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名校毕业生回到小县城,他们的追求是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越来越多的 985 、 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作为一个在读本科生,其实我对于这个现象还是比较能理解的,下985、211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原因还是有很多方面的。
1.就业压力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大城市的中高阶层的工作人员除了讲究学历之外,还要求工作经验,而在学历方面,虽然985、211的高校硕博生的身份比起普通的硕博生条件好,但大城市还有很多海归人员和他们竞争,相比之下,这些人就更倾向于去小县城发展,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宁愿做鸡头也不当凤尾”而且小县城的进步空间也更大,并且很多小县城为了吸引人才,在薪资和待遇方面一点儿也不比大城市差,更何况小县城的消费水平也比大城市低。现在的就业压力真的很大,就像现在网上沸沸扬扬的“清华博士博士报考长沙协警”一样,虽然最后查出来这个新闻是假的,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就业面临的困境,所以说985、211的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一点儿都不奇怪。


2.工作压力
在大城市工作,虽然生活条件更好,但同时也意味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会更大,每天不仅要朝九晚五,说不定还没有双休,加班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而985、211高校硕博生本来在读书期间就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很多人甚至身体都熬垮了。所以,出于身体考虑选择去了小县城,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躺平”,毕竟他们的学历这么高,到了小县城肯定会得到重用的。

3.生活态度
现在的大城市早就进入了“快节奏”时代,人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忙碌,没时间自己做饭,没时间享受生活,甚至有些人还要一个人孤独的待在大城市里,生病了没人照顾,过生日也没有朋友在身边。在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的,很多大城市已经少了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剩下了利益。但是小县城就比较好,因为小县城还属于发展阶段,小县城里的人也比较淳朴,所以不少人都会选择去小县城发展。这样每天工作完之后还有时间自己做饭,享受一个人的小生活,就算是自己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小县城也不害怕,因为你的邻居永远比你想象的热情。再加上现在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的盛行,很多人都通过短视频看到了小县城生活的轻松愉悦,所以就更向往小县城生活了。


4.小结
这个时代给了年轻人很多发展的机会,但也剥夺了年轻人的很多快乐,想想我们父母一代的人,还在每天羡慕我们的生活比他们年轻时好了很多,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生活有多难。所以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去小县城不代表自甘堕落,去大城市也不一定就会成功。

中国只有39所985大学,这意味着在成千上万的高中申请人中,只有这一小部分人属于顶尖人才,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进入人们仰慕的名校。他们的前景当然与普通本科生不同,在就业方面,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大多数985毕业生在毕业后会到大城市工作。这就是为什么一线城市的工作薪酬要比其他地区高得多,因为那里是人才聚集的地方,理应获得高薪。

985名毕业生中的大多数人因其 "选调生 "的身份而来到县城,与普通公务员不同,当选的学生是由各省党委组织部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出的。他们被派往基层工作,作为党组织的干部接受培训。简单地说,这个想法就是要培养高学历的人成为公务员队伍中的干部。这只适用于完成985和211院校的学生。然而,也有学生说,这份工作只是为了安全,并不是他们最想要的工作,许多人在申请工作时也只是随意选择一个地方。

县城地区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减轻大城市的人口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农业现代化腾出更多的土地,促进城市化和农村地区的振兴。此外,它还可以刺激消费,促进内部循环。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是中国未来30年经济发展的底线。虽然目前各个县的发展情况差异很大,但从中国的百强县和千亿县来看,可以说这是一个可以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就目前的就业形势而言,在大城市找工作并不容易,竞争压力很大,这是众所周知的,甚至可以说是感受到的。这一次,相比之下,在县里的系统中寻找一份安全的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但在名牌大学毕业以后,逃离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和数不胜数的本科生、中专生挤在小县城里“谋生路”,恐怕就不该是高学历人才应有的前程了。
简而言之,就是人才浪费。
以前总有人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毕竟大多数80后和90后在年轻时,都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大城市情结”。
但如今的00后年轻人,比如说,北上广深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每年能够达到四五十万人,几乎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但是2021年,4个一线城市总共增长了不到12万余人。
北京的常住人口,甚至还减少了0.4万人。
尤其是那些从中西部城市或乡镇农村考到大城市里就读的“寒门学子”,家庭经济的拮据和生活成本的高昂,使得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里辛辛苦苦地求职就业和打工赚钱,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赚不到足够的薪酬待遇,更无法在大城市里站稳脚跟,最后不得不回到家乡,或是追随着工作机会的脚步,挤进就业形势相对宽松的小县城里“讨生活”。
这显然,是年轻人更加明智和务实的选择。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大城市里就业和创业受挫以后,纷纷选择了“退而求其次”,开始转变思路,下街道、进支行、当老师、考协警……甚至甘愿盯着名校毕业生的学历和名头,在事业单位的基层岗位上应聘工作。
比如,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最近发布的《2022 年遂昌县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优秀毕业生入围体检人员公告》显示:
24 位入围基层岗位选拔的人员,均为名校毕业生。
这肯定让大多数人,包括这些学生的父母和老师,一时间都很难理解。“本科的时候,我就打算回县城了。”
“回到县城工作,最大的驱动力就是实现人生价值。”
“一放假就加班,不停写材料,没有生活可言。”
当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选择到小县城里“寄居”、过渡或生活,不难想象,尽管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年轻人对于从大城市到小县城的就业轨迹,早已有了应有的觉悟。
但是在真的进入县城,从事基层工作以后,很多年轻人都会发现:
其实如今在县城内的工作节奏,很可能比有些一二线城市还要繁杂忙碌。
不过在小地方上班,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男性公务员在婚恋市场上更加“吃香”,不仅许多女性公务员都是单身,帮他们介绍对象的同事和好友,往往是接踵而至。对于他们而言,如果在大城市里就业困难,在小县城里又挑三拣四,那么想要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比公务员待遇更好、更轻松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当名校毕业生回到小县城,或许他们追求的,不过是一份让自己和父母心安理得的稳定工作。



