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李清照诗词鉴赏的心得感悟(500~~600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关于李清照诗词鉴赏心得的小论文、(1000字左右、)~

赏析《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李清照 醉花阴 诗词鉴赏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 浓” 的情境

周末闲暇,顺手翻起书架上那本搁置多年的《宋词三百首》,再次被其中一个人的诗词深深感染,每次阅罢其经典作品,或如品香茗,醇蕴典雅、回味无穷,或令我热血沸腾,久久难抑。李清照——一位宋时才华卓越女词人,一位集叛逆与敏锐、坚强与豁达、勇敢与爱国于一身的女性,一位足以傲立青史的奇女子。南宋初年,一朵孤独冷清的菊花寂寞地绽放……“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读罢这首《声声慢》,让我看到一颗受伤的灵魂行走在凄凄惨惨的秋径,血染的思念如飘落的红叶,飘零于故国江边……“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又可以清晰地看出,诗人心如菊花,淡漠、凄婉却不失优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首《一剪梅》又让我仿佛看见一个清新、秀丽、伤感而多情的女子,倚栏而立,双眉微蹙,桃花般面容,却写满无尽惆怅…… 但当我每每读罢“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这首气贯山河的五言绝句时,不由热血沸腾、感慨万千!这哪里是一位千百年前文弱小女子手笔吗?作者铮铮铁骨掷地有声的词句令多少男儿汗颜。一位柔弱女子以诗词作剑,在白纸上舞蹈,在青史上雕琢。飘逸的菊花很瘦,那是女子的风骨,你那挥舞的剑光,如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一个颓废王朝那片灰暗的天空。都说你只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说你的诗词离不开一个愁字,但小女人情感中分明升腾着一种气吞山河的大气概!你是一朵充满诗意的女人花,用一颗温柔与善良的天性心赋词,用一颗充满激情与爱国的灵魂写诗。我是你千百年之后的读者,你的诗与女人花的缕缕清香,久久熏陶着今天无数个如我一样卑微而渺小的灵魂。你穿越千年时空缓缓走来,如此清新而真实地出现在我面前,并走入我心灵深处……o(︶︿︶)o 唉,就希望你采纳,可你总不会采纳我的,让我失望哈!


一篇关于李清照诗词鉴赏的心得感悟(500~~600字)视频

相关评论:
  • 19176354381李清照《如梦令》咏海棠诗赏析
    安菲杨《如梦令·咏海棠》诗词鉴赏 李清照的《如梦令·咏海棠》是一首表达春日感伤的词作。在词中,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昨夜的风雨和清晨的海棠,以及自己内心的忧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词的开头描绘了昨夜的天气和词人沉醉后的状态。雨点疏落,风势急促,而词人睡得深沉,酒意尚未消散。“...

  • 19176354381走进李清照作文
    安菲杨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太学士赵明诚,热爱文学的李清照嫁给这样一个醉心于文学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丈夫,自然是如鱼得水,两人情投意合,生活十分美满,使她很早的享受爱情的甜蜜,与嬉戏的欢乐,于是一首"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如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便在这火花中燃起……可欢乐并...

  • 19176354381李清照的绝美诗词(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
    安菲杨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鉴赏 这首词是一颗明珠瑰宝,在艺海的深处熠熠发光,丝毫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天与秋光...

  • 19176354381关于李清照的论文
    安菲杨3、李汉超主编,《李清照词赏析》,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4月版。 4、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迹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 5、《唐宋词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1-11 展开全部 [内容提要]李清照...

  • 19176354381李清照经典古诗词鉴赏(霜林尽染,金桂飘香)
    安菲杨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全词咏“桂花”,词人还以花喻人,吐露出自己的人格志趣。花卉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元素,因此开篇词人即从花色入笔。“暗淡轻黄体性柔”是描写桂花的色泽形貌,作为一种花,光泽“暗淡”,色调“轻黄”,应是平凡逊色,难以引起人的注意,但是词人却偏偏对其欣赏喜爱...

  • 19176354381如何赏析古诗词?
    安菲杨此外,高人的指点,对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而谈诗词鉴赏,必言《人间词话》——王国维的见解,可谓空前绝后,值得学者反复咀嚼。 斯人全面地阐述了“意境”“情”“韵”“格调”“气象”“隔与不隔”“有无替代字”“名篇与名句”等赏析要点及方法,并结合相应的诗词,具体地予以点评,着实精辟透彻。鄙人作此拙文...

  • 19176354381关于李清照诗词的鉴赏
    安菲杨关于李清照诗词的鉴赏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ze,二声)艋(meng,三声)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住沉香花已尽’没有风,也没有

  • 19176354381怎样评价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以及她的诗词?
    安菲杨生活变得孤苦流离。这前后的变化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有较明显的反映,前期以山水美好为主旨而后期多哀婉凄凉见长。足见生活给她的打击有多重。纵观中国古代李清照是罕见的才女,不仅擅长写诗词还精通书、画、金石。她的词独步一时,流传千古是为婉约派的代表。

  • 1917635438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经典诗词鉴赏!
    安菲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描绘了李清照在溪边亭中游玩至日暮,醉卧不归,误入藕花深处的趣事,诗中充满了自然的诗意与生活的闲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表达了李清照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对青春易逝的感慨。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 19176354381声声慢李清照诗词鉴赏
    安菲杨《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声声慢》鉴赏 这首词起句...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