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朝代阶段特征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及起止时间与时代阶段特征?~

中国朝代历史表bai: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夏朝du--约公元前22世纪zhi-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传说:前4439 ~ 2689年
开创:前2690 ~ 2350年
唐 :前2351 ~ 2251年
虞 :前2252 ~ 2204年
夏 : 前2205 ~ 1765年
商 : 前1766 ~ 1121年
周 : 前1122 ~ 255年
春秋: 前 770 ~ 476年
战国: 前 475 ~ 221年
秦 : 前 221 ~ 207年
汉 : 前 206 ~ 219年
三国: 220 ~ 265年
魏 : 220 ~ 265年
蜀 : 221 ~ 263年
吴 : 222 ~ 260年
晋 : 265 ~ 420年
西晋: 265 ~ 316年
东晋: 317 ~ 420年
六朝: 220 ~ 589年
隋朝: 589 ~ 618年
唐朝: 618 ~ 906年
五代: 907 ~ 1279年
宋朝: 960 ~ 1279年
北宋: 960 ~ 1126年
南宋: 1127 ~ 1279年
金 : 1115 ~ 1234年
元朝: 1271 ~ 1368年
◎明朝
洪武: 1368 ~ 1398年
建文: 1399 ~ 1402年
永乐: 1403 ~ 1424年
洪熙: 1425年
宣德: 1426 ~ 1335年
正统: 1436 ~ 1449年
景泰: 1450 ~ 1456年
天顺: 1457 ~ 1464年
成化: 1465 ~ 1487年
弘治: 1488 ~ 1505年
正德: 1506 ~ 1521年
嘉靖: 1522 ~ 1566年
隆庆: 1567 ~ 1572年
万历: 1573 ~ 1619年
泰昌: 1620年
天启: 1621 ~ 1627年
崇祯: 1628 ~ 1644-年
◎清朝
顺治: 1644 ~ 1661年
康熙: 1662 ~ 1722年
雍正: 1723 ~ 1735年
乾隆: 1736 ~ 1796年
嘉庆: 1796 ~ 1820年
道光: 1821 ~ 1850年
咸丰: 1851 ~ 1862年
同治: 1862 ~ 1874年
光绪: 1875 ~ 1908年
宣统: 1908 ~ 1911年
◎中华民国
1912 ………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为四大阶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原始社会时期:从最早的原始文化算起,中国文化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时间:夏、商、周时期,具体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约1800多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的总特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浪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是最杰出的思想家。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总特征:制度化、模式化、程序化。元明时期至清朝中期,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衰落,暮气沉沉,又孕育新生。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以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为代表,西方人带来了近代的世界观念与自然科技成就。但到雍正年间,传教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总特点是新旧杂陈,外来的西方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既冲突又交融,两种文化展开较量,“死的要拖住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显著特点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撑,又相互融合。
3、历史悠久。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现在已经更新完毕,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个含金量绝对高。

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时期 政治 经济 文化

远古 禅让制、公天下 耒耜、刀耕火种、制陶、养蚕 原始文字、绘画

夏商西周 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土地制度:井田制;耕作方式:奴隶集体耕作;生产工具:金石并用;手工业:青铜;商业“工商食官” 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 。

春秋战国 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改革变法、郡县制雏形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铁犁牛耕;重农抑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 《诗经》、《离骚》、儒家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 孔子、商鞅变法。

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政治上,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1)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3)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2. 经济上

(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 思想文化上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3)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秦朝时期:政治:秦始皇统一全国,确立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文化: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遭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

汉朝时期:政治:中央集权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并设置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君主专制的强化: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选官制度:察举制、举孝廉

经济:农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水利工程。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得“丝国”称号,东汉有青瓷。商业上专供贸易的市出现,时间地点都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制度,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科技文化: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科技上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汜胜之书》等科技著作。文学上汉赋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专题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

政治:中央机构的三省六部制开始形成,(注:三省制雏形出现于曹魏时期,六部制雏形出现于北周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官场(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陈留谢氏、桓氏、庾氏)。

经济:农业上出现翻车,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耕耙耱技术,手工业方面发明了灌钢法,北朝烧出了成熟的白瓷。商业上出现了草市——但因为战乱,北方的商业一度遭到破坏。

