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篇散文~~~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高分求几篇散文.~

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云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麝香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时,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不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结束了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声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进,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结束了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回来。他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云,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时的夕粝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是最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了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它能使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掷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押运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麝香,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 补充: 冯骥才 是国内相当有名的老作家,他的散文质朴、厚重,很值得品读··· 补充: 安妮宝贝 那一天在梦里,见到旧日南方家乡的大宅, 青砖 黑瓦,白墙高高耸起,有古老 石雕 的壁檐缝隙,生长出茁壮的 瓦松 和 仙人掌 。宅子内光线阴暗, 木楼梯 窄小破败。一排排房间纯为 木结构 ,墙壁、地板、门、窗,是被 梅雨 和霉湿侵蚀成 暗黄色 的木板。屋顶开着 阁楼 式的尖顶天窗,叫 老虎窗 。屋檐下有燕子筑巢,黑色鸟儿不时迅疾地低俯掠过。窗边的竹竿上晾晒满各式家常衣服。阳光明亮。孩童嬉戏的笑声穿过悠长弄堂。 这样的旧式建筑,以前是大户人家的住宅,后来被占据公用,里面住满各式家庭。大多家庭没有独立厨房和 卫生间 。马桶放在卧室里,共用厨房里,家家户户的煤炉和 煤气灶 集中在一起。那些房子,在小时候的我看来,如同迷宫一般神奇诡异。走廊曲折漫长,厨房光线幽暗,只有高处一扇小 玻璃窗 能照进来西落的阳光。房间一间隔一间。打开一扇门,里面是别人家的卧室或客厅。老式家具和 橱柜 发出暗沉光泽,三五牌台钟有走针声音, 布沙发 上铺着手工 钩针编织 的 白棉 线 蕾丝 。有些人家有四柱的大铁床,顶上铺盖 刺绣 布篷,如同一个船舱,十分安全。 房子住得小,密集程度高,公共生活如同一个舞台呈现无遗。所有家庭拥挤在同一空间里共存,做饭洗衣,刷 洗马 桶,夫妻吵架,小孩哭闹,全都 听得见 看得清。每一家的喜怒 哀乐 ,就如同他们晚餐的内容一样,无法成为秘密。生活简易,但南方人家的整洁和喜庆,在柴 米油 盐一举一动之间,散发出 丰饶 热气,日日安稳度过小城的四季。 