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蕴含着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诗人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拓展资料】: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全文是: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

1、村居:住在农村。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3、散学:放学。

4、纸鸢:风筝。鸢,老鹰。

【赏析】:

这首描绘春天风光的小诗,是诗人闲居农村时的即景之作。

农历二三月间,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万物欣欣向荣,遍地姹紫嫣红,而村野田间,尤能感受到这浪漫的春光之美。诗的前两句,诗人以轻快活泼的笔调,选取了这美丽春景中最富有特征的几项景物进行了描绘,点染出了一派美不胜收的融融春光。第一句“草长莺飞二月天”,化用了梁朝文学家丘迟《与陈伯之书》的句子“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仅将“三月”按诗作时间的需要改成了二月”,因二、三月的风景原本很是相似的。诗人将丘迟所描写的那个优美的境界挪了过来,浓缩成七个字,既不失原句的风致神韵,又切合眼前风光,可谓妙于点化熔铸。次句写长堤垂柳,这也是一件典型的春天风物。成行的杨柳在堤岸上摇荡飘拂,它的修长柔美的枝条低低垂下,已经掠到堤岸了。从远处望去,浓密的杨柳,仿佛笼上了一层淡淡的烟霭,是那么轻柔凄迷,骀荡多姿。句中的“醉”字,即是在摹写柳枝因风舞弄的纤柔状态,也不妨看作是诗人自身对这浓郁春意的心理感受。这两句的风景刻画,看似随手拈来,不费气力,实际上却很凝练概括,尽管诗中出现的仅是青草长、黄莺飞、杨柳春烟这些简单的事物,然而读来却使人似乎看到了一个生机蓬勃的春的世界,嗅到了花香袭人的春的气息。

春景既然如此动人,生活在这如画的春光中的人更是如此,诗的后两句,由景而及人,诗人饶有情致地写了一个群童放风筝的场面。天气实在太好了,连平时爱在外贪玩的小学生们也一反常态,放学后早早地回到家,赶紧放起风筝来。“散学归来”用一“早”字,说明连孩子们也让这风和日丽的气候给打动。

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写人,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写的静态,后半部分则添加了一个动态。物态人事互相映衬,动态静态彼此补充,使全诗在村居所见的“春”景这一主题下,完美和谐地得到了统一。

【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的来临,而写下此诗。

【作者简介】:

高鼎(1828—1880年),字象一、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著《拙吾诗稿》等。

【名家点评】:

现代作家、佳木斯作家协会会员王国忠:第一句写春景、点时间,第二句特写杨柳醉春烟的景色,三、四句写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放风筝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可爱。全诗前后情景相衬,织成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

现代作家、诗人孙朝成:高鼎的这首诗,以轻快的笔调写出儿童放风筝的自由与快乐的情景,诗人的快乐与儿童的快乐在诗里交融,让人读来十分轻松。

【作品争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高级编辑陈恒舒:关于这首诗,近年来有一些选本和赏析文章称其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即兴之作”(周啸天《啸天说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甚至说高鼎“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晚年归隐于上饶,诗中孩子们无忧无虑放风筝的生活,大概是诗人壮志难酬后心之所向的生活”(李娜《浅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童趣诗》,《文教资料》2017年第1期)。这些说法其实是误将另一首同题作品——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写作背景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过来,“强加”在高鼎《村居》的头上。究其原因,这两首诗均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均写乡村生活,也都写到了儿童活动(辛词中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之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将这两首作品相勾连,一来二去,遂成张冠李戴之误。《拙吾诗文稿》中的诗作均以年代为序编排,从《村居》所在的位置来看,这组诗当作于同治二年(1863)春,当时三十六岁的高鼎正避乱宁波乡间教书为生,写的乃是战火不曾波及的宁波乡间的盎然春意和童真童趣,既非“晚年”,亦非“隐居于上饶”,更没有什么“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读诗可以知人论世,但前提是必须对“人”和“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否则对理解诗歌是毫无助益的。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视频

相关评论:
  • 1516630401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哪首诗?作者是
    康种霍出自:《村居》作者 : 高鼎 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

  • 1516630401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上两句是什么
    康种霍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注释: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

  • 15166304013“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上一句是什么?
    康种霍“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上一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一、原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二、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

  • 1516630401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哪首古诗?
    康种霍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全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解释: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壮志难酬,...

  • 15166304013草长莺飞二月天,下一句是什么?
    康种霍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原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描写早春农村特有的美景,小草返青,黄莺在空中飞翔,在春天的烟雾里,杨柳的纸条轻柔,好像醉倒一样轻轻拂过堤岸。全文如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的...

  • 15166304013高鼎的《村居》赞美春天的诗句
    康种霍描写春天的诗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原文】村居【清】 高 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赏析】...

  • 15166304013“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哪首诗?
    康种霍“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村居》全诗如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全诗的字面意思: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村里的孩子们早...

  • 15166304013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全诗是什么?
    康种霍全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是一首描绘春景的小诗。“草长莺飞二月天”直接点明了时间和景物。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天农村特有的景色。“拂堤杨柳醉春烟”中“拂”、“醉”将杨柳拟人化,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和神韵。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图...

  • 1516630401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是选自哪一首古诗
    康种霍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1.拂堤:形容杨柳枝条很长,下垂着,像是抚摸着堤岸.2.醉:作动词用,即迷醉于.3.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4.纸鸢:鸢:一种鹰;纸鸢即风筝.【译文】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

  • 15166304013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全诗是什么?
    康种霍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全诗是:村居 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翻译: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