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楼梦》忆菊的解读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对《红楼梦》中问菊的解读~

《菊花诗》与《咏白海棠》属同一类型,都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贵族人士的文化生活情趣。清代方浚颐《梦园丛说》曾记都门赏花情况说:“极乐寺之海棠,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天宁、花之两寺之菊花,自春徂秋,游踪不绝于路。又有花局,四时送花,以供王公贵人之玩赏。冬则……招三五良朋作消寒会,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酿,南烹北炙,杂然陈前,战拇飞花,觥疘交错,致足乐也。”小说中赏桂、赏菊、送海棠以至冬日消寒大嚼鹿肉都写到了。有钱人的种种乐事完全是建筑在财富和地位上,而财富的积攒又大部份来自于佃农每年所缴纳的佃租。彼此唱和、斗奇争新的咏物诗风靡一时,正是这种闲逸生活的反映。
菊诗分咏十二题的形式好像只是宝钗、湘云偶然想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其实,也完全是当时现实生活已存在着的一种诗风的艺术概括。与作者同时代人、清宗室、袭封康亲王的爱新觉罗.永恩的《诚正堂稿》中就有“和崧山弟”的《菊花八咏》诗,其八咏诗题是“访菊”、“对菊”、“种菊”、“簪菊”、“问菊”、“梦菊”、“供菊”、“残菊”,几乎和小说中一样。崧山亦即嵩山,是敦诚的好友永恚的号。在他的《神清室诗稿》中也有“访菊” 、“对菊”、“梦菊”、“簪菊”、“问菊”等诗。可见,小说中的情节多有现实生活为依据,并非作者向壁虚构。
和同类内容的大多数诗一样,《菊花诗》寄情寓兴的一面还是值得注意的。每首诗依然有选咏者各自的特点:比如薛宝钗的“忆菊”就一味地是寡妇腔;贾宝玉的“种菊”就归结为绝尘离世;史湘云的命运从她的“册子”上看,后来虽一度“来新梦”,但终究“梦也空”,未能“淹留”于“春风桃李”的美满生活;林黛玉的诗中“孤标傲世”、“幽怨”等等,则更说得明白,我们既知已佚的后半部原稿中写她的死的那一回回目叫“证前缘”(靖藏本七十九回批语),则“登仙”的寓意就同样清楚;从“残菊”诗看探春,可之她“运偏消”时如菊之“倾欹”、“离披”,境况也大不如前,“万里寒云”、“分手”而去正是她远嫁不归的象征,所谓明岁再会、切莫相思等慰语,其用意也不过如同元春离别时所说的“见面尽容易,何必过悲?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不可如此奢华糜费了”那番话罢了。
林黛玉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最佳。如果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为什么在前面咏白海棠时要让湘云“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呢?原来作者还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她比别人能更充分、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黛玉三首诗中“咏菊”又列为第一。由于小说中众人的议论,容易使我们觉得这首诗之好就好在“口角噙香对月吟”一句上。其实,诗的后半首写得更自然,更有感染力。“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我们从林黛玉的诗中又听到了曹雪芹的心声。

