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和 精耕农业有什么区别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精耕细作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纷起,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当时的思想家都对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管仲的说法最有代表性。管仲不仅有“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样的名句,更把农业生产与国强民富联系起来。他还告诫统治者,“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禀。”基于此种认识,一些诸侯国提出了“耕战”的口号,并通过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多打粮食,支援战争。这其中秦国的作法最为成功。史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秦国的胜利,实际上是农业的胜利。
  在一些诸侯国积极致力于鼓励农民进行耕战的同时,一些思想家也都从不同的立场提出了自己关于农业问题的看法,形成为农家,成为当时诸子百家之一。《汉书·艺文志》说:
  农家者流,盖出自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誖上下之序。
  从中可以看出,先秦农家可以分为两派:一派其学说的内容带有“官方农学”的色彩;另一派学说则带有“鄙者农学”或“平民农学”的色彩。无论是带有“官方农学”色彩的农家,还是带有“鄙者农学”色彩的农家,其学说均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社会政治的主张,另一方面是关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知识。
  《汉书·艺文志》所载农家的著作共9种,其中《神农》20篇和《野老》17篇系“六国时”作品。前者为“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后者据东汉人应劭所说是“年老居田野,相民耕种,故号野老”。而这些作品现都已失传。保存至今的属于先秦时代的农学文献,仅有被《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类”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
  《吕氏春秋·上农》,上农即“尚农”,阐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鼓励农桑的政策和措施。《任地》等三篇是先秦文献中讲述农业科技最为集中和最为深入的一组论文,论述了从耕地、整地、播种、定苗、中耕除草、收获以及农时等一整套具体的农业技术和原则,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任地》带有总论的性质,《辩土》和《审时》带有分论的性质。《任地》提出了农业生产中的十大问题,和土地利用的总原则,即所谓“耕之大方”,还论述掌握农时的重要性和方法。《辩土》主要是谈耕作栽培技术方法的,即所谓“耕道”。首先谈“辩土”而耕的一些原则。接着谈耕作栽培中要防止“三盗”,即地窃、苗窃和草窃。亟言不合理畎亩结构的危害。以后依次谈播种和中耕的技术原则。《审时》主要论述掌握农时的重要性。
  《任地》等三篇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已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精耕细作主要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1、深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广泛使用,这为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所证实。与此同时,牛耕也已出现。这些都为农业生产中实现精耕细作准备了条件。到了战国时期,深耕得到广泛提倡。深耕,要求“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使耕过的土地“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除了对深的要求外,《吕氏春秋·任地》还提出,根据土壤自身的状况,进行耕作调整的总原则和一些具体的原则。《吕氏春秋·任地》云:“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刚硬的土壤要使它柔软些,柔软的土壤要使它刚硬些;休闲过的土地要开耕,耕作多年的土地要休闲;瘦瘠的土地要使它肥起来,过肥的土地要使它瘦一些;过于着实的土地要使它疏松一些,过于疏松的土地要使它着实一些;过于潮湿的土地要使它干爽些,过于干燥的土地要使它湿润些。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在土壤耕作方面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2、畎亩。夏、商、西周时期,旨在排水防渍的垄作法即已形成,时称为“亩”。春秋战国时期,垄亩法得以发展,成为畎亩法,着眼点除排水防涝之外,更有抗旱保墒。这就是《任地》提出的“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上田弃亩”,是说: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样就有利于抗旱保墒。“下田弃畎”是说,在低田里,作垅,把庄稼种在垄(亩)上,有利于排涝。
