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僧的为人?

来自:视觉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评价唐僧~

唐僧,也叫唐三藏,小名叫江流儿。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一、名利面前,舍生求法。唐僧根红苗正,上头“有人”,千经万佛,无所不通。按常理这么好的条件应该“往上爬”。可他为解百冤之结,消无妄之灾,毅然抛弃安逸和名利,选择了艰辛、磨难的取经事业。他这种舍己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举正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二、艰险面前,知难而进。西天取经路上不仅山高水险,更有魑魅魍魉,藤精树怪,步步有难,处处有险,唐僧曾多次被妖魔掠去要蒸煮分食。尽管如此,他对取经事业仍失志不移,九死不悔,直至取回真经。
一个在高人(观音)指点下,在几个有特意功能的转基因动物的配合下,达到人生事业巅峰的秃驴!~
很强的领导艺术,对下属善于平衡关系,取得上级的绝对信任和拥护。伟大的权术家和哈巴狗,尤其出色的是伪装的别人看不出来。
(这样可以吗?)

三、诱惑面前,意志坚定。取经途中,唐僧顶住了阵阵“肉弹”的袭击。琵琶洞里的女妖,女儿国的君王,为引诱唐僧就范,个个施出千般媚态,万中风情。唐僧牢记佛规,始终衣带不解,身未粘床,铁打的心肠朝佛去。其坐怀不乱的高尚的品行,赢得了上级领导(佛祖、菩萨)的称道,广大群众(悟空、悟净、八戒)的好评。

四、职位面前,居高不傲。唐僧做为唐王的御弟和佛祖的二徒弟,其地位不可谓不高,来头不可谓不大。但他却居高不傲,平易近人,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官架子”。取经路上,他不但与徒弟同甘共苦,而且处处吃苦在前。比如:他叫徒弟休息,自己前去借宿;扫塔之类的脏苦累活,从不让徒弟代劳等等。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行乃是当今“公仆”们学习的楷模。

五、失误面前,知错即改。取经路上,唐僧的确多次对孙悟空念动咒语,放跑了妖怪。但明人一看便知,那都是妖怪施计利用了唐僧过于仁慈、善良的弱点,属于好人做了错事之列。细读《西游记》可以发现,唐僧知错后从不强词夺理,文过饰非,而是幡然醒悟,追悔莫及。为表示对悟空错怪的歉意,他多次拉住悟空的手说:“亏了你也!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

想要分析唐僧的为人,我们要从他这个形象的性格特点入手,在第一次读西游记的时候,我认为他是一个十分有儒者气息的一位僧人,从他面对妖魔鬼怪时的出言都感觉到唐僧这个僧人始终是保持着出家人的原始特点,慈悲为怀。

说起唐僧来,不得不说他在很多事情上是值得我们现代人佩服的,即使有时会讨厌他的啰啰嗦嗦,九九八十一难后我们我们都不自觉对这个人物心生佩服。执着、顽强二词形容他在不为过。

其实唐僧还有一个我们不容易察觉到的特点,那就是他本身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了,怎么说呢?他早已在上路的时候就已经彻底丢掉了自己的七情六欲,没有了七情六欲的一个行走的肉体仅仅只有大脑在运转,还有什么为人可言呢?在路过女儿国时,他毅然决然不为所动,这是很多皈依的僧人所做不到的,但是唐僧在面对荣华富贵的时候依然不为所动,可以说超出了一般人的界限了。

庙宇虽多,酒肉和尚却是处处有,谈起民里坊间常传闻的花和尚,俗人不免挤眉弄眼,毕竟这些都是人性中的部分,即使你做了和尚,你的心中能完全抛除吗?英雄难过美人关,君不见烽火戏诸侯,纣王因为己妃而不理朝政,类似这样的君王太多太多,这些君王自幼接受圣贤史书确仍然不能克制自己人性,而唐僧就做到了。

有人说唐僧可敬,因为他能做到别人做不到事情,但大多数人感觉他是不健全的,或许这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毕竟小说中的人没有优缺点是不符合小说惯例的。没有果断的领导力却成为了三个徒弟的师傅,没有敏锐的机警观察力确一次次否定徒弟的想法。这样的人是愚昧的,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团队中永远是毒瘤。



唐僧是一个性格复杂但是对自己的目标要坚持不懈的人,既然他作为取经团队的负责人,我认为作者在创作它的时候一定有自己的考虑。

他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圣人,从儿时就不大乐意看到别人杀生。宁愿用自己辛辛苦苦砍了一天的柴火,也要从渔夫手里换回来那条金鱼然后放生。年纪虽小,造化极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佛祖挑选他最为取经的责任担当。与其说唐僧是一个师傅,不如说他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他心中惦记着万千黎民百姓,为了照顾这些百姓,不顾艰险求取真经,所到之处不停向人民宣传佛法以及亲民敬君的思想。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领导者具有一样的特征,有坚定的信念,为了让自己的目标达成,每天为团队里的人注入信念和信仰。

