着:“查理士·达尔文于1835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登陆。他在研究当地动植物分布时,初次考虑到生物进化问题,从此开始了这个悬而未决的论题的思想革命。”达尔文在他当时的考察日记中是这样写的:该群岛“四周都是新的鸟类、新的爬行类、新的软体动物、新的昆虫、新的植物……。为什么这些岛屿上的土著生物,无论在种类上或者在数目上都和大陆上的生物有不同的比例的联系,并且互相以不同的方式起作用呢?为什么它们也按照美洲的生物组织形式被创造出来呢?”“在地质史的近代时期里面,这里还是一片空虚无物的茫茫大洋。因此,无论从空间上或者从时间上看来,我们好像都会得出一个略为接近于那个巨大的事实的见解来,这就是一切秘密当中的秘密:地球上的新的生物第一次出现的问题”。达尔文认为,他的全部思想起源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对整个贝格尔号舰上的考察生活,他是这样回忆的,“贝格尔旅行是我平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决定了我今后的整个事业”。这里有一段插曲很能说明自然事实对达尔文的启迪。在贝格尔号旅行前,达尔文十分钦佩的剑桥大学植物学教授汉斯罗建议达尔文把地质学家赖尔〔赖尔(1797—1875)〕又译为“莱伊尔”,英国地质学家,地质学的奠基人。主张地质渐变论,其主要著作《地质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地质学的成熟。的《地质学原理》一书带在身边,说:“你这次旅行必须将赖尔的新著作带在身边,随时翻阅它,因为它十分有趣,但是你除了它所记载的事实以外,千万不可注意它,因为它的理论都是荒唐到极点的。”原来,赖尔在书中阐述了地球地层是缓慢变化的,而地表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也逐渐发生变化。赖尔的理论是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灾变说”的批判,而汉斯罗是相信“灾变说”的。达尔文在途中仔细阅读了这部著作。在旅途开始时,他相信“生物是根据上帝的计划而创造出来的”——在旅途中,他曾这样回答军官们向他提出的这类问题。但是,当他刚刚考察了第一个地点——佛得角群岛的圣特雅哥岛,发现地层越深,生物化石的结构越简单;地层越浅,生物化石越复杂,生物的演变不是记录在地层的发展史中吗?在事实面前,达尔文不能不为赖尔的理论所征服。因此,他写道:“这次调查使我相信赖尔的观点远远胜过了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著作中提倡的观点。”

综上可见,观察、搜集、分析大自然的事实,这是进化论思想萌芽的一个首要的因素。同时,我们知道,也正是这些客观事实,给一代又一代的自然科学家以坚定的信念,使他们不顾宗教势力的迫害和社会愚昧势力的歧视、打击,承先启后、不断地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同样,正是依靠了大量的事实,进化论才赢得了成功。正如大家今天都清楚看到的,不管人们对进化原因如何解释,不管进化论可能怎样改变自身的形式,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事实总是抹杀不了的。

理论的升华

人类的理智从来不满足于“知其然”,总要弄明白“其所以然”,所以任何科学理论不可能停留在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必须对事实何以如此发生给予合理的解释。实际上,早于达尔文很多年,人们发现生物演变的事实,就提出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恩格斯指出:“卡弗·沃尔弗〔卡弗·沃尔弗(1733—1794)〕德国胚胎学家。他详细观察鸡的胚胎发育,证明鸡的血管是逐渐形成的,为生物体各种器官的“渐成论”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主要著作是1759年发表的《发生论》。在1759年对物种不变进行了第一次攻击,并且宣布了种源说。但在他那里不过是天才的预见的东西,到了奥肯〔奥肯(1779—1851)〕德国自然哲学家。认为人是整个宇宙的缩影,是自然界发展的顶峰,精神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相同之处。、拉马克、贝尔〔贝尔(1792—1876)〕又译为冯·贝尔,德裔俄国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比较胚胎学的创始人。最大贡献是1827年发现了哺乳动物的卵。主要著作《动物发生史——观察与思考》,指出所有脊椎动物的胚胎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关系越近,相似程度越大。在发育过程中,门的特征最先出现,然后是纲、目、科、属、种的特征。这一点后来在胚胎学上被称为“贝尔法则”。那里才具有了确定的形式,而在整整一百年之后,即1859年,才被达尔文胜利地完成了。”那么,为什么进化论到达尔文手里才初告大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从理论上正确地阐明了生物进化的机理。

物种是演变的,这是事实,可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物种为什么会变异?为什么物种竟然呈现出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呢?在达尔文之前,已有一些进化论者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但他们的解答或偏离事实,或过于牵强附会。达尔文总结、扬弃了前人的学说,并注意从其他学科的学术思想中吸取养料,经过多年辛勤的探索和紧张的思考,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以此来解释生物进化的事实。自然选择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和谐统一的内容:

(1)生存斗争的理论。生殖过剩与生存条件的有限这一矛盾是地球上的物种被淘汰的外在原因之一。

(2)遗传性发生变异的理论。虽然变异的机制并不清楚,但普遍发生变异的事实不容否认,达尔文以此说明物种演变的内在原因。

(3)适者生存的理论。生存条件一直在变化,如果物种的变异适合于变化的环境,那么就在生存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展;如果物种的变异不适宜于它当时生存的条件,那么就趋于衰减或灭亡。

这样,达尔文基于自然界本身的事实和矛盾,为我们大致描绘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各种关键的问题在他这里都有了比较合理的、有事实佐证的回答。新的物种怎么出现的呢?因为旧的物种会变异。很多物种为什么灭绝了?因为它们承受不住生存斗争的压力。为什么现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那么和谐呢?因为无数变异之中的某些变异恰好符合环境的选择。至于为什么低等类型的生物到处存在,达尔文写道:“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不一定包含进步性的发展——自然选择只利用有利于处在复杂生活关系中的生物的那些变异。”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达尔文在论证观点时,巧妙运用事实的能力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他没有像拉马克那样,把自己的学说大量建立在猜测之上。这样说是否意味着达尔文用事实解答了一切问题?不是。他巧妙运用事实的能力在于:一方面,当他并不能提供事实何以如此发生的机制时,他便声明,目前的科学尚不能解开事实之谜;同时,他动用各方面的大量材料来证明这是事实。这样,虽没有解释“所以然”,但使大家还是容易相信他所说的是符合事实的。例如,关于变异的机制和遗传的机理,达尔文都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他承认:“我们对于变异规律深深地无知。我们能提出这部分或那部分为什么发生变异的任何原因的,在一百个例子中还不到一个。”关于遗传,他说:“遗传的法则是不可思议的,这是未来科学的事情。”自己无法回答的,就不轻易猜测和下结论,以避免让无把握的猜测降低理论的可靠性。但变异和遗传的事实是客观存在、抹杀不了的,于是达尔文就将丰富的材料摆在读者面前,这就使人读来不能不信,而把对原因的探讨寄希望于未来的科学。另一方面,当他解释事实发生的原因,说明自己的理论时,尽量搜集各方面、各种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无疑增加了新理论的可信性。看一下他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其材料的丰富和翔实充满字里行间,不难想见达尔文驾驭事实的功力深厚和用心良苦。

达尔文的科学气质

达尔文回顾一生的道路时,曾谈到两种气质对他的帮助。

首先是“保持思想自由”。1881年,他告诉人们,自己遵循这样一条治学原则:“我曾坚定地努力保持我的思想的自由,以便一旦事实证明这些假说不符合事实时,就丢掉我无论多么爱好的假设(而我不能反对每一问题成立一种假设),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别的办法。”考虑到当时宗教的社会习惯势力和神学的影响,考虑到研究进化论这一问题本身的难度,我们可以体会“保持思想自由”对达尔文是特别有意义的。

“保持思想自由”在达尔文身上具体表现为富有怀疑精神和不自满、不保守。

无须说,他的进化论是对当时宗教神学观的叛逆,是大胆怀疑的产物。

他一生最感谢和尊重两位导师,一个是汉斯罗,一个是赖尔。他恳切地接受导师的指导,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持自己的风格,具有自己的思考。例如,汉斯罗认为缠绕植物的运动是由于它们本身具有一种盘旋生长的自然倾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对花房中栽培的攀缘植物的观察,提出:“卷须植物或攀缘植物的运动是一种对生活环境的适应,以获取较大的阳光面和较多的空气,利于生存和生长,不这样的话,它们很难生活下去。”又例如,赖尔关于珊瑚礁的形成,曾提出一个火山口理论。人们相信赖尔,谁也不去怀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疑问:“新的事实似乎不像赖尔所说的那样。”他认为珊瑚礁的形成与火山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珊瑚虫长年累月筑成的。

后来他自己成了权威,但这并没有使他变得保守和谨小慎微起来,而是仍然富有怀疑和进取心。有一次,他读着刚出版不久的《血族婚姻》一书,作者引用比利时一位学者发表在权威杂志《比利时皇家学会会报》上的一段实验资料:用近亲的兔子交配许多代,丝毫没有发生有害的后果。人们对权威报刊上的文章,习惯于不去怀疑。但达尔文认为,这一实验报告是站不住脚的,于是写信给那家杂志,提出自己的见解,询问实验是否真实。果然,不久他得到回复,那个实验报告是伪造的。

达尔文从来不以伟人自居,他知道虚怀若谷对科学的价值。因此,他不能接受任何吹捧自己、贬低旁人的做法,面对别人的这种行为,他会直言相告:“反对您加在我们那些伟人身上的巨大重要性;我惯常认为:第二、三、四流人物都极为重要,至少在科学家方面是这样的。”