  《吕氏春秋》中还对亩和畎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故亩欲广以平,畎欲小以深;下得阴,上得阳,然后咸生。”(《辩土》)意思是说,垄应该宽而平,沟应该窄而深。畎亩的耕作有其相配套的农具,畎亩的规格以其所使用的农具为标准:“所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畎也。”(《任地》)对于垄的内部构造,则提出“稼欲生于尘,而坚于坚”,就是要创造一个“上虚下实”的耕层结构,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3、慎种。《吕氏春秋》提出农业生产要消灭“三盗”,其中之一便是要消灭“苗窃”,即消灭由于播种过密,又不分行而造成的苗欺苗,彼此相妨现象。消灭苗窃要从播种抓起,要“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也就是说,播种量要适当,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稀。而且要因地制宜地确定播种密度。“树肥无使扶疏,树硗不欲专生而族居”,即肥地宜密,瘠地宜稀。否则“肥而扶疏则多批,硗而专居则多死”。这是有关合理密植原则的最早论述。在株行距上,要求“衡(横)行必得,纵行必术”,做到“正其行,通其风,#心(必)中央,帅为泠风”。即要求纵横成行,以保证田通通风,即使是大田的中间,也能吹到和风,而不致郁闭。这表明当时已有等距全苗的观念。在覆土要求上,《辩土》篇指出“于其施土,无使不足,亦无使有余”,即要求覆土厚度要适当,既不要过多,也不要大少,固为,“厚土则蘖不通,薄土则蕃轓而不发”。实际上,当时除了对覆土有厚薄的规定之外,更多的是对就覆土要个要求,这就是“疾耰”和“熟耰”。耰,即碎土、覆种的意思。而疾和熟,而是要求在深耕之后,立即把土块打碎,用细致均匀的土壤来覆土。
  4、易耨。耨,又称为耘。即中耕除草。战国时期,提出了易耨和熟耘的要求,则是要求中耕除草做得迅速而细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草窃。然而,中耕的意义还不仅在于此,因为古人在中间的同时,还要进行间苗。《吕氏春秋·辩土》指出:“苗,其弱也欲孤,其长也欲相与居(俱),其熟也欲相扶,是故三以为族,乃多粟。”从作物生长的动态上,指出了掌握合理密植的标准,即在苗期,苗间应相互孤立分离,使其有充分的生长余地;长大后,恰好使植株互相靠近,即相当于现代所谓的“封行”;到成熟时,植株因分蘖增多(三以为族),株间互相紧靠在一起,既可防止倒伏,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和阳光,从而保证获得最高的产量(乃多粟)。为了达到这个标准,于是有间苗的出现。而间苗又主要是通过中耕除草进行的。“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博)六寸,所以间稼也。”(《任地》)具体间苗时,还要“长其兄而去其弟”,即要求间去弱苗。因为“先生者美米,后生者为秕”。
  5、审时。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是强烈的季节性。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吕氏春秋·审时》则说:“种禾不时,不折必稴,稼熟而不获,必遇天灾。”“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书中依次论述了禾、黍、稻、麻、菽、麦六种从事播种得时、先时、后时对该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不同影响,最后从产量和质量的对比中,论证了“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结论。这是针对播种期而言,实际上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时间上的要求。以耕期而言,土质不同,耕作期也有先后,土质粘重的“垆土”,应当先耕,而土质轻松的“靹土”,即使耕得晚些,也还来得及。为了确定适耕期,《吕氏春秋》中还总结了看物候定耕期的经验,指出:“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这是以菖蒲出生这个物候特征,作为适耕期开始的标志。

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2.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3.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4.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5.农学专著:西汉:《氾胜之书》、北魏:《齐民要术》、宋:《陈敷农书》、元:《王祯农书》、明:《农政全书》

  精耕细作一般是指作物在栽培过程中,从整地到收获所做的一系列的细致周到的技术措施。育种、改良土壤和改革工具等,属于基本建设性质,不在上述过程的范围内,但也很难截然划分,一般需要这些基本建设来帮助做好精耕细作,有时甚至基本建设直接成为精耕细作的组成部分。
  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上可贵的优良传统,给我们今天农业生产的跃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了珍视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我们有必要摸清楚这一传统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影响。
  我们近年编写《中国农学史》,也涉及这个问题。这里牵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历史分期问题。6月16日,我曾在南京历史学会就这一课题作了报告,会后征求了意见,现将原报告提纲修改压缩,写成此稿发表。因为篇幅关系,只能提出一个粗浅的轮廓,以后有需要时再补充说明。

  二、精耕细作传统的发生

  我国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以上,可能多至1万年。精耕细作传统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孕育于春秋,而奠定于战国时代。
