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大学生上网成瘾问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如今网络成瘾的社会现象~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简称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有台湾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
国外学者Grohol认为,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是成瘾阶段,新用户往往采用完全沉溺于其中的方式,来使自己适应新环境;第二阶段是觉醒阶段,用户开始减少互联网的使用;第三阶段是平衡阶段,此时用户进入了正常的互联网使用状态。他认为,那些被互联网“俘获”的人主要是不能顺利度过第一阶段,需要他人帮助进入第三阶段。而对于一个已经度过第一阶段并进入第三阶段的网络“老手”,也仍然有可能出现滥用,例如他想寻找更有吸引力的聊天室、新闻组或Web站点等。
  网络成瘾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计算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标准明确了网络成瘾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网络成瘾的概念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有些反对者认为,“成瘾”这一术语是指有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是用于摄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麻醉药的行为,比如吸毒等,而网络用户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对化学物质的依赖。也有人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被心理学家和研究者夸大的说法,“他们把人们在网络上花很多时间看作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在阅读、看电视和工作上也花很多时间,并因此忽略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却没有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成瘾。” 无论学术界如何争论,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这一行为已经存在,并严重影响到网民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症状描述: ***,200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但在本科学习阶段初未能达到自我期望,但在网络游戏技术上进步很快,在游戏中找到满足感,一段时间之后,对网络的使用和游戏有强烈的渴求和冲动感,与同学交流减少、性格变得内向、时有自卑感、、情绪低落、甚至与家长对抗、对数学知识体育运动和其他事物兴趣下降等精神心理问题,并经常逃课,彻夜不归。经同学和班主任劝告,一段时间内停止网络游戏,但出现周身不适、心烦易乱、易激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反应,后又再次沉迷网络和游戏,网络已经成为其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问题诊断:互联网成为人们日益依赖的现代化工具,它大大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如一些互联网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沉溺于游戏,影响到学习和工作,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突发死亡。Goldberg最早提出了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Young把IAD定义为一种没有麻醉作用的冲动控制障碍,是一种类似于强迫性赌博的强迫行为[1]。学生网络成瘾有一定的心理机制,与其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能力特征、固有人格缺陷、自我同一性混乱等有一定关系[2]。根据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习理论,我认为,网络成瘾行为是由于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使用网络的行为被不断强化直到自我所不能控制时,所产生的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教材相关陈述:行为学习理论中,斯金纳强化理论指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3]。从这个方面分析,大学生从热爱学习到网络成瘾就是对学习的热情不断减弱,而对网络不断强化而逐渐行成的。大学生身体和心理日渐成熟,对新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并且容易接受新事物;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但自制力相对较弱,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易产生挫折感,渴望他人的认同,难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由普马克原理,在强化时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不喜爱的活动[3]。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有优秀的成绩,从成绩上易到到满足感也容易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同。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相对于从学习成绩中所得到的满足感和被认同感是低频活动强化物,也就是对优秀的高中生来说,他们的优秀成绩往往可以去强化他们参与他们的学习过程。但是进入大学之后,面对的都是同样优秀的人,在学习中如果不加倍努力,很可能就会在竞争激烈的团体中一落千丈,在学习成绩中找不到原本的满足感也难以得到同样优秀的同学的认同,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相对于从学习成绩中所得到的满足感和被认同感是高频的活动强化物,如果心态不好,就会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逐渐淡化。而网络中信息丰富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在这样一个虚拟环境中,人易于体例到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较少地承担社会责任,压力较小,容易得到快乐和满足,并希望重复获得此种满足。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网络游戏的易于得到满足性等特点,易于网络成瘾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所受到的强化远远超过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所得到的满足感,超过了逃课的羞耻感,那么沉溺于网络的行为就会一次次受到强化。如果这种重复行为不能得到控制直到失控程度时,网络成瘾现象便随之产生了。相关研究简述:青少年被普遍认为是因特网的主要使用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形为和那些酗酒和药物成瘾以及病态赌博形为相似[4,5,6]。网络成瘾行为具有成瘾形为的共性,可以采取治疗其它不正常行为类似的措施来干预网络成瘾行为。网络成瘾可以对社会、职业、学历、婚姻和人际关系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7,8,9],网络成瘾也可能是导致攻击行为一个因素[17]。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会导致日常的生活规律被打破,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更严重者可导致猝死[20];情感和人格上,Turkle[21]的研究表明学生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会焦虑。让被干预者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巨大危害,对认知疗法提供指导。网络成瘾的网除因素包括男性、习惯性不吃早餐,心理不健康、缺少社会支持和焦虑的人格特征等[10]。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性别差异、生活习惯、家庭和社会支持以及心态等,对各个被干预者实例建立适合被干预者的干预方案提供了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认知心理学里
可以这样认为,人做什么事,都是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带一些快乐的事情去做,或是他自己假设做这个事情可以为自己带来快感。这是欲望根本出现点,就是自己内心认知到某件事情经过自己处得,会得到快乐。
瘾,指的就是经常性重复做一件事情并带来相对其快乐的事情,并形成自己无法逃避,无法约束性去停止进行。网瘾,烟瘾,赌瘾,棋瘾等等。
人也是动物,也精神类的动物。是靠精神感受来指行动活动内容、活动项目。所以想消除瘾,可以使用强制限制其活动内容,也可以提示性、介意性其它活动一些快乐,来抵消瘾类活动内容时间与精力,带来精神感受。
特别是某人活动内容较少,特别精神娱乐项目活动较少,容易迷上一些瘾类活动。
由于互联网特点性,包含了多种娱乐项目,如聊天,游戏,听歌,看电影等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当一个人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就可能转向其它的途径来满足,如果这种途径能够源源不断的满足他的需要,那么他就对这种东西上瘾了!

