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简介,生平,和他做的神奇的事?求大神回答

来自:醋酸面料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郭沫若的个人简介和生平经历~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 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 等外 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 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 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 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 《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 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 他 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 诗歌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 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 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 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 《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郭沫若生平大事年表:

1892年 11月16日 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学名开贞。

1897年春入家塾读书。习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

1901年家塾采用上海编印的新式教科书授课。

1905年 春 长兄郭开文赴日留学,有意偕从同行,父母未准。

1906年 春 入乐山县高等小学。第一学期成绩名列第一,因受年长同学忌妒,被降为第 三名。

1907年 春 因反对教师专制,被学校开除,经斡旋返校。 夏升入乐山县中学堂,大量阅读林琴南的译述小说。

1908年 秋 患伤寒并发中耳炎,听力受损。病中读先秦诸子等古籍,偏爱《庄子》。

1909年 秋 因参加罢课,请求校方与当地政府交出惩办打伤同学的肇事者,被学校开除。

1910年 春 进省城成都,插入四川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冬 参加成都学界要求早开国会的罢课风潮,任班级代表,又受开除处分,因故 未实行 1911年 冬 清帝退位。回乡组织民团响应辛亥革命。

1912年,2月受父母之命与张琼华结婚,5日后即离家返成都。

1913年春 考入成都四川官立高等学堂理科,未学。 夏,被天津军医学校录取,未就学。年底 得长兄资助,决定东渡日本留学。

1914年1月抵东京。秋 ,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同学。

1915年 秋 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与成仿吾同学。阅读泰戈尔、屠格涅夫、歌德、海涅 等人作品,与斯宾诺莎思想接近。

1916年 夏 与东京圣路加医院护士佐藤富子相识。 冬,与佐藤富子在冈山结婚。开始新诗写作。

1917年 试译泰戈尔诗集,因无法出版而中止。 1918年 参加留日学生罢课,抵制签订"二十一条"。夏 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 与留日同学张资平酝酿出版文学刊物。

1919年夏 与留日同学响应"五四"运动,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作小说《牧羊哀话》。诗作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震动中国诗坛。

1920年 与田汉、宗白华的通信辑为《三叶集》出版。译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因译稿被老鼠咬毁未能出版。

1921年 休学半年。往返于上海、日本之间筹备出版文学刊物。 6月 文学团体创造社在东京成立。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

1922年 《创造》季刊五一节创刊。译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1923年 春 自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随即回国从事文学活动,编辑出版创造社刊物。 译尼采《查拉图斯屈拉钞》前半部。 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出版。

1924年春 赴日本,在福冈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屠格涅夫长篇小说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系统了解,从此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冬 归国调查江苏、浙江军阀战祸。作《水平线下》。

1925年 在上海结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目睹五卅惨案实况,作二幕剧《聂耳》。《文学论集》出版。译爱尔兰约翰沁孤戏曲集。发表组诗《瓶》。

1926年3月 与郁达夫等赴广州,任广东大学文学院学长,实行文科改革。结识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创造社出版部成立。 7月 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27年 3月 在南昌朱德住处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被蒋介 石政府通缉。8月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起义部队总政治部主任。竟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冬 潜回上海从事文艺活动。重译《浮士德》第一部。因患斑疹伤寒,错过乘船转移到苏联去的机会。

1928年2月 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缉捕,得内山完造帮助离沪,化名旅日,定居千叶县市市, 行动受警方监视。通览东京东汉文库先秦史籍,研究中国古代史。译美国作家辛克莱长篇小说《石炭王》。

1929年 作自传《我的幼年》、《反正前后》。译辛克莱长篇小说《屠场》。译德国米海里斯《美术考古发现史》。

1930年 论证中国古代存在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出版。译辛克莱长篇小说《煤油》。

1931年 作《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译俄国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英国威尔士《生命之科学》等。

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生命之科学》等译稿在上海商务印书馆被焚。作《金文丛考》、《创造十年》。

1933年作《卜辞通篡》、《金文余释之余》、《古代铭刻汇考》等。1934年 作《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先秦天道观之演进》、《屈原研究》。再译《生命之科学》。辑译《日本短篇小说集》。