木地板 每天用清水拖一遍,逐渐褪成灰白色。饭食精心择选烹制。男子外出工作,妇女缝补煮洗,孩子们成群结队游玩。花草种得用心繁盛,四处攀援的 牵牛花 ,清香 金银花 ,烂漫 茶花 和 蔷薇 , 凤仙 与 太阳花 在墙根开成一片。它们都是结实的花朵,点缀平常院落破落门庭。有人在瓦缸里种 荷花 ,到了夏天,开出 红艳 艳硕大花朵 追问: 这篇文章全文就是这些吗? 怎么感觉没完. 回答: 这里有短点的 、《花拆》 张晓风 散文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未经破坏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 灯谜 ,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浑淹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 胎动 来证实自己。 花的美在于它的 无中生有 ,在于它的穷通变化。有时,一夜之间,花拆了,有时,半个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于那份不可思议。我喜欢慎重其事地坐着 昙花 开放,其实昙花并不是太好看的一种花,它的美在于它的 仙人掌 的身世的给人的沙漠联想,以及它 猝然 而逝所带给人的悼念,但昙花的拆放却是一种扎实的美,像一则 爱情故事 ,美在过程,而不在结局。有一种月黄色的大昙花,叫“一夜皇后”的,每颤开一分,便震出轰然一声,像绣花 绷子 拉紧后绣针刺入的声音,所有细致的蕊丝,顿时也就跟着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视——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 花精 花魄的说法。 我常在花开满前离去,花拆一停止,死亡就开始。 有一天,当我年老,无法看花拆,则我愿以一堆小小的春桑枕为收报机,听百草千花所打的 电讯 ,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乐。 2、《病榻 呓语 》 冰心散文 忽然一觉醒来,窗外还是沉黑的,只有一盏高悬的路灯,在远处爆发着无数 刺眼 的光线! 我的飞扬的心灵,又落进了痛楚的躯壳。 我忽然想起老子的几句话: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时我感觉到了躯壳给人类的痛苦。而且人类也有精神上的痛苦:大之如国忧家难,生离死别……小之如 伤春悲秋 …… 宇宙 内的万物,都是无情的:日 月经 天,江河行地,春往秋来, 花开花落 ,都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只在世界上有了人——万物之灵的人,才会拿自己的感情,赋予在无情的万物身上!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句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千千万万。总之,只因有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便有了悲欢离合,便有了“ 战争与和平 ”,便有了“爱和死是永恒的主题”。 我羡慕那些没有人类的星球! 我清醒了。 我从 高烧 中醒了过来,睁开眼看到了床边守护着我的亲人的宽慰欢喜的笑脸。侧过头来看见了床边桌上摆着许多瓶花:玫瑰、 菊花 、 仙客来 、 马蹄莲 ……旁边还堆着许多慰问的信……我又落进了爱和 花的世界 ——这世界上还是有人类才好!

秋天的黄昏充满了沉静,更在静美中透着对美好的眷恋。凝视往昔脆弱的目光,动情地让思念爬入诗行,于是,一股怅然荡漾满腔,让安静的心湖慨叹悠长……
青春的花梦绚丽于时光的扉页,逝去的光阴珍藏起过去的日子。春去秋来,耳畔的风声吹拂了一年又一年,路边的景色荏苒了一季又一季,而黄昏也周而复始地诠释着四季中不同的内涵。