文化:佛道教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贾思勰编纂《齐民要术》,文人画开始出现——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等。

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同时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如竹林七贤等)推动力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

政治: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唐玄宗设立节度使爆发安史之乱,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经济: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和筒车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纺织技术高,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商业繁荣,柜坊和飞钱问世(最早的银行),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长安、洛阳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文化: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思想上佛道教盛行,三教合一。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文学上唐诗繁荣,李白杜甫等是杰出代表。艺术上绘画进入繁盛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书法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

总结: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进入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宋元时期(公元960年至公元1368年)

政治上: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朝中央设立“二府”、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削弱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派文臣出任知州,设立通判,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中央中书省代替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经济:

1、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3、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

4、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空前水平。

文化:

1、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

2、宋代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主张理是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格物致知”同一时代还有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求理的方法是“发明本心”,南宋中后期成为官方哲学(宋理宗时)。

3、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总结: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专题三: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停滞——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

政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①坚决同分裂叛乱势力作斗争,正确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②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③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济:

(1)从明朝中后期起,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2)中国的农耕文明开始衰落,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一是长期的雇佣关系,二十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对外关系:

(1)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中西差距进一步拉大。

(2)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倭等)

文化

(1)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距拉大。

(2)儒家思想活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3)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

(4)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总结: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高中历史(gzls11)

往年频考、常考、核心考点定期发放,

记忆口诀贴心送,学霸都在关注,你还等什么?

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1、 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1) 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 分封制和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 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石器为主的简单劳动工具。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夏朝开始了原始的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a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b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c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d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4、民族关系方面:我国的原始人类不仅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北起辽河,南至珠江也都有远古人类的遗迹。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构成了以后华夏族主干。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战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但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是结束春秋战国诸候混战局面之的“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

1、 政治方面:

(1) 政权总体稳定,但有不安定因素。本阶段先后经历了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时期(公元前期221年至公元月220年),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政权稳定,秦、西汉、东汉政权的更替都是由于统治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在农民战争的打击下灭亡或名存实亡(即瓦解),然后被地主阶级的里带人改朝换代。但这些王朝统治期间,也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如东汉的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

(2)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构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些措施包括政治措施、经济措施、文化措施和军事措施等方面。西汉建立后,在沿用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又着手采取措施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东汉时期尽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受到一些冲击,但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政治制度。

2、经济方面:秦朝统一后,结束了诸候混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产。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实行了与民休息,恢复生产的经济恢复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东汉初年,汉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经济,因此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安定局面。

3、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有和平、有战争,和平多于战争,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睦友好的。

(1) 秦统一后,击败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征服越族地区后,加强行政管理,移民50万到该地区,将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越族地区,促进了那里的生产事业的发展。

(2) 西汉时期,汉高祖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击败匈奴,使西北边郡得到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双方加强联系,共同发展。汉武帝还在西南少数地区设郡,加强联系。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九郡,进行有效管辖。

(3) 东汉初年两次出兵击败匈奴,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4、对外关系: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文化圈,远及欧洲和非洲。

5、文化方面:由于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得到加强,科技文化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哲学、史学也有杰出的成就。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02春秋战国

总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经济

1.铁农具、牛耕、水利,一方面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使私田大量出现,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2.冶铸业、纺织业发展

3.商业活跃,出现私商和著名大商人;但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亦开始

政治

1.周天子王权衰落,诸侯争霸混战,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

2.各国纷纷延揽人才,改革变法,以增强国力

3.出现统一趋势

文化

私人讲学风气兴盛,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诸子百家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

03秦汉

政治

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

②官僚制代替贵族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

①铁犁牛耕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②手工业发展;

③一方面重农抑商,另一方面中外经济交往开始,丝绸之路;

文化

①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

④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04魏晋南北朝

总特征: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佛道冲击儒学地位

政治

①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

②士族制度形成;

③初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九品中正制;

经济

①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

②手工业发展;

③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文化

①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

②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05隋唐

总特征:全面繁荣,成就突出,影响深远,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政治

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②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先进完善;

