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的城市历史资料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海阳的历史~

“海阳”这个近海产大蟹的地名最早见于历史文献是《周书》,这一点是所有现代历史研究者的共识。“海阳”一词出现于公元前1115-1091年。
  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前)首封异姓侯时,梅鋗部下的摇毋余等四位越将分别被封为海阳齐信侯、贳齐合侯、终陵齐侯和煑枣端侯。海阳这个封国(县)自摇毋余起,传了昭襄、建、省共四代57年。《前汉书》卷十六�6�1表第四《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记为“海阳齐信侯”。这样的表述说明“海阳”是封地的县名,“齐信侯”是侯名。
  《水经注》第220页有:“《地理志》曰:缓虚水与封大水皆南入海。新河又东与素河会,谓之白水口。水出令支县之蓝山,南合新河;又东南入海。新河又东至九濄口,枝分南注海。新河又东迳海阳县故城南,汉高祖六年,封摇毋馀为侯国,《魏土地记》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阳城者也”
  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前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辽西郡海阳县条下的小字注全文是:“龙鲜水东入封大水。封大水、缓虚水皆南入海。有盐官。”同属辽西郡的令支县条下的小字注全文是:“有孤竹城。莽曰令氏亭。应劭曰故伯夷国,今有令支城。令音铃。孟康曰支音秪。师古曰令又音郎定反。”(古代的伯夷在山东)
  《史记》卷十八�6�1年表第五《高祖功臣侯年表》“海阳”条载: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三月庚子日对东越族的摇毋余“以越队将从破秦,入汉(中),定三秦,以都尉击项羽。封(海阳)1800户。”
  海阳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已是封县建制,而史载:“(高祖)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
  饶宗颐总纂的《潮州志》记载:“海阳山去城20里,南望大洋,晋建县于山麓。”又记述:“海阳山在凤山之东,与竹竿山接,下则晋初建县,其在此乎?”
  《元和郡县图志》。它也是以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大簿规划的十道为纲领,配合当时的四十七镇,分镇记载府、州与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的方里,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
  其海阳县条记载:“海阳县,……本汉揭阳县地,晋于此立海阳县,属义安郡。隋开皇……十一年置潮州,又立海阳县以属焉。……凤凰山,在县北140里。大海,在县东南113里。西津驿,在县西6里。”
  有记“海阳”这个地名的最早的古籍文献是《周书》,
  西汉高祖六年封了一个海阳齐信侯 ,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的记海阳县属辽西郡,
   山东海阳历史沿革
  汉设观阳县,明置大嵩卫。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海阳县,因地处黄海之北而得名。据《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
  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属胶东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东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道废,直属山东省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后,属山东省第七督察专员公署和鲁东行署。
  1941年4月9日,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山东省胶东区东海专署。1945年5月属中海专署。同年9月裁中海专署,复属东海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属文登专署,1956年属莱阳专署。1958年10月属烟台专署(后改称烟台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改属烟台市。
  1996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民行批[1996]27号文批复,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县级),仍属烟台市。
  1994年4月22日,撤销海阳县留格庄乡、大阎家乡,设立留格庄镇、大阎家镇。1994年9月29日,撤销海阳县二十里店乡、辛安乡,设立二十里店镇、辛安镇。
  1995年9月27日,撤销海阳县南城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东村镇。撤销海阳县战场泊乡,将原战场泊乡的战场泊、李家岭、西楼子、东楼子、林山、璋夼、台城、东庄、择善、山角、三宝沙、油房沟、下十字夼、上十字夼等14个自然村划归郭城镇。将原战场泊乡的北姜格庄、周家沟、现子口、倪格庄、湖西等5个自然村划归发城镇。将原战场泊乡的庙后、宅家夼、当道、程家庄等4个自然村划归高家乡。撤销海阳县黄崖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泉水头乡。将泉水头乡的梁家庄、榆山夼、西土堆头等3个自然村划归北埠后乡,将泉水头乡的陶家沟、西拴马岛、上涝泊、东拴马岛、西乐畎、刘家疃、东刘家疃、锁子前、清泉夼、下涝泊等10个自然村划归朱保乡,将泉水头乡的李家疃、落叶山后、下虎龙头、苗家沟、上虎龙头、中虎龙头、西金 、大金 等8个自然村划归小纪镇。
  1997年1月29日,将海阳市小纪镇的荷叶山后、李家疃、下虎龙头、上虎龙头、中虎龙头、西金�、苗家沟、大金�8个自然村划归泉水头乡;将高家乡的庙后、当道、程家庄、宅家夼4个自然村划归郭城镇(鲁政函民字[1997]6号)。
  2000年12月19日,撤销山西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徐家店镇;撤销北埠后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发城镇;撤销泉水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小纪镇;撤销赵疃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行村镇;撤销大辛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留格庄镇;撤销大山所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辛安镇;撤销高家乡、朱吴乡,以原高家乡、朱吴乡行政区域设立朱吴镇,镇人民政府驻原朱吴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东村镇,分别设立方圆街道办事处和东村街道办事处,将原东村镇的里口等40个村划归方圆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海阳路145号;将原东村镇的闫家庄等37个村划归东村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海阳路31号(鲁政函民字[2000]85号)。
  2001年,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辖12个镇、2个办事处、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732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6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5万人。
  2002年,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辖12个镇、2个办事处、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732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67.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7万人。
  2003年,撤销凤城镇,以原凤城镇行政区域设立凤城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凤城镇人民政府驻地(鲁政函民字[2003]9号)(海阳市人民政府2003年5月8日 海政发[2003]34号)。2003年,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辖东村、方圆、凤城3个街道办事处及徐家店、发城、小纪、行村、留格、辛安、朱吴、郭城、二十里店、大闫家、盘石店11个镇,3个区。共有732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67.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4万人。