秋水共长天,晚霞铺云床,秋天的黄昏是一杯氤氲的佳酿。忘了有多久,未曾静静的品味黄昏的风情,仿佛白日的喧嚣也被这暮色洗涤得格外悠远,举目四望间缭乱的心境也被疏淡了几分。
四季轮回中,黄昏是永恒的旋律,于岁月中轻轻的悠扬,淡淡的沉郁,抬头仰望间予人以遐想。不问烟尘,不语天荒,在近乎漂泊的岁月历程中,能深切体味黄昏的,莫过于心有千结的游客们了。
随着光阴的流逝,生命里沉淀的记忆越来越多,懵懂的年岁已然走向了另一个起点。昨日的故事,曾有的美好都在不觉中同我们挥了手送了行。不知是在怎样一段漫长的岁月里,我发现身边的感动竟剩余的可怜,以后的时光,再未曾出现在属于我的历程。
逝去的时光,总会带来许多的无奈,留下些许暗殇,绝尘而去。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的美丽,让心忧伤;黄昏的沉郁,令人怅惘。望着静美的黄昏在暮霭间飘扬,怀旧的情怀瞬间流淌,而思念的情愫又该如何把蔓延的感伤来阻挡。
望长空飞雁,看云来云往,入眼处,残阳脉脉,杨柳依依,远山亦显得格外苍凉。往昔的点滴在黄昏下清晰,岁月的痕迹在黄昏下酝酿。也许黄昏注定要压抑得人满腹惆怅,浓郁中俯瞰着静默的山河,沧桑中沉淀着遥远的情怀。
一袭秋尘,掠过身旁,随风的衣袖多了份凉。夕阳下,任凭孤单的背影,老在转身的地方……
天涯两隔,竟是你我最终的因果。涉足八千里云月,追赶有你的美景,跌进岁月的长河,泅渡无尽的苦厄。爱,绚丽至极,又寂寥如斯。风雨盈袖,沥尽肝胆,光阴的两岸,我舟车劳顿,你止步不殇,迎风的双眸,滴落伤痛的雨,而你玉立的倩影迎风娇柔。
长叹,长叹,苍山残红、云霞凄艳!昏夕惯看鸟归巢,旧时风物荡平川。放眼望远,云天湖水映你如花笑颜,斜阳孤雁唳你背影渐淡。仿若你还在渡口盼我千寻,仿若你还在雨巷等我撑伞,当世事掠过如尘烟,这份固守的执着,是浪迹四方还是放任消磨?只剩我一身孤单、独自守望,人间多少,痴情儿女,屈指云烟,尽付笑谈。
情之一字,万恶之源。世间纠结的情分,莫过于虐心的爱恋。
彼时。她说,他的思想不吻合年龄。天真中浸满苍凉。总是幻想着要去流浪,带着单纯的梦想。他们都是易感的,幸福不多,点点的忧伤,文字间彼此牵引着想要温暖对方。
那个挥洒着自恋气息的男人,狂野、冷漠、脆弱而温情。泅着水墨,不经意间便步入她清丽的笺行,采集她心情的点滴,就这么一路跟着文字疼了下去。她笔下的江南山水,丽景如画,千朵清莲饰万丈红尘开合聚散,却怎也堪不破自身的困厄。
耐着夜凉,灯下添香,她说,写一段倾情的字,不再伤怀,为他暖。是不是时光走的太远,我们最后都会忘记怀念,朦胧中再记不清过多的片段。然后,在他离开后的某年某月某个时间,莫要忘怀,曾有女子倚窗对月,挑灯写诗,期盼那些过往能有迹可循,得到纪念。这般颜色,如何肯忘?这份情谊,你让我永记!
她说,饮下这酒,便入了劫,只是这缘,太过伤人。她说,任性的你,何时才能长大,往后的岁月要记得照顾好自己;她说,我多想在最美的年华里,把微笑全给予你;她说,以后的路谁可陪我听雨赏荷,想念你的夜晚心突然就疼了;她说,经书翻遍,万法洞穿,还是舍不得、放不下;她又调皮地说,我又写了些小字,主题是什么,给你猜猜看;她说,明知相思苦,偏要苦相思,呵呵,不要再伤心……听着听着,他便哭了……
望不尽落寞的红尘,走不完阡陌的尘路,几许怅然拥抱着苦涩的心田,那一笔勾兑的岁月,把逝去的点滴调和成断章两三行。文字间不经意的走来,去看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却再找不回失落的期望。在这个梦断的黄昏,轻阅着信笺上泛黄的诗行,有多少是曾经的故事,有多少是破碎的希望。
将心事弹落指尖,舒展云烟聚散,题写各自的本源。只是,过去万千再也不见……很久的时光里,他对她表现出来的宠爱与尊重符合其身份。但她知道,那些宠溺是心疼,那些挂牵只能是关怀,不能再向前一步。一步之外,便是悬崖。
在时光与岁月相逐的转盘声里,那些固执而坚定的信念,在风雨的敲打下一直絮絮低语着曾有的温暖。我想做一场黄昏后的梦,把一个个祈愿,绣进云翳,洒在阶前夜下,静等漂流的风儿,带着我的问候你的呼唤,轻轻吹送到你的身旁,不再让入梦的脸颊挂满泪痕,不再诉说思念的夜晚溢满忧伤。
