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含义?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凿壁偷光的含义是什么?~

凿壁偷光,汉语成语,拼音是záo bì tōu guāng,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意思是:“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扩展资料
凿壁偷光的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的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看。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功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
有一天晚上,匡衡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过来的光亮,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的学习,后来成了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人们就用“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大学问家

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大学问家。

成为第36位粉丝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匡属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匡衡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故事也就是人们传颂的凿壁偷光,又做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匡属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匡衡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故事也就是人们传颂的凿壁偷光,又做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匡属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匡衡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故事也就是人们传颂的凿壁偷光,又做凿壁借光
0

形容勤学苦读。也作“穿壁引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成语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凿壁偷光"。


""/>
成语寓意:
匡衡为了读书替别人打工,在夜晚,即使有一丝的亮光也要抓紧学习。这样的态度,以及努力刻苦的品质使匡衡成为大学者。有时候,外部条件制约着许多人的进步,但是有心人会为自己创造前进的机会。艰辛只是一时的体验,而经历过这些艰难后所收获的知识,才是人生宝贵长久的财富。"


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含义?视频

相关评论:
  • 17110698820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含义?
    暴熊琰凿壁偷光,汉语成语,原指西汉 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有一名丞相叫 匡衡,他学识渊博。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但是他特别渴望读书求知,每天帮父母干完活都会去私塾门口听先生讲课。“那个穷小子匡衡又来偷听我们上课了。”“...

  • 17110698820凿壁偷光的含义和故事
    暴熊琰凿壁偷光的含义和故事如下:一、含义:这个成语的故事,也被称为“凿壁借光”或“穿壁引光”,反映了古人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学习的精神。由于古代没有电灯等现代照明设备,晚上读书往往需要依靠蜡烛、油灯等照明工具。如果家里没有这些工具,就只能想办法从外面借来光线。凿壁偷光就是其中一种...

  • 17110698820凿壁偷光的含义
    暴熊琰凿壁偷光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成语出处于《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17110698820凿壁偷光这个故事的含义?
    暴熊琰1. 匡衡小时候,家境贫寒,晚上往往因为没有灯油而无法读书。2. 他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墙壁凿一个小洞,借助邻居家的光亮来阅读。3. 凿壁偷光的故事传递了一个信息:不论环境多么艰难,都应该想方设法坚持学习。4. 它启示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即使在不利的条件下,也能够创造机会,改变自己的...

  • 17110698820凿壁偷光什么意思
    暴熊琰凿壁偷光的意思是形容家境贫困,但读书刻苦刻苦。该成语出自《西京杂说》,原故事描述了西汉匡衡因家境贫困,无法购买足够的蜡烛或油灯来照明读书,于是便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这一行为既表现了匡衡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他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的精神。这个成语现在多用于...

  • 17110698820凿壁偷光讲的是什么代什么的故事它的含义是什么?
    暴熊琰凿壁偷光讲的是西汉时期的故事,匡衡勤奋好学,但苦于家中没有蜡烛,而邻居家比较富裕,每天晚上都会点蜡烛,但光亮却照不到他家,于是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这样光线就会照到他家,他就借着这些微弱的光亮读书,慢慢的,他自己的书都看完了,他就只有出去找别人借书了。含义:环境和贫穷并不是...

  • 17110698820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含义是什么
    暴熊琰“凿壁偷光”的故事,生动地描绘了西汉时期少年匡衡在贫困环境下求知若渴的形象。他家贫无烛照明,却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在墙壁上凿洞,借取邻家微弱的烛光,刻苦研读。这个成语的含义,象征着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追求知识的决心,即使资源匮乏,也要寻找方法克服困难,不放弃学习的机会。这个故事出自《...

  • 17110698820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含义是什么
    暴熊琰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含义 故事概述:凿壁偷光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匡衡的少年,家境贫寒,买不起油灯。为了学习,他选择在晚上透过邻居家的墙壁上的缝隙,利用微弱的光线读书。匡衡心怀大志,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故事细节解释:匡衡生活在贫困的家庭中,但他对知识的渴望...

  • 17110698820凿壁偷光的故事简写
    暴熊琰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故事启示: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我们要学习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

  • 17110698820成语凿壁偷光是出自什么的苦学故事?这个古诗的含义是什么?
    暴熊琰成语凿壁偷光是出自什么的苦学故事?这个古诗的含义是什么?凿壁偷光这句成语是讲:在西汉时有个穷苦子弟叫匡衡勤奋好学,在晚上读书时,无钱买油点灯,而隔壁一户是员外经济条件好,晚上灯光敞亮,匡衡为了多读书想了个办法,将两家的隔墙凿了个洞,通过这个洞引来邻家灯光照亮读书,匡衡这种刻苦勤学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