虽有佛法护身,既有十世金蝉子转世,但却没有实在的战斗力。为了让三个弟子臣服于自己,他经常借用外力来驯服弟子。这和领导者一样,善于借助外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领导威望。

但是唐僧也有着个性懦弱的伪善怕死的缺点。在很多时候却不能明辨是非曲直,屡屡听从挑拨与诽谤。这就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这是性格里迂腐的一面所造成的。从这一点来看,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尤其在取经路上,他经常人妖不分,被妖魔鬼怪所迷惑。从这一方面看,他是一个毫无原则是分不分,而且非常固执的人。与这种类型的人相处,会有疲劳而且困顿的感觉。

任何硬币都有两面,在评价一个人时,既要看到坏也要看到好,这样才可以避免以偏概全。



    没有看过《西游记》这本书,只是看过86版的电视剧西游记。说实话,看过电视剧,对唐僧的印象仅仅在“唐僧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上。至于他的为人,我觉得不咋地,太不咋地了。

    看电视剧版的西游记,我只认孙悟空。而唐僧却多次伤害孙悟空,让我很心痛。他相信一个外人都不相信他的徒弟,而就算他伤害了孙悟空,最后孙悟空还是选择原谅他,陪他斩妖除魔。

    关于唐僧,就是那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小人。如果他不是因为先天优势,被选去西天取经,如果他不是什么十世金蝉子转世,我想他什么都不是。而且他根本没有能力领导一帮比他厉害的徒弟嘛,他简直就是一个拖油瓶。

    从西游记的整个剧情中,他不管对谁都是彬彬有礼的,但是对他的那几个徒弟就不咋地了。悟空是探路的,八戒是逗乐的,沙和尚是挑担的,白龙马是他的脚夫。唐僧几乎什么都不用做,每天就是念经就可以了,连抄写经文都不需要。他还对救他的悟空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除了有一丝俊朗,他简直就是一恩将仇报的小人了。

    我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领导几个能力比他强的徒弟的。不过谁叫他后台硬,有如来给他撑腰呢。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终于历经艰辛的到了西天,取得真经,但是因为少了一难,又将真经掉包了。

    在经过通天河的时候,真经掉入水中,摊开一看,居然都是空白的。唐长老居然在那里抱怨,抱怨。哎,我真的受够他了。什么都怪罪在别人身上,为什么不检讨一下自己。

    不过他也不全是缺点,他的优点就是有着平常男人没有的坐怀不乱的情怀。



看完《西游记》的所有剧集,也看完了各种q版的西游记,还看了大话西游,综上所述对唐僧最真实的看法就是:奇怪的善良,无用的啰嗦,以及对知识不能及时运用,经常误会对自己最好的人。

奇怪的善良就是对恶人都那么善良,当然,这也是吴承恩当时著作这个小说的奇妙之处所在,没有唐僧这个具体人物的刻画,我想可能很难把这个故事继续下去。唐僧明明知道站在对面的是恶人,还是会说不应该一棒子打死,也因此而批判鲁莽的孙悟空,你如果不知道对面的是人是鬼还是什么东西,就应该听从别人的安排,虽然是师父,也不能把世间所有东西都对自己的徒弟有限制,自己应该认识到自己只是个凡人,就算可以教育徒弟,也应该吸引大多数人的意见,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的那个剧集里也应该是这样的,一部磨砺心智而诞生的小说在师徒四人的感情中也加上了一点色彩,作者的手法很奇妙。

知识不能及时运用是指唐僧本身就是一名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挂在嘴边的人,所以总觉得世间所有东西不管对自己如何都是善意的但是这其实不是佛教的初衷,佛教指的是在人生下来时是善良的,以后完全凭自己的造化。

经常误会对自己最好的人上面也提过了,孙悟空被赶走,这实际上也是现在这个社会某些人的缩影,听过一名作家说过的话大概意思就是这个社会上我们对身边的人太严格,对陌生人则善良,如果反过来世界太平。说的很对,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要把错都归咎于亲近的人。



西游记每个人都不陌生,我们的童年都是在西游记的伴随下长大的。我们可能最喜欢的就是敢爱敢恨的孙悟空了,他不仅法力高强,而且还是有着侠客一样的性格。他在西天取经的途中扮演着重要的守护者角色。正是有了孙悟空,一路上的妖魔鬼怪才没有真正的吃到唐僧肉。除了孙悟空,师徒四人中憨厚老实的沙僧,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和唠唠叨叨的师傅唐僧也是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其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唐僧了,虽然唐僧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是他的固执和愚昧确实让我对佛教徒的印象大打折扣了。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三打白骨精那一难。白骨精是算准了唐僧这个佛教徒的固执与愚昧所以三次化作人形去接近唐僧,想趁机把唐人掳走。可是没想到没有骗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于是每次都是被孙悟空一棍打死。这可惹恼了唐僧了,因为唐僧最忌讳的就是杀生了,孙悟空一下子就杀了三个,而且唐僧还不听他的辩解,于是就把孙悟空轰走了。唐僧的做法就让白骨精惊喜万分,因为没了孙悟空她就可以非常容易的把唐僧掳走了。