暮色漫过,灯影柔柔,冰冷的台阶孤单的有些憔悴。我也老想曾经走过的风景,还有湖边的垂影。在这黄昏将尽的傍晚,端坐在岁月的门楣前,老想看清你微笑的容颜,是不是仍有一双出尘般清幽见底的眼眸,是不是仍带有一种含苞的羞涩。
生命的尽头有多远?从来没有机会丈量过。只知道路上,那一树相思是为你栽。时常题一些诗句,揉进树上的每一片枝叶,纵使飘落了残躯,飘不走的仍是记忆,碾碎了相思,挂上了泪痕。多少个朝朝暮暮,你试图把逝去的风情,碑刻在每一个梦醒时分。
余晖落尽的夕阳,撩动你怀旧的思绪,老了时间,梦又回到了起点。你背影里,挂满了深沉,只为那个女人牵了真情潦倒了心魂。老去的岁月,散了剧场,伤了时光,回首,满面风沙迷了眼眶。你不甘满腹经纶如一抹流痕,你试想用丹青妙笔写意惜缘的种种,让韵沉落于江湖,醉那一池残情。
旧词新酒,夜来爽气,不作诗凭。休问相思何处,江南古道长亭。我说,岁月你别催,这一路走过你藏起了多少的美。飘来的云散了,做过的梦醒了,就连身边风也来去无踪。昏暗的天空,孤雁几声长鸣,只剩飘渺得可怜的年华,在水墨里越泅越瘦。
那湖畔的堤柳,挥动着长发,古桥下的风影,吹动着凌波的浮萍。思念的清香,散放进往事的酒杯,沉醉后,若还有梦入枕底,又何惧离合是天意。独立桥头望断,世俗横隔,月华倾照,千里传情。醉也天涯,醉也断肠下。都说一切皆是烟云,一切都会过去,现在,我似乎有些懂。只是,很想你,带着点唏嘘,藏着点疼,在这落寞的红尘,在这已尽的黄昏……

  去年在温州,常常看到本刊,觉得很是欢喜。本刊印刷的形式,也颇别致,更使我有一
  种美感。今年到宁波时,听许多朋友说,白马湖的风景怎样怎样好,更加向往。虽然于什么
  艺术都是门外汉,我却怀抱着爱“美”的热诚,三月二日,我到这儿上课来了。在车上看见
  “春晖中学校”的路牌,白地黑字的,小秋千架似的路牌,我便高兴。出了车站,山光水
  色,扑面而来,若许我抄前人的话,我真是“应接不暇”了。于是我便开始了春晖的第一日。
  走向春晖,有一条狭狭的煤屑路。那黑黑的细小的颗粒,脚踏上去,便发出一种摩擦的
  噪音,给我多少轻新的趣味。而最系我心的,是那小小的木桥。桥黑色,由这边慢慢地隆
  起,到那边又慢慢的低下去,故看去似乎很长。我最爱桥上的栏干,那变形的纹的栏干;我
  在车站门口早就看见了,我爱它的玲珑!桥之所以可爱,或者便因为这栏干哩。我在桥上逗
  留了好些时。这是一个阴天。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了一半,仿佛淡妆的姑娘。但三面映照起
  来,也就青得可以了,映在湖里,白马湖里,接着水光,却另有一番妙景。我右手是个小
  湖,左手是个大湖。湖有这样大,使我自己觉得小了。湖水有这样满,仿佛要漫到我的脚
  下。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他俩这样亲密,湖将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
  是绿的,那软软的绿呀,绿的是一片,绿的却不安于一片;它无端的皱起来了。如絮的微
  痕,界出无数片的绿;闪闪闪闪的,像好看的眼睛。湖边系着一只小船,四面却没有一个
  人,我听见自己的呼吸。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真觉物我双忘了。
  好了,我也该下桥去了;春晖中学校还没有看见呢。弯了两个弯儿,又过了一重桥。当
  面有山挡住去路;山旁只留着极狭极狭的小径。挨着小径,抹过山角,豁然开朗;春晖的校
  舍和历落的几处人家,都已在望了。远远看去,房屋的布置颇疏散有致,决无拥挤、局促之
  感。我缓缓走到校前,白马湖的水也跟我缓缓的流着。我碰着丐尊先生。他引我过了一座水
  门汀的桥,便到了校里。校里最多的是湖,三面潺潺的流着;其次是草地,看过去芊芊的一
  片。我是常住城市的人,到了这种空旷的地方,有莫名的喜悦!乡下人初进城,往往有许多
  的惊异,供给笑话的材料;我这城里人下乡,却也有许多的惊异——我的可笑,或者竟不下
  于初进城的乡下人。闲言少叙,且说校里的房屋、格式、布置固然疏落有味,便是里面的用
  具,也无一不显出巧妙的匠意;决无笨伯的手泽。晚上我到几位同事家去看,壁上有书有