海阳市因地处黄海之北而得名。据《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汉设观阳县,明置大嵩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御倭患,在张家庄等渔村建起一座卫城,因处嵩山之阳,故名大嵩卫。卫城周八里,有居民五六百户,壕外土悉属莱阳县地。清雍正年间,河东总督王士俊清理封疆,奏请裁卫设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批准裁大嵩卫设海阳县,西以莱阳县三驾山为界,西北以莱阳县平兰社为界,北以栖霞县水头村为界,东以宁海州崮山为界。将莱阳县行村、林寺、嵩山三乡及宁海州乳山乡和普济、兴善两社归并海阳。因县地处于黄海之北,故名“海阳”。 1984年4月,改公社为乡镇,全县辖留格庄、朱吴、辛安、大山所、二十里店、大阎家、高家、黄崖、山西头、战场泊、北埠后、泉水头、赵疃、南城阳等14个乡及东村、凤城、大辛家、郭城、盘石店、发城、徐家店、小纪、行村等9个镇。大队改称村。1994年4月22日,撤销留格庄乡、大阎家乡,设立留格庄镇、大阎家镇。1994年9月29日,撤销二十里店乡、辛安乡,设立二十里店镇、辛安镇。1995年9月27日,撤销南城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东村镇;撤销战场泊乡,将原战场泊乡的战场泊、李家岭、西楼子、东楼子、林山、璋夼、台城、东庄、择善、山角、三宝沙、油房沟、下十字夼、上十字夼等14个自然村划归郭城镇,市政府驻东村镇。2000年底,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总人口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万人。辖13个镇、7个乡、1个区,732个行政村。2001年底,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总人口6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5万人,辖2个街道、12个镇、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732个行政村。2002年8月,成立碧城工业区,为中共海阳市委、海阳市政府派出机构。2002年底,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总人口67.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7万人,辖2个街道、12个镇,732个行政村。2003年底,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总人口67.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4万人,辖东村、方圆、凤城3个街道及徐家店、发城、小纪、行村、留格店、辛安、朱吴、郭城、二十里店、大闫家、盘石店11个镇,3个区(海阳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碧城工业区),共有732个行政村。2007年底,总面积1887平方千米。总人口66.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46.9%。少数民族23个,661人。辖3个街道、11个镇:方圆街道、东村街道、凤城街道、留格店镇、盘石店镇、郭城镇、徐家店镇、发城镇、小纪镇、行村镇、辛安镇、二十里店镇、大阎家镇、朱吴镇,共有732个行政村。2011年7月4日,《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阎家镇设立龙山街道的通知》(海政发[2011]52号):经报请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市政府决定撤销大阎家镇,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龙山街道,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大阎家镇人民政府驻地。调整后,全市辖4个街道、10个镇:方圆街道、东村街道、凤城街道、龙山街道、留格店镇、盘石店镇、郭城镇、徐家店镇、发城镇、小纪镇、行村镇、辛安镇、二十里店镇、朱吴镇。 海阳市境内岩性主要分布着中生界沉积岩和中生代燕山期的岩浆岩。构造以北东向50左右的断裂为主。地层产状断裂的破坏,基本呈单斜出现或平缓的波状褶曲,褶皱不甚发育。构造以断裂为主,以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控制着地层和岩浆岩的分布。境内岩浆岩较为发育,除少量小岩体及基性脉岩外,主要是中酸性岩浆岩,尤以招虎山岩体为著。它东起招虎山以东的乳山县,向西延伸到小纪,并在赵家一带断续分布,大致呈北东向。此岩体为一深成岩,岩性分为:似斑状花岗闪长闪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和上侏罗系呈侵入接触关系,沿接触带有蚀变与烘烤现象。此岩体为中生代燕山期的产物。 海阳为低山丘陵区。北部徐家店、郭城、山西头等乡镇,山低坡陡,丘陵势缓,间有河谷平原,平均海拔140米;中部战场泊、朱吴、高家、盘石店等乡镇及东村镇、南城阳乡北部,以招虎山脉为主体,形成境内屋脊,平均海拔174米;西部发城、小纪、北埠后、泉水头、黄崖等乡镇和二十里店、赵疃乡部分村庄,山低坡缓,丘陵、平原交错,平均海拔97米;南部行村、凤城、大辛家、辛安、大山所、大阎家等乡镇及留格庄、二十里店、赵疃、南城阳乡和东村镇部分村庄,地势低缓,海拔多在50米以下。1984年农业区划调查,山地占总面积的19.02%,丘陵占44.20%,平原占34.38%,海岸占2.40%。境内山岭属崂山山系的分支,最大山脉为招虎山山系。该山系以招虎山、垛鱼顶、跑马岭、翅岭、河龙崮为中心,与古寨、黑崮、垛山、黄草顶诸峰,组成大致呈北东、向次为北西向的低山群,绵亘于盘石店、东村、高家、朱吴、南城阳五处乡镇。全县高于300米的低山30座,多属招虎山山脉,故低山的形成与招虎山花岗岩体有关。由于构造破坏及风化剥蚀等原因,形成峰峦重叠、沟夼交错的低山丘陵区。 海阳市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干湿区属于中国湿润区的北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达200余天。年平均气温12.0℃,年平均降水量850mm左右。春季平均气温10.6℃,降水量120mm。由于受海洋气候调节,气温回升缓慢,大部年份无晚霜冻危害,有利于各种农作物及林果的种植、生长和发育。夏季平均气温23.4℃,降水量420mm。盛夏盛行东南季风,气候凉爽,是盛夏避暑胜地。秋季平均气温14.2℃,降水量270mm。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多受大陆变性冷高压控制,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有利于各种水果和干果糖份形成和积累,果实色泽鲜艳、清脆干甜。冬季平均气温-0.4℃,降水量40mm。虽受大陆气团西北季风控制,但无寒冷干燥之感觉,在山东半岛东西向山脉的阻挡下,冷流降雪少。受黄海海洋气候影响,气温降幅度小,无寒冷之感。 县境地表水系不甚发育,有发源于招虎山山脉的较小河流。以该山脉为分水岭,南流入黄海。北流入五龙河,再入黄海。河流属季风区雨源型,源短流浅,河床坡度较大,河水涨落剧烈,季节变化明显。正常降水年份,多数河流夏、秋有水,冬、春干枯。主要河流有:东村河发源于山中涧东山,向西流过后山中涧村西1公里处南折,至羊角泮流入黄海。河长35公里,流域面积184平方公里。中水流量每秒566立方米,枯水每秒0.58立方米。留格庄河发源于仙人盆,至辛家港入黄海。河长31公里,流域面积322平方公里。中水流量每秒556立方米,枯水每秒0.96立方米。纪疃河东北支流发源于黄草顶,经过大磊石、山后、鲁家、刘家、埠峰、潘家、窦疃入里店水库;西北支流至马河港入黄海。河长34公里,流域面积252平方公里。中水流量每秒421立方米,枯水每秒0.74立方米。白沙发源于瓮窑头,流向西南。河长34公里,流域面积221平方公里。中水流量每秒345立方米,枯水每秒0.85立方米。昌水河旧名浮游水,有四个源头。县内河长45公里,流域面积432平方公里。水流量每秒572立方米,枯水每秒1.5立方米。富水河东北支流发源于北榆山,东南支流发源于有兰夼南山,西南支流发源于晶山,西北支流发源于古堆山。中水流量每秒327立方米,枯水每秒1.25立方米。古现河发源于车家沟村南,经过车家沟。窦家疃、东古现、西古现、前洽河、后洽河、葛家、戴家入牟平县境。县内河长17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

