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好的标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有没有语文老师知道评判一类文的标准,文章结构怎么样招老师喜欢(我文笔想象力都不错就是掌握不好结构)~

一类文的标准:
一、符合文章体裁,格式要求。
二、符合字数要求。
三、中心思想突出,明确。
四、叙事清楚,条理明确;论点鲜明,论据充足有力。
四、书写工整,语言生动活泼,巧用各种修辞手法。
文章结构上,以三段或四段为宜,不宜太多,另外,要重在写好开头和结尾,能给评卷者从始至终有一个“好”的感觉。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下面,我从想象力和文学性的标准来做一下评价:

1,三体在想象力方面,可谓在世界科幻史上都是顶尖的。科幻小说最开始号称点子文学,一个出色的点子可以撑起整个故事而三体三部曲中有无数亮瞎了的经典创意,比如第一部出现的三体世界的恒纪元和乱纪元,比如第二部的黑暗森林理论、水滴、面壁计划和破壁人,第三部更是充满了各种令人拍案叫绝的点子。
就故事尺度来说,第一部是在地球上,第二部上升到两个文明间的碰撞,第三部达到整个宇宙的高度,确实宏大。在想象力和点子这两方面,三体在世界其他科幻经典面前也有有骄傲的资本。

2,文学性。三体三部曲明显感觉就是人物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轻重分明,故事叙述流畅,各种亮点都分别有序展现出来。我独立之后,有“想法很棒,写的很好,好的点子多多”的感觉。阅读《三体》系列,除了在其中仍然能体味到一些传统的科幻作品的风格之外,又可以带来一种像阅读那些出色的商业通俗小说时会感受到的快感。而且,会为作者超越常人的想象力而叫绝,也很欣赏作者的思考,以及其中部分的思想。这个小说系列的可读性,就其情节展开的精彩度来说,作为其基础的,恰恰是作者惊人而且超越常人的想象力。
在这个小说系列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对于多种科学知识的了解、利用与合乎科幻逻辑的外推幻想。刘慈欣的文笔驾驭中篇小说感觉正合适,流浪地球、乡村教师、赡养人类都是优秀的作品,

总体而言,三体在国内算是科幻小说的巅峰,这点不必说。放在世界科幻里,也算是优秀的杰作,可算是一流。

怎么样叫做好文笔?不妨搬来古人现成的答案,见《菜根谭》第二卷:“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有恰好。”——文章做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只是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这不禁让人想到另外一句话,叫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的好文章,无需太多修饰,无需堆砌辞藻,无需玩弄“写作技巧”,只是“天然”而已。
看看唐诗中的很多名篇,哪怕是读给文盲来听,也能听得懂: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王维《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些诗句,文笔够好吧?可是明白如话,不事雕琢。
好文笔是怎么来的?
首先,好文笔的背后,是“思想”。 古人说“文以载道”,思想是文字的筋骨和灵魂。文章只是形式,是传达思想的工具和媒介,人们真正要读的是文章背后的内容。如果一个人的思路不清晰,想要说什么自己都不明不白,纵使他把天下的好文章都倒背如流,恐怕文笔也好不起来。孟子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稀里糊涂,却想让别人明白,这是违背逻辑的不可能的事情。好比老师上课,愚笨的老师可能讲了半天,都说不到点子上,而聪明的老师,三言两语就能让学生听懂。
其次,好文笔需要一定的语文功底。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时,一句话,一个意思,会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中只有一个最适合。如果腹中空空,语言积累不够,词汇量少,表达的余地就少,自然就会捉襟见肘,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连自己都不会满意。
这里有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就是一个人的语文功底越深厚,他的文章用字反而越简单,简单到让人很难找到一个所谓华丽的辞藻。而越是外行和新手,越喜欢弄许多“优美”的词语,觉得这样才是好文章。
举例来说,民国的文学大师很多,而只有鲁迅能够脱颖而出,文名经久不衰,延续至今。但鲁迅的文笔一点都不华丽。如果仅以华丽为标准,像郁达夫、梁实秋、徐志摩等人,都胜过鲁迅许多。可是,如果要比谁的学问更深、文学修养更高,大概就非鲁迅莫属了。
当代也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年明月。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之所以获得空前的成功,一是得益于他对历史有独到的见解,二是得益于他深厚的古文根基。他初中就能通读二十四史原著。可是你再看他作品的用语,都是极其通俗,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古文根底很深的作者,闻不到一点那种食古不化的酸腐气。 《明朝那些事儿》问世之后,跟风之作甚多,但没有一个能够与之匹敌

1.要契合作品题材、走向、风格
既然要“驾驭故事”,那首先就要充分了解你的故事,因为不同题材、不同内容乃至不同目标读者下的故事,都各有更适合的文字处理方法。

举个栗子,有些作者很想尝试第一人称的写法,但是写出来的有些读者却不容易代入,原因可能就是第一人称非常私人化,不太契合你的故事类型~如果你是饶雪漫风的校园青春故事,可能就更适合,但其他类型的,可能就要多费点思量啦~