忆菊 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张评曰:"居然思妇"。洪秋蕃评:"谓称心佳婿唯怡红白玉,惜为绛珠所订,令人怅望闷思而肠断。"护花主人评:"菊诗十二首与《红楼梦》曲遥遥相照,俱有各人身份。"可见这首诗暗示了宝钗青春守寡,失其所归的结局。除去此,诗中也暗含了作家本人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慨。在曹雪芹出生之前,家道便已然中落。首先是曹家四次接南巡之驾,亏空甚大。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六回曾经隐约点到过这件事,原文如下:
凤姐笑道:"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忙接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而与此同时,曹寅的妻舅苏州织造李煦亏空案发。曹寅因此而受到牵连。又因曹家历来与和胤禛争位的九子胤禟交好,雍正继位后,曹家便受排挤,这两件事成为导致曹家最终被抄没家产,家道破落的原因。从一个历尽荣华富贵的大族,变成了势败家亡的破落户,使得曹雪芹虽在幼年却已经亲历了"离合悲欢,炎凉世态"。《桦叶述闻》中回忆道:"其曾祖寅……为织造时,雪芹随任,故繁华声色,阅历者深,然竟坎懔半生以死。"这样的人生际遇对曹雪芹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后来他常常在酒肆与人讲述曹家当年的繁华情景,讲到伤心处便涕泪交流。雪芹的朋友敦敏曾有诗云:"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便是记述雪芹高谈阔论的情状,这种失落与悲愤的心态贯穿着雪芹的一生,也贯穿着《红楼梦》全书。可以说《红楼梦》是自此而始的。而《忆菊》作为十二题之首,便恰恰反映了作家对于旧时繁华的追忆和繁华不再的怅惘。
"怅望西风抱闷思"是首诗首句,一上来便是浓重的忧思。这在其它的十一首诗的首句中是没有的。那么,为什么作家要以这样的句子统领全篇?显而易见,除了对宝钗命运的昭示外,作家在这里是另有寄托的。"西风"的意象在咏菊诗中是很常见的。但这十二首中,唯有这一首用了"西风",其它各诗皆不用。在"篱"、"圃"、"霜"、"香"等字眼反复出现的情况下,"西风"的罕见变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西风"的慎用,说明作家对这个词也许有意避讳,而偏偏又将它放在首诗首句,则又说明作家着意要将它点出。事实上,这样的自相矛盾可以从曹雪芹的家史上找到根源。曹家在北京最早的一处房屋,在内城东南角的贡院附近。宅中有一处叫做"西堂"。其后曹寅到南方另有西堂。两者同名异地,这是当时官僚命名家宅的一种流行的作法。后来曹家被抄家,从南京搬到北京。雪芹创作《红楼梦》时,其父曹俯尚在。所以书中说到"后一带花园子里",脂砚斋批道:"'后'字和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恐怕曹俯见了"西"字会想起南京织造府的"西堂"和"西池"。"先生"即是指曹俯。作家对于"西"字的避讳应是源于此的。在咏菊的组诗中,却不肯多用"西"字,怕引起老父的伤心,这是作家的细心之处。然而"西"字作为作家一生的怀想,一腔忧愤皆始于此,却又不可不提。因此便把它放在了这样的一个位置上。"西"风一词与故宅相去甚远,不容易引起老父的注意,而又借"西风"说"西堂",巧妙地将它置于首句,不露声色地抒发了忆昔伤今的情愫。后面的"空篱旧圃秋无迹"、"念念心随归雁远",都是表达一种追思往事的感伤。"而篱"和"圃"皆暗指曹家未破败之前的金陵故宅,这两个意象在后文中将会作进一步的探讨。"归雁"在秋天是应南飞的,南面自是指金陵,"心随雁远"一语便将怀念之情道得明白无疑。尾联"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流露出无尽的怅惘。篱空圃旧,都是因为"黄花"的凋零。青春已逝,繁华不再,作家之"病"便是出于此。"会有期"与"知再会"的意味是迥然不同的, 前者是面对着绝望的人生,却仍要给自己找一些期盼的理由。尽管黄花只存在于有知的梦里,而在现实中早已了无踪迹,然而诗中的人仍然喃喃的安慰自己:花也许是会开的。放不下期盼,却又不敢有丝毫的希望,这是何等的凄凉无助!作家的晚境正是和宝钗一样的。没赶上喜剧的开幕,便已进入了悲剧的结局。失去了他的依傍,唯有在孤困与寂寥中度其残生,对往事的追忆成了他唯一的慰藉。于是这回忆也就成了《红楼梦》全书的起点。