对自己的理论,他决不抱守一隅,而是不厌深思,反复琢磨。关于遗传的机制,他曾提出“泛生论”的假说,认为从身体各部输出一种名为“pangen”的粒子聚向生殖细胞,以此解释身体的变化即获得性状向子代的遗传。这一假说发表后,有些学者提出异议,达尔文很注意这些批评。例如对意大利植物学家菲得利克·德尔宾诺(18331905)的批评,他表示:“他反对这个假说,但批评得公正;我发现他的批评很有用处。”此后,他们经常通信,讨论植物学问题。也正是在认真考虑批评意见的基础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六版中,删去了有关泛生论假说的论述。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略见他虚心、严谨的治学之风。当然,从他1842年整理出“物种起源草稿”,直到1859年才发表《物种起源》一书的事实,我们更能体会到他的“不厌深思”之“深”。

达尔文的第二个重要素质是他的观察能力。这似乎是他惟一那么自信的。他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是没有疑问的。从他发表的许多著作中对动植物生态习性的描写,从他对物种与变种在形态与结构上微细差异的比较,我们不禁为他的观察能力叹服。当然,这一素质对达尔文的重要性也是不难理解的。对每一个博物学家和当时的进化论者来说,精细观察是进入研究的一个首要的、也是起码的条件。在达尔文,这真是个人能力与工作需要的巧妙适应。

达尔文还谈到,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另一重要素质,那就是兴趣,一种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使童年与少年时代的达尔文热衷于与哥哥去采集标本、旅行、打猎和研究化学。他对功课不感兴趣,因而成绩不好。他在自传里说:“学校对于我的教育来说,是一个空洞的场所。”正是这种兴趣,致使他在爱丁堡大学学医时心不在焉,以后转入剑桥神学系,一边学神学,一边却跟着汉斯罗等生物学教授、地质学教授学习了许多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知识,并参加植物与地质考察队进行学术探险。正是这种兴趣,使他虽然在神学系毕业,但不愿当神甫,而情愿去参加艰苦的环球考察。也正是这种兴趣,使他后半生虽疾病缠身,还是不懈地研究。兴趣,给了科学巨匠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出忘我工作的热情。

在自传中,达尔文这样总结自己为创立进化论奋斗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达尔文的经验之谈,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1858年7月1日,达尔文和华莱士在伦敦林耐学会上分别宣读了他们的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科学的进化论由此诞生。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成为进化论的创立者。进化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达尔文进化论萌芽、产生、发展、确立的思想历程,并从达尔文自身的科学气质上揭示了他成功的奥秘,高度评价了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一书在人类历史上的杰出贡献。阅读时,可以将本文与《〈物种起源〉导言》相参照,加深对进化论思想的认识,对导言内容的理解。

(一)进化论产生的背景 19世纪中叶,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创立了科学的进化论。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唯物地阐明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机制),从而摧毁了神创论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达尔文之所以能在这个时期完成进化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首先,这是因为自然科学到了这个时期已经积累了充分的事实,证明有机界存在着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19世纪中叶,古生物学、地质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学科所提供的丰富资料,为科学进化论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1831年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旅行。在历时五年之久的航行考察实践中,使他获得了地质、古生物、植物、动物等多方面极为丰富的实际知识,为他以后从事生物进化理论的总结,提供了直接的感性知识源泉。他在自然界观察到的无数事例,不能不使他对主张物种不变的神创论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达尔文在考察结束时已经形成了物种变化的观点,但是物种为什么能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达尔文当时还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达尔文继科学考察之后,又转而深入社会生产实践。当时英国有发达的畜牧业和园艺业,蓬勃开展的育种工作给达尔文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条件。人类的育种实践,有以下两个特点:(1)生物在人的有意识的控制下所发生的变异,比起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变异要迅速,而且也更明显;(2)在人的控制下所引起的变异,比较容易看到新性状的形成与人对它的要求有关。这就是说:我们比较容易看到一个新品种是如何形成的。达尔文认识到研究育种工作的实践经验有助于解决进化的机制问题。他当时这样写下:“我开始观察的时候,便觉得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给了解这个难解的问题提供最良好的机会。果然使我没有失望……。”

在总结育种实践的经验和他自己的科学实验中,达尔文逐步形成了人工选择的学说。

(二)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内容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关于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学说。他是首先形成了人工选择的学说,然后进而建立自然选择的学说。因此先把人工选择学说作一简单说明。