  汉设观阳县,明置大嵩卫。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海阳县,因地处黄海之北而得名。据《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
  1900年后的海阳
  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属胶东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东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道废,直属山东省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后,属山东省第七督察专员公署和鲁东行署。
  1941年4月9日,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山东省胶东区东海专署。1945年5月属中海专署。同年9月裁中海专署,复属东海专署。
  1990年后的海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属文登专署,1956年属莱阳专署。1958年10月属烟台专署(后改称烟台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改属烟台市。
  1996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民行批[1996]27号文批复,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县级),仍属烟台市。
  1994年4月22日,撤销海阳县留格庄乡、大阎家乡,设立留格庄镇、大阎家镇。1994年9月29日,撤销海阳县二十里店乡、辛安乡,设立二十里店镇、辛安镇。
  1995年9月27日,撤销海阳县南城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东村镇。撤销海阳县战场泊乡,将原战场泊乡的战场泊、李家岭、西楼子、东楼子、林山、璋夼、台城、东庄、择善、山角、三宝沙、油房沟、下十字夼、上十字夼等14个自然村划归郭城镇。将原战场泊乡的北姜格庄、周家沟、现子口、倪格庄、湖西等5个自然村划归发城镇。将原战场泊乡的庙后、宅家夼、当道、程家庄等4个自然村划归高家乡。撤销海阳县黄崖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泉水头乡。将泉水头乡的梁家庄、榆山夼、西土堆头等3个自然村划归北埠后乡,将泉水头乡的陶家沟、西拴马岛、上涝泊、东拴马岛、西乐畎、刘家疃、东刘家疃、锁子前、清泉夼、下涝泊等10个自然村划归朱保乡,将泉水头乡的李家疃、落叶山后、下虎龙头、苗家沟、上虎龙头、中虎龙头、西金 、大金 等8个自然村划归小纪镇。
  1997年1月29日,将海阳市小纪镇的荷叶山后、李家疃、下虎龙头、上虎龙头、中虎龙头、西金?、苗家沟、大金?8个自然村划归泉水头乡;将高家乡的庙后、当道、程家庄、宅家夼4个自然村划归郭城镇(鲁政函民字[1997]6号)。
  2000年后的海阳
  2000年12月19日,撤销山西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徐家店镇;撤销北埠后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发城镇;撤销泉水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小纪镇;撤销赵疃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行村镇;撤销大辛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留格庄镇;撤销大山所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辛安镇;撤销高家乡、朱吴乡,以原高家乡、朱吴乡行政区域设立朱吴镇,镇人民政府驻原朱吴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东村镇,分别设立方圆街道办事处和东村街道办事处,将原东村镇的里口等40个村划归方圆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海阳路145号;将原东村镇的闫家庄等37个村划归东村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海阳路31号(鲁政函民字[2000]85号)。
  2001年,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辖12个镇、2个办事处、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732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6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5万人。
  2002年,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辖12个镇、2个办事处、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732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67.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7万人。   2003年,撤销凤城镇,以原凤城镇行政区域设立凤城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凤城镇人民政府驻地(鲁政函民字[2003]9号)(海阳市人民政府2003年5月8日 海政发[2003]34号)。2003年,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辖东村、方圆、凤城3个街道办事处及徐家店、发城、小纪、行村、留格、辛安、朱吴、郭城、二十里店、大闫家、盘石店11个镇,3个区。共有732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67.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4万人。