最后事实证明唐僧的固执和愚昧差点让自己命送妖精之口了。最后还是孙悟空把他救了出来了。这种情况还是不止发生一次,后来还发生过几次类似的事情,他每次都是只凭自己的主观去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很难听从别人的意见。




如何评价唐僧的为人?视频

相关评论:
  • 15371106832你怎么评价唐僧这个人?
    邱骂张答:2、意志坚定 唐僧取经的意志极为坚定,他不以色乱,人蝎子精百般诱惑,但唐僧还是不以理会,表现出他一心向佛,意志坚定,只以取经为己任。当弟子们以取经路上有妖魔鬼怪、性命难保进行劝阻是,唐僧意志坚定,立夏誓言,决心取回真经。3、善恶不辩 唐僧经常错怪悟空,常常善恶不辩,当悟空大肆六个拦路...

  • 15371106832唐僧是个怎样的人?
    邱骂张答:唐僧的性格特点是:1、谦恭儒雅;2、温柔敦厚;3、忠贞笃诚;4、有君子之风;5、不辞劳苦;6、不畏艰险;7、善良闵诚;是非不分。唐僧是一个虔诚执著的佛教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坚定,从不懈怠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成正果。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连凶残的敌人...

  • 15371106832你怎样评价西游记中的唐僧?
    邱骂张答:1、唐僧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不畏艰险的人。西天取经路途十万八千里,又有虎豹妖魔出没,但唐僧却敢发誓,不到西天,不取回真经,绝不回国。而且唐僧也说道做到了。2、唐僧是一个老好人,慈悲心太重。纵观西游记全书中,不管是白骨精哪章、红孩儿哪章,就是由于唐僧的心地善良,错把妖怪当好人,屡次...

  • 15371106832西游记中的唐僧是怎样一个人?
    邱骂张答:唐僧的性格特点是谦恭儒雅,温柔敦厚,忠贞笃诚,有君子之风;其负面影响是愚善固执,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缺少应变能力。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而被如来佛祖贬到下界,在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下,奉了唐太宗旨意,不远万里前去西天求取真经,路途上收得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

  • 15371106832西游记中唐僧的评价
    邱骂张答:正面看法:仁慈,善良。反面看法:我感觉唐僧是一个软弱、没有真本事、耳朵根子软、自以为是的、但又很善良的人。例子:1、他自己分辨不出妖精,但又不相信孙悟空,吃了一次又一次的亏还是不长脑子。比如说白骨精、红孩儿、老鼠精、银角大王等等的变化,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2、唐僧的耳朵根子很软...

  • 15371106832你如何评价唐僧的这一形象?
    邱骂张答:首先,唐憎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是慈悲为怀,为人诚实善良。例如,当他打坐时,一只小虫从身上爬过,他都不忍心伤害。当乌鸡国国王给他托梦,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他就大发恻隐之心,让徒弟们去营救,帮他解除苦难,再重回到人间。其次,唐憎一心向佛,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有恒心。在前往西天...

  • 15371106832如何评价唐僧这个人物形象?
    邱骂张答:1.心地善良。 心地善良,是唐僧所有性格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人之初,性本善,唐僧的这个善良就是人类最初始的一个优点,也是体现了人类最自然的一种生活、思想状态。 唐僧的个人形象分析 唐僧的这个优点,也与他生活成长的环境有着重要关系。他自幼在寺庙里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诵经吃斋的僧人,没有沾染...

  • 15371106832对唐僧的看法
    邱骂张答:1、胆小怕事。每次遇到困难都是孙悟空单枪匹马的打在一线阵地。而唐僧则是在后头,永远不记悟空的好。胆小,每次走到深山老林中,第一想法就是怕妖怪作祟,要吃了自己。虽然是金蝉子(佛祖的二弟子)转世为唐三藏,十世做好人,做好事,但在我看来没这么优秀,也没这么好。有时候在想,前世不管是...

  • 15371106832对唐僧的评价
    邱骂张答:一、名利面前,舍生求法。唐僧根红苗正,上头“有人”,千经万佛,无所不通。按常理这么好的条件应该“往上爬”。可他为解百冤之结,消无妄之灾,毅然抛弃安逸和名利,选择了艰辛、磨难的取经事业。他这种舍己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举正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二、艰险...

  • 15371106832如何评价《西游记》中的唐僧?
    邱骂张答:无论遇到任何的困难和阻碍,唐僧都选择相信自己的信仰,相信自己的徒弟,看淡自己的生死,是一个十分超脱的人。而在面临各种事情的时候,都会毫无疑问的选择仁慈和正义,相信自己眼中的善良,不愿相信孙悟空眼中的邪恶。唐僧并不是不知道孙悟空是火眼金睛,而是不愿意相信妖怪一定就是邪恶!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