③后期设立节度使制度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经济

①经济繁盛,南北经济趋平衡。

②农业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定型,筒车灌溉。

③手工业发达,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丝织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④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飞钱问世,对外贸易兴盛,瓷器开始大量输出国外,远销欧非。

文化

①思想:三教合一;

②科技: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③文学:唐诗;

④书法:楷体、行书、草书全面盛世,涌现出欧颜柳、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⑤绘画:阎立本、吴道子等画家,创作出《步辇图》《送子天王图》等名作。

06宋元

总特征:分裂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政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但也造成了“三冗两积”的局面。

2.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度影响后世。

经济

1.经济中心南移完成

2.手工业发展

①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

②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3.商品经济活跃

①城市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和时间限制;

②纸币“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空前水平;

③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海外贸易繁荣。

文化

1.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新儒学即理学(程朱理学),深刻影响到民众生活

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其外传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3.文艺领域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文艺术世俗性增强,代表有宋词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②书法、绘画成就斐然。

③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07明清

总特征: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

政治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②封建制度走向衰落,阻碍了社会进步,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

经济

①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②民营手工业发达,超过官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

③商品经济发展,但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阻碍其发展。

文化

坏:理学和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好:

①要求个性解放、经世致用,主张工商皆本,反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出现;

②总结性集大成古典科技巨著相继问世,如《本草纲目》等,西方自然科学传入;

③文学领域出现批判礼教封建制度小说,如《红楼梦》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是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1,经济方面: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形成。

  2,政治方面: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

  3,军事方面:诸侯争战,战争频繁.---为改革提供动力——富国强兵4,文化方面: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人才储备,思想基础。


中国古代朝代阶段特征视频

相关评论:
  • 13733874000结合史实归纳五代十国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
    葛维凤答:总体特征: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1、政治上:由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先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后是两宋政权与辽、夏、金、蒙古政权的并立,最后归于元朝统一。中央集权加强。宋太祖采取分散中央与地方权利的方法,把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封建经济...

  • 13733874000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葛维凤答:阶段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方面: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朝开创或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经济方面: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开始实行租庸调制,开凿的大运河,经济曾一度繁荣,为唐的封建经济繁荣打下基础。民族关系方面...

  • 13733874000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画风的特点是什么?
    葛维凤答:1、新石器时代的绘画,技巧上尚处于稚拙阶段,但已具有初步造型能力,对人物、鱼、鸟等外形动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并表现作者的信仰、愿望。2、商、周、商代庄严神秘而缛丽,西周趋于典雅,春秋以后绘画内容逐渐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形象活泼生动,技巧上有着巨大的飞跃。3、秦汉内容丰富,色彩绚烂,帛画以...

  • 13733874000(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葛维凤答:(4)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所以,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的.(5)华佗是汉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13733874000列举隋唐,辽,宋,西夏,金,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
    葛维凤答:清朝是少数民族为主体统治的王朝,又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而且处在世界历史格局主要是西方势力的影响之下。因而,清朝历史呈现诸多不同特点。这里主要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四方面,对清朝历史的特点做简要概述。1.政治方面清朝时满族以军事征服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在清初行剃发、易衣冠等一系列政策,使汉族遭遇重大灾难,...

  • 13733874000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及起止时间与时代阶段特征?
    葛维凤答:中国朝代历史表bai: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du--约公元前22世纪zhi-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

  • 13733874000夏商西周的时代特征
    葛维凤答:1、夏 夏朝改公天下为家天下,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

  • 13733874000中国各朝代特点
    葛维凤答:宋——这是一个奇怪的朝代,无论是在汴京还是杭州,大宋的社会文化和和国民经济都属于高度的发达阶段,宋朝的汝窑至今仍无人能够仿制。然而,极度的繁荣没有为国家带来强大,反而成为苦寒地带游牧部落眼中的肥肉,朝廷和官员的腐败此起彼伏,程朱理学的出现犹如锁链,再次锁紧了中国人的身躯,任人宰割!...

  • 13733874000明清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葛维凤答:明清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1636年-1912年),是由满族人在远东建立的朝代,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常被合称为“明清”。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这一时期皇权高度...

  • 13733874000秦汉时期的主要阶段特征
    葛维凤答:政治方面: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对外关系方面: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1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有哪些 一、政治方面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