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余光中的简介

来自:百韵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余秋雨与余光中都是谁呀?~

  余光中,原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於南京。在四川读中学,曾在厦门大学外文系读了半年,1950年到台囘湾,进入台囘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先後任编译官及教职。1958年到美国进囘修,参加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第二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回台囘湾教书,先後任教於师范大学、政囘治大学,期间二度赴美任多家大学客座教席。1972年任政囘治大学西洋语文学系教授兼主囘任。1974年到香囘港任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58年回台囘湾,在高囘雄中山大学任教授及讲囘座教授,有六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活跃於文学界,经常演讲,担任文学奖评审,也多次获得文学奖,包括吴三连奖、中囘国时囘报、国囘家文艺奖、金鼎奖。多年来参与中囘华民国笔会之工作,并担任会长。多次应邀到中囘国大囘陆演讲、访问。其著、译共计四十多种。余光中诗文双璧,是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作家。他是学院诗人,一生追求诗艺的提升。早在1967年,余光中在《五陵少年》的自序中,就宣称自己是「艺术的多妻主囘义者」。「艺术的多妻主囘义者」可理解为「艺术的多美主囘义者」。在长达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以近一千首诗,为「多妻多美」的信念下了完美的演绎。
  余光中著作目录
  1、 诗集
  《舟子的悲歌》,野风,1952。
  《蓝色的羽毛》,蓝星诗社,1954。
  《钟乳石》,中外画报,1960。
  《万圣节》,蓝星诗社,1960。
  《莲的联想》,文星,19⑥4。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囘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⑨81)》,洪范,1⑨81。
  《隔水观音》,洪范,1⑨83。
  《紫荆赋》,洪范,1⑨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囘行无阻》,九歌,19⑨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⑨82-19⑨8)》,洪范,19⑨8。
  《高楼对海》,九歌,2000。
  2、 散文及文艺批囘评文集
  《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
  《掌上雨》,文星,19⑥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⑨8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⑨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⑨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⑨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⑨8。
  3、 翻译
  《梵谷传》,重光文艺,1957。
  《老人和大海》,重光文艺,1957。
  《英诗译注》,文星,1960。
  《美国诗选》,今日世界,1961。
  《英美现代诗选》,学囘生,1968。
  《录事巴托比》,今日世界,1972。
  《不可儿戏》,大地,1⑨84。
  《土耳其现代诗选》,林白,1⑨84。
  《温夫人的扇子》,大地,1992。
  《守夜人》,九歌,1992。
  《理想丈夫》,大地,1995。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大囘陆著名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曾任上囘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毕业于上囘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并曾获“国囘家级突出贡献专囘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事实上,要谈论余秋雨在中囘国文化界的地位,真是谈何容易。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囘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
  主要作品学术论文:
  1.戏剧理论史稿
  2.戏剧审美心理学
  3.中囘国戏剧文化史述
  4.艺术创造工程
  5.笛声何处
  散文集:
  1.文化苦旅
  2.山居笔记
  3.霜冷长河
  4.千年一叹
  5.行者无疆
  6.笛声何处
  回忆录:
  1.借我一生选集:
  1.余秋雨人生哲言
  2.出走十五年
  3.晨雨初听
  4.余秋雨简要读本
  5.心中之旅
  6.中囘国之旅
  7.非亚之旅
  8.欧洲之旅
  9.文明的碎片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生于南京,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

扩展资料
余光中生于中国江苏南京,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但是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曾自言:“大陆(中国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诗人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61年,两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补。作家张晓风曾形容,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余光中

  余秋雨,浙江馀姚人,大陆著名美学家和作家,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事实上,要谈论余秋雨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真是谈何容易。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

  就以其《文化苦旅》为例,当中一篇《沙原隐泉》,仅两千五百字,纯粹写景和抒情的散文,却写得如诗如画。此文主要内容是作者在敦湟县内沙漠地上,独自一人爬人沙山,然后又下山欣赏一湾清泉的过程和所见所感。文中,余秋雨是如此描绘沙山之美:“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在美学家和作家的笔下,“光”、“影”、“线条”不再是一些只纯是理论没有生命的字词,而是能感应作者内心深处的字眼。

  至于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亦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其学术可见一二。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微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灿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余秋雨 简介

余秋雨,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博士点评审组专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荣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学术著作获文化部系统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所著《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排行榜前列。为考察人类各大古文明遗迹亲身穿越当前世界上很多危险地区,被国际传媒称为“当今走得最远的文化行者”。

最新推出的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首次披露许多自己的人生历程。

余秋雨这部书的写作始于去年,初稿成于今年三四月间,整部书分为五个部分。“余秋雨表示写这部作品与其父辞世有关。父亲故去后,家人打开他紧锁的私人抽屉,他发现显示父亲内心世界的文字资料,与他们所了解的父亲不同,这使余秋雨有种感悟,进而决定创作一部追忆往事、记录生活的作品。”据悉,该作品第一部分写自己的童年到上大学的经历,其中写到自己的祖父辈、父母及其小时候与上海的关系;第二部分10万余字是其在“文革”中的经历,首次回应被提到的《朝霞》事件及与当时的“上海市委写作组”的关系,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否认自己为“石一歌”成员;第三部分是余秋雨当戏剧院长的一些事情;第四、第五部分写了他写作文化苦旅、山居岁月、千禧之旅的历程。

《借我一生》被余秋雨自定义为“记忆文学”。“他说这不是长篇小说、不是回忆录,也不是自传,而是用了更接近小说的文笔,叙说自己记忆中的事情。”

余光中简介
新京报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四川读中学,后来在金陵大学与厦门大学就学,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9年获爱奥华大学硕士。曾任台湾师范大学与政治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并以富尔布莱特访问教授身份,在美国讲学四年。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迄今,在高雄市中山大学外文系任教,并担任文学院长6年。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大陆著名美学家和作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事实上,要谈论余秋雨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真是谈何容易。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

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就以其《文化苦旅》为例,当中一篇《沙原隐泉》,仅两千五百字,纯粹写景和抒情的散文,却写得如诗如画。此文主要内容是作者在敦湟县内沙漠地上,独自一人爬人沙山,然后又下山欣赏一湾清泉的过程和所见所感。文中,余秋雨是如此描绘沙山之美:“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在美学家和作家的笔下,“光”、“影”、“线条”不再是一些只纯是理论没有生命的字词,而是能感应作者内心深处的字眼。

至于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亦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其学术可见一二。

秋雨作品:

1.戏剧理论史稿

2.戏剧审美心理学

3.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4.艺术创造工程

5.文化苦旅

6.山居笔记

7.霜冷长河

8.千年一叹

9.行者无疆

10.笛声何处

11.借我一生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 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 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 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 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 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 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 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 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微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灿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年代】:现当代

【作者】:余光中

【作品】:乡愁

【内容】: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秋雨,,余光中的简介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