1.人工选择学说:达尔文在研究家畜和作物品种起源时,首先发现每一种家畜和作物都有许多品种,他认为不论品种有多少,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很大,但这些品种都来自一个或少数几个野生种。如家鸽的品种很多(达尔文当时搜集的鸽子有150个品种),但它们都起源于一种,即野生的岩鸽;家鸡的品种很多,但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即野生的原鸡。

不同的品种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达尔文认为:家养生物的各种品种,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而创造出来的。所谓选择,就是人类根据他们的要求和爱好把符合要求的个体变异保存下来,并让它们传种接代,把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淘汰。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累积,逐渐形成各种品种。这样看来,新品种的形成包括3个因素:即变异、遗传与选择。变异在这里起着提供材料的作用,没有变异就没有选择的原材料;选择保留了对人有利的变异,淘汰对人不利的变异,没有选择,就没有变异的定向发展;遗传起着保持巩固变异的作用,没有遗传,就没有变异的积累。

人工选择学说的建立对达尔文进一步探讨物种起源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使他联想到,在自然界是否也有类似的选择过程呢?进一步的研究使达尔文确信:各物种的起源也是由于在自然界存在着同人工选择相似的选择过程。从而建立了自然选择的学说。

2.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根据以下3个观察到的事实和由此而得出的两个推论而建立的。

首先,达尔文发现各种生物都有很高的繁殖率,如果自然界没有限制生物繁殖的因素,那末每个物种都有按几何级数(2、4、8、16、32、64……)迅速繁殖后代的趋势。例如象(是动物界中生殖缓慢的),从一对雌雄象开始,到750年之后,将产生出1900万头象。一对麻雀,在10年之后,将繁殖出2750亿个子孙。

达尔文观察到的第二个事实是: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数量,一般说来,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尽管生物的繁殖潜力是巨大的,而实际上,动物的卵子(或植物的种子)不一定都能发育,幼体不一定都能成活,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淘汰掉了。

达尔文注意到的第三个事实是:生物普遍地存在着变异。亲代与子代并不完全相同,同一亲代所生的子代也总有差异。事实上,没有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的。

达尔文从观察到的3个事实中得出了两个推论:

第一个推论:在自然界物种的巨大繁殖潜力之所以未能实现,乃是由于生存斗争(strugglefor existence)。正因为,一方面生物具有高度繁殖力,另一方面,生存条件不允许生物所产生的后代都能生存下来,因此,生物必然总是在生存斗争中,或者与无机环境作斗争,或者与不同种生物斗争(种间斗争),或者与同种的其它个体作斗争(种内斗争)。达尔文认为“最剧烈的斗争,差不多总是发生在同种的个体,因为它们居住在同一地域,取食于同样食料,遭受到同样威胁。”

第二个推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得到最好的机会保存自己和生育后代;相反地,那些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就会遭到淘汰。达尔文把生存斗争所引起的这个过程称为“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或“适者生存”。

通过长期的、一代一代的自然选择,物种的变异被定向地积累下来,逐渐形成了新的物种,推动着生物的进化。

以上就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要点。

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变革。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3大发现之一(这3大发现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

尽管受当时科学水平上的限制,达尔文学说中有个别的错误观点,也留下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但是,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不管这个理论在细节上还会有什么改变,但是总的说来,它现在已经把问题解答得令人再满意没有了。”达尔文进化论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我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

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创立140余年了,在其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假说被提出来的。除达尔文本人从对一些植物,动物形态的观察得出的推论外,并没有什么化石证据。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论及化石时,标题为“不完美的地质记录”。他承认在当时的化石研究中并未有证据显示有物种间过渡类型的存在,并指出这可能是最易于检验而又具有杀伤力的反进化论的理由。他看到了进化论的先天缺陷,并希望后人能予以验证。但是时至今日,进化论已成为一个公理;一个信仰;甚至一个宗教。不能讨论,更不能批判,只能无条件接受,否则就将招致无情的围剿,甚至被贴上“伪科学”,“反科学”的标签而断送自己的研究前程。在当今任何一本生物学杂志上,已经找不到任何质疑进化论的论文了。SCOTT和COLE在八十年代初,检索了当时的4000多种学术刊物,未发现任何一篇反进化论的论文,在68种与生物起源有关的学术期刊中,也未发现任何一篇是质疑进化论的。GEORGE W. GILCHRIST在1997年调查了世界上最大的五种期刊数据索引,也未发现反进化论或非进化论的论文。进化论者自豪地宣称,进化论对神创论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似乎进化论的合理性及不言自明性又得到了一次证明。
事实真的如此吗?进化论已是绝对的真理了吗?其实不然,SCOTT和COLE的工作还发现,在1985年提交的135000篇论文中,确有18篇论文是反进化论的和非进化论的。而这18篇论文无一例外地遭到拒绝发表。进化论并非无懈可击,而是它的维护者不允许任何针对它的挑战。这更加给人一种印象:进化论并非确立于自身学说的科学性和完美程度,而是确立于众多崇拜者的信仰。进化论并非KARL POPPER意义上的“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而是一个假说,信仰和并不完美的证据的杂合体。
事实上,我们今天科学研究所发现的东西,已经足以让人们重新考虑进化论的正确性了。但这些事实要么被回避,要么被抹杀,人们在思维定式的驱使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盛行理论的卫道士,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不符合理性的科学精神的。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正视旧理论的缺陷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勇于摆脱束缚。只有这样,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人类才能向前推动。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曾这样说明进化论的先驱、法国杰出的博物学家拉马克〔拉马克(1744—1829)〕法国生物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法国植物志》《动物哲学》。对进化论的贡献,“他的功绩是伟大的,他第一个使人认识到这样一个假定的可能性: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一切变异是根据自然界的规律而不是由于神的干涉而发生的”。我们又看到,列宁在总结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时说:“达尔文的著作最后把上帝从自然界赶走了,生物科学便站立起来了。”这些论述首先表明了进化论在打击神学中的作用。