用能量投注理论来说,人的能量是守恒的,由于其他方面的欠缺从而在网络上投注了自己的能量,从而成瘾

他们想要用虚拟的网络世界逃避现实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尤其是艰难的成熟历程),其中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的人更加的不想对自己负责任。
总之,从本质上来讲,他们是一群在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成长历程等的影响下不自爱的人。

上网成瘾和干什么其他的成瘾道理是一样的,找着一个东西来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满意

行为学的理论可以用一下


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大学生上网成瘾问题视频

相关评论:
  • 19753926107大学生学习心理学有什么作用吗?
    尤郑王在工作和实际生活中可以用到 心理学理论研究中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指导我们的工作。应用心理学就大多是以直接的方式来参与工作。因为人们的心理都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了解人的心理就可以更好的管理生活和工作。人际交往,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这些将要去当老师的大学生可以利用教育...

  • 19753926107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为何采用心理学理论进行评论?
    尤郑王在大学新生系列丛书中,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并非孤立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术语的含义,如"精神分析",它旨在通过理解人的精神机制,帮助那些因潜藏情感困扰而困扰的人。对于这个概念的精确解释将在第一章中深入探讨,以确保读者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章节开头会着重于澄清"文本"的含义,这里的文本并非...

  • 19753926107大学生逃课现象可以用什么理论解释?
    尤郑王大学生逃课现象可以用什么理论解释? 首先是心理学理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拘束于课堂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收获,还不如做想做的事。 其次是社会学理论,现如今,大学生逃课已然是普遍现象,屡禁不止,虽然明白逃课在思想道德上讲不好,但还是义无反顾。 另外,也可以用管理学理论,其一是学校管理不合理,...

  • 19753926107解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理论有哪些视角
    尤郑王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理论有心理学视角、社会学视角、教育学视角、生理学视角、行为学视角。1、心理学视角: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2、社会学视角:从社会化和家庭社会支持等方面研究大学生成长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

  • 19753926107请结合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发展和培养自我同一...
    尤郑王即反应统一性获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青少年往往做出了比较自觉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理想信念的决定。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我统一性呢?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信仰以及活动经验,形成对自己统一的印象。 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分化当中。明确自己所想,而不是盲目的听从。

  • 19753926107自学心理学入门书籍 心理学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尤郑王[摘要] 运用心理学理论管理学校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是由学校管理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学校管理的基本过程包括目标的确定,制度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检查与考核的实行以及总结和奖惩等。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去考察、研究与指导学校管理过程,能使学校管理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学校管理;管...

  • 19753926107大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原理改善人际关系
    尤郑王在社会心理学上,人际交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 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 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 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1、人际交往时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的交往是人的一...

  • 19753926107心理学自我意识理论,给一篇范文。
    尤郑王(3)建立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内部的调节机制,它通常能对人的焦虑、自卑、痛苦等消极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因此,当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应该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正确地面对困难,并且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参考文献:[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概论[M].西安...

  • 19753926107什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
    尤郑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型。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快速发展的阶段和社会环境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 19753926107我对大学生心理学的看法 人际交往 适应新环境
    尤郑王对于生理、心理和思想意识正处于逐步成熟的大学生而言,较之以往任何年龄阶段,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是多样化的,这里仅就适应、人际交往、神经症问题等几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个人角色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