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承与父亲季羡林决裂13年,只因为母亲抱不平,父亲临终前终和解

来自:识号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火齐堆盘起,珊瑚列库藏。不如茅屋底,父子事耕桑。”陆游写下这首诗时内心想法如何,已无从考证。

但这一定是少年季承最大的愿望,也一定是老年季羡林最后的祈愿。

2009年7月19日上午,环绕在苍松翠柏中的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到场之人皆面露哀色。

季羡林老先生安详地躺在那里,以鲜花碧草为床,以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为被。

这位优秀党员,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本想悄悄地前往另一个世界,却还是引起 社会 各界自发哀悼。

前来吊唁的人,无一不是敬重他对中国文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这位国师。

他的成就不容置疑,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可以了解他的生平,但季羡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妨去读一读季承在父亲逝世后,历时年余而成的《我和父亲季羡林》。

“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书本封面,这行冷冰冰的文字,彻底打破文学大家在大众心中的形象。

季羡林老先生离世不满一周年,身为人子的季承却出书写父亲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笔下季羡林的形象,在读者之中也引起轩然大波,众人纷纷指责季承没有孝道。

但倘若季承真的是个没有孝道的人,那么他在医院见到病重的父亲,大抵不会泪流满面。

选择与父亲和解,是年过半百的季承做出的决定,但这不代表少年季承也能原谅童年中父爱的缺席。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在季承前12年人生中,他根本不明白父亲是什么。

季羡林并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也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即便他早已名誉满身,他给家庭带去的伤害和遗憾也是真实存在的。

即便他一生只娶过彭德华一位太太,他辜负彭德华也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1929年,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季羡林和彭德华喜结连理。

这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在那个时代,任谁看见都要说上几句赞美的话。

彭德华嫁人之前,也曾有过对爱情的向往与憧憬,嫁人之后却只剩责任。

成婚之后,发现丈夫的意中人是自己的妹妹,彭德华心中的 情感 包袱越来越严重。

也许季羡林在婚姻上没有任何不忠的行为,但打从一开始他就在彭德华心中狠狠插上一刀,从未愈合。

她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没有埋怨过季羡林,没有埋怨过包办婚姻,没有埋怨过天道不公。

只担心是自己耽误季羡林,毕竟她只有小学文化,而季羡林在文学上天赋异禀,在她看来这并不般配。

她只有更努力地照顾好家庭,做好季羡林的后勤部队,不让他在实现梦想的战场上有任何后顾之忧。

1935年,季承出生的第一年,季羡林已经坐上前往德国的飞机进行深造。

季羡林并没有等到儿子满周岁,就抛下整个家,孤身一人踏上远行之路,留下彭德华照顾两个孩子和公公婆婆。

“你爸去哪了?”、“你知道你爸爸长什么模样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的被抛到季承面前。

他回答不上来,去求助姐姐,姐姐又能记住什么呢?季羡林走的时候,季婉如不过两岁大小,她记得的,只是父亲的名字“季羡林”。

在季羡林赴德留学,彭德华就是季家主心骨,家中一切事宜都要靠她操持。

季羡林和彭德华感情本身就不多,对她很好,却总不像亲密无间的人一般,只是相敬如宾。

都说小别胜新婚,彭德华心中总还存着些幻想,等丈夫回来,家中一切井井有条,也许会对她多几分喜爱。

她十年如一日守着季家,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度过忙碌而又孤独的日子。

时局微妙, 社会 动荡,季羡林被困德国12年,与家中失联。

季承对于父亲的印象,只有墙壁上的一张照片,西装革履、打扮洋气,看上去一表人才。

母亲在他的成长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于他的人格形成也起到很大影响。

父亲可有可无,但母亲的苦无人能弥补。

战乱年代,彭德华一个女性艰难地撑起一个大家庭,没有人可以分担焦虑,没人可以分担思念的苦楚,没人可以承受被病痛折磨的痛苦。

一切的一切,都被年幼的季承看在眼里,隔阂一点一点形成,小到没人意识到在小男孩的心中,父亲不是父亲,而是辜负母亲的男人。

从今时今日来看,那个时代的女性大部分都是彭德华这样的女性,她只是 社会 群像中一个典型代表。

但是在小季承心中,母亲独一无二,她本不该承受这些苦难。

从古至今,似乎一个伟大的人就必须经历各种磨难,并将这种磨难隐晦地表达出来,真理与烈士被划上了等号,难道真的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而这样一种“成见”,在女性身上似乎表现得尤为明显,人们喜欢视她们为平静受难的女性典范。