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开始,自然科学受到哥白尼“日心说”的鼓舞,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8世纪,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力学已经从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但是生物学仍然禁锢在神学之中。神学世界观在生物学中具体表现为物种特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这两种观点主张:上帝是创造主,一切生物均为上帝所创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从造物主那里获得永恒不变的构造与功能,包括生活习性。显然,所谓物种特创论与物种不变论实质上就是搬到自然科学中的基督圣经。当时的生物科学只能是对圣经的注释,是“神学的婢女”。在这样一种不容置疑的社会思潮当中,进化思想是怎样占据了拉马克和达尔文等一批科学家头脑的呢?我们知道,从18世纪末开始,不仅有拉马克和达尔文,而且有一批自然科学家树立了进化论的思想。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有:法国科学家布封,法国动物学家圣提雷尔〔圣提雷尔(1772—1844)〕法国动物解剖学家、胚胎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曾任巴黎历史博物馆脊椎动物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解剖学的哲学》。,英国博物学家兼诗人伊拉兹马斯·达尔文(达尔文的祖父),英国自然科学家华莱士,德国植物学家卡尔·尼古拉·弗腊斯(18101875),俄国动物学家路里耶(18141858)等。推动这么多自然科学家挣断神学束缚的力量来自何处?

看一下进化思想在他们头脑中萌发的经过,我们便可以清楚了。例如,达尔文的祖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曾这样谈道:“动物的变形,如由蝌蚪到蛙的变化,……人工造成的变化,如人工培育的马、狗、羊的新品种,……气候与季节条件造成的改变,……一切温血动物结构的基本一致,……使我们不能不断定它们都是从一种同样的生命纤维产生出来的”。这表明,物种在人工培育条件下和在不同外界环境作用下所发生的改变这些自然界的事实启发他产生了物种变化的思想。再拿德国的卡尔·弗腊斯来说,马克思誉他为“达尔文以前的达尔文主义者”,他于1847年发表了《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一书。书中他利用古希腊作家对植物的形态、生态的描述,与他30年代在波斯、埃及等地的实地考察情况对比,得出结论说:“对植物物种不变的信念,也已为我们所动摇,我们甚至指出,这是自然造成的”。不难理解,正是与自然事实的直接接触导致他摒弃物种不变和物种特创的神学观点。