汉设观阳县,明置大嵩卫。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海阳县,因地处黄海之北而得名。据《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
1900年后的海阳
  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属胶东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东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道废,直属山东省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后,属山东省第七督察专员公署和鲁东行署。
  1941年4月9日,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山东省胶东区东海专署。1945年5月属中海专署。同年9月裁中海专署,复属东海专署。
1990年后的海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属文登专署,1956年属莱阳专署。1958年10月属烟台专署(后改称烟台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改属烟台市。
  1996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民行批[1996]27号文批复,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县级),仍属烟台市。
  1994年4月22日,撤销海阳县留格庄乡、大阎家乡,设立留格庄镇、大阎家镇。1994年9月29日,撤销海阳县二十里店乡、辛安乡,设立二十里店镇、辛安镇。
  1995年9月27日,撤销海阳县南城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东村镇。撤销海阳县战场泊乡,将原战场泊乡的战场泊、李家岭、西楼子、东楼子、林山、璋夼、台城、东庄、择善、山角、三宝沙、油房沟、下十字夼、上十字夼等14个自然村划归郭城镇。将原战场泊乡的北姜格庄、周家沟、现子口、倪格庄、湖西等5个自然村划归发城镇。将原战场泊乡的庙后、宅家夼、当道、程家庄等4个自然村划归高家乡。撤销海阳县黄崖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泉水头乡。将泉水头乡的梁家庄、榆山夼、西土堆头等3个自然村划归北埠后乡,将泉水头乡的陶家沟、西拴马岛、上涝泊、东拴马岛、西乐畎、刘家疃、东刘家疃、锁子前、清泉夼、下涝泊等10个自然村划归朱保乡,将泉水头乡的李家疃、落叶山后、下虎龙头、苗家沟、上虎龙头、中虎龙头、西金 、大金 等8个自然村划归小纪镇。
  1997年1月29日,将海阳市小纪镇的荷叶山后、李家疃、下虎龙头、上虎龙头、中虎龙头、西金?、苗家沟、大金?8个自然村划归泉水头乡;将高家乡的庙后、当道、程家庄、宅家夼4个自然村划归郭城镇(鲁政函民字[1997]6号)。
2000年后的海阳
  2000年12月19日,撤销山西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徐家店镇;撤销北埠后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发城镇;撤销泉水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小纪镇;撤销赵疃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行村镇;撤销大辛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留格庄镇;撤销大山所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辛安镇;撤销高家乡、朱吴乡,以原高家乡、朱吴乡行政区域设立朱吴镇,镇人民政府驻原朱吴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东村镇,分别设立方圆街道办事处和东村街道办事处,将原东村镇的里口等40个村划归方圆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海阳路145号;将原东村镇的闫家庄等37个村划归东村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海阳路31号(鲁政函民字[2000]85号)。
  2001年,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辖12个镇、2个办事处、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732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6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5万人。