  画,布置井井,令人耐坐。这种情形正与学校的布置,自然界的布置是一致的。美的一致,
  一致的美,是春晖给我的第一件礼物。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我到春晖教书,不觉已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我虽然只在春
  晖登了十五日(我在宁波四中兼课),但觉甚是亲密。因为在这里,真能够无町畦。我看不
  出什么界线,因而也用不着什么防备,什么顾忌;我只照我所喜欢的做就是了。这就是自由
  了。从前我到别处教书时,总要做几个月的“生客”,然后才能坦然。对于“生客”的猜
  疑,本是原始社会的遗形物,其故在于不相知。这在现社会,也不能免的。但在这里,因为
  没有层迭的历史,又结合比较的单纯,故没有这种习染。这是我所深愿的!这里的教师与学
  生,也没有什么界限。在一般学校里,师生之间往往隔开一无形界限,这是最足减少教育效
  力的事!学生对于教师,“敬鬼神而远之”;教师对于学生,尔为尔,我为我,休戚不关,
  理乱不闻!这样两橛的形势,如何说得到人格感化?如何说得到“造成健全人格”?这里的
  师生却没有这样情形。无论何时,都可自由说话;一切事务,常常通力合作。校里只有协治
  会而没有自治会。感情既无隔阂,事务自然都开诚布公,无所用其躲闪。学生因无须矫情饰
  伪,故甚活泼有意思。又因能顺全天性,不遭压抑;加以自然界的陶冶:故趣味比较纯正。
  ——也有太随便的地方,如有几个人上课时喜欢谈闲天,有几个人喜欢吐痰在地板上,但这
  些总容易矫正的。——春晖给我的第二件礼物是真诚,一致的真诚。
  春晖是在极幽静的乡村地方,往往终日看不见一个外人!寂寞是小事;在学生的修养上
  却有了问题。现在的生活中心,是城市而非乡村。乡村生活的修养能否适应城市的生活,这
  是一个问题。此地所说适应,只指两种意思:一是抵抗诱惑,二是应付环境——明白些说,
  就是应付人,应付物。乡村诱惑少,不能养成定力;在乡村是好人的,将来一入城市做事,
  或者竟抵挡不住。从前某禅师在山中修道,道行甚高;一旦入闹市,“看见粉白黛绿,心便
  动了”。这话看来有理,但我以为其实无妨。就一般人而论,抵抗诱惑的力量大抵和性格、
  年龄、学识、经济力等有“相当”的关系。除经济力与年龄外,性格、学识,都可用教育的
  力量提高它,这样增加抵抗诱惑的力量。提高的意思,说得明白些,便是以高等的趣味替代
  低等的趣味;养成优良的习惯,使不良的动机不容易有效。用了这种方法,学生达到高中毕
  业的年龄,也总该有相当的抵抗力了;入城市生活又何妨?(不及初中毕业时者,因初中毕
  业,仍须续入高中,不必自己挣扎,故不成问题。)有了这种抵抗力,虽还有经济力可以作
  祟,但也不能有大效。前面那禅师所以不行,一因他过的是孤独的生活,故反动力甚大,一
  因他只知克制,不知替代;故外力一强,便“虎兕出于神”了!这岂可与现在这里学生的乡
  村生活相提并论呢?至于应付环境,我以为应付物是小问题,可以随时指导;而且这与乡
  村,城市无大关系。我是城市的人,但初到上海,也曾因不会乘电车而跌了一交,跌得皮破
  血流;这与乡下诸公又差得几何呢?若说应付人,无非是机心!什么“逢人只说三分话,未
  可全抛一片心”,便是代表的教训。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这种机心,有无养成的必要,
  是一个问题。姑不论这个,要养成这种机心,也非到上海这种地方去不成;普通城市正和乡
  村一样,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凡以上所说,无非要使大家相信,这里的乡村生活的修养,并
  不一定不能适应将来城市的生活。况且我们还可以举行旅行,以资调剂呢。况且城市生活的
  修养,虽自有它的好处;但也有流弊。如诱惑太多,年龄太小或性格未佳的学生,或者转易
  陷溺——那就不但不能磨练定力,反早早的将定力丧失了!所以城市生活的修养不一定比乡
  村生活的修养有效。——只有一层,乡村生活足以减少少年人的进取心,这却是真的!