1936年作历史小品数篇,辑为《豕碲》。译日本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译德国席勒《华伦斯太》。

1937年作《殷契粹编》、《创造十年续编》。7月 抗日战争爆发。只身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组织文化宣传队、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劳军。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战文化工作。

1938年1月 与于立群结合,同由广州赴武汉,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当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0月 武汉失守,经长沙、桂林撤至重庆。

1939年《石鼓文研究》出版。

1940年4月 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延光四年汉墓。9月 辞去三厅厅长职务,抗议国民党政府强行改组政治部。11月 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组成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

1941年11月 周恩来、于右任、冯玉祥等发起纪念郭沫若创作生活25周年及50寿辰。编《五十年简谱》。改写《棠棣棣之花》。

1942年作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译歌德《赫曼与窦绿苔》。创办群益出版社,主编学术刊物《中原》。

1943年 作历史剧《南冠草》。研究先秦诸子。

1944年春,作《甲申三百年祭》, 被中共中央定为整风学习文件

1945年草拟《文化界时局进言》,呼吁民主政治。文化工作委员会遂被国民党政府解散。《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出版。 夏 离重庆抵上海。赴南京参加国共和谈。《历史人物》出版。

1947年 译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编《少年时代》、《革命春秋》、《天地玄黄》等。冬 迁抵香港。

1948年作《抗战回忆录》(后改名《洪波曲》)。年末 为出席新政协会议,赴东北解放区。

1949年 3月 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世界拥护和平大会布拉格会议。 建国前夕 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1950年 3月 当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长。 5月 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成立,任主任。 8月 率中国代表团访问朝鲜。11月 出席在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1年 2月 出席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1月 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2月 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海涛集》出版。

1952年 2月 《奴隶制时代》出版,确定奴隶制社会下限在春秋、战国之交。 任中央考古训练班主任。 获匈牙利科学院院士。保加利亚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3月 出席在奥斯陆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执行局会议。

7月 出席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

10月 与宋庆龄、彭真等发起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

11月 出席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1953年 作《屈原赋今译》。3月 随周恩来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吊唁斯大林、哥特瓦尔德。5月 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会。6月 出席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获波兰科学院院士、保加利亚名誉院士称号。

1954年作《管子集校》。 5月 出席在柏林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 6月 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缓和国际局势会议。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5年 1月 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 4月 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6月 出席在赫尔辛基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冬 率中国科学代表团访问日本,作《访日杂咏》等。

1956年 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推广普通话委员会副主任、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主任。

1957年 17卷本《沫若文集》开始出版。6月 出席在科伦坡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

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郭沫若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及中共中央委员等职。

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Chinese scholar, one of the leading writers of 20th-century China, and an important government official.

The son of a wealthy merchant, Guo early manifested a stormy, unbridled temperament. After receiving a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 1914 he abandoned his Chinese wife of an arranged marriage and went to Japan to study medicine. There he fell in love with a Japanese woman who became his common-law wife. He began to devote himself to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reading Spinoza, Goethe, the Bengali poet Tagore, and Walt Whitman. His own early poetry was highly emotional free verse reminiscent of Whitman and Shelley. His translation of Goethe's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gained enormous popularity among Chinese youth soon after its appearance in 1922. Two years later, Guo's transl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Revolution, by the Japanese Marxist Kawakami Hajime, greatly influenced his own thought, and he became an adherent of Marxism. Although his writing, even his prose, was still marked by Romantic moods, he declared a rejection of individualistic literature, calling for a “socialist literature that is sympathetic toward the proletariat. . . .”

In 1926 he acted as a political commissar in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in which Chiang Kai-shek attempted to crush the warlords and unify China. But when Chiang purged the Communists from his Kuomintang (Nationalist Party) in 1927, Guo participated in the Communist Nan-ch'ang uprising. After its failure he fled to Japan, where for 10 years he pursued scholarly research on Chinese antiquities. In 1937 he returned to China to take part in th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was given important government posts.

As a writer, Guo was enormously prolific in every genre. Besides his poetry and fiction, his works include plays, nine autobiographical volumes, and numerous translations of the works of Goethe, Schiller, Turgenev, Tolstoy, Upton Sinclair, and other Western authors. He also produced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treatises, including his monumental study of inscriptions on oracle bones and bronze vessels, Liang Chou chin wen tz'u ta hsi t'u lu k'ao shih (1935, new ed. 1957; “Corpus of Inscriptions on Bronzes from the Two Chou Dynasties”). In this work he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according to Communist doctrine, the “slave society” nature of ancient China.