就比如雕塑家卡蜜尔·克洛岱尔即便作品再优秀,但仍旧作为罗丹的情人,和家庭冷漠的牺牲品而出圈。

如此来看,彭德华无疑是个伟大的女性。

因为在她即便等待无望,仍旧在静静等待丈夫归来的时候,她的丈夫季羡林却在德国遇到心动的人。

季羡林在德国留学,写论文时遇到打字难题,经朋友介绍与伊姆加德小姐相识,就去伊姆加德家中请她帮忙打字。

在各种因素之下,博士毕业后季羡林没有立刻归家,又在德国生活了四、五年。

期间季羡林又多次请伊姆加德小姐帮他完成好几篇长论文,一来二去渐渐生出情愫。

远洋留学的大才子和年轻貌美的异国女孩,如果不知道季羡林早已成家,想必这又是一段文坛佳话。

季羡林做不出抛妻弃子的事情,但也无法放弃自己的真爱,那时的他也陷入深深纠结中。

季羡林最终还是坚守道德底线,和伊姆加德小姐发乎情止乎礼,就这样不了了之。

回国之后,即使再思念,也不曾联系过伊姆加德小姐。

季羡林回国时,季承已经十岁,孩子都是敏感的,能看出很多大人并不想他得知的事情。

母亲的终日等待,没有换回父亲一丝怜爱。他们就像最亲近的陌生人,对于这个家,季羡林始终只有责任,没有感情。

而彭德华对季羡林,妻子的义务大概也高于男女之间自然而然萌发的感情。

这样一段由父母包办婚姻,导致错爱一生的关系,不仅是对彭德华的桎梏,也是对季羡林的束缚,更是对季承童年最大的伤害。

季羡林在日记中记载:“家庭对我总是没缘的,我一看到它就讨厌。”

对于季羡林而言,大概济南并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家,那里只是他被寄养的叔父家。

这个具象的家里有他的结发妻子、亲生子女,但他抽象意义的家在文学上,在事业上,也许还是在德国。

因此,他对家人并不亲热,这大概也有童年的伤害。

父母为了季羡林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两岁就被送到叔叔家。

留学期间,又因为二战滞留在德国。等他回国的时候,母亲已经去世。

季羡林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不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童年对于亲人的遗憾,又被季羡林延续到自己的家庭。

他曾经遇到过真爱,因为家庭和责任放弃,大抵心中也会忿忿不平。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他对家庭的冷漠。

直到季承长大成人,参加工作,他也曾暗示过父亲将母亲接到北京。

但季羡林只是给出一句冷冰冰地答复:“我和你妈妈没有感情。”

季羡林在家一直沉迷学术研究,与小学学历的彭德华没有共同话题,更谈何生出感情。

文化差距难以弥补,季羡林也从未想过各退一步,试图去培养感情。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父子二人之间早已不再是隔阂,而是存在深深的鸿沟。

季承和季羡林的父子关系一直是绷紧的弦,不允许一丝弹拨。

就像一把以肋骨为柄以筋脉为弦的琵琶,只要动一下,就是伤筋动骨的痛苦。

季羡林是一个有着强烈道德心的人,一生乐善好施,为人大方,对别人总是不吝分享自己的善心。

向来一视同仁,不管是阿姨、护工、清洁员还是学生,他都平等对待,不曾有一丝偏颇。

季羡林也将自己珍藏的贵重文物、书籍捐给国家,出资建小学,向党组织捐稿费。

社会 大众了解到的就是这样无私奉献的文学泰斗季羡林。

季羡林生性节俭,不让季婉如在家洗衣服,食物坏掉才拿出来分。

孙女向他借一本《安徒生童话》,他二话不说直接拒绝。

季承只是搬走一盆花,就惹季羡林生气。

这样的季羡林让读者感到陌生,纷纷开始指责季承。

都说“子为父隐”,但季承直接将季羡林最隐私的一面揭露在公众视线之下。

《我和父亲季羡林》这本书的好坏很难评判,它具有冷铁般刺人的真实感。

每个伟人都有两面,不止季羡林如此,他不是神,他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书中记述了一个与父亲长期有隔阂,最后断绝关系的儿子,对父亲的回忆。