但在名牌大学毕业以后,逃离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和数不胜数的本科生、中专生挤在小县城里“谋生路”,恐怕就不该是高学历人才应有的前程了。
简而言之,就是人才浪费。
以前总有人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毕竟大多数80后和90后在年轻时,都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大城市情结”。
但如今的00后年轻人,比如说,北上广深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每年能够达到四五十万人,几乎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但是2021年,4个一线城市总共增长了不到12万余人。
北京的常住人口,甚至还减少了0.4万人。
尤其是那些从中西部城市或乡镇农村考到大城市里就读的“寒门学子”,家庭经济的拮据和生活成本的高昂,使得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里辛辛苦苦地求职就业和打工赚钱,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赚不到足够的薪酬待遇,更无法在大城市里站稳脚跟,最后不得不回到家乡,或是追随着工作机会的脚步,挤进就业形势相对宽松的小县城里“讨生活”。
这显然,是年轻人更加明智和务实的选择。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大城市里就业和创业受挫以后,纷纷选择了“退而求其次”,开始转变思路,下街道、进支行、当老师、考协警……甚至甘愿盯着名校毕业生的学历和名头,在事业单位的基层岗位上应聘工作。
比如,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最近发布的《2022 年遂昌县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优秀毕业生入围体检人员公告》显示:
24 位入围基层岗位选拔的人员,均为名校毕业生。
这肯定让大多数人,包括这些学生的父母和老师,一时间都很难理解。“本科的时候,我就打算回县城了。”
“回到县城工作,最大的驱动力就是实现人生价值。”
“一放假就加班,不停写材料,没有生活可言。”
当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选择到小县城里“寄居”、过渡或生活,不难想象,尽管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年轻人对于从大城市到小县城的就业轨迹,早已有了应有的觉悟。
但是在真的进入县城,从事基层工作以后,很多年轻人都会发现:
其实如今在县城内的工作节奏,很可能比有些一二线城市还要繁杂忙碌。
不过在小地方上班,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男性公务员在婚恋市场上更加“吃香”,不仅许多女性公务员都是单身,帮他们介绍对象的同事和好友,往往是接踵而至。对于他们而言,如果在大城市里就业困难,在小县城里又挑三拣四,那么想要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比公务员待遇更好、更轻松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当名校毕业生回到小县城,或许他们追求的,不过是一份让自己和父母心安理得的稳定工作。

近年来,选调生成为985大学的毕业生进入县城体制内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方面,选调生的门槛相对较高,名校的限制使得岗位竞争压力较普通的公务员小了很多。另一方面,公务员的“稳定”与“清闲”的属性,在城市“996”的工作压力下,让名校生们趋之若鹜涌向小县城。(9月13日《封面新闻》)

有人把985毕业生涌入县城说的很是悲壮:在大城市里找不到好的岗位,在大城市里考入公职单位竞争压力太大,于是小县城成了无奈的选择。似乎,985毕业生涌入县城就是大材小用了,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事实上,就业地的选择、岗位地的选择,不过是人家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是自我的人生追求,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选择。固然,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优越,可是小县城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县城有小县城的优势。比如,大城市里人才济济,你仅仅依靠着所谓的985的光彩经历,用人单位并不会买账,而到了小县城这样的地方,竞争压力就会少了很多。而且随着“得人才者得天下”意识的增强,小县城这样的地方更加重视人才。毕业生到了小县城更能实现“英雄有用武之地”。