After 1949 Guo held many important posi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cluding the presidenc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66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be attacked in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He confessed that he had failed to understand properly the thought of Mao Zedong and that all his work should be burned. Strangely, however, Guo was not, as were many of his colleagues, stripped of all official positions; by the early 1970s he again enjoyed a position of great power.


(1892~1978),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郭沫若,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社会活动家。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泰戈尔、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58年5月,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加速培养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方面急需的专门人才,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书记处会议的批准。同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务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长。此后,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长达20年,显示出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领导下,科学院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实施科研与教育一体化政策,充分发挥科学院各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设备优良的优势,全力支持科大建设;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倡导了“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建立了培养新兴、边缘、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体制,形成了开明开放、兼容不同学派的民主学术氛围,这些都在中国科大以后的办学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际,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

1994年8月15日,郭沫若的日本夫人安娜(佐藤富子)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年。

郭沫若平生最喜欢101这个数字。在1958年完成的诗集《百花齐放》中,他特意写了101首诗,并在《后记》里阐释了101这个数字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意味———“象征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里有‘既济,未济’的味道,完了却又没有完”。凑巧的是,郭沫若在北京医院逝世时,所住的病房也是101号;而今安娜也以101岁的高龄走完她的人生旅程,这难道是巧合吗?

现在郭沫若与安娜都已作古,101,像是冥冥之中的一根丝线,把这一对曾经共患难的夫妻,在精神上重新维系在一起了。

1914年,郭沫若赴日本留学,学名郭开贞。初到日本的那几年,在异国流浪生活中遭受的民族歧视,国内黑暗的社会现实和军阀争战,父母包办婚姻留下的创伤,加上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读书时因过於用功而患上的“极度神经衰弱症”,使他陷於消沉、苦闷之中,他忽儿想自杀,忽儿想出家,精神濒於崩溃。

正在这时,他与安娜相遇,正如他自己所说:“把我从这疯狂的一步救转回来的,或者要算是我和安娜的恋爱吧……我和她开始恋爱,我的作诗欲望才认真地发生了出来。”

1916年6月,郭沫若在东京一高的留日同学陈龙骥患了肺病,住进圣路加医院。郭沫若此时已升入冈山六高读书。这年暑假,他到东京去探望友人。在圣路加医院,他第一次见到日本女护士佐藤富子。他发现,这位少女的眉宇之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圣洁之光,熠熠生辉。这洁光,令他感到神圣,令他肃然起敬。

不久,陈龙骥在养生院病故。郭沫若给亡友料理完丧事后,再度来到圣路加医院,索要亡友的X光底片,藉此机会见一见他锺情的那位日本姑娘。

佐藤富子听郭沫若说起友人之死,流了不少同情的眼泪,还说了许多安慰的话。这泪水,这话语,滋润着郭沫若的心田,他感受着一种苦涩的甜蜜。他想:这位日本少女的出现,大概是上帝对我的怜悯罢———见我失去了一位投契的良朋,便送来了一位娴淑的腻友,补救我心灵的空虚。他怀着对爱的神秘憧憬,匆匆回冈山去了。