而写惯第一人称的人,写作时往往会遇到视角切换的问题,或者努力调整了视角,情绪依旧是第一人称的,这就是不合适啦。

微虐的古风言情,婉约绮丽的措辞和景物描写就相得益彰;女强的现代职场,更适合快节奏的犀利行文;萌宠甜文,可以多来点短句和段子……

这些看起来是常识,但写惯某种风格,想要尝试其他类型、风格的故事时,还是要适应转变的过程的。就像写惯了校园甜文,要换成都市爱情,也得在措辞和人物描写上更新下呢~

2.所谓节奏感——适当运用长短句
我们也总是听到有喜欢写作的朋友说“这个作家的文字节奏感特别好”,简而言之,就是说几句话、几段话之间的搭配、组合效果很好,读出来有一种非常协调的乐感,不会觉得拖沓,而是很有回味。

再往高了说,不仅能清楚地传达出故事信息,还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情绪,甚至让读者还能感受到作者的某种情绪。

具体来说,文字节奏能通过句式,修辞来营造和调整。一般来说,长句显急,短句则缓;长句+短句的形式会让人收放自如,读了较长时间也不觉得累。具体要根据情节进展、人物心境来选择长短句,但一味用短句(现在一味用长句的现象比较少)也会显得单调,所以还是要搭配着来。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纳博科夫《洛丽塔》
查令克洛斯街上的书店一直开到六点。六点之前他有个地方可去。在那以后他将飘荡在星期六夜晚寻欢作乐的人群之中。在一段时间里他可以跟随着人流,假装他也在寻欢,假装他有地方可去,和人有约会;但是最后他将不得不放弃,搭火车回到牌楼路车站和冷清的房间里去。
——库切《青春》

前一个例子都是短句,读起来很干脆,人物的情绪也比较平静;后一个开始是两个不算太长的长句,传达出人物的沉重感,后面两句长句+短句,更舒缓一些,一下子节奏放缓了。(

3.详略得当太重要
敲黑板,这个真的很重要!审文时一大半让人头脑发昏的都是不分详略的!

具体就是:不知道什么地方该具体渲染,什么地方该一笔带过,什么地方该用这样一句话就简单交代清楚了~

这其实就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了,要“驾驭故事”,不就得分清故事的轻重吗?

跟主线息息相关、有明显推动作用的人和事,就详写,否则就略。

4.过渡自然请看例
这个问题已经有好几个大大弹窗研习君了, 咳咳,沉吟几月发现还是得来点实战,请看下文:

A努力动了动手指,没想到还能动弹。这令他有些吃惊,于是越发小心的试探起四肢,胳膊能伸展,没什么大问题,腿也有知觉,应该没断。(开场,写的是人最基本的感觉。)
他不禁有点不幸中万幸的感觉,毕竟当时那场车祸实在是太骇人了。(承上启下句。引出下文车祸。)
虽然只是一瞥,但他敢肯定开车的那个少年还未成年,车型是阿斯顿-马丁VANQUISHI,007詹姆士邦德开的那款。
不过他也只看清这些。因为下一秒他就被那个飙车少年给撞翻了。身体高高抛在空中,那种剧烈的撞击疼得他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劫后余生的惊喜过后,就是渐渐的淡然了。(车祸不是重点,交代清楚后,马上又转回主角自身上,过渡很自然!)
他的人生还得继续。A三十几岁,在十多年来的演艺生涯中,已经尽了全部的努力。但有人上天眷顾,平步青云,能够得到大导演的赏识,评审的认同,各个奖项的小金人垂手可得,大放光彩,比如,现任影帝——B。
而有的人却怎么也得不到那么好的机遇。就像,A。 说起来A跟B当年还是一同进入培训班,一同出道的。(从自身引出另一个人,通过对比手法干净利落地交代两个人之间的落差,最后又回到主角自身,过渡自然!)

你是否从上面的例子得到了一些启发?

其实关键就是,紧跟主角和主线,从主角的经历、思绪,或者某件物事(细节)出发,(对比)引出某个次要人物/情节,但最后一定要回到主角、主情节上。

文爱好的标准太宽泛了,建议多看一些书,慢慢积累。只能指出一个误区,就是不要认为辞藻华丽就是好,文笔的成熟在于整体的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刻意堆砌没好处

好文笔,要有适当用词,切不可随意乱用词。还有读起来要流畅,切忌长长一句话没有标点,这样读者读起来会累死的(可以写完自己读读)。对文言文没有十足把握的话,还是写白话文。好文笔读起来还要有意境,比如旁白是不可缺少的(有时比动作,对话还重要)。树造人物形象要丰满,有血有肉,这点可以读一下鲁迅等人的文章。


文笔好的标准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