我们知道,在进化论的先驱者中,拉马克和达尔文曾直接受过神学教育,并可能以神职为终身职业。拉马克的双亲希望他成为一个牧师,因此让他在中学时代入教会学校受了几年神学熏陶。达尔文在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并获得了学位和当牧师的资格。然而,又恰恰是他们两人给物种神创论与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神学观念的灌输并没有挡住进化论思想在他们头脑中的萌芽,其根本原因也正是由于观察大自然得来的事实。拉马克曾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一问题,他说:“观察的材料已经明显地证明了种的不变理论的荒谬。”至于达尔文,大自然对他的启示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我们不妨多说几句。1935年,厄瓜多尔政府在距其海岸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设立了达尔文纪念碑,纪念达尔文考察这一群岛一百周年,碑文写着:“查理士·达尔文于1835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登陆。他在研究当地动植物分布时,初次考虑到生物进化问题,从此开始了这个悬而未决的论题的思想革命。”达尔文在他当时的考察日记中是这样写的:该群岛“四周都是新的鸟类、新的爬行类、新的软体动物、新的昆虫、新的植物……。为什么这些岛屿上的土著生物,无论在种类上或者在数目上都和大陆上的生物有不同的比例的联系,并且互相以不同的方式起作用呢?为什么它们也按照美洲的生物组织形式被创造出来呢?”“在地质史的近代时期里面,这里还是一片空虚无物的茫茫大洋。因此,无论从空间上或者从时间上看来,我们好像都会得出一个略为接近于那个巨大的事实的见解来,这就是一切秘密当中的秘密:地球上的新的生物第一次出现的问题”。达尔文认为,他的全部思想起源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对整个贝格尔号舰上的考察生活,他是这样回忆的,“贝格尔旅行是我平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决定了我今后的整个事业”。这里有一段插曲很能说明自然事实对达尔文的启迪。在贝格尔号旅行前,达尔文十分钦佩的剑桥大学植物学教授汉斯罗建议达尔文把地质学家赖尔〔赖尔(1797—1875)〕又译为“莱伊尔”,英国地质学家,地质学的奠基人。主张地质渐变论,其主要著作《地质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地质学的成熟。的《地质学原理》一书带在身边,说:“你这次旅行必须将赖尔的新著作带在身边,随时翻阅它,因为它十分有趣,但是你除了它所记载的事实以外,千万不可注意它,因为它的理论都是荒唐到极点的。”原来,赖尔在书中阐述了地球地层是缓慢变化的,而地表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也逐渐发生变化。赖尔的理论是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灾变说”的批判,而汉斯罗是相信“灾变说”的。达尔文在途中仔细阅读了这部著作。在旅途开始时,他相信“生物是根据上帝的计划而创造出来的”——在旅途中,他曾这样回答军官们向他提出的这类问题。但是,当他刚刚考察了第一个地点——佛得角群岛的圣特雅哥岛,发现地层越深,生物化石的结构越简单;地层越浅,生物化石越复杂,生物的演变不是记录在地层的发展史中吗?在事实面前,达尔文不能不为赖尔的理论所征服。因此,他写道:“这次调查使我相信赖尔的观点远远胜过了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著作中提倡的观点。”

综上可见,观察、搜集、分析大自然的事实,这是进化论思想萌芽的一个首要的因素。同时,我们知道,也正是这些客观事实,给一代又一代的自然科学家以坚定的信念,使他们不顾宗教势力的迫害和社会愚昧势力的歧视、打击,承先启后、不断地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同样,正是依靠了大量的事实,进化论才赢得了成功。正如大家今天都清楚看到的,不管人们对进化原因如何解释,不管进化论可能怎样改变自身的形式,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事实总是抹杀不了的。

理论的升华

人类的理智从来不满足于“知其然”,总要弄明白“其所以然”,所以任何科学理论不可能停留在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必须对事实何以如此发生给予合理的解释。实际上,早于达尔文很多年,人们发现生物演变的事实,就提出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恩格斯指出:“卡弗·沃尔弗〔卡弗·沃尔弗(1733—1794)〕德国胚胎学家。他详细观察鸡的胚胎发育,证明鸡的血管是逐渐形成的,为生物体各种器官的“渐成论”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主要著作是1759年发表的《发生论》。在1759年对物种不变进行了第一次攻击,并且宣布了种源说。但在他那里不过是天才的预见的东西,到了奥肯〔奥肯(1779—1851)〕德国自然哲学家。认为人是整个宇宙的缩影,是自然界发展的顶峰,精神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相同之处。、拉马克、贝尔〔贝尔(1792—1876)〕又译为冯·贝尔,德裔俄国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比较胚胎学的创始人。最大贡献是1827年发现了哺乳动物的卵。主要著作《动物发生史——观察与思考》,指出所有脊椎动物的胚胎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关系越近,相似程度越大。在发育过程中,门的特征最先出现,然后是纲、目、科、属、种的特征。这一点后来在胚胎学上被称为“贝尔法则”。那里才具有了确定的形式,而在整整一百年之后,即1859年,才被达尔文胜利地完成了。”那么,为什么进化论到达尔文手里才初告大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从理论上正确地阐明了生物进化的机理。

物种是演变的,这是事实,可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物种为什么会变异?为什么物种竟然呈现出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呢?在达尔文之前,已有一些进化论者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但他们的解答或偏离事实,或过于牵强附会。达尔文总结、扬弃了前人的学说,并注意从其他学科的学术思想中吸取养料,经过多年辛勤的探索和紧张的思考,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以此来解释生物进化的事实。自然选择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和谐统一的内容:

(1)生存斗争的理论。生殖过剩与生存条件的有限这一矛盾是地球上的物种被淘汰的外在原因之一。

(2)遗传性发生变异的理论。虽然变异的机制并不清楚,但普遍发生变异的事实不容否认,达尔文以此说明物种演变的内在原因。

(3)适者生存的理论。生存条件一直在变化,如果物种的变异适合于变化的环境,那么就在生存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展;如果物种的变异不适宜于它当时生存的条件,那么就趋于衰减或灭亡。