据日本仙台市广濑町九番一号尚迥女子学校有关资料记载,佐藤富子是宫城县黑川郡大衡村大衡字中山三十四番地士族传道士卯右卫门的长女,兄弟姐妹共八人。她的祖父是北海道大学的创始人,首届校长。父亲原是北海道大学士木系毕业的工程师,后转而信仰基督教,当了牧师。富子於1914年在尚迥学校毕业后,母亲准备给她操办婚事,她坚决拒绝,并设法出逃,来到东京京桥区圣路加医院当护士,立志将一生献给慈善事业。
http://tieba.baidu.com/f?kz=122530437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 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 等外 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 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 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 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 《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 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 他 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 诗歌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 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 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 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 《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58年5月,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加速培养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方面急需的专门人才,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书记处会议的批准.同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务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长.此后,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长达20年,显示出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领导下,科学院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实施科研与教育一体化政策,充分发挥科学院各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设备优良的优势,全力支持科大建设;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倡导了“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建立了培养新兴、边缘、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体制,形成了开明开放、兼容不同学派的民主学术氛围,这些都在中国科大以后的办学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际,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
郭沫若生平大事年表:
1892年 11月16日 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学名开贞.
1897年春入家塾读书.习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
1901年家塾采用上海编印的新式教科书授课.
1905年 春 长兄郭开文赴日留学,有意偕从同行,父母未准.
1906年 春 入乐山县高等小学.第一学期成绩名列第一,因受年长同学忌妒,被降为第 三名.
1907年 春 因反对教师专制,被学校开除,经斡旋返校. 夏升入乐山县中学堂,大量阅读林琴南的译述小说.
1908年 秋 患伤寒并发中耳炎,听力受损.病中读先秦诸子等古籍,偏爱《庄子》.
1909年 秋 因参加罢课,请求校方与当地政府交出惩办打伤同学的肇事者,被学校开除.
1910年 春 进省城成都,插入四川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冬 参加成都学界要求早开国会的罢课风潮,任班级代表,又受开除处分,因故 未实行 1911年 冬 清帝退位.回乡组织民团响应辛亥革命.
1912年,2月受父母之命与张琼华结婚,5日后即离家返成都.
1913年春 考入成都四川官立高等学堂理科,未学. 夏,被天津军医学校录取,未就学.年底 得长兄资助,决定东渡日本留学.
1914年1月抵东京.秋 ,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同学.
1915年 秋 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与成仿吾同学.阅读泰戈尔、屠格涅夫、歌德、海涅 等人作品,与斯宾诺莎思想接近.
1916年 夏 与东京圣路加医院护士佐藤富子相识. 冬,与佐藤富子在冈山结婚.开始新诗写作.
1917年 试译泰戈尔诗集,因无法出版而中止. 1918年 参加留日学生罢课,抵制签订"二十一条".夏 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 与留日同学张资平酝酿出版文学刊物.
1919年夏 与留日同学响应"五四"运动,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作小说《牧羊哀话》.诗作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震动中国诗坛.
1920年 与田汉、宗白华的通信辑为《三叶集》出版.译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因译稿被老鼠咬毁未能出版.
1921年 休学半年.往返于上海、日本之间筹备出版文学刊物. 6月 文学团体创造社在东京成立.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
1922年 《创造》季刊五一节创刊.译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1923年 春 自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随即回国从事文学活动,编辑出版创造社刊物. 译尼采《查拉图斯屈拉钞》前半部. 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出版.
1924年春 赴日本,在福冈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屠格涅夫长篇小说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系统了解,从此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冬 归国调查江苏、浙江军阀战祸.作《水平线下》.
1925年 在上海结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目睹五卅惨案实况,作二幕剧《聂耳》.《文学论集》出版.译爱尔兰约翰沁孤戏曲集.发表组诗《瓶》.
1926年3月 与郁达夫等赴广州,任广东大学文学院学长,实行文科改革.结识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创造社出版部成立. 7月 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27年 3月 在南昌朱德住处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被蒋介 石政府通缉.8月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起义部队总政治部主任.竟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冬 潜回上海从事文艺活动.重译《浮士德》第一部.因患斑疹伤寒,错过乘船转移到苏联去的机会.
1928年2月 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缉捕,得内山完造帮助离沪,化名旅日,定居千叶县市市, 行动受警方监视.通览东京东汉文库先秦史籍,研究中国古代史.译美国作家辛克莱长篇小说《石炭王》.
1929年 作自传《我的幼年》、《反正前后》.译辛克莱长篇小说《屠场》.译德国米海里斯《美术考古发现史》.
1930年 论证中国古代存在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出版.译辛克莱长篇小说《煤油》.
1931年 作《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译俄国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英国威尔士《生命之科学》等.
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生命之科学》等译稿在上海商务印书馆被焚.作《金文丛考》、《创造十年》.
1933年作《卜辞通篡》、《金文余释之余》、《古代铭刻汇考》等.1934年 作《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先秦天道观之演进》、《屈原研究》.再译《生命之科学》.辑译《日本短篇小说集》.
1936年作历史小品数篇,辑为《豕碲》.译日本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译德国席勒《华伦斯太》.
1937年作《殷契粹编》、《创造十年续编》.7月 抗日战争爆发.只身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组织文化宣传队、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劳军.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战文化工作.
1938年1月 与于立群结合,同由广州赴武汉,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当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0月 武汉失守,经长沙、桂林撤至重庆.
1939年《石鼓文研究》出版.
1940年4月 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延光四年汉墓.9月 辞去三厅厅长职务,抗议国民党政府强行改组政治部.11月 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组成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
1941年11月 周恩来、于右任、冯玉祥等发起纪念郭沫若创作生活25周年及50寿辰.编《五十年简谱》.改写《棠棣棣之花》.
1942年作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译歌德《赫曼与窦绿苔》.创办群益出版社,主编学术刊物《中原》.
1943年 作历史剧《南冠草》.研究先秦诸子.
1944年春,作《甲申三百年祭》, 被中共中央定为整风学习文件
1945年草拟《文化界时局进言》,呼吁民主政治.文化工作委员会遂被国民党政府解散.《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出版. 夏 离重庆抵上海.赴南京参加国共和谈.《历史人物》出版.
1947年 译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编《少年时代》、《革命春秋》、《天地玄黄》等.冬 迁抵香港.
1948年作《抗战回忆录》(后改名《洪波曲》).年末 为出席新政协会议,赴东北解放区.
1949年 3月 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世界拥护和平大会布拉格会议. 建国前夕 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1950年 3月 当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长. 5月 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成立,任主任. 8月 率中国代表团访问朝鲜.11月 出席在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1年 2月 出席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1月 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2月 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海涛集》出版.
1952年 2月 《奴隶制时代》出版,确定奴隶制社会下限在春秋、战国之交. 任中央考古训练班主任. 获匈牙利科学院院士.保加利亚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3月 出席在奥斯陆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执行局会议.
7月 出席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
10月 与宋庆龄、彭真等发起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
11月 出席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1953年 作《屈原赋今译》.3月 随周恩来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吊唁斯大林、哥特瓦尔德.5月 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会.6月 出席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获波兰科学院院士、保加利亚名誉院士称号.
1954年作《管子集校》. 5月 出席在柏林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 6月 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缓和国际局势会议.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5年 1月 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 4月 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6月 出席在赫尔辛基召开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冬 率中国科学代表团访问日本,作《访日杂咏》等.
1956年 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推广普通话委员会副主任、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主任.
1957年 17卷本《沫若文集》开始出版.6月 出席在科伦坡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
1958年 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郭沫若的简介,生平,和他做的神奇的事?求大神回答视频