季羡林没有给彭德华给他和他季婉如应有的爱,所以他耿耿于怀。

但是有舍才有得,季羡林将一生心血都投入学问,他的谦和、宽容、好脾气都留给国家和 社会 。

最后层层盘剥,能留下给家庭的确实不多。纵观 历史 ,那些为人没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季承眼中的父亲对猫过分宠爱,忽略他们的感受。

那么对于一个与家人无法沟通的老人,除了猫能带给他宽慰,他去哪里寻找填补内心深处空虚的办法。

他不愿意把《安徒生童话》借给孙女,不是因为他不喜欢小孙女,爱书之人通常不会轻易把书借给别人,在爱书人看来这也是一种优点。

他其实很在乎家人的感受,不然也不会再去买一本新书送给孙女。

季承想要借相机一用,被季羡林拒绝,在他看来这是父亲对他的疏离与刻薄。

但是过一段时间,季羡林提出给季承买一部新相机。

季承囿于局中,从一个父爱缺失的孩子的眼睛出发。

站在他的角度来看这些事情,季羡林只是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

但从局外人来看,季羡林只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

季羡林这一辈子,几乎没有父母的爱,打小就寄人篱下。

喜欢的姑娘得不到,娶到的是不喜欢的姑娘。

这样阴差阳错,对于爱,想必季羡林很难体会,更何况是爱别人。

季羡林的成长经历让他懂得大爱不懂小爱,但季承是在两个伟大女性的爱下长大的,他获得小爱不懂父亲无私为国的大爱。

这也是真实的人,季承并没有否认自己的狭隘自私,或者说他比起季羡林更加自我。

季羡林对家庭也许有所亏欠,但他对国家对 社会 做到自己能做的所有,他将生命点燃照亮文化前行的道路,甘愿成为引路人。

季承因为一盆花负气离家,那时候的季羡林没有阻止,就那样放季承离去。

自此,这对父子开始常年不见面的生活。父子二人对于彼此的消息都来自于新闻或者友人的转达。

母亲彭德华去世后,季承对父亲的怨忿堆积到顶点。

季羡林要求彭德华的四万丧葬费,季承需要承担一半,季承也直接拒绝。

他认为这是父亲必须付出的,因为他对母亲的亏欠远不止这四万块钱。

但在季羡林眼里,作为儿子,这也是季承该尽的孝道。

两个人在彼此眼中皆是无情之人,无情和无情的冲突,只会两败俱伤。

父子关系彻底破裂,谁也不愿低头,都认为是对方的过错。

季承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往季羡林助理家送大量的山东斋菜,助理自己会留下一些,其余都送去给季羡林。

彼此心知肚明,但都只是沉默。

父子二人性格其实很像,刀子嘴豆腐心,只想在嘴上占个上风。

关系渐渐破冰,但却遭到人从中阻挠,两人一直无法相见。

直到季承从网络上看到《谁盗卖了季羡林的藏品》。

文中有一张配图,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张开双手,似乎讲着什么。

他再也坐不住,四处联系,希望能见到父亲,确认父亲的身体状况。

最终在2008年11月7日,73岁的季承见到父亲季羡林,时隔十三年,季承想通很多事情,季羡林也不是小气的人,都能慢慢理解对方的立场。

走进病房第一件事,季承跪在病床边,对父亲说:“您有什么要训斥我的?”

季羡林没有过多表达,只是一句过去的都过去了,让两人关系回归正常。

终归是血浓于水,再淡漠的人也无法忽视骨子里的血缘关系。

大限将至的季羡林,终于感受到儿孙绕膝的快乐。

子欲养而亲不待,季羡林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季承再一次失去父亲,只是这一次永远无法挽回。

季承从未走进季羡林内心,也许他明白这一点,但他已经懂得尊重父亲的付出。

但季羡林从小封闭住真实的自己,似乎从未敞开过心门,也许他也明白,所以在弥留之际与儿子和解。

浮华褪却,满腹经纶的国学大师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拥有七情六欲,也有一些缺点,但不完美往往才是最好的完美。




季承与父亲季羡林决裂13年,只因为母亲抱不平,父亲临终前终和解视频

相关评论:
  • 1524460533270岁娶30岁保姆,和儿子13年不见,为何诞下一子后,父子关系缓和了?
    冉侵昆季承对外都常用“季先生”来称呼父亲,这不仅仅是表面疏远,更是内心疙瘩,后来的一件事,险些让两人决裂,季羡林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季羡林也犯了所有父母都犯的错,他没有询问季承的意见。而季承的母亲也同意这桩婚事,季承不想让母亲伤心,便同意了,1963年,季承有了自己的儿女,...