  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都很幼稚,谈不上精耕细作。到了能够创造剩余产品,逐渐形成奴隶社会时,农业技术比以前有了进步,但是还很粗放,而且奴隶在奴隶主的鞭挞下从事农业生产,不会有生产积极性,也不可能产生精耕细作。
  现在史学界对于西周和春秋是不是奴隶社会有争论,但是对于战国时代转入地主制的封建社会则意见比较一致。在这一转变中,铁农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石制和木制农具的工作效率很低。商和西周虽有青铜农具,但使用不广。铁农具出现于春秋,至战国而广泛使用。近年已陆续有战国时代的铁农具出土,还在魏墓中发现使用畜力的铁犁,而且孟子曾说“以铁耕乎”,明白地指出铁农具已经成为当时农业生产上不可缺少的工具。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小家庭有独立经营农业生产的可能,而且只有小农经营才能发挥生产潜力。这样就使原有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于是土地渐由奴隶主所有转变为地主所有,耕作渐由集体转变为分散的小经营。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生产者通过阶级斗争,逐渐获得农业经营上的自由,生产多寡至少部分地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因而发挥了生产积极性,想办法来增加生产。在小经营的范围内,要在小块土地上增加生产,那就势必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道路,也就是走精耕细作的道路。
  再看当时文献上所反映的农业技术:
  《诗经》及其他春秋以前的书中,说到耕的地方不少,但没有一处说深耕的。在战国时代的作品中,深耕熟耰就变为通行语汇。施肥也是到战国时代才受到重视。灌溉的起源较早,大发展则在战国时代。适当密植作为获得丰收的要诀,是战国时代总结出来的一个突出的宝贵经验。除草很早受到重视,但到战国时代因农具改良而效率提高,并且把中耕除草的勤做多次和做得细致周到,提到很重要的地位,此外,还强调不违农时和因地制宜,也注意到选用良种和防治虫害。这些就是精耕细作技术措施的具体表现。
  所有这些围绕着一个目的,就是增加生产,主要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魏文侯时(公元前5世纪)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已经明白提出提高产量的要求,《荀子·富国篇》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善治”就是上述所列争取丰收的技术措施。再探索一下战国时代单位面积产量,每亩可以收到谷子百斤以上,已有较高的水平,这是精耕细作的结果。
  我国在战国时代开始有农学专书。这些农书虽已失传,《吕氏春秋》中还保存了先秦农学的片段,其中有系统性的成套理论,已经称得起粗具规模的农业科学。我国农学产生于此时,也不是偶然的,它是随着农业生产实践中精耕细作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
  所有这一切,明显而一致地表示: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基于战国时代。
  再放大范围来看: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变革剧烈的时代,也是有名的诸子争鸣时代。这些上层建筑的剧烈变化,不能不是经济基础的划时代变革所引起的。在经济基础变革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变化是动力,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会通过阶级斗争,冲破原有的生产关系,因而引起多方面的剧烈变化。此时社会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农业上,在农业生产工具和农民所掌握的生产技术以及农田基本建设上。因此,这一时期的多方面剧烈变化的历史,也帮助说明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孕育于春秋,而奠定于战国。

  三、精耕细作传统的发展

  (一)总说
  从战国到1840年,我国经历了23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精耕细作传统有时发展很快,有时发展很慢,甚至有暂时的局部的停顿,但是总的趋势是一浪推一浪,不断在前进。
  我国封建社会可以分为前中后三期:战国至南北朝为前朝,隋至元末为中期,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为后期。这里是根据生产关系划分的。
  (二)封建前期
  封建前期以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经营方式的逐渐奠定为起点。奴隶制残余的影响还很大。徭役繁重。秦国有爵者有役使无爵的庶人的权利,有使一般农民向农奴转化的趋势。东汉后期,地方豪强发展到建立堡垒,有自己的武装部队(部曲)和人身依附的农民(徒附),又有走向农奴化的趋势。魏晋南北朝的士族有荫客权利,也等于承认依附关系的合法。不断的农民起义和统一政权的再建立,一再阻挡和打断了这一趋势。另一方面,曹魏屯田使许多农民成为国家佃户。西晋在曹魏屯田和户调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损益而成占田课田制度,后魏又加以损益而成均田制度。主要精神在使耕者耕种相当土地(面积有伸缩,但在某种限度内)而负担一致的租税。这里实质是统一政权(王朝政府)向割据势力(豪强)争夺剥削对象(农民)。统治阶级内部的两种势力互为消长。但是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反抗斗争与历次大起义,使兼并与压迫不能无限制的发展,保障或进一步使农民自己获得经营农业生产的活动余地。