这样,达尔文基于自然界本身的事实和矛盾,为我们大致描绘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各种关键的问题在他这里都有了比较合理的、有事实佐证的回答。新的物种怎么出现的呢?因为旧的物种会变异。很多物种为什么灭绝了?因为它们承受不住生存斗争的压力。为什么现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那么和谐呢?因为无数变异之中的某些变异恰好符合环境的选择。至于为什么低等类型的生物到处存在,达尔文写道:“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不一定包含进步性的发展——自然选择只利用有利于处在复杂生活关系中的生物的那些变异。”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达尔文在论证观点时,巧妙运用事实的能力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他没有像拉马克那样,把自己的学说大量建立在猜测之上。这样说是否意味着达尔文用事实解答了一切问题?不是。他巧妙运用事实的能力在于:一方面,当他并不能提供事实何以如此发生的机制时,他便声明,目前的科学尚不能解开事实之谜;同时,他动用各方面的大量材料来证明这是事实。这样,虽没有解释“所以然”,但使大家还是容易相信他所说的是符合事实的。例如,关于变异的机制和遗传的机理,达尔文都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他承认:“我们对于变异规律深深地无知。我们能提出这部分或那部分为什么发生变异的任何原因的,在一百个例子中还不到一个。”关于遗传,他说:“遗传的法则是不可思议的,这是未来科学的事情。”自己无法回答的,就不轻易猜测和下结论,以避免让无把握的猜测降低理论的可靠性。但变异和遗传的事实是客观存在、抹杀不了的,于是达尔文就将丰富的材料摆在读者面前,这就使人读来不能不信,而把对原因的探讨寄希望于未来的科学。另一方面,当他解释事实发生的原因,说明自己的理论时,尽量搜集各方面、各种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无疑增加了新理论的可信性。看一下他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其材料的丰富和翔实充满字里行间,不难想见达尔文驾驭事实的功力深厚和用心良苦。

达尔文的科学气质

达尔文回顾一生的道路时,曾谈到两种气质对他的帮助。

首先是“保持思想自由”。1881年,他告诉人们,自己遵循这样一条治学原则:“我曾坚定地努力保持我的思想的自由,以便一旦事实证明这些假说不符合事实时,就丢掉我无论多么爱好的假设(而我不能反对每一问题成立一种假设),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别的办法。”考虑到当时宗教的社会习惯势力和神学的影响,考虑到研究进化论这一问题本身的难度,我们可以体会“保持思想自由”对达尔文是特别有意义的。

“保持思想自由”在达尔文身上具体表现为富有怀疑精神和不自满、不保守。

无须说,他的进化论是对当时宗教神学观的叛逆,是大胆怀疑的产物。

他一生最感谢和尊重两位导师,一个是汉斯罗,一个是赖尔。他恳切地接受导师的指导,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持自己的风格,具有自己的思考。例如,汉斯罗认为缠绕植物的运动是由于它们本身具有一种盘旋生长的自然倾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对花房中栽培的攀缘植物的观察,提出:“卷须植物或攀缘植物的运动是一种对生活环境的适应,以获取较大的阳光面和较多的空气,利于生存和生长,不这样的话,它们很难生活下去。”又例如,赖尔关于珊瑚礁的形成,曾提出一个火山口理论。人们相信赖尔,谁也不去怀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疑问:“新的事实似乎不像赖尔所说的那样。”他认为珊瑚礁的形成与火山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珊瑚虫长年累月筑成的。

后来他自己成了权威,但这并没有使他变得保守和谨小慎微起来,而是仍然富有怀疑和进取心。有一次,他读着刚出版不久的《血族婚姻》一书,作者引用比利时一位学者发表在权威杂志《比利时皇家学会会报》上的一段实验资料:用近亲的兔子交配许多代,丝毫没有发生有害的后果。人们对权威报刊上的文章,习惯于不去怀疑。但达尔文认为,这一实验报告是站不住脚的,于是写信给那家杂志,提出自己的见解,询问实验是否真实。果然,不久他得到回复,那个实验报告是伪造的。

达尔文从来不以伟人自居,他知道虚怀若谷对科学的价值。因此,他不能接受任何吹捧自己、贬低旁人的做法,面对别人的这种行为,他会直言相告:“反对您加在我们那些伟人身上的巨大重要性;我惯常认为:第二、三、四流人物都极为重要,至少在科学家方面是这样的。”

对自己的理论,他决不抱守一隅,而是不厌深思,反复琢磨。关于遗传的机制,他曾提出“泛生论”的假说,认为从身体各部输出一种名为“pangen”的粒子聚向生殖细胞,以此解释身体的变化即获得性状向子代的遗传。这一假说发表后,有些学者提出异议,达尔文很注意这些批评。例如对意大利植物学家菲得利克·德尔宾诺(18331905)的批评,他表示:“他反对这个假说,但批评得公正;我发现他的批评很有用处。”此后,他们经常通信,讨论植物学问题。也正是在认真考虑批评意见的基础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六版中,删去了有关泛生论假说的论述。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略见他虚心、严谨的治学之风。当然,从他1842年整理出“物种起源草稿”,直到1859年才发表《物种起源》一书的事实,我们更能体会到他的“不厌深思”之“深”。