1900年后的海阳
  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属胶东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东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道废,直属山东省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后,属山东省第七督察专员公署和鲁东行署。   1941年4月9日,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山东省胶东区东海专署。1945年5月属中海专署。同年9月裁中海专署,复属东海专署。
1990年后的海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属文登专署,1956年属莱阳专署。1958年10月属烟台专署(后改称烟台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改属烟台市。   1996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民行批[1996]27号文批复,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县级),仍属烟台市。   1994年4月22日,撤销海阳县留格庄乡、大阎家乡,设立留格庄镇、大阎家镇。1994年9月29日,撤销海阳县二十里店乡、辛安乡,设立二十里店镇、辛安镇。   1995年9月27日,撤销海阳县南城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东村镇。撤销海阳县战场泊乡,将原战场泊乡的战场泊、李家岭、西楼子、东楼子、林山、璋夼、台城、东庄、择善、山角、三宝沙、油房沟、下十字夼、上十字夼等14个自然村划归郭城镇。将原战场泊乡的北姜格庄、周家沟、现子口、倪格庄、湖西等5个自然村划归发城镇。将原战场泊乡的庙后、宅家夼、当道、程家庄等4个自然村划归高家乡。撤销海阳县黄崖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泉水头乡。将泉水头乡的梁家庄、榆山夼、西土堆头等3个自然村划归北埠后乡,将泉水头乡的陶家沟、西拴马岛、上涝泊、东拴马岛、西乐畎、刘家疃、东刘家疃、锁子前、清泉夼、下涝泊等10个自然村划归朱保乡,将泉水头乡的李家疃、落叶山后、下虎龙头、苗家沟、上虎龙头、中虎龙头、西金 、大金 等8个自然村划归小纪镇。   1997年1月29日,将海阳市小纪镇的荷叶山后、李家疃、下虎龙头、上虎龙头、中虎龙头、西金?、苗家沟、大金?8个自然村划归泉水头乡;将高家乡的庙后、当道、程家庄、宅家夼4个自然村划归郭城镇(鲁政函民字[1997]6号)。
2000年后的海阳
  2000年12月19日,撤销山西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徐家店镇;撤销北埠后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发城镇;撤销泉水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小纪镇;撤销赵疃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行村镇;撤销大辛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留格庄镇;撤销大山所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辛安镇;撤销高家乡、朱吴乡,以原高家乡、朱吴乡行政区域设立朱吴镇,镇人民政府驻原朱吴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东村镇,分别设立方圆街道办事处和东村街道办事处,将原东村镇的里口等40个村划归方圆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海阳路145号;将原东村镇的闫家庄等37个村划归东村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海阳路31号(鲁政函民字[2000]85号)。   2001年,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辖12个镇、2个办事处、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732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6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5万人。   2002年,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辖12个镇、2个办事处、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732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67.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7万人。   2003年,撤销凤城镇,以原凤城镇行政区域设立凤城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凤城镇人民政府驻地(鲁政函民字[2003]9号)(海阳市人民政府2003年5月8日 海政发[2003]34号)。2003年,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辖东村、方圆、凤城3个街道办事处及徐家店、发城、小纪、行村、留格、辛安、朱吴、郭城、二十里店、大闫家、盘石店11个镇,3个区。共有732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67.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4万人。