相关评论:
  • 13714112070介绍郭沫若生平和思想的文章
    郑祝翁郭沫若简介: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

  • 13714112070郭沫若旧居的郭沫若生平
    郑祝翁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1923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1914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与成仿吾、郁达夫、张资中等人组织创造社,历任《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杂志主编,上海大夏大学讲师,学艺大学文科主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

  • 13714112070郭沫若简介
    郑祝翁郭沫若的重要著作还有《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轰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

  • 13714112070郭沫若简介
    郑祝翁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13714112070郭沫若生平简介
    郑祝翁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13714112070郭沫若的简介
    郑祝翁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汉族,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

  • 13714112070郭沫若简介
    郑祝翁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与其笃实的学养一脉相通,郭沫若在书法艺术方面同样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余年。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得到社会承认,始于辛亥年间。10年以后,他的著名诗...

  • 13714112070郭沫若是谁呀,他的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郑祝翁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 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 ,字鼎堂,号尚武,四川省乐山县(今四川省乐山市境)客家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

  • 13714112070郭沫若是谁什么时候的文学家?
    郑祝翁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一1978年6月12日),男,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 13714112070郭沫若纪念馆作者生平
    郑祝翁1921年,郭沫若与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共同创立了“创造社”,并出版了诗集《女神》,这部作品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束缚,深刻反映了“五四”时代的社会精神,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革命文化界,他被誉为鲁迅之后的领袖,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创作了《凤凰涅盘》等作品。1918年春,他的小说《牧羊哀话》...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