  • 15244605332季羡林和季承有什么矛盾?
    冉侵昆在位于中关村的李政道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在此兼职的73岁的季承准备开始工作。办公室正面的墙上挂着季羡林的亲笔“和谐”字幅,但是近来,季承却陷入了一种并不很和谐的局面。因“季羡林字画被盗”事件,季承成为媒体瞩目的人物,其与父亲季羡林的关系也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但在季承看来,所谓“13年父子...

  • 15244605332季承季羡林之子
    冉侵昆他曾担任过公司高管,专注于和平利用原子能,从1995年起在李政道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兼职。季承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方面,他与第一任妻子于1959年结婚,后离婚并与保姆马晓琴结婚,有子女在国内外。季承与父亲季羡林的关系复杂,尽管季羡林是国学大师,但季承自小与父亲关系冷淡,13年未见,直到2008年才得以重逢...

  • 15244605332谁有季羡林儿子季承的资料愈详细愈好
    冉侵昆季羡林的儿子季承今年已经73岁了,现在位于中关村的李政道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兼职。在舆论看来,季承是悲剧性人物,因受阻挠,13年未能见到父亲。北大也因此成为网络舆论的众矢之的。2004年,季承和原来的妻子离婚。同年,季承与曾经照顾季老、小自己将近40岁的保姆结婚。2008年,老来得子,是一个小男孩...

  • 15244605332他是季羡林之子,69岁迎娶小40岁保姆,老来得子后,与父亲关系怎样?
    冉侵昆2004年,季承和前妻解除了婚姻关系,在七十岁这年迎娶了比自己小四十岁的马晓琴,在当时还引起了一番非议。不过,两人并没有受外界影响,过上了恩爱的生活。三年后,马晓琴诞下一子,乐坏了古稀之年的季承。5、相隔13年,父子终重逢 随着季承儿子的到来,也让13年以来,从未相见的季羡林和季承...

  • 15244605332我的父亲季羡林 阅读答案
    冉侵昆我出生于1935年5月,当年8月父亲就去了德国。小时候,常以为自己没有爸爸,还为此遭到小伙伴的嘲笑。家里人常指着墙上一幅照片,说那就是爸爸。长到11岁,才和回国的父亲见上面。父子间的疏离,他心里是明白的,心知肚明。我的名字季承,是自己取的。原名季延宗,是祖父给取的,寓意香火繁茂。但...

  • 15244605332季羡林遇到挫折后怎么做的
    冉侵昆”一年前以话题太漫长为由避而不谈父子恩怨的季承,一年后却在新书中调侃起父亲在女人身上栽的跟头。 然而这种“钱钟书”式的俏皮话,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中并不多见。这位已经75岁的老人,用近乎残忍的笔触,剖析自己的父亲,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只...

  • 15244605332如何评价季羡林?
    冉侵昆然而,他的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他关爱动物超过家人,13年未与家人团聚,这表现出他的情感疏离。他的无情被作者解读为缺乏安全感,对小爱的忽视可能源于童年经历的缺失。季羡林在道德上被视为君子,爱护书籍的高尚品质让人钦佩,但他的行为在儿子季承眼中却显得冷淡无情。季羡林对家庭的情感是理性的,他对...

  • 15244605332季羡林的儿子因为什么和他闹矛盾?
    冉侵昆父子决裂,发生在1995年春季承母亲病重期间。当时,季承和父亲闹了家庭矛盾,两个人在气头上都说了一些狠话,双方连面也不肯见了。对于家庭中的事务,季承不愿意再提及。他一再强调,亲情胜过任何是非,父子相见,过去的事情都烟消云散了。“这里面有父亲的责任,有我的责任,也有其他人的责任。”季...

  • 15244605332季羡林日记为什么会引争议?
    冉侵昆回答:季羡林介绍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