菊花诗是分主客的。上来!薛宝钗是喧宾夺主,先自己做了一首“主人”诗,还问“谁怜我为黄花 病?”,我为谁在老大空守闺房,黄花女儿病呢?她也代迎春作了自己的客座诗“跳脱秋生腕底香”,迎春反对婚姻不成!没有跳脱!薛宝钗最后是把贾宝玉给“休了”,她自己终于也跳脱了秋生!贾宝玉反倒是成了客人,先代林黛玉做了个回答“黄花若解怜诗客!”,这个“客”自用的真好!一语道破林黛玉的处境。接着贾宝玉又代元春作了一首“好知井径绝尘唉!”,这是元春的“落第”!史湘云却是先宾后主:“别圃移来贵比金!”一句话说清晰了探春的来龙去脉;“圃冷斜阳忆旧游”能够回来旧地重游的,不是探春,而是史湘云!接着她为巧姐作了“秋光叠叠有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解释我放到探春那里!她们三个人物有联系!这时候林黛玉才出场,而且是一连三个客场!“无赖诗魔昏晓侵”,这妙玉的“尼姑思凡”是多磨的渴望!怪不得智能偷偷的就跑进了城中来!妙玉岂不也是!“一样花开为底迟?”惜春是真的一心一意的要出家吗?不是!为何我这朵花不能够开放呢?是秋天来得太早?还是命运安排得我太晚?“和云伴月不分明”李纨有什么不分明的呢?她改嫁了!所以“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最后果然是探春收尾“三春过后诸芳尽”。她当然是客人了,地地道道的“鹿客”!巧姐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秋光叠叠又重重,潜移偷渡三径中”,多么复杂的被贩卖的过程!探春、史湘云、巧姐三人都是被“贩卖”了!最后“好事终”的秦可卿“蒂有余香金淡薄”!把她的身世交代得非常明晰:帝王家族的余香,虽然淡泊!就是疏远,但依然是金枝玉叶! 一、宝钗“忆菊”诗,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画菊”诗: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宝钗诗里,三点重阳,这应该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推考玉钗分离,时在重阳节,决非空穴来风。二、湘云“对菊”诗:“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此分明是疏放不羁的风流名士形象,与菊花诗中“陶渊明”——即贾宝玉,正成双配对(四十九回,史湘云自诩:是真名士自风流)。下面,“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诗作明显是写宝湘成婚,然而欢乐时光极为短暂(我们探佚得知,宝湘成婚,时在冬季;宝湘破灭,时在来年芒种节,两者相距不到半年。——“别圃移来贵比金,”此是说宝湘姻缘是从宝钗花圃中移来,珍贵无比,须当十分爱惜,与“秋光荏苒”句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说宝湘要抓紧时间,尽情欢乐。另:有人认为宝钗夭亡,宝玉续娶湘云,此说其实不对。我们看海棠诗、菊花诗隐义,可知宝湘姻缘是从宝钗处“偷”来、“移来”的,依据第一回“好了歌注”脂砚旁批,宝钗应是活到两鬓又成霜的时候。此与宝钗年年望雁、终身守寡,实是完全一致的。至于甫塘逸士《续阅微草堂笔记》所云“荣宁籍没后,均极萧条。宝钗亦早卒”,绝不可信。我认为它只不过是红楼梦续书中的一种罢了,——当然,它比较地接近于曹雪芹原著,是谓“旧时真本红楼梦”。)——湘云“菊影诗”: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黛玉“菊梦诗”醒来幽怨同谁诉?蓑草寒烟无限情。此均可证史湘云在红楼梦全书结束前,当溺水而死。(详情读者可参阅拙文《红楼梦探佚之八·证史湘云之死》)三、黛玉“菊梦”诗: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诗写宝湘姻缘破灭后,宝玉“登仙”,追寻湘云。——但此处“湘云”,实是湘妃之意,其中包含黛玉。宝玉“登仙”,会面的不仅是湘云,还有黛玉。湘云、黛玉,本是宝玉的娥皇、女英。探春“簪菊”诗(诗中“陶令”,暗指宝玉。我们看作者代言人探春所写的“簪菊诗”:“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将唐·杜牧与东晋·陶潜两相叠加,凸现爱菊嗜酒之意,而下句“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则笔墨集中于陶渊明一人。——“葛巾”暗用陶潜“葛巾漉酒”之典。结句“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意谓:时人看不贯我醉酒簪菊的高尚情趣,那就凭他们在路旁嘲笑我吧。这实际上是话中有话,暗指宝湘姻缘。——须知,宝湘成婚,贾府并未垮台,然而他们隐居山林,“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心甘情愿吃苦受穷。另外,我们看宝玉“访菊诗”: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种菊诗”: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所有这些诗句,作者把贾宝玉彻头彻尾地装扮成了陶渊明。(爱菊、嗜酒乃陶渊明最为显著之特征。)事情很清楚,“菊花诗”里的陶渊明,实际上隐射着贾宝玉。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菊花诗”里,宝玉是以陶渊明的形象出现的。)四、黛玉“咏菊”诗: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说实在话,曹雪芹深恐后人不能体味到他的“海棠诗”、“菊花诗”,其中深藏隐义,推而广之,曹雪芹还真担心后人不能完全正确地解读他的《红楼梦》呢。在黛玉的这首诗里,我们依稀听到曹雪芹的沉重的感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当然,我们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最终不会让曹雪芹失望的。(申明一点:黛玉“满纸自怜……”诗句,重点是怕后人不能破解“海棠诗”、“菊花诗”隐义,而并不是指整部《红楼梦》。五、宝钗“忆菊”诗,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对宝玉的思念,年复一年,终身悲哀。宝玉的“种菊”诗,隐约透露出宝湘姻缘是从宝钗处移植而来,需加倍珍惜。湘云的“对菊”诗、“供菊”诗,明白无误地写出宝湘姻缘的发生、发展,最终破灭(三首各自照应)。而探春“残菊”诗,则为宝湘姻缘的最终落幕作了最后的总结。六、最后顺便说一下探春别号“蕉下客”是何取义?小说写,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我们知道,海棠诗、菊花诗中的探春,乃曹雪芹代言人,因此,探春的话,可视为雪芹之意的表达。“蕉”,不正是怡红院里“蕉红两植”之“蕉”么?故“蕉下客”,我们可以理解为黛湘两人的特邀之宾客。此意很明确,探春在海棠诗、菊花诗里,是客而不是主,她与宝湘姻缘无关。