  说到我自己,却甚喜欢乡村的生活,更喜欢这里的乡村的生活。我是在狭的笼的城市里
  生长的人,我要补救这个单调的生活,我现在住在繁嚣的都市里,我要以闲适的境界调和
  它。我爱春晖的闲适!闲适的生活可说是春晖给我的第三件礼物!
  我已说了我的“春晖的一月”;我说的都是我要说的话。或者有人说,赞美多而劝勉
  少,近乎“戏台里喝彩”!假使这句话是真的,我要切实声明:我的多赞美,必是情不自禁
  之故,我的少劝勉,或是观察时期太短之故。
  1924年4月12日夜作。
  (原载1924年4月16日《春晖》第27期)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
  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
  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
  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
  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
  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原来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的垮了
  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
  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而上去的比下来的多,士人流落民间的究竟少,老
  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王侯将相早就没有种了,读书人到了这时候也没有种了;只
  要家里能够勉强供给一些,自己有些天分,又肯用功,就是个“读书种子”;去参加那些公
  开的考试,考中了就有官做,至少也落个绅士。这种进展经过唐末跟五代的长期的变乱加了
  速度,到宋朝又加上印刷术的发达,学校多起来了,士人也多起来了,士人的地位加强,责
  任也加重了。这些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
  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
  家是这样,也就不觉其寒尘;不但不觉其寒尘,还要重新估定价值,至少也得调整那旧来的
  标准与尺度。“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
  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
  求”,都只是不自觉的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中唐的时期,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
  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安史乱后,和尚的口语记录更其流行,于是乎有了
  “语录”这个名称,“语录”就成为一种著述体了。到了宋朝,道学家讲学,更广泛的留下
  了许多语录;他们用语录,也还是为了求真与化俗,还是为了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
  “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禅家认为第一义是不可说的。语言文字都不能表达那无
  限的可能,所以是虚妄的。然而实际上语言文字究竟是不免要用的一种“方便”,记录文字
  自然越近实际的、直接的说话越好。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
  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功效,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道学主要的是中国的正统的
  思想,道学家用了语录做工具,大大的增强了这种新的文体的地位,语录就成为一种传统
  了。比语录体稍稍晚些,还出现了一种宋朝叫做“笔记”的东西。这种作品记述有趣味的杂
  事,范围很宽,一方面发表作者自己的意见,所谓议论,也就是批评,这些批评往往也很有
  趣味。作者写这种书,只当做对客闲谈,并非一本正经,虽然以文言为主,可是很接近说
  话。这也是给大家看的,看了可以当做“谈助”,增加趣味。宋朝的笔记最发达,当时盛
  行,流传下来的也很多。目录家将这种笔记归在“小说”项下,近代书店汇印这些笔记,更
  直题为“笔记小说”;中国古代所谓“小说”,原是指记述杂事的趣味作品而言的。
  那里我们得特别提到唐朝的“传奇”。“传奇”据说可以见出作者的“史才、诗笔、议
  论”,是唐朝士子在投考进士以前用来送给一些大人先生看,介绍自己,求他们给自己宣传
  的。其中不外乎灵怪、艳情、剑侠三类故事,显然是以供给“谈助”,引起趣味为主。无论
  照传统的意念,或现代的意念,这些“传奇”无疑的是小说,一方面也和笔记的写作态度有
  相类之处。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
  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
  《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我们看韩愈的“气盛言宜”的理论和他的参差错落的文
  句,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语化。他的门下的“好难”、“好易”两派,似乎原来也都是在试
  验如何口语化。可是“好难”的一派过分强调了自己,过分想出奇制胜,不管一般人能够了
  解欣赏与否,终于被人看做“诡”和“怪”而失败,于是宋朝的欧阳修继承了“好易”的一
  派的努力而奠定了古文的基础。——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
  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
  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
  懂的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
  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
  “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
  的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
  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但是加上“以故为新”,
  路就曲折起来,那是雅人自赏,黄山谷所以终于不好懂了。不过黄山谷虽然不好懂,宋诗却
  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
  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
  的。别瞧黄山谷的有些诗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词可够俗的。柳耆卿更是个通俗的词人。词后
  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馀”。词变为
  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