这样就保存了生产积极性,因而保证了精耕细作传统的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精耕细作传统的发展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农田水利建设偏重在这一地带。耕作的精细化主要表现在北方旱田,特别注重抗旱保墒。战国时代已有种在低畦地的,西汉赵过发展为代田法,氾胜之又进一步发展为区田法。区田法综合运用并发挥了深耕、施肥、适当密植、保墒、灌水、中耕除草等一系列的丰产措施,辛勤细致地集中使用于较小面积而创造高额丰收,可以说是我国精耕细作传统一个非常突出的集中表现。轮栽、复种、施肥、选种等,都表现出显著的进步。到了南北朝时,北方旱田使用的农具已发展到相当完备的程度,耕作技术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这种现象,是和我国当时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中下游互为因果的。经济文化中心原在北方,推动了这一地带精耕细作传统的发展;而精耕细作的发展,反过来促进这一地带经济的更加繁荣。战国时代兴起的大都会,绝大多数在黄河流域。秦汉的强盛,依靠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支柱。西汉人口十分之六以上集中在今山东全省、河南(东)部、河北南部、苏皖北部及陕西中部。
  南方的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作物栽培方法,和北方有许多区别。北方的先进技术,不能死板地搬用于南方。所以尽管春秋战国到秦汉长时期内,北方那么繁荣,南方还是地广人稀,远远比不上中原,要经过劳动人民的艰巨奋斗,改良土地,发展精耕细作,逐渐改变南方农田面貌,到南朝时才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
  (三)封建中期
  隋唐的均田制度虽沿自后魏,但奴婢和牛不再授田,明白地消除奴隶制在土地所有关系上的残余,而扩大对一般农民的授田。隋的输籍法,又从豪强手中挖出大量人身依附的农民。唐朝手工业开始有行会,也反映豪强所掌握的奴隶经济的削弱。隋唐的科举制度,虽则还有一些门第限制,已是对士族垄断仕途的积习作了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封建中期生产关系的特征,可以认为是,以消除奴隶制残余和开始否定门阀特权为起点。后来均田制度因兼并盛行而破坏,土地进一步私有化,庄园经济跟着大发展,但这种庄园是地主性质的,和领主的采地不同。北宋科举不论门第,中央集权有进一步的发展。辽的头下军州类似领主采地,元的驱户类似农奴,但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地主佃农制。佃农生活很苦,但总比徒附、荫户自由一些。农民通过斗争,特别如隋末农民大起义和中唐黄巢大起义等,又争得较前稍多的活动余地。
  这一时期北方耕作技术虽然也有进步,但是精耕细作传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南方水田。水利的兴修,唐初南北并举,中唐以后偏重在南方。苏南出现河网化。梯田和圩田始于封建前期,大发展则在中期,出现在南方。南方水稻栽培表现出多方面的讲究与进步;因而到北宋时,水稻已上升到高居全国粮食作物的第一位。小麦向南推广,形成稻麦两熟制。棉花自粤闽推广到长江流域。肥源的开辟,如沟塘泥、熏土、沤肥、人粪尿、石灰等,也多数是南方的事情。生产工具出现三种新现象:一是水稻所用耕作工具的新创造,二是灌溉用具的较多利用机械作用和动力,三是畜拉高效率农具的发展。这些现象除反映手工业特别是机械技巧的进步外,就其使用范围说,主要也是在南方。
  南方农业生产既然有了这样大的发展,遂使全国经济重心向南推移。天宝元年(742)人口统计,北方5道共有3042万多人,南方5道共有2036万多人,北方人口仍然多于南方。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已有向南推移的迹象。到北宋时,把全国分为18路,北方5路,南方13路,就明显地反映南方的繁荣已超过北方。元丰三年(1080)人口统计,北方956万多人,南方2368万多人,北方人口还不及南方的一半。南方的发展,扩大祖国的经济基础,而且重心的南移,反映南方农业生产超过北方,对扩大祖国经济基础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四)封建后期
  明初号召并迁徙人民垦种大量抛荒田地,建立不少小自耕农。同时广开屯田,主要为军屯,面积约占全国耕地十分之一。军户没有改业退耕的自由,但每军交纳定额屯粮,类似交租,仍和农奴不同。不久兼并日盛。中叶以后,庄田大发展,尤其迫害农民。清初圈地,类似金元的任意强占;对垦荒建立自耕农的措施,也不如明初的积极。但所有这些,只是大形势中间的小波动。封建后期生产关系的总形势,仍是地主佃农制占着主导地位;如果要说不同于封建中期的新因素,那就是较大手工业工场的出现,在若干地区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整个社会仍是小农经营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精耕细作传统的发展,不象前、中两期的集中表现在一个主要方面,而是比较分散复杂的。大型的水利工程虽然相对地不及汉唐多,但是由于中小型工程较普遍的发展,包括边疆地区的新发展,工程总量超过前代。工程质量也有进步。北方凿井灌溉在清代大有发展。甘肃改良盐碱地的砂田法始于清中叶。生产工具出现两种新现象,一是铁农具的质量因铁产量和炼钢技术的进步而提高,二是较复杂的机械相继出现。商品肥料和矿物质肥料增加了。明白提出为积肥而养猪。强调看苗施追肥,还开始采用根外施肥法。药物治虫有显著的发展。水稻栽培继续进步。棉花向北推广,北方棉产超过南方。玉米、甘薯、花生、烟草于16世纪传入,推广很快,到清代前期已经很普遍。新作物的引种和推广,当然也伴随着栽培技术的变化与改进。
  从上述情况来看:农具、肥料和治虫方面的新发展,和作物种类的变化,反映了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国际交流范围的扩大。玉米和甘薯的迅速推广,还反映农民受土地兼并的压迫,而寻求高产粮食作物来维持生活的情况。就地区说,南北都有发展,此外,明代新发展了云贵地区,清代新发展了东北、内蒙和大西北等地区。