达尔文的第二个重要素质是他的观察能力。这似乎是他惟一那么自信的。他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是没有疑问的。从他发表的许多著作中对动植物生态习性的描写,从他对物种与变种在形态与结构上微细差异的比较,我们不禁为他的观察能力叹服。当然,这一素质对达尔文的重要性也是不难理解的。对每一个博物学家和当时的进化论者来说,精细观察是进入研究的一个首要的、也是起码的条件。在达尔文,这真是个人能力与工作需要的巧妙适应。

达尔文还谈到,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另一重要素质,那就是兴趣,一种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使童年与少年时代的达尔文热衷于与哥哥去采集标本、旅行、打猎和研究化学。他对功课不感兴趣,因而成绩不好。他在自传里说:“学校对于我的教育来说,是一个空洞的场所。”正是这种兴趣,致使他在爱丁堡大学学医时心不在焉,以后转入剑桥神学系,一边学神学,一边却跟着汉斯罗等生物学教授、地质学教授学习了许多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知识,并参加植物与地质考察队进行学术探险。正是这种兴趣,使他虽然在神学系毕业,但不愿当神甫,而情愿去参加艰苦的环球考察。也正是这种兴趣,使他后半生虽疾病缠身,还是不懈地研究。兴趣,给了科学巨匠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出忘我工作的热情。

在自传中,达尔文这样总结自己为创立进化论奋斗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达尔文的经验之谈,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1858年7月1日,达尔文和华莱士在伦敦林耐学会上分别宣读了他们的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科学的进化论由此诞生。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成为进化论的创立者。进化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达尔文进化论萌芽、产生、发展、确立的思想历程,并从达尔文自身的科学气质上揭示了他成功的奥秘,高度评价了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一书在人类历史上的杰出贡献。阅读时,可以将本文与《〈物种起源〉导言》相参照,加深对进化论思想的认识,对导言内容的理解。


可以详细介绍一下达尔文的进化论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8548068109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
    能趴别答:1. 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一个物种能够演变成新的物种。2. 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源自共同的祖先。分子生物学的发现表明所有生物都使用相同的遗传密码,生物化学的研究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层面上的高度一致性,这些最终证实了达尔文的这一远见。因此,这也是一...

  • 18548068109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内容
    能趴别答:1. 一般进化论:达尔文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源自其他物种,并且可以演变成为新的物种。2. 共同祖先学说:达尔文提出所有生物都源自一个共同祖先。现代科学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似性,这已成为广泛接受的科学事实。3. 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

  • 18548068109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能趴别答:达尔文进化论主要包括四个子学说:一,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这一点,早已被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观察、实验所证实,我们现在甚至可以在实验室、野外直接观察到新物种的产生。所以,这是一个...

  • 18548068109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能趴别答:1、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这一点已被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观察、实验所证实,甚至在实验室、野外都可以直接观察到新物种的产生。2、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分子生物学发现...

  • 18548068109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什么?
    能趴别答: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指在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自然选择”理论。这一理论主张,生物种群中的个体因随机变异而存在差异,而环境会选择那些适应性更强的个体,使他们的基因在后代中更常见,从而导致物种的逐渐变化。2. 为什么只有政治家如获至宝,而没有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理会...

  • 18548068109达尔文进化论是什么?
    能趴别答:达尔文进化论是:进化论由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中,对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后,当时是对物种起源的一种猜测而提出的一种假说。随着进化论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综合进化论,而现代进化学绝大部分以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

  • 18548068109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什么??
    能趴别答:主要代表为英国哲学家斯宾塞。1859年,达尔文以《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界物种变化的理论。斯宾塞举起达尔文进化论的大旗,认为自然界现有的秩序是一种渐进过程的产物,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其基本思想为:只承认事物发展的渐变,否认事物发展中的突变,只承认发展中的量变,否认事物...

  • 18548068109解释一下达尔文的进化论谢谢麻烦啦
    能趴别答: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1、过度繁殖,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2、生存斗争。3、变异和遗传。4、适者生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而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 18548068109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
    能趴别答: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有:一般进化论、共同祖先学说、自选选择学说、渐变论。1、一般进化论 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2、共同祖先学说 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 。分子生物学发现了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生物化学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有...

  • 18548068109怎样解释达尔文的进化论
    能趴别答: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它由于有充分的科学事实作根据,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百余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还存在着若干明显的弱点:①他的自然选择原理是建立在当时流行的“融合遗传”...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