  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馀”。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
  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宫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
  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簧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这些
  除元杂剧和后来的传奇也算是“词馀”以外,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简直没有地位;也就是说
  这些小说和戏剧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多半没有地位,有些有点地位,也不是正经地位。可是
  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
  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
  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
  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
  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
  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
  也不太多。
  至于词曲,算是新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雅俗共赏”,
  正是那音乐的作用。后来雅士们也曾分别将那些文辞雅化,但是因为音乐性太重,使他们不
  能完成那种雅化,所以词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而曲一直配合着音乐,雅化更难,地位
  也就更低,还低于词一等。可是词曲到了雅化的时期,那“共赏”的人却就雅多而俗少了。
  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
  皮簧戏等。皮簧戏也是音乐为主,大家直到现在都还在哼着那些粗俗的戏词,所以雅化难以
  下手,虽然一二十年来这雅化也已经试着在开始。平话和章回小说,传统里本来没有,雅化
  没有合式的榜样,进行就不易。《三国演义》虽然用了文言,却是俗化的文言,接近口语的
  文言,后来的《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就都用白话了。不能完全雅化的作品在
  雅化的传统里不能有地位,至少不能有正经的地位。雅化程度的深线,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
  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雅俗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
  越浅也就越多。所谓多少,主要的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农家子弟。在传统里没有地
  位或只有低地位的作品,只算是玩艺儿;然而这些才接近民众,接近民众却还能教“雅俗共
  赏”,雅和俗究竟有共通的地方,不是不相理会的两橛了。
  单就玩艺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
  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
  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
  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
  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
  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
  物和趣味。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
  赏”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
  的,现实的。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
  赋,却赞美公文能手。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再说后
  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实际上这
  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
  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
  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
  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
  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这是有关系的,也未尝不是有节制的。“诲淫”“诲
  盗”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
  级。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
  者拆伙而走向民间。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还
  有种种欧化的新艺术。这种文学和艺术却并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不用说农工大众。于
  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
  “大众语”运动。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结果不显著。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
  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
  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1947年10月26日作。
  (原载1947年11月18日《观察》第3卷第11期)

  这两篇朱自清的,我看了一下都挺好的!顶
  ------------------

  ------------------

你喜欢看哪种类型的呢?是想看关于爱情的,友情的,还是什么的呢?下次问问题记得问具体写哦,这样别人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刘墉的,季羡林的都挺好的。有点像散文的书清朝李渔的《闲情偶寄》还有《浮生六记》都很不错。具体到某一篇的话,毕淑敏的《淑女书房》、《我要笑遍全世界》、朱自清的《匆匆》、冰心的《谈生命》。 建议你去看演讲大师李燕杰写的一本书《塑造美的心灵》,它会对你的一生都有帮助的。


求几篇散文~~~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