  这些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一点非常突出。汉唐人口没有达到1亿;而清代鸦片战争前增加到4亿左右。封建后期人口显然有较快较大的增加,特别在乾隆以后。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反映社会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这一时期耕地面积虽有增加,但比例不大,粮食增产主要出自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水稻、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大量推广和精耕细作措施的进步,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玉米和甘薯栽培的大发展,正好发生在乾隆以后,在不少地区成为主粮,尤其显示出这种关系。
  四、精耕细作传统发生发展规律的补充说明

  精耕细作传统发展的规律,前面已经说了一些,还需要补充说明一下,已说的也值得再择要点明一下。
  精耕细作传统的发生发展,必须依靠劳动生产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生产积极性。
  我国精耕细作传统的所以奠定于战国时代,基本原因就在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使耕者有独立经营的可能,于是通过阶级斗争,取得农业经营上的活动余地,因而发挥生产积极性。
  精耕细作传统的保持和继续发展,也是首先依靠农民向统治阶级的反复斗争,保持并进一步争得稍多的农业经营上的活动余地,保存了生产积极性。
  为什么欧洲封建社会的农业技术远远落后于我国?那是因为欧洲农奴在生产实践中极少活动余地,严重地束缚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我国佃农除纳租外,可以自己安排耕作,多少给农民以发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会。
  为什么欧洲农奴不能象我国农民争得稍多的活动余地?原因比较复杂,最重要的是,欧洲国家不象我国很早就形成那样统一的大国,农民起义的迅速发展,会很快地动摇了或者倾覆了各个封建王朝,因而一再有力地迫使了统治阶级让步。
  在物质基础上,精耕细作传统所以发生于战国时代,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是一个必要条件。其后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冶铁业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帮助和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精耕细作传统在各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封建前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封建中期主要在南方,封建后期除南北继续有发展外,并在东北、西北、西南有较显著的发展。每一地区的经营和达到繁荣,大都经历了很长时期。这种发展过程,充分反映各地区环境不同及其利用改良所包含问题的复杂性。因此我国积累起来的农业生产经验,亦即精耕细作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
  我国处在季候风区域,年雨量变率很大,分布时期又有波动,容易发生水旱失调。因此,水在我国,关系特别重大。而我国是大国,便于统筹规划。所以,对水作斗争成为我国精耕细作传统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疆域虽大,地形利于统一,水利工程也要求大区域的统筹,尽管政治上有时割据,在人民意识中很早就倾向于统一。这样就便于交流各地区的物产和经验,互相推动,又可以加速农业传统的发展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国外的交往,善于引种外来作物和吸收耕作经验,这对我国精耕细作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原是建立在小农经营的基础上的,这就不免产生一些副作用。分散的小农经营制度中没有保留牧地,而且精耕细作的目标主要在于增加粮食生产,因此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当农具进步,役畜变为重要动力时,小农经济力量薄弱,往往无力使用畜力,或者使用很少,绝大部分的工作依靠人力。
  畜牧既然少,畜粪也就跟着少了。所以欧美农家肥料以畜粪或厩肥为主,而我国则向开辟多种多样肥源的方向发展。多方面的利用肥源是我国的长处,但畜粪少,实是一个缺点。到明末总结出养猪积肥的宝贵经验,但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养猪积肥事业的发展仍旧受到限制。
  精耕细作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由于小农经济畜力少、农具小,因而耗费人力太多;加上肥料来源少,必要的投资受到严重限制,这样就使精耕细作受到很大的阻碍。常用农具的种类,到宋元已基本上发展到封建社会时期的最高峰,有些高效率的畜拉农具,在当时就只有少数地主富农使用,其后也很少推广。明清虽曾发明一些较复杂的机械,都没有广泛应用。
  总的说来,阶级斗争是反复曲折的,统治阶段有时被迫让步,不久对农民的压迫与剥削又加重,而农民斗争所取得的活动余地,也还是有限的,所以精耕细作传统虽然奠基于封建化过程中,并在封建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并不快。有的地区很早就发展到相当成熟程度,其后长时期内很少进步。这一传统的继续发展,只有在现在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才有广阔的范围。


精耕细作和 精耕农业有什么区别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