海阳的城市历史资料视频

相关评论:
  • 13085711273秦皇岛海阳镇的历史
    燕倩往答:河北省 秦皇岛市海阳镇(Haiyang Zhen)位于海港区西北部,距区政府6.2千米,面积40平方千米,截至2002年,该镇总人口2.35万人。镇政府驻海阳村。京秦、大秦、秦石(门)铁路和京哈(尔滨)、秦青(龙)公路过境。[4] 该镇历史悠久 ,素有商埠之称,是历史重镇。境内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

  • 13085711273海阳市属于青岛还是烟台
    燕倩往答:北连栖霞,南濒黄海,西南隔丁字湾与即墨相望。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近代管理范围:1、1950年5月,隶属文登专署。2、1956年,隶属莱阳专署。3、1958年10月,隶属烟台专署(后改称烟台地区行政公署)。4、1983年,属烟台市。5、1996年4月29日,撤销海阳县,设立省辖县级海阳市,由烟台市代管。

  • 13085711273山东海阳市属于哪个市管辖的
    燕倩往答:社会文化方面,海阳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里是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保留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每年的海阳大秧歌节、海阳渔歌等独特的文化节日和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充分展示了海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海阳市的教育资源也较为丰富,拥有多所中...

  • 13085711273海阳镇历史人文
    燕倩往答:钟鼓楼,作为休宁的标志性建筑,历经多次重建,如今经过修缮,保留了元代风貌,是县博物馆的藏珍楼,展示着丰富的徽派艺术和历史文化。其中,詹景凤的《千字文》狂草长卷和汪由敦的《孝经》小楷书法,都堪称珍品。海阳八景中,白岳飞云描绘了齐云山的秀美,寿山初旭展现了万岁山的日出壮观,松萝雪霁则展示...

  • 13085711273海阳的旅游环境怎么样?
    燕倩往答:历史文化:海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古战场遗址、古代建筑和历史纪念馆等,为喜欢探索历史的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生态环境:海阳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城市绿化率较高,空气质量良好。这里的农田、湿地和山林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环境。交...

  • 13085711273海阳在哪个省哪个市
    燕倩往答:海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它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隶属于烟台市。海阳市地处山东半岛的南部,东临黄海,南接青岛市,西与莱阳市相邻,北与招远市接壤。海阳市总面积为1,71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519平方公里。海阳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

  • 13085711273海阳市在哪个省
    燕倩往答:海阳市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是中国东部的著名港口城市。海阳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面积为2134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和13个镇,总人口达到58万。这个地方古代就是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海阳市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优美的自然...

  • 13085711273...文化的一座古老,和未来发展的一座滨海新区的城市?
    燕倩往答:海阳市自古敦厚豪爽。《海阳县志》(清乾隆版)载:“民多朴野,性皆犷直,犹有古风。凡有施为,质多而文少”。“憨厚老实”,是海阳人民的突出特点。《旧大嵩卫学记》载:“民俗淳朴”。至今仍保持谦虚诚实、讲求信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海阳因历史及地理关系,东、西、南、北风俗人情略有差异...

  • 13085711273山东海阳的历史文化介绍
    燕倩往答:估计是为了亚沙会的徽标吧?海阳是地雷战的故乡,海阳的大樱桃是很有名的,亚沙会定在海阳的凤城,那里有个"万米海滩浴场”海阳本地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以毛衫纺织以及其原料加工制作为主体的,几年前中国目前最大规模的核电站定在了海阳的留格镇,目前正在施工中。建议你到GOOGLE里找一点凤城的沙滩的图片...

  • 13085711273海阳是哪个省的城市
    燕倩往答:海阳是山东省的城市。海阳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海阳地处海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海滨风光。该市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海阳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城市,与青岛、烟台等城市相邻,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该市不仅拥有丰富...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