更需要知道的是,随着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国家对于县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了,不断出台各种支持县域发展的政策,这恰恰说明县域这个层面是成就事业的一块宝地,是未来发展的黄金之地,无论是对于个人的知识使用来说,还是个人事业的进步来说,都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有人说,一个小县城里能用得着985的高材生?这不是大材小用吗?这不是浪费资源吗?实际上,这种说法不仅是荒唐的而且是没有远见的,是一种传统思维在作怪。小县城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小县城的发展当然也需要“知识改变未来”,对于985这样的毕业生,随着县域发展的需要,应该是越多越好的。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科技的前行,无论是企业的壮大,无论是政府的服务,都需要高材生助力。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透露出的画外音,恰恰说明“学有所用”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如果你的学识在大城市里“无用武之地”的话,在小县城里却能充分发挥,何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再说了,人生的经历中,不能少了基层的工作经验,很多工作经验都是在基层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有了“小县城的工作经历”才能真正有益于未来的人生发展。

据《202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应届毕业生达107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67万人。如何实现更好的就业?无疑在大城市里“挤破头”,不如到小县城里“拿头筹”,何况县域发展的利好之下,会有更多出彩的机会。985毕业生涌入县城,根本就不存在“大材小用”的现象。因为“小县城”也有“大作为”!

毕业了应该留在大城市吗
这个根据个人的能力,家境,专业,理想来选择,有的人就是能力超强,学历高,家境好,专业也很好,去大城市搏一搏是他们的终极理想,这个没问题,输了有家境支持,赢了就翻翻,总归不会太倒霉。

而对于条件很一般的人,家境也不能让自己搏一搏,自身能力也一般,专业不太好,学历也一般人,留在小地方也不适为一种选择,但在小地方最好能进体制内,最高是做公务员,其次是技术类事业单位,医生,中学老师。

毕业了应该留在大城市吗 毕业后去大城市还是回小城市

为什么这样的搭配最好?大城市讲究原则,公平,能力,竞争,小地方讲究关系,关系,还是关系,你说哪里的关系最强呢。所以,在大城市就要奔着高薪岗位,外企高管,知名企业合伙人,这样的角色去,年薪百万+,而在小地方就要奔着当地的实权部门去,努力考个公务员。

人生下来,家境不是自己定的,智商学历也可以说是天生的,能力靠个人,专业看运气,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最合适自己发展的道路。不要被说在小地方,就觉得很丢人,县级公务员也是可以完爆一般大城市的混的普通人的。

毕业后去大城市还是回小城市
北大教授一句道破大多数人不想去小城市的原因 。对于在大城市与小城市间的选择问题,北大教授表示这两者间的社会氛围不同,选择小城市躺平也需要做出相应取舍,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心很长时间都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所以三四线城市很难卷起来。

不管是留在大城市还是会小县城,都没有绝对的好坏,存在着两面性。尊重自己的选择,最关键是看自己的选择是不是符合自己。

毕业了应该留在大城市吗 毕业后去大城市还是回小城市

毕业后到底是去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小县城?过来人告诉你答案

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尤其是还在择业期的同学,找不到自己的心仪工作,看不清自己前进的道路,完全不知所措。

对于一些抗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城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大城市经济发达,人才教育资源丰富,这是小县城无法弥补的。留在这里能够选择的机会很多,且升值空间很大;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到很多在小县城无法学习到的知识。

在大城市生活一段时间,无法接受大城市的“快餐式”生活,可以选择回到家乡,考公务员、创业等,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安稳的生活。

并非所有的高校都具有“名校光环”,只有高校实力强悍,且属于985/211院校才行,而且这类高校的门槛也颇高,学生们能够考进去也代表自身是“佼佼者”,而在很多人的眼中,都认为名校毕业生能拥有光明的未来,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985名校生毕业后往往会面临着“选择题”,比如是在一线城市奋斗还是回到家乡打拼,还有是继续提升学历考研,还是报考编制成为体制内人员等等,但受大环境的影响,985名校生却有着新的趋势,那就是流向小县城。

985名校生涌入县城,看似和普通毕业生抢饭碗,实则堪称人间清醒!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大学生毕业后多数都会去大城市打拼,比如北上广深等,还有着“北漂”和“沪漂”等,但随着高学历人才持续增加,985名校生却涌入小县城,看似和普通毕业生抢饭碗,实则却堪称“人间清醒”。

小县城体制内的报考难度并不高,工作压力也比较小,再加上“早八晚五”的体面生活,虽说不如一线城市的“大厂员工”工资多,但却没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烦恼和忧愁。

而且大城市的消费水平高,光是每个月的房租便是笔不菲的支出,再加上通勤时长等,反倒是没有小县城来得更加方便,而且还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自然名校生也更倾向回到县城发展了。

再加上大城市的就业机会虽多,但竞争也更为激烈,想要考上公务员、事业编的难度也是“难上加难”,若是私企也常会有下岗、裁员的风险,所以与其承受大城市的生活压力,还不如回家发展,还能为下一代的子女教育做好准备。


当名校毕业生回到小县城,他们的追求是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