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繁星>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巴金 繁星全文~

原文: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子。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我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船在动,星也在动。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繁星》是当代作家巴金于1927年1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对星空、繁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作者也通过写景抒发了淡淡的离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27年1月15日,巴金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三十八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繁星

《繁星》
巴金
原文: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扩展资料:
《繁星》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27年作者赴法留学途中。
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九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
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塞。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三十八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繁星》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是享誉国际文坛的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1929年,他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作品,引起文坛内外的普遍关注。
巴金的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作品,主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寒夜》等。
他晚年的力作《随想录》,以及编辑出版千万余字的《巴金全集》(26卷),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繁星 (巴金创作的散文)

一次是在自家院子,卧看时,所见的天空有限,显得深而且远,因此有回到母亲怀里的感觉。第二次是在南京的菜园地,作者当时挣脱出了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大的天地中,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因此觉得星星很亲切,光明无所不在。第三次是在海上,船动星移,追引起梦幻之感。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不由又回忆起童年来了。 情深寓在景中,淡淡的,把握不定而又是可感的。

作者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感知也渐渐细微深切。

巴金的<繁星>,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首先描写“我”最能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星天的情景和感受。接着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最后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巴金的<繁星>,由实到虚,虚实结合。描写的对象,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像。在舱面上仰望星空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星空越来越低,星星越来越近,它们正对“我”友好地眨眼,同“我”小声地说话,于是,我回到童年,成为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微笑着,沉睡着……从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品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比喻,如“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远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拟人,如“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作者的眼里,天上那许多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们走近“我”,同“我”交谈。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排比:如“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上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繁星》的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上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塞。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繁 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巴金<繁星>视频

相关评论:
  • 18367641251巴金的作品有哪些
    王削姿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3、巴金的《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4、巴金的《抗战》三部曲:《火》《冯文淑》《田惠世》5、《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 18367641251巴金是金的意思
    王削姿“巴金是金”,是作家王火对他的评价。“因为巴金写作水平高,所以说是金,他的作品是用真心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爱,而且表达的很有深意,耐人寻味”。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在法国留学时认识的一位姓巴的同学“巴恩波”,后来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正在翻译的著作的作者是“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

  • 18367641251巴金的简介及主要作品
    王削姿1、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当代作家。2、《灭亡》是近代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3、作品以1925年军阀孙传芳统治下的上海为背景,通...

  • 18367641251巴金的生平事迹 巴金的生平事迹介绍
    王削姿11、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描写革命党人杜大心反抗军阀的斗争及其命运,该作品引起文坛的关注;1月,译著《断头台上》出版;5月,译著《蒲鲁东底人生哲学》出版;7月,译作《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下篇)出版;8月,译作《地底下的俄罗斯》(斯捷...

  • 18367641251巴金简介及作品
    王削姿1、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2、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1928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

  • 18367641251巴金的资料和简介
    王削姿巴金简介与资料 巴金,原名李尧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文学批评家。他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方面都有着显著的贡献。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巴金的生平和创作特点。巴金出生于一个传统的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他的文学创作生涯长达数十年,作品涉及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多...

  • 18367641251书感|若你已伤,便不要再读巴金的《寒夜》
    王削姿若你已伤,便不要再读巴金的《寒夜》巴金先生的《寒夜》是一本沉重的书,围绕抗日背景下,一个普通家庭的琐事,婆媳矛盾突出,主人公汪文宣是个夹在两个女人中间懦弱的有着一份普通工作的男人,后期遭受肺病折磨至死,其儿子小宣沉默寡言、少年老成。这本书的主旋律是战争、矛盾、沉默、争吵、疾病、...

  • 18367641251巴金的生平简介?
    王削姿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包括佩竿、余一、王文慧等,是四川成都人。1920年,他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1923年,他离开封建家庭,前往上海和南京深造。1927年初,他赴法国留学,并在那里完成了长篇小说《灭亡》,这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首次使用巴金这一笔名。1928年底,巴金回到上海,开始从事...

  • 18367641251巴金简介个人资料
    王削姿巴金先生出生于1904年11月25日,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先生的一生可谓是,视书籍为金子,一...

  • 18367641251巴金的简介
    王削姿巴金,原名李尧棠,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自幼便展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最终引导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巴金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著称,他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巴金的作品多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他同情并理解他们的苦难,通过文字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