忆菊 文/蘅芜君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惆怅地在西风中深思的时候,正是水蓼红了芦苇白了的时候。篱笆空了,园子里什么也没有了,清冷的夜晚有月有梦。思念随着雁去得远了,寂寞的傍晚听着砧声听痴了。谁会知道我这一切思绪都只为菊花谢了?只好安慰自己等到重阳再见了。


对《红楼梦》忆菊的解读视频

相关评论:
  • 17356612469忆菊的介绍
    怀俊欧《红楼梦》中海棠诗社菊花诗的第一首。作者,薛宝钗。 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榭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 17356612469咏菊赏析
    怀俊欧洋洋百余万言的《红楼梦》,两百余年来,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讨和研究,又有谁能真正地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都会承认,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只有林妹妹的品质与菊花最为相符。在评选过程中,包括社长李纨在内的众姐妹们交口称赞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本也不错...

  • 17356612469阅读《红楼梦》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思考:黛玉的三首菊花诗夺冠说明...
    怀俊欧从《忆菊》到《菊梦》,就如“金陵十二钗”美丽而又悲情的人生,是小说作者的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诗题的数量和含义,都暗指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能在菊花诗活动中夺魁,说明她的美貌和才华在十二钗中出类拔萃。倘若仅仅是一首诗夺冠,有侥幸取胜的可能,林黛玉的三首菊花诗分别获得“金银铜”...

  • 17356612469《咏菊》原文及翻译赏析
    怀俊欧《咏菊》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菊》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你对这首诗有多少了解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菊》原文及翻译赏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咏菊》原文及翻译赏析1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翻译...

  • 17356612469菊花的诗
    怀俊欧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 17356612469《红楼梦》第三十八回(1)“魁夺菊花诗”对黛玉形象的塑造起到什么作用...
    怀俊欧而知音有一个便足矣。她一片真心托付给贾宝玉,她的诗,她的情,她的相思只有贾宝玉可以真正的读懂。《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所有的美好的只能在梦中才能实现,...

  • 17356612469魁夺菊花诗主要内容
    怀俊欧咏菊(潇湘妃子)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黛玉“魁夺菊花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 17356612469赏析红楼梦38回菊花诗两首 湘云 (菊影) 薛宝钗忆菊
    怀俊欧七言诗的严格平仄是: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后面以此类推。这个诗有变化,比较复杂啦...宝钗那一首最关键在最后一句,宝钗的诗里出现过几次重阳,就像探春的诗里总有清明一样,后四十回原稿应该有重阳时节宝钗命运的大事件,但是原稿不在了,不可考证了。

  • 17356612469菊花的诗
    怀俊欧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蘅芜君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

  • 17356612469关于贾宝玉的咏蟹诗,你还想知道什么?
    怀俊欧二、再论:对蔡先生解读之疑因是疑案,因有疑问,所以总想从前人的知识中汲取若干养料。不妨先看看蔡先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中所说:宝钗的咏蟹诗也是作者借以寄托自己思想的……这里明白地告诉我们两点:一、以小寓大——《红楼梦》以儿女之情的“假语”,说政治问题的“真事”,即是“以小寓